- UG NX 7中文版完全自學一本通
- 云杰漫步科技CAX設計室編著
- 2199字
- 2019-03-01 16:02:54
第2章 熟悉UG NX 7的基本操作
本章導讀
本章將講解UG NX 7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和視圖的基本操作,以及系統的參數設置,包括對象參數設置、用戶界面參數設置、選擇參數設置和可視化參數設置。
建議讀者在學習本章內容時配合多媒體教學光盤,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要求

2.1 掌握UG NX 7文件基本操作
文件管理包括新建文件、打開文件、保存文件、關閉文件、查看文件屬性、打印文件、導入文件、導出文件和退出系統等操作。
2.1.1 動手操練——新建文件
(1)【新建】命令用來重新創建一個文件。在菜單欄中選擇【文件】|【新建】命令或者在【標準】工具條中直接單擊【新建】按鈕。打開如圖2-1所示的【新建】對話框。

圖2-1 【新建】對話框
(2)觀察對話框中的4個選項卡。對話框頂部有【模型】、【圖紙】、【仿真】及【加工】4個選項卡。單擊某個選項卡,會有一個對應的模板列表框,列出了UG NX 7中可用的現存模板。用戶只要從列表框中選擇一個模板,UG NX 7會自動復制模板文件建立新的UG NX 7文件,而且新建立的UG NX 7文件會自動繼承模板文件的屬性和設置。
(3)指定文件的存放目錄。單擊【模型】標簽,切換到【模型】選項卡,選擇【建模】模板,單擊【文件夾】文本框后面的【打開】按鈕,系統彈出【選擇目錄】對話框,如圖2-2所示,在【查找范圍】下拉列表中選擇存放新建部件的目錄。用戶可以利用【轉到訪問的上一個文件夾】按鈕
或者【向上一級】按鈕
來快速指定文件的存放目錄。

圖2-2 【選擇目錄】對話框
提示
打開【選擇目錄】對話框后,系統會打開用戶最近文件的存放目錄。
(4)輸入文件名。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部件的名稱,這里按照默認設置。
(5)設置部件單位。部件的單位有3種,分別是毫米、英寸、全部,在如圖2-3所示的【單位】下拉列表中選擇【毫米】選項。

圖2-3 【單位】下拉列表
(6)確定。單擊【新建】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進入零件建模模塊,如圖2-4所示。

圖2-4 零件建模模塊
2.1.2 動手操練——打開文件
(1)在【標準】工具條中直接單擊【打開】按鈕或者在菜單欄中選擇【文件】|【打開】命令,系統彈出如圖2-5所示的【打開】對話框。

圖2-5 【打開】對話框
(2)在部件的存放目錄中選擇名稱為“xiangti.prt”的零件,單擊【打開】對話框中的【OK】按鈕,打開零件文件,如圖2-6所示。

圖2-6 打開零件
2.1.3 動手操練——保存文件
保存文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保存,另一種是另存為其他文件。
(1)在【標準】工具條中單擊【保存】按鈕或者選擇【文件】|【保存】菜單命令,系統不打開任何對話框,文件自動保存到創建該文件的保存目錄下,文件名稱和創建時的名稱相同。
(2)選擇【文件】|【另存為】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7所示的【另存為】對話框,找到部件“xiangti.prt”所在目錄,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xiangti02”,單擊【OK】按鈕。

圖2-7 【另存為】對話框
注意
如果存放目錄和創建文件時的目錄相同,則文件名不能相同,否則不能保存文件。
(3)觀察標題欄,如圖2-8所示,文件名變為“xiangti02.prt”。

圖2-8 標題欄
2.1.4 動手操練——退出文件
選擇【文件】|【退出】菜單命令或者單擊標題欄中的【關閉】按鈕,直接退出UG NX 7系統。如果單擊菜單欄中的
按鈕,則只關閉該零件建模窗口,返回UG NX 7基本環境模塊。
2.2 視圖布局設置和工作圖層設置
用戶有時為了多角度觀察一個對象,需要同時用到一個對象的多個視圖。UG為用戶提供了視圖布局功能,允許用戶最多同時觀察對象的9個視圖。這些視圖的集合就叫做視圖布局。用戶創建視圖布局后,可以再次打開視圖布局,可以保存視圖布局,可以修改視圖布局,還可以刪除視圖布局。
另外,為了更好地管理組織部件,UG為用戶提供了圖層管理功能。一個圖層相當于一張透明的薄紙,用戶可以在該薄紙上繪制任意數目的對象。UG為每個部件提供了 256個圖層,但是只能有一個工作圖層。用戶可以設置任意一個圖層為工作層,也可以設置多個圖層為可見層。
2.2.1 視圖布局設置
下面將介紹視圖布局的一些設置方法,首先打開名稱為“xiangti02.prt”的部件。
1. 新建視圖布局
(1)選擇【視圖】|【布局】|【新建】菜單命令,如圖2-9所示。打開如圖2-10所示的【新建布局】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選擇新布局中的視圖。

圖2-9 選擇【視圖】|【布局】|【新建】菜單命令
(2)指定視圖布局名稱。【名稱】文本框用來指定新建視圖布局的名稱。每個視圖布局都必須命名。如果用戶不指定新建視圖布局的名稱,系統將自動為新建視圖命名為【LAY1】、【LAY2】等,后面的自然數依次遞增。按照默認設置布局名稱為【LAY1】。
(3)選擇系統默認的視圖布局。基本視圖有俯視圖、前視圖、RIGNT、正二測視圖、正等測視圖和左視圖6種,這些基本視圖組合后生成的視圖布置如圖2-10所示。這些視圖布局各個按鈕的含義已經在圖中標注了。選擇L4默認視圖布置方法,在【布置】下拉列表中單擊【L4】按鈕。

圖2-10 【新建布局】對話框
(4)修改系統默認視圖布局。當用戶在【布置】下拉列表中選擇一個系統默認的視圖布局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系統默認的視圖布局。下面把右視圖改為左視圖,在視圖布局列表中選擇【右】,然后在視圖列表中選擇【LEFT】,此時左視圖顯示在列表框視圖布局列表中,如圖2-11所示。表明用戶已經將右視圖改為左視圖了。

圖2-11 修改默認視圖過程
(5)生成新的視圖布局。當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系統默認視圖布局后,單擊【確定】按鈕,生成新建的視圖布局,如圖2-12所示。

圖2-12 生成新建的視圖布局
2. 替換視圖布局
用戶新建視圖布局后,還可以替換視圖布局。替換視圖布局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命令方式,另一種是快捷菜單方式,分別說明如下:
方法(一):命令方式
(1)選擇【視圖】||【替換視圖】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13所示的【要替換的視圖】對話框,選擇需要替換的視圖FRONT,單擊【確定】按鈕,打開【替換視圖用…】對話框,如圖2-14所示。

圖2-13 【要替換的視圖】對話框

圖2-14 【替換視圖用…】對話框
(2)在視圖列表中選擇自己需要的視圖【BACK】,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替換視圖布局,效果如圖2-15所示。

圖2-15 替換視圖后的效果
方法(二):快捷菜單方式
在要替換的FRONT 視圖(位于繪圖區的左下角)附近單擊鼠標右鍵,打開如圖2-16所示的快捷菜單,在快捷菜單中選擇【定向視圖】,在打開的子菜單中選擇【后視圖】命令,即可替換視圖布局。效果同樣如圖2-15所示。

圖2-16 替換視圖快捷菜單
3. 刪除視圖布局
視圖布局創建以后,如果用戶不再使用它,還可以刪除視圖布局。
(1)選擇【視圖】||【打開】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17所示的【打開布局】對話框,選擇【L1—single view】選項,單擊【確定】按鈕,系統打開在創建新的視圖布局之前的系統默認的布局,如圖2-18所示。

圖2-17 【打開布局】對話框

圖2-18 打開系統默認的布局
(2)選擇【視圖】||【刪除】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19所示的【刪除布局】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選擇要刪除的布局。

圖2-19 【刪除布局】對話框
注意
系統只可刪除當前未顯示的且由用戶定義的布局。如果當前顯示的是由用戶定義的布局LAY1,選擇刪除命令,系統出現如圖2-20所示的警告。所以第一步我們要先打開系統默認的布局。

圖2-20 警告信息
(3)在視圖布局列表框中選擇需要刪除的視圖布局【LAY1】,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刪除視圖布局。
2.2.2 工作圖層設置
下面將介紹一些圖層設置的操作方法。主要的工作是把用抽取命令創建的兩個片體移動到圖層3,并設置圖層3為工作層,圖層1、2不可見。以隱藏長方體等實體特征,只顯示繪圖區的曲面。
首先打開名稱為“hopper.prt”的部件,如圖2-21所示。

圖2-21 打開的零件
1. 移動至圖層
有時用戶需要把某一圖層的對象移動到另一個圖層中去,就需要用到【移動至圖層】命令。
(1)選擇【格式】|【移動至圖層】菜單命令,如圖2-22所示,系統打開如圖2-23所示的【類選擇】對話框。

圖2-22 選擇【格式】|【移動至圖層】菜單命令

圖2-23 【類選擇】對話框
(2)選擇需要移動的對象。在【類選擇】對話框中的【過濾器】選項組中單擊【類型過濾器】按鈕,打開【根據類型選擇】對話框,在類型列表框中選擇【片體】,如圖2-24所示。單擊【確定】按鈕,返回【類選擇】對話框,單擊【對象】選項組中的【全選】按鈕
,繪圖區的顯示結果如圖2-25所示,【對象】選項組提示“選擇對象(8)”,單擊【確定】按鈕。

圖2-24 選擇片體特征

圖2-25 類選擇的結果
(3)打開如圖2-26所示的【圖層移動】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選擇要放置已選對象的圖層。

圖2-26 【圖層移動】對話框
(4)指定目標圖層或者類別。在【目標圖層或類別】文本框中輸入目標圖層或者目標類別的編號,指定目標圖層或者類別。直接輸入3。
(5)對象操作。為了確認移動的對象準確無誤,用戶可以單擊【重新高亮顯示對象】按鈕,此時用戶選取的對象將高亮度顯示在繪圖區。
(6)其他的按照默認設置,單擊【確定】按鈕。
2. 圖層的設置
(1)如圖2-27所示,選擇【格式】|【圖層設置】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28所示的【圖層設置】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選擇圖層或者類別。如果在繪圖區選擇對象,系統自動判斷對象所對應的圖層并通過【查找來自對象的圖層】選項組顯示結果。另外,用戶可直接在【工作圖層】文本框中輸入需要成為工作層的圖層號即可。現在圖層1為工作層。

圖2-27 圖層設置

圖2-28 【圖層設置】對話框
(2)展開【顯示】下拉列表,如圖2-29所示,它用來指定【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顯示的圖層范圍。用戶可以指定【圖層/狀態】列表框中只顯示【含有對象的圖層】,也可以設置【圖層/狀態】列表框(見圖2-30)中只顯示【所有可選圖層】,還可以設置【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顯示【所有圖層】。如果用戶設置顯示【所有可見圖層】,則【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顯示部件的256個圖層。

圖2-29 【顯示】下拉列表

圖2-30 【圖層/狀態】列表框
(3)圖層控制。一個圖層的狀態有4種,它們是【可選】、【作為工作層】、【不可見】和【只可見】。用戶在【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選擇一個圖層后,在【設為可選】、【設為僅可見】、【設為不可見】和【設為工作狀態】4個按鈕中就會有相應的按鈕被激活。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只要單擊相應的按鈕即可設置選擇圖層為可選的、不可見的或者只可見的。
在【圖層/狀態】列表框選擇圖層“3”,然后單擊【圖層控制】選項組中的【設為工作狀態】按鈕,設置圖層3為工作層。
(4)按住【Ctrl】鍵,在【圖層/狀態】列表框中選擇圖層“1”和圖層“2”,在【圖層控制】選項組單擊【設為不可見】按鈕,單擊【關閉】按鈕。此時圖層1和2中的長方體及其他特征被隱藏了。繪圖區只剩下創建的8個片體,如圖2-31所示。

圖2-31 只顯示圖層3
2.3 系統參數設置
有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系統默認的一些參數設置,如對象的顯示顏色、繪圖區的背景顏色、對話框中顯示的小數點位數等。本節將介紹一些改變系統參數設置的方法,它們包括對象參數設置、用戶界面參數設置、選擇參數設置和可視化參數設置。
2.3.1 對象參數設置
對象參數設置是設置曲線或者曲面的類型、顏色、線型、透明度、偏差矢量等默認值。
(1)打開名稱為“yuanzhu.prt”的部件,如圖2-32所示。

圖2-32 打開的零件
(2)選擇【首選項】|【對象】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33所示的【對象首選項】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設置對象首選項。系統默認打開【常規】選項卡,在該選項卡中,用戶可以設置工作圖層、線的類型、線在繪圖區的顯示顏色、線型和線寬。還可以設置實體和片體的局部著色、面分析和透明度等參數,用戶只要在相應的選項中選擇參數即可。

圖2-33 【對象首選項】對話框
(3)可以看到系統默認的工作圖層是圖層 1,在【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實體】選項,如圖2-34所示。在【顏色】下拉列表中選擇【顏色】選項,如圖2-35所示,然后單擊其后的顏色色塊,打開如圖2-36所示的【顏色】對話框。

圖2-34 選擇【實體】選項

圖2-35 選擇【顏色】選項

圖2-36 【顏色】對話框
(4)在【收藏夾】選項組中選擇 Yellow 色塊,在【選定的顏色】選項組中將其 ID值設置為“6”,如圖2-37所示。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常規】選項卡。

圖2-37 設置ID值為6
(5)選擇【線型】為【虛線】,設置虛線的【寬度】為【正常寬度】,如圖2-38所示。

圖2-38 設置線型及線的寬度
(6)拖動滑塊,設置【透明度】為50,如圖2-39所示,單擊對話框中的【應用】按鈕。

圖2-39 設置透明度
(7)熟悉【分析】選項卡。單擊【分析】標簽,切換到【分析】選項卡,如圖2-40所示。在【分析】選項卡中,用戶可以設置曲面連續性的顯示顏色。若單擊復選框后面的顏色色塊,系統打開【顏色】對話框。用戶可以在【顏色】對話框選擇一種顏色作為曲面連續性的顯示顏色。此外,用戶還可以在【分析】選項卡中設置截面分析顯示、偏差度量顯示和高亮線的顯示顏色。

圖2-40 【分析】選項卡
(8)設置完成后,單擊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
(9)單擊【實用工具】工具條中的【WCS 方向】按鈕,打開如圖2-41所示的【CSYS】對話框。在【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動態】選項,此時在繪圖區出現如圖2-42所示的輸入框,拖動手柄或者在輸入框中輸入如圖2-42所示的數值,設置沿X軸正方向偏移100°,按下【Enter】鍵。單擊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

圖2-41 【CSYS】對話框

圖2-42 輸入數值
(10)在【特征】工具條中單擊【圓柱】按鈕,打開【圓柱】對話框,設置直徑和高度分別為50和100,如圖2-43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創建的圓柱體如圖2-44所示。

圖2-43 【圓柱】對話框

圖2-44 創建的圓柱體
(11)觀察圖設置對象參數前(左圖)和設置對象參數后(右圖)創建的兩個圓柱體,設置參數之前圓柱體輪廓的線型為直線,且模型的顯示顏色為系統默認;設置參數之后創建的圓柱體呈現半透明狀,顏色為黃色,邊緣的線型為虛線,且虛線的寬度較大。
2.3.2 用戶界面參數設置
用戶界面參數設置是指設置對話框中的小數點位數、撤銷時是否確認、跟蹤條、資源條和用戶工具等參數。
1.設置【常規】選項卡
在【常規】選項卡中,用戶可以設置對話框中小數點的位數、跟蹤條小數點的位數、信息窗口中小數點的位數、資源條的主頁網址等參數。
步驟1 設置小數點位數
(1)選擇【首選項】|【用戶界面】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45所示的【用戶界面首選項】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設置用戶界面首選項。

圖2-45 【用戶界面首選項】對話框
(2)在【已顯示的小數位數】選項組中可以看到,默認的在【對話框】中顯示的小數位數為4,單擊【取消】按鈕。
(3)在【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打開【拉伸】對話框,展開【設置】選項組,系統默認【公差】為0.02540,如圖2-46(a)所示,單擊【取消】按鈕,關閉對話框。

圖2-46 設置對話框中小數位置前后對比
(4)打開【用戶界面首選項】對話框,切換到【常規】選項卡,設置在【對話框】中顯示的小數位數為“2”,單擊【確定】按鈕。
(5)用與第(3)步同樣的方法打開【拉伸】對話框,在設置參數后,【設置】選項組中顯示的公差為0.025,如圖2-46(b)所示。
步驟2 設置主頁網址
(1)打開【用戶界面首選項】對話框,切換到【常規】選項卡,打開【Internet Explorer】資源條,此時的主頁為Siemens PLM 網站,如圖2-47所示。

圖2-47 設置前的主頁
(2)在對話框中的【Web 瀏覽器】選項組中,可以設置資源條的主頁網址。當前,【主頁 URL】文本框中顯示的是默認的Siemens PLM簡體中文版網址,如圖2-48所示。其HTML文件的路徑為E:\NX 7.0\UGII\html_files\simpl_chinese\ie_initial.html。其中的盤符和文件夾名由用戶安裝UG NX 7的位置決定。

圖2-48 默認網址
(3)雙擊【主頁 URL】文本框,輸入需要的網址,如“http://www.baidu.com”,然后單擊【重置歡迎頁面】按鈕,如圖2-49所示。單擊對話框中的【應用】按鈕。

圖2-49 輸入需要的網址
(4)在【Internet Explorer】資源條中已打開百度主頁,如圖2-50所示。

圖2-50 設置后的網址
2. 設置選項卡
在選項卡中,用戶可以設置Windows風格、資源條的顯示位置及是否自動飛出等參數。
步驟1 設置Windows 風格
(1)單擊標簽,切換到選項卡,顯示如圖2-51所示。

圖2-51 選項卡
(2)在如圖2-52所示的【Windows 風格】下拉列表中選擇【NX(推薦)】選項,單擊對話框中的【應用】按鈕。

圖2-52 【Windows 風格】下拉列表
步驟2 設置資源條的顯示位置
(1)在【顯示資源條】下拉列表中選擇【如工具條】選項,單擊對話框中的【應用】按鈕,資源條顯示為閉合狀態,如圖2-53所示。

圖2-53 像工具條一樣顯示資源條的效果
(2)設置【顯示資源條】為【在右側】,單擊對話框中的【應用】按鈕,在繪圖區的右側顯示資源條,如圖2-54所示。

圖2-54 在右側顯示資源條
步驟3 其他選項卡
【宏】、【操作記錄】和【用戶工具】選項卡用戶可以自己切換,這里不再介紹。
2.3.3 選擇參數設置
選擇參數設置是指設置用戶選擇對象時的一些相關參數。
1. 設置選取方法
(1)選擇【首選項】|【選擇】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55所示的【選擇首選項】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設置選擇首選項。用戶可以設置多重選擇的參數,面分析視圖和著色視圖等高亮顯示的參數,預覽延遲和快速拾取延遲的參數、光標半徑(大、中、小)等的光標參數、尺寸鏈的公差和選取的方法等的參數。

圖2-55 【選擇首選項】對話框
(2)在【多選】選項組中的【鼠標手勢】下拉列表中選擇【套索】選項,在【選擇規則】下拉列表中選擇【內部】選項,單擊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隱藏基準坐標系后,在框選繪圖區拖動鼠標左鍵繪制如圖2-56所示的曲線,然后釋放鼠標。選擇的效果如圖2-57所示。

圖2-56 繪制的套索

圖2-57 【內部】選擇規則選擇的結果
(3)打開【選擇首選項】對話框,設置【鼠標手勢】為【套索】,選擇【選擇規則】為【內部/交叉】,單擊【確定】按鈕后,在繪圖區繪制與圖中相似的曲線,選擇結果如圖2-58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在【鼠標手勢】為【套索】的前提下,當【選擇規則】為【內部】時,只有完全在繪制的套索中的對象才能被選中,當【選擇規則】為【內部/交叉】時,則選取在套索中或者與套索有交叉的所有對象。

圖2-58 【內部/交叉】選擇規則選擇的結果
2. 設置光標的顯示方法
在【選擇首選項】對話框中,默認情況下,選擇光標半徑為【中】,如圖2-59所示,啟用【顯示十字準線】復選框,則光標在繪圖區的顯示效果如圖2-60所示。

圖2-59 選擇光標半徑為【中】

圖2-60 光標在繪圖區的顯示效果
2.3.4 可視化參數設置
可視化參數設置是指設置渲染樣式、直線線型、對象名稱顯示、圖紙部件的背景設置、背景編輯等參數。
選擇【首選項】|【可視化】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61所示的【可視化首選項】對話框,系統提示用戶設置可視化首選項。【可視化首選項】對話框中包含【名稱/邊界】、【直線】、【特殊效果】、【視圖/屏幕】、【視覺】、【小平面化】和【顏色設置】7個標簽。用戶單擊不同的標簽就可以切換到不同選項卡中設置相關的參數。

圖2-61 【可視化首選項】對話框
步驟1 設置【視覺】選項卡
(1)單擊【視覺】標簽,切換到【視覺】選項卡,在【著色邊顏色】下拉列表中選擇【指定顏色】選項,如圖2-62所示。然后單擊后面的顏色色塊,打開如圖2-63所示的【顏色】對話框。

圖2-62 選擇【指定顏色】選項

圖2-63 【顏色】對話框
(2)在【收藏夾】中單擊Blue色塊,或者在【選定的顏色】選項組中輸入ID值為211,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可視化首選項】對話框,單擊【應用】按鈕,繪圖區中兩個圓柱邊緣線的顏色變為藍色,如圖2-64所示。

圖2-64 圓柱邊緣線的顏色變為藍色
(3)單擊【名稱/邊界】標簽,切換到【名稱/邊界】選項卡,如圖2-65所示。

圖2-65 【名稱/邊界】選項卡
(4)在【部件設置】選項組中的【對象名稱設置】選項組中選中【工作視圖】單選按鈕,在【模型視圖設置】選項組中啟用【顯示模型視圖名】復選框和【顯示模型視圖邊界】復選框,單擊【應用】按鈕。
(5)繪圖區顯示視圖名和視圖邊界,如圖2-66所示。

圖2-66 顯示視圖名和視圖邊界
步驟2 設置【特殊效果】選項卡
(1)單擊【特殊效果】標簽,切換到【特殊效果】選項卡,如圖2-67所示。

圖2-67 【特殊效果】選項卡
(2)在【部件設置】選項組中啟用【霧】復選框,單擊激活的【霧設置】按鈕,打開【霧】對話框。
(3)在【霧】下拉列表中選擇【輕的】,在【顏色】選項組中取消啟用【用背景色】復選框。選中RGB單選按鈕以選擇RGB色彩模式,設置R值即紅色分量強度為150,綠色(G)分量為200,藍色(B)分量為255,參數設置如圖2-68所示,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可視化首選項】對話框,單擊【應用】按鈕。繪圖區顯示的霧效果如圖2-69所示。

圖2-68 設置【霧】對話框

圖2-69 繪圖區的霧效果
步驟3 設置【視圖/屏幕】選項卡
(1)單擊【視圖/屏幕】標簽,切換到【視圖/屏幕】選項卡,如圖2-70所示。

圖2-70 【視圖/屏幕】選項卡
(2)在【部件設置】中取消啟用【顯示視圖三重軸】復選框,單擊【應用】按鈕,觀察繪圖區的變化,此時不再顯示左下角的三重軸,如圖2-71所示。

圖2-71 不顯示三重軸
2.3.5 設置背景
(1)選擇【首選項】|【背景】菜單命令,打開如圖2-72所示的【編輯背景】對話框。

圖2-72 【編輯背景】對話框
(2)選中【著色視圖】選項組和【線框視圖】選項組中的【普通】單選按鈕,單擊【普通顏色】后的顏色色塊,打開如圖2-73所示的【顏色】對話框。

圖2-73 【顏色】對話框
(3)在【基本顏色】選項組中選擇白色色塊,其相應的參數見對話框右側,單擊【確定】按鈕,返回【編輯背景】對話框后,單擊【確定】按鈕。設置背景后的效果如圖2-74所示。

圖2-74 設置背景后的效果
2.4 基準特征的建立
在UG NX 7的建模中,經常需要建立基準平面、基準軸和基準CSYS。UG NX 7提供了基準建模工具,通過選擇【插入】|【基準/點】菜單命令(見圖2-75)可以顯示。

圖2-75 選擇【插入】|【基準/點】菜單命令
2.4.1 基準平面
基準平面的主要作用為輔助在圓柱、圓錐、球、回轉體上建立形狀特征,當特征定義平面和目標實體上的表面不平行垂直時,輔助建立其他特征,或者作為實體的修剪面。
(1)選擇【插入】|【基準/點】|【基準平面】菜單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條中單擊【基準平面】按鈕,打開如圖2-76所示的【基準平面】對話框。

圖2-76 【基準平面】對話框
(2)展開【類型】選項組中的【類型】下拉列表,如圖2-77所示,基準平面的各創建方法如下:

圖2-77 基準平面的【類型】下拉列表
● 自動判斷:系統根據所選對象創建基準平面。
● 點和方向:通過選擇一個參考點和一個參考矢量來創建基準平面。
● 在曲線上:通過已存在的曲線,創建在該曲線某點處和該曲線垂直的基準平面。
● 按某一距離:通過對已存在的參考平面或基準面進行偏置得到新的基準平面。
● 成一角度:通過與一個平面或基準面成指定角度來創建基準平面。
● 二等分:通過兩個平面間的中心對稱平面創建基準平面。
● 曲線和點:通過選擇曲線和點來創建基準平面。
● 兩直線:選擇兩條直線,若直線在同一平面內,則以這兩條直線所在平面為基準平面;若兩條直線不在同一平面內,那么基準平面通過一條直線且和另一條直線平行。
● 相切:通過和一曲面相切且通過該曲面上點或平面來創建基準平面。
● 通過對象:以對象平面為基準平面。
系統還提供了XC—YC平面、XC—ZC平面、YC—ZC平面和系數4種方法。也就是說,可以選擇XC—YC平面、XC—ZC平面、YC—ZC平面為基準平面,也可以單擊圖標,自己定義基準平面。
(3)選擇【成一角度】選項,此時的對話框如圖2-78所示。

圖2-78 選擇【成一角度】選項時的對話框
(4)在繪圖區選擇XC—YC平面作為平面參考,選擇Y軸作為線性軸。
(5)在【角度】選項組中的【角度】文本框中輸入30,單擊【確定】按鈕,創建的基準平面如圖2-79所示。

圖2-79 創建的基準平面
2.4.2 基準軸
基準軸的主要作用為建立回轉特征的旋轉軸線,建立拉伸特征的拉伸方向。
(1)選擇【插入】|【基準/點】|【基準軸】菜單命令或者單擊【特征】工具條中的【基準軸】按鈕,彈出如圖2-80所示的【基準軸】對話框。

圖2-80 【基準軸】對話框
(2)打開【類型】下拉列表,如圖2-81所示,部分創建基準軸的方法如下。

圖2-81 基準軸的【類型】下拉列表
● 交點:通過選擇兩個相交的對象創建基準軸。
● 點和方向:通過選擇一個點和方向矢量創建基準軸。
● 兩點:通過選擇兩個點來創建基準軸。
● 曲線上矢量:通過選擇曲線和該曲線上的點創建基準軸。
● 曲線/面軸:通過選擇曲面和曲面上的軸創建基準軸。
用戶也可以以XC軸、YC軸和ZC軸作為基準軸。
(3)選擇【兩點】選項,此時對話框如圖2-82所示。

圖2-82 選擇【兩點】選項時的對話框
(4)單擊【通過點】選項組中的【指定出發點】收集器,在繪圖區選擇基準坐標系的原點,單擊【指定終止點】收集器后面的【點收集器】按鈕,打開【點】對話框。
(5)在【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自動判斷的點】選項,在【坐標】選項組中選中【絕對】單選按鈕,然后按照如圖2-83所示設置參數。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基準軸】對話框。

圖2-83 設置【點】對話框
(6)此時繪圖區顯示基準軸的方向,如圖2-84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創建的基準軸如圖2-85所示。

圖2-84 顯示基準軸的方向

圖2-85 創建的基準軸
2.4.3 基準CSYS
基準CSYS用于輔助建立基本特征時的參考位置,如特征的定位及點的構造。
(1)選擇【插入】|【基準/點】|【基準CSYS】菜單命令或者單擊【特征】工具條中的【基準CSYS】按鈕,打開如圖2-86所示的【基準CSYS】對話框。

圖2-86 【基準CSYS】對話框
和坐標系不同的是,基準CSYS一次建立3個基準面XC—YC、XC—ZC和YC—ZC平面及3個基準軸X、Y、Z軸。
(2)打開【類型】下拉列表,如圖2-87所示,下面介紹幾種創建基準CSYS的方法。

圖2-87 基準CSYS的【類型】下拉列表
● 自動判斷:通過選擇的對象或輸入沿X、Y、Z坐標軸方向的偏置值來定義一個坐標系。
● 原點,X點,Y點:該方法利用點創建功能先后指定3個點來定義一個坐標系,這3點應分別是原點、X軸上的點和Y軸上的點。定義的第一點為原點,第一點指向第二點的方向為X軸的正方向,從第二點到第三點按右手定則來確定Z軸正向。
● 當前視圖的CSYS:該方法用當前視圖定義一個新的坐標系,XC—YC平面為當前視圖的所在平面。
● 三平面:該方法通過先后選擇3個平面來定義一個坐標系,3個平面的交點為坐標系的原點,第一面的法向為X軸,第一個面與第二個面的交線方向為Z軸。
● X軸,Y軸,原點:該方法先利用點創建功能指定一個點作為坐標系原點,再利用矢量創建功能先后選擇或定義兩個矢量,這樣來創建基準CSYS。坐標系X軸的正向應為第一矢量的方向,XC—YC平面平行于第一矢量及第二矢量所在的平面,Z軸正向由從第一矢量在XC—YC平面上的投影矢量至第二矢量在XC—YC平面上的投影矢量按右手定則確定。
● 絕對CSYS:該方法在絕對坐標系(0,0,0)點處定義一個新的坐標系。
● 偏置CSYS:該方法通過輸入沿X、Y和Z坐標軸方向相對于選擇坐標系的偏距來定義一個新的坐標系。
(3)選擇【動態】選項,【基準CSYS】對話框如圖2-88所示。此時在繪圖區出現輸入框。

圖2-88 【基準CSYS】對話框
(4)按照如圖2-89所示設置輸入框里的參數,單擊【確定】按鈕,創建的基準CSYS如圖2-90所示。

圖2-89 輸入參數

圖2-90 創建的基準CSYS
2.5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講解了UG NX 7文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文件、打開文件、保存文件和退出文件。然后介紹了視圖布局設置和工作圖層設置,另一個重點是系統參數設置。最后講解了基準特征的創建方法。
2.6 練習題
1. 填空題
(1)在菜單欄中選擇___________命令或者在【標準】工具條中直接單擊___________按鈕,可打開【新建】對話框。
(2)選擇___________菜單命令,可打開【新建布局】對話框。
(3)選擇___________菜單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條中單擊___________按鈕,可打開【基準平面】對話框。
2. 問答題
(1)簡述視圖布局的定義。
(2)簡述用戶界面參數設置。
(3)簡述基準平面的各創建方法的含義。
3. 操作題
回顧系統參數設置方法。
答案及提示:
1. 填空題:(1)【文件】|【新建】,【新建】按鈕(2)【視圖】||【新建】(3)【插入】|【基準/點】|【基準平面】,【基準平面】
2. 問答題:
(1)用戶有時為了多角度觀察一個對象,需要同時用到一個對象的多個視圖。UG為用戶提供視圖布局功能,允許用戶最多同時觀察對象的9個視圖。這些視圖的集合就叫做視圖布局。
(2)參見2.3.2小節。
(3)參見2.4.1小節。
- Maya 2011大風暴
- 影視后期制作(After Effects+3ds Max)
- 攝影師的后期課:影調與調色篇(修訂版)
- Photoshop CS6摳圖從新手到高手
- 不能說的秘密:Photoshop風光攝影后期創意調色圣經
- 淘寶視覺營銷全攻略:圖片設計+首頁營銷+活動專題+分類詳情+手機店鋪
- 我的第一本Photoshop CS5圖像處理書
- Maya 2012完全自學一本通
- Adobe Audition CS6實例教程
- 一定要會的Photoshop CS5精彩案例208例
- 短視頻策劃、拍攝與剪輯零基礎入門與提高
- FFmpeg音視頻開發基礎與實戰
- 會聲會影X6 DV影片制作/編輯/刻盤實戰從入門到精通
- 3ds Max游戲角色設計
- 數字圖像處理與Python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