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從20世紀80年代中開始,以Smalltalk為代表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相繼推出,面向對象的方法與技術得到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研究的重點從程序設計語言逐漸轉移到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演化為一種完整的軟件開發方法和系統的技術體系。與此同時,出現了許多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的流派,面向對象的方法逐漸成為軟件開發的主流。

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方法(Object-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OOSD)是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一種全新的軟件開發方法。它非常實用而強有力,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軟件的核心技術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對問題領域進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類通常思維的方式建立問題領域的模型,以便對客觀的信息實體進行結構和行為的模擬,從而使設計的軟件更直接地表現問題的求解過程。

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方法以對象作為最基本的元素,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核心。

用面向對象方法開發的軟件,其結構基于客觀世界的對象結構,因此與傳統的軟件相比,軟件本身的內容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因而復用性和擴充性都得到了提高,而且能支持需求的變化。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共12章。

第一部分介紹面向對象技術,包括:軟件工程概述、軟件維護、軟件工具與集成化環境、面向對象方法、統一建模語言UML、軟件測試;第二部分介紹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包括: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的核心概念、C++語言實現數據封裝、C++語言實現多態性、C++語言實現繼承性、Java語言基礎、Java語言程序設計。

第1~6章由白忠建編寫,第7~10章由陳文宇和屈鴻編寫,第11、12章由吳勁編寫。

電子科技大學許家珆教授為本教材提供了大量素材并授權使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另外,謹對參閱文獻的作者和翻譯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在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徐謖書記和秦志光院長的規劃下得以編寫和出版。

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王羽佳編輯,為本書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才使得本書得以同廣大讀者見面,還要感謝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創新中心的大眼睛工作室的同學們,為本書進行的校對和格式修訂。

在本書第1版的編寫過程中,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謹以此書告慰逝者,激勵生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欠妥、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作者

于電子科技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沁水县| 康平县| 启东市| 清新县| 布尔津县| 布尔津县| 社会| 卢湾区| 长岭县| 滨州市| 云安县| 河源市| 益阳市| 泾阳县| 措美县| 铜梁县| 五峰| 辽宁省| 南川市| 宁南县| 运城市| 子洲县| 焦作市| 堆龙德庆县| 延长县| 来安县| 兰州市| 舞钢市| 五寨县| 民县| 延边| 永修县| 岫岩| 苍梧县| 乌审旗| 凉山| 朝阳市| 湟中县| 金坛市|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