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dora 12 Linux應用基礎
- 鄭阿奇主編
- 2115字
- 2018-12-27 15:05:31
2.3 基本系統安裝之后的配置
使用鏡像文件安裝了Fedora 12系統后,Fedora 12的安裝并沒有完全結束。本節主要講解安裝后的后續配置。
2.3.1 使用IBus輸入法
在安裝Fedora 12系統的開始,用戶選擇安裝語言,這個選擇決定基本系統安裝后的系統語言環境。對于中文用戶在改變了系統的語言環境的同時也需要用戶提供與系統交互的同種語言的輸入法。實際上,使用“漢語(中國)”安裝完Fedora系統后,當用戶在編輯文本文件時,單擊桌面右上方(即系統面板右邊)的“IBUS輸入法框架”按鈕,會彈出選擇菜單,如圖2.26所示。用戶可以選擇“漢語-PinYin”選項,使用漢語拼音輸入法。當然用戶可以通過“IBUS設置”來設置輸入法。

圖2.26 輸入法選擇菜單
單擊“系統”→“首選項”→“輸入法”命令,彈出“IM Chooser-輸入法配置工具”對話框,如圖2.27所示。

圖2.27 “IM Chooser-輸入法配置工具”對話框
勾選“啟用輸入法特性(E)”選項,單擊“首選輸入法”按鈕,彈出“IBUS設置”對話框,如圖2.28所示。在“常規”標簽頁中“開關”輸入法的快捷鍵默認“Ctrl+space”,選擇下一個輸入法的快捷鍵為“Alt+Shift_L”,對于下面的“字體和風格”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設置,在這里對于“候選詞排列方向”選擇“水平”,其他選項都選擇系統默認選項。

圖2.28 IBUS設置對話框
下面以添加“Chewing”為例,介紹添加IBus輸入法的的步驟。
選擇“輸入法”標簽頁,單擊“選擇輸入法”下拉列表,選擇“漢語”→“Chewing”選項,然后單擊“IBus設置”對話框中的“添加”按鈕,添加完成后,結果如圖2.29 所示。單擊“關閉”按鈕后,用戶便可以在編輯文本時通過“Ctrl+space”快捷鍵開啟或關閉IBus輸入法。

圖2.29 添加“Chewing”輸入法
2.3.2 網絡連接配置
在Fedora 12的使用過程中,用戶要上網,就應該學會如何配置網絡,Fedora提供了圖形界面的網絡設置工具,它包括:線網絡設置、無線網絡設置、移動寬帶設置、VPN設置等功能。
單擊“系統”→“首選項”→“網絡連接”,啟動網絡連接。打開“網絡連接”對話框,如圖2.30所示。對話框中包含了“有線”、“無線”、“移動寬帶”、“VPN”、“DSL”等5個標簽頁,其中:有線和無線是用戶經常用到的,這里主要對這兩種網絡連接設置進行介紹。如果要配置有線網絡,選擇“有線”標簽頁,然后單擊“添加”按鈕,系統會彈出設置有線連接對話框,如圖2.31所示。

圖2.30 網絡連接對話框

圖2.31 設置有線連接對話框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編輯“連接名稱”,如果選中連接名稱下面的復選框“自動連接(A)”,那么每次開機后,網絡會自動連接,否則需要用戶手動連接。
接著用戶需要設置具體的網絡參數,包括: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地址等。有IPV4、IPV6兩種設置,這里主要介紹IPV4設置。
打開IPV4標簽頁后,用戶會看到如圖2.32所示的界面,如果該主機所在局域網內有DHCP服務器,那么可以在“方法(M):”下拉列表中選擇“自動(DHCP)”選項,后續不需要用戶設置各參數,單擊“應用”按鈕,即可完成網絡設置。如果沒有DHCP服務器自動給主機分配IP地址,需要用戶手動設置網絡參數,用戶可以選擇“手動”選項,然后點擊“添加”按鈕,在地址欄中輸入IP地址、子網掩碼及網關,在DNS服務器內輸入正確的DNS,選擇已設置好的IP配置信息,單擊“應用”按鈕,即可完成有線網絡設置,如圖2.33所示。

圖2.32 將有線連接設為自動獲取IP

圖2.33 手工設置有線網絡連接
同樣,如果設置無線網絡,那么在網絡連接對話框中,單擊“無線”標簽(如圖2.30所示)。然后單擊“添加”按鈕,隨后系統會打開設置無線網絡的對話框。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技術可以將一個無線局域網分為多個需要不同身份驗證的子網絡,每一個子網絡都有獨立的身份驗證,只有通過身份驗證的用戶才可以進入相應的子網絡,這里SSID的值是無線局域網的名稱。
其他項可以不設置,采用系統默認設置。如果此無線網絡有密碼,那么打開“802.1x安全性”,輸入密碼等相關設置。無線網絡的IPV4的設置與有線網絡的IPV4的設置相同。
2.3.3 配置Nautilus文件管理器
配置Nautilus文件管理器,在相同窗口中打開文件夾,單擊“系統”→“首選項”→“文件管理”,在“行為”標簽頁中勾選“總是在瀏覽器窗口中打開”選項,如圖2.34所示。

圖2.34 “文件管理首選項”對話框
2.3.4 軟件更新
對于Fedora系統,無論是初次安裝,還是在使用過程中,用戶都可以對其進行更新。Fedora使用“軟件更新”為主機升級,保持系統最新,它幫助用戶獲取更新軟件包的基本信息,選擇要更新的軟件包,在更新系統時檢查軟件包的依賴關系和安全漏洞,并修復軟件包的錯誤等。
1.圖形界面軟件更新
單擊“系統”→“管理”→“軟件更新”,彈出檢查更新窗口,如圖2.35所示。

圖2.35 檢查更新
檢查更新過程可以對最新的更新軟件包進行檢查。如果檢查正常,“軟件更新”窗口列表中將顯示最新的可供更新的軟件包,如圖2.36所示。如果出現檢查失敗的警告性提示,請首先檢查該主機網絡是否正常連接。

圖2.36 更新軟件包列表
在檢查更新軟件之后,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需要安裝更新的軟件包。在安裝的軟件包前面的復選框中打鉤,然后單擊“安裝更新”按鈕。接著檢查軟件包的依賴關系,彈出要安裝“附加軟件包”列表對話框,如圖2.37所示。單擊“安裝”按鈕,開始下載軟件包文件。下載完畢后,將更新軟件包保存到本地后,系統自動開始安裝軟件。

圖2.37 “附件軟件包”列表對話框
2.使用命令進行軟件更新
要進行軟件更新,在命令終端輸入如下命令:
[user@Fedora ~]$ su -c 'yum update' 密碼: //此處輸入根用戶密碼后按回車鍵
- 30天自制操作系統
- pcDuino開發實戰
- 全屋互聯:智能家居系統開發指南
- Windows Vista基礎與應用精品教程
- 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基于Yocto Project
- PLC控制系統應用與維護
- 零基礎學鴻蒙PC:新一代國產操作系統
- Microsoft Operations Management Suite Cookbook
- NetDevOps入門與實踐
- Linux設備驅動開發
- 寫給架構師的Linux實踐:設計并實現基于Linux的IT解決方案
- Kali Linux高級滲透測試(原書第3版)
- 從零開始學安裝與重裝系統
-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Penetration Testing
- 大規模分布式系統架構與設計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