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證明和證明的方法

形式語言和有限自動機有很強的理論性,許多論斷是以定理的形式給出的,而定理的正確性是需要進行證明的。

形式語言和有限自動機理論中定理的證明,大多使用反證法和歸納法進行。

1.3.1 反證法

反證法也稱為歸謬法。利用反證法證明一個命題時,一般步驟為:

1)假設該命題不成立。

2)進行一系列的推理。

3)如果在推理的過程中,出現了下列情況之一:

(1)得出的結論與已知條件矛盾;

(2)得出的結論與公理矛盾;

(3)得出的結論與已證過的定理矛盾;

(4)得出的結論與臨時的假定矛盾;

(5)得出的結論自相矛盾。

4)由于上述矛盾的出現,可以斷言“假設該命題不成立”的假定是不正確的。

5)肯定原來的命題是正確的。

例1.6 反證法例子。

利用反證法證明是無理數。

證明:假設不是無理數,那么是有理數;則可以記為 而且nm是互質的,即nm的最大公約數為1。

n2=2m2

所以,n是偶數。令n=2k,

(2k2=2m2

4k2=2m2

2k2=m2

所以,m是偶數。

nm都是偶數,而nm的最大公約數為1,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是無理數。

思考:18是完全平方數嗎?

1.3.2 歸納法

歸納法就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歸納法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兩種形式。

完全歸納法是根據一切情況的分析而做出的推理。由于必須考慮所有的情況,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完全可靠的。

不完全歸納法是根據一部分情況做出的推理,因此它不能作為嚴格的證明方法。

在形式語言與有限自動機理論中,大量使用數學歸納法來證明某個命題。

數學歸納法可以使用“有限”步驟來解決“無限”的問題。

數學歸納法的原理為:

假定對于一切非負整數n,有一個命題Mn):

(1)M(0)為真。

(2)設對于任意 k≥0,Mk)為真;若能夠推出 Mk + 1)為真,則對一切 n≥0,Mn)為真。

因此,在使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某個關于非負整數n的命題Pn)時,只需要證明(1)、(2)兩點即可。第(1)步稱為歸納基礎,第(2)步稱為歸納步驟。第(2)步中“設對于任意的k≥0, Mk)為真”稱為歸納假設。

在實際應用中,某些命題Pn)并非對n≥0都成立,而是對nNN為大于0的某個自然數)成立,此時,也一樣可以使用該歸納法。具體步驟為:

假定對于一切非負整數n,有一個命題Mn):

(1)MN)為真。

(2)設對于任意kNMk)為真;若能夠推出Mk + 1)為真,則對一切nNMn)為真。

1.3.3 遞歸的定義與歸納證明

遞歸定義提供了集合的一種良好定義方式,使得集合中的元素的構造規律較為明顯,同時給集合性質的歸納證明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遞歸定義集合的步驟如下:

(1)基礎:首先定義該集合中的最基本的元素。

(2)遞歸:若該集合的元素為x1,x2,x3,…,則使用某種運算、函數或組合方法對這些元素進行處理后所得的新元素也在該集合中。

(3)有限性:只有滿足(1)和(2)的元素才包含在集合中。

歸納方法證明遞歸定義集合的性質的步驟如下:

(1)基礎:證明該集合中的最基本元素具有性質P;而且使得該集合非空。

(2)歸納:證明若該集合的元素x1, x2, x3,…具有性質P,則使用某種運算、函數或組合方法對這些元素進行處理后所得的元素也具有性質P

(3)根據歸納法原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也具有性質P

例1.7 Fibonacci數組成的集合的定義。

Fibonacci數組成的集合為{0,1,1,2,3,5,8,13,21,34,55,…}

按照下列步驟生成該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1)基礎:0和1是該集合的最基本的兩個元素;

(2)歸納:若m是第i個元素,n是第i+1個元素,則第i+2個元素為n+m,其中i≥1;

(3)只有滿足(1)和(2)的數,才是集合的元素。

例1.8 括號匹配的串所構成的集合的定義。

該集合是指所有左括號和右括號相匹配的串的集合,例如()、(())、()()等都是該集合的元素;而)(、(()等就不是該集合的元素。

按照下列步驟生成該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1)基礎:()是該集合的最基本的元素。

(2)歸納:若 A是該集合的元素,則(A)是該集合的元素;若 AB是該集合的元素,則AB是該集合的元素;

(3)只有滿足(1)和(2)的串,才是集合的元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株洲县| 沽源县| 河源市| 洪洞县| 武宁县| 庆云县| 夹江县| 贡觉县| 邢台县| 平陆县| 顺平县| 炎陵县| 茂名市| 南宁市| 贺州市| 仁化县| 政和县| 东阿县| 辽源市| 昌黎县| 融水| 申扎县| 新郑市| 修武县| 浦江县| 樟树市| 北海市| 卫辉市| 华坪县| 崇信县| 海丰县| 文水县| 临朐县| 三都| 民县| 犍为县| 格尔木市| 招远市| 南木林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