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傳感器的動態特性

1.5.1 典型傳感器動態特性的數學模型

輸入量隨著時間變化時,傳感器對輸入信息的檢測就是對各種動態信號進行檢測。這種情況下,傳感器的輸入—輸出特性(基本特性)體現為動態特征。

1.5.1.1 理想傳感器的動態特性

△ 理想動態特性的傳感器,其輸出量的時間函數yt)與輸入量的時間函數xt)之間的關系應為

yt)=Amt)·xt);并且Amt)=A為常數

即輸出量yt)與輸入量xt)二者具有相同的時間函數,它們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完全一樣。理想動態特性的傳感器,其輸出量應能立即無失真地跟隨著輸入量變化,實時地再現輸入量的每一個瞬時值及其變化規律(波形)。

1.5.1.2 實際傳感器的動態誤差

△ 實際的傳感器,多數會存在著延遲、慣性和阻尼等內在因素,難以具備理想的動態特性。實際的傳感器,其Amt)不是常數,而是一個與時間變化有關的參數,因此傳感器的輸出信號yt)也不會與輸入信號xt)具有完全相同的時間函數。輸入信號與傳感器響應的這種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傳感器的動態檢測中,這就是傳感器的動態誤差。

△ 為了把握動態檢測條件下傳感器輸出—輸入間動態誤差的規律,有必要研究傳感器的輸出端對輸入激勵的響應特性。研究實際傳感器的動態特性,需要建立一種比較合乎典型情況下的傳感器動態響應的數學模型,用以描述實際傳感器輸出信號的時間函數yt)與輸入信號時間函數xt)之間的關系。

1.5.1.3 數學模型

△ 為了研究傳感器的動態響應特性,可以建立典型傳感器動態特性的數學模型。假定典型傳感器系統屬于線性定常(線性時不變)系統,可以用描述線性定常系統的方法來研究典型傳感器的動態特性。

△ 線性定常系統的數學模型是高階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下式(1-9)即為n階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的一般表達式:

式中:xt)——輸入量;

yt)——輸出量;

t——時間;

a1a2,a3,…,an——常數系數(由傳感器自身內部構造決定);

b1,b2b3,…bm——常數系數(由傳感器自身內部構造決定);

nm——導數的階數,其中n代表微分方程的階數。

△ 有些傳感器的數學模型,可以簡化為一階或二階系統。用一階或二階微分方程來近似地描述傳感器的動態特性。由式(1-9)可知:

●一階系統的微分方程表達式為

●二階系統的微分方程表達式為

1.5.2 典型一階傳感器系統的動態特性分析

1.5.2.1 一階傳感器系統的頻率響應

△ 將一階傳感器系統的微分方程式(1-10)改寫為

并令(傳感器的時間常數);(傳感器的靜態靈敏度);則可以寫出典型一階傳感器的微分方程式為

△ 設t=0時,xt),yt)及它們的導數都為0;

●對式(1-13)等式兩邊做傅立葉變換,可得到yt)、xt)的傅氏變換Y(jω)與X(jω)之比的關系式為;

●所以,一階傳感器系統的頻率響應特性H(jω)為

上式中,

△ 因此,典型一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Aω)即為

圖1-10示出了典型一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Aω)曲線。從圖1-10中可以看出,當ω較小時,一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比較平坦。

圖1-10 一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

△ 典型一階傳感器系統的相頻特性φω)為

圖1-11示出了典型一階傳感器系統的相頻特性φ(ω)曲線。

圖1-11 一階傳感器系統的相頻特性

1.5.2.2 一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

△ 傳感器的動態特性,也可以在時域里用瞬態響應和過渡過程進行分析。對傳感器突然加載或突然卸載,即屬于階躍性信息變化。因此傳感器的階躍響應特性,能反映傳感器的輸出端對突然到來的輸入信號,其瞬態響應的快慢和到達穩定輸出的過程。故階躍信號常用作測試傳感器動態響應的激勵信號。

△ 設單位階躍信號(圖1-12)為

圖1-12 單位階躍信號

△ 典型一階傳感器系統微分方程(式1-13)如下:

由上式的微分方程,可解得一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表達式y(t)為

△ 由(圖1-13)階躍響應曲線可以看出一階傳感器系統有如下特點:

圖1-13 一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曲線

●傳感器輸出信號的初始值為零,即y(0)=0;

●隨著時間推移,輸出信號yt)逐漸接近穩態值1;

●當t=τ時,輸出信號yt)=yτ)=0.632。

τ又稱為傳感器系統的時間常數。在一階傳感器系統的情況下,τ為輸出信號yt)上升到穩態值的63.2%所經歷的時間。時間常數τ是決定一階傳感器響應速度的重要參數,傳感器的時間常數τ越小,響應就越迅速。因此減小傳感器的時間常數τ,是設計和開發新型傳感器的努力方向之一。

1.5.3 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動態特性分析

1.5.3.1 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頻率特性

△ 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微分方程表達式(式1-11)如下:

△ 并令

△ 則可寫出典型傳感器的二階微分方程式為

對上式(1-19)兩邊做傅里葉變換,可得到yt)、xt)的傅氏變換Y(jω)與X(jω)之比的關系式,并由此得到典型二階傳感器頻率響應特性H(jω)表達式,即

△ 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Aω)為

圖1-14示出了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曲線

圖1-14 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幅頻特性

△ 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相頻特性φω)為

圖1-15示出了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相頻特性曲線。

圖1-15 二階傳感器系統的相頻特性

△ 由圖1-14、圖1-15及式(1-21)、式(1-22)可以看出:

●二階系統阻尼比ξ,影響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頻率特性曲線形狀。

●當阻尼比0<ξ<1,并接近于1(屬欠阻尼狀態),且ω遠小于ωn時——幅頻特性曲線平直,相頻特性曲線接近線性關系。傳感器系統頻率特性良好(屬于正常工作狀態)。

●當阻尼比ξ減小,并趨近0時,幅頻特性曲線在系統固有頻率ωn附近逐漸變高,成峰。這說明激勵頻率ω接近ωn時,系統產生了諧振。(實踐表明,當ξ≥0.707時,便可基本抑制諧振。)

1.5.3.2 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

△ 階躍信號也常用作測試二階傳感器系統在時域里的動態特性。

仍設單位階躍信號(如圖1-16)為

圖1-16 單位階躍信號

△ 典型二階傳感器系統微分方程(式1-19)如下,其輸入信號xt)為單位階躍信號(如圖1-16所示)。

●當阻尼比0<ξ<1(欠阻尼狀態)時:

由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微分方程(式1-19),可解得其階躍響應yt)為

式中,ωd=ωn是阻尼振蕩(衰減振蕩)頻率。

由式(1-24)可以看出,在欠阻尼狀態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中包含有衰減振蕩的成分。

●當阻尼比ξ=1(臨界阻尼狀態)時:

由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微分方程,可解得其臨界阻尼狀態下的階躍響應yt)為

從式(1-25)可以看出,在ξ=1的臨界阻尼狀態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中已無自激振蕩成分。

●當阻尼比ξ>1(過阻尼狀態)時:

由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微分方程,可解得其過阻尼狀態下的階躍響應yt)為

由式(1-26)可以看出,在阻尼比ξ>1的過阻尼狀態下,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中沒有自激振蕩發生。并且指數項中的第一項比第二項衰減得慢,響應建立的過程已類似于一階傳感器系統的情形。

△ 圖1-17示出了二階傳感器系統在單位階躍信號激勵下的響應情況。由圖1-17中各條不同ξ值的響應曲線,可以歸納出二階傳感器系統階躍響應的一些特點。

圖1-17 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在0<ξ<1(欠阻尼)情況下,使用單位階躍信號作為輸入信號時,二階傳感器系統的輸出信號是衰減振蕩(阻尼振蕩)形態。衰減振蕩的角頻率為ωd;衰減振蕩的幅度按指數規律衰減,衰減速度受ξ影響。ξ越大,響應的上沖量越小,振蕩衰減速度也越快,其輸出信號也越快達到穩定值;ξ越小,響應上沖量越大,振蕩幅度衰減相對較慢,輸出信號達到穩定值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當ξ≥1時(臨界阻尼或過阻尼)情況下,其階躍響應已無上沖量,衰減振蕩現象也消失殆盡。其響應過渡只是單調上升,逐漸趨近于穩態值。ξ值越增大,響應上升速度越慢,系統也逐漸變得遲鈍,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響應特性逐漸向一階傳感器系統的特點靠近。

△ 當阻尼比ξ=0時,二階傳感器系統進入無阻尼狀態,系統處于自激振蕩的臨界狀態。這時,二階傳感器系統的階躍響應將成為無衰減的等幅振蕩形式。將ξ=0代入式(1-24)中可以得到:

●等幅振蕩響應的表達式

●在無阻尼狀態時,

即無阻尼時,響應的等幅振蕩頻率ωd就是系統固有頻率ωn;

●事實上,系統不可能完全沒有阻尼(ξ不可能完全為0),在有低阻尼狀態的振蕩中,仍是ωd<ωn,其響應振蕩幅度也會逐漸衰減。

△ 關于阻尼比(ξ)影響的歸納:

●0<ξ<1是欠阻尼狀態。欠阻尼狀態是二階傳感器系統的正常工作狀態;0<ξ<1區間也是二階傳感器系統中,ξ值的正常取值范圍。

ξ=1是臨界阻尼狀態。

ξ>1是過阻尼狀態。在過阻尼狀態,傳感器的響應速度變慢,系統變得遲鈍。二階傳感器系統的特性逐漸向一階系統特性靠近。

ξ=0是無阻尼狀態。在無阻尼狀態里,在外界信號激勵的作用下,系統將會發生自激振蕩。

△ 阻尼比ξ,是設計和選擇傳感器時應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二階傳感器系統通常是工作在欠阻尼狀態中,ξ取值應在0.6~0.8之間,這樣可以兼顧系統的穩定性和響應的靈敏性。

△ 二階傳感器系統的固有頻率ωn是由傳感器系統的內部構造決定的參數。ωn越高,二階傳感器系統之響應達到穩定狀態的速度就越快,傳感器的工作頻率也相應提高。因此,增高傳感器的固有頻率ωn,也是設計和開發新型傳感器的努力方向之一。

△ 一般情況下,傳感器系統的信號頻率(工作頻率)ω,應低于系統固有頻率ωn的3~5倍,以使傳感器系統對檢測信息的變換保持良好的線性特征。

1.5.4 傳感器的傳遞函數

△ 假定初始條件為0;即在t=0時,傳感器的輸入量xt)和輸出量yt)、以及它們的各階導數的初始值均為0;則傳感器的傳遞函數為

式中,Ys)——yt)的拉氏變換;

Xs)——xt)的拉氏變換;

s=β+jω是復變量,且β>0。

n階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的一般表達式如下:

△ 設初始條件為0;對上式n階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等式兩邊做拉普拉斯變換,可得到

△ 由式(1-30)可以看出,式右是一個常數系數表達式。這些常系數只由傳感器的內部構造(參數)決定。因此,傳遞函數Hs)只與傳感器系統的內部結構(參數)有關,而與輸入信號xt)無關。因而傳遞函數Hs)是反映傳感器自身特性的一種表達式。

△ 傳感器的傳遞函數表達式又建立起了傳感器輸入量xt)與輸出響應yt)之間的聯系,因此,它又是一個描述傳感器信息傳遞特性的函數表達式。

△ 引入傳遞函數后,Ys)、Xs)和Hs)三者中,只要知道了其中兩個,便可求得第三個。這樣便可以不需要知道復雜系統的具體構造和具體參數,只要給傳感器系統施加一個簡單激勵信號x0t)(如階躍信號),并取得系統對x0t)的響應y0t),就可以得到系統的傳遞函數Hs);知曉了系統傳遞函數Hs)后,根據已知或假定的激勵函數xt),便可求得響應函數yt)。

△ 此即表明:當知曉了系統的傳遞函數Hs)后,

●由已知信號xt)可得其拉式變換:

Xs)=L[xt)]

●這樣便可以得到yt)的拉式變換:

●對L[yt)]取反拉氏變換,便可得到輸出響應yt)為

這為我們了解一個傳感器系統的信息傳遞特性提供了方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来宾市| 南城县| 临湘市| 潍坊市| 行唐县| 吉林省| 泽普县| 平度市| 海伦市| 大石桥市| 元氏县| 眉山市| 西林县| 卓资县| 灯塔市| 星子县| 兴和县| 井冈山市| 淮滨县| 固安县| 阳东县| 寿宁县| 墨竹工卡县| 花垣县| 凭祥市| 长泰县| 正蓝旗| 长阳| 丽江市| 监利县| 星子县| 高尔夫| 武功县| 开江县| 普宁市| 龙泉市| 磐石市| 奉贤区| 浪卡子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