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廣域網架構與路由技術項目教程作者名: 陳敏主編本章字數: 1327字更新時間: 2018-12-29 09:21:02
1.1 項目概述
本章以一個實際項目為例來進行說明。通過這個實際案例,可以了解目前廣域網所使用的技術、廣域網結構、廣域網設備等,以便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將要學習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術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的意義。
項目案例:《××省金稅工程廣域網項目》
1.1.1 項目背景
按照金稅三期工程的總體規劃,金稅三期工程是一個覆蓋總局、省局、地市、區縣和分局等各級國稅稅務機關的綜合性通信平臺。主要用于承載稅務系統各類業務應用和網絡其他應用兩大類業務,服務對象涉及全國納稅人以及全國稅務系統內部工作人員。
1.1.2 網絡現狀
1.xx省國稅局網絡為四級網絡
●第一級為省國稅
●第二級為地市國稅
●第三級為區縣國稅
●第四級為分局國稅
其中一部分分局所是通過交換機匯聚到縣,還有一部分是匯聚到縣級廣域網核心交換機。省局、地市局、區縣局及以下都采用路由方式(全網OSPF)組網。
關鍵結點為單設備雙線路的方式,線路為捆綁多個E1末端轉換成以太網的方式。
2.省局到各市州局租用電信和聯通的廣域網線路
省局內部采用交換機組網,單設備雙線路的方式,線路為捆綁多個E1末端轉換成以太網的方式。
3.市州局通過廣域網運營商線路連到各區縣局
各市州局內部采用交換機組網。
4.區縣局使用雙線路上連至地市廣域網核心交換機
區縣局廣域網核心交換機和局域網核心交換機之間串接有防火墻,防火墻配置有業務網段地址,方便后續維護升級。
5.分局采用三層交換機組網
通過MSTP(多業務傳送平臺)線路接入區縣網絡或者地市廣域網核心交換機。分局廣域網交換機通過安全網關上聯,起了NAT功能。
××省國稅局原有網絡結構如圖1-1所示。

圖1-1 ××省國稅局原網絡結構
1.1.3 建設目標
金稅工程三期稅務業務專網建設按照工程總體建設目標的要求,遵循統籌規劃、統一標準、集中實施、分級管理的原則,建設滿足全國大集中模式下的從省局到地市、區縣、分局的高質量的接入網平臺。除了滿足各業務應用系統的需要外,還應滿足視頻、VOIP、E-Learning等新增網絡增值業務的需要。具體建設目標如下。
1.省局廣域網及局域網建設
完成省局到市州新建網絡和原有網絡融合,兩網互為備份、負載分擔。完成市州到區縣的新網絡連接。市州到區縣的新建網絡和原有網絡融合,兩網互為備份、負載分擔。
2.高性能的接入網絡系統
按照核心稅收業務應用系統全國集中的要求,大量稅收業務數據將通過省內的接入網絡匯集到省局和總局業務處理中心,對網絡帶寬和網絡設備的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建設一個高性能的接入網系統來滿足上述需要。
3.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體系(QoS)
稅務網絡系統為稅收業務系統、辦公系統、語音、視頻等多種應用系統提供數據傳輸的支撐。業務類數據對網絡的要求是響應時間短,傳遞速度快;而語音和視頻這些實時類的數據則要求數據流平穩,延遲穩定。不同的應用對網絡的服務質量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網絡建設必須引入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體系來滿足各應用系統的網絡服務質量需要。
4.高可靠、高安全的網絡
網絡安全是保證各種應用系統數據安全的重要基礎,在網絡建設中,必須加強網絡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設計,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機制來保障網絡的高安全性。
5.結構化、易擴展的網絡
為保證新的稅收業務系統和相關的增值應用系統對網絡的需求,金稅三期工程網絡結構以及采用的設備應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以保證各級結點的可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