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項目管理軟件的發展歷史

1956年和1957年相繼出現了由杜邦公司與蘭德公司開發的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和美國海軍開發的計劃評審技術(Program/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這使得計算機在項目管理上的應用成為可能,在隨后的應用中,由于當時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有限,價格昂貴,同時受當時管理理論水平的制約,項目管理軟件的應用都是以進度計劃的安排和管理為主,而且其應用對象主要是在少數國家的軍事、公共事業和某些大企業的工程管理上。

與大部分軟件普及的情況類似,計算機項目管理軟件加速發展的契機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PC的出現和普及,基于PC的項目管理軟件得到了迅速發展。1982年出現了第一個基于DOS操作系統的項目管理軟件產品。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項目管理軟件實現了從僅能對單一項目進行管理向可以對多個項目進行同時管理的飛躍,實現了從DOS下的字符式軟件到完全的圖形方式軟件的飛躍。在這段時間內,大部分項目管理軟件專注于項目管理過程的某一種單項需求。由于當時從事這方面開發的軟件公司的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受到計算機硬件平臺、軟件開發運行平臺和開發手段的限制,這一時期軟件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很多軟件開發商已經把目光放在各種功能的集成上,開始在功能集成上下工夫。

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各類具有特定功能的項目管理軟件的日漸成熟,各軟件公司也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逐步壯大實力,很多公司在自己成功開發和推廣應用的某一個(或若干個)具有特定功能的項目管理軟件的基礎上,逐步地將各個相關功能進行集成。這一階段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多種功能集成的項目管理軟件,包括集成了進度管理、資源管理和費用管理的Primavera公司的P3,集成了進度管理、資源管理、費用管理和風險管理的Welcom公司的OpenPlan,此外還有很多價格低廉、易用性強的項目管理軟件,包括微軟公司的Project、賽門鐵克公司的Timeline、CA-Superproject等。

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開始在全世界普及,基于互聯網的各種應用蓬勃發展。同樣,基于互聯網的項目管理軟件和項目管理模式也開始出現,并迅速得到眾多項目參與方的認可和推廣。很多建筑企業都將其新系統的范圍由企業內部的局域網(LAN)擴展到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企業外部網(Extranet)的范圍上,幾乎所有項目管理軟件開發商都在其軟件當中加入了支持互聯網的功能。

當然,互聯網技術能夠在工程項目管理上得到迅速推廣,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項目本身。工程項目,特別是大型工程項目,具有周期長、投資大、技術復雜、項目本身和項目的參與方在地域上分布分散等特點。這些特點對項目各個參與方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協同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域上分布的多個專業單位所構成的虛擬項目團隊(Virtual Project Team)正在成為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的主要組織形式。基于這一點,一些有遠見的開發商已經開始在互聯網上為項目的各個參與方提供“網絡上的協同工作環境”,有些是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或互聯網內容供應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CP)轉變業務方向或擴大業務范圍的結果,有些則是項目管理軟件開發商拓展業務而形成的。前者大多只提供一個項目參與各方交互和交流的環境,而后者不僅提供交互和交流的環境,往往在其提供的環境基礎上還要提供額外的解決方案支持和其他增值服務,這些增值服務往往與其原已開發的項目管理軟件密切相關。

目前,項目管理軟件正在朝著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和集成化的方向發展。大多數軟件具有良好的開放性,支持開放的后臺數據庫;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選擇不同的后臺數據庫,使得用戶可以將所購置的軟件與其他系統進行集成。此外,各軟件開發商都傾向于向用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怀柔区| 晋宁县| 扎兰屯市| 阿尔山市| 齐齐哈尔市| 涞源县| 丹江口市| 拜城县| 温泉县| 舟曲县| 赫章县| 永德县| 桂阳县| 新乐市| 盐边县| 乳山市| 凤阳县| 屏山县| 万荣县| 永川市| 大关县| 巴楚县| 扎赉特旗| 蓝田县| 八宿县| 多伦县| 崇文区| 穆棱市| 高雄县| 莎车县| 石泉县| 红安县| 德安县| 开江县| 东源县| 抚远县| 泰来县| 眉山市| 新河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