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個75%
成功確立IEEE 1888標準需要滿足IEEE兩個75%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協調溝通工作,特別是要找到關鍵人物,說服他們為我國提出的標準投上一票。由于參與的企業太多,投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要達到IEEE要求的兩個75%,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了兩個機遇作為鋪墊,并不代表IEEE 1888標準就可以建立了,在IEEE標準建立的投票機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滿足兩個75%,這兩個75%就是:在對IEEE 1888標準感興趣、并參與到這個標準組中的成員中,在投票的時候至少要有75%的成員在投票池中參加投票;在這75%參加投票的成員中,還要獲得至少75%的成員的支持。這樣IEEE 1888才能真正成為一項IEEE標準。
“最困難的是國際協調!”標準組成員、天地互連公司發展總監江連山坦言。在IEEE的成員中,有很多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大企業,任何一個企業都想掌握話語權,因此,解決方案和思路也非常多,要想控制最后的結果能達到這兩個75%,面臨太多不確定性,需要大量的溝通和協調。
在這個溝通、協調的過程中,只靠天地互連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并國內單位的協作推進。
IEEE 1888作為首個由中國發起并獲得國際認可的ICT節能標準,不但順應了技術發展的趨勢,而且符合我國產業需求和發展戰略。因此,天地互連得到了業務管理部門中關村管委會的支持,中關村管委會利用其平臺,與美國、歐洲等很多大企業溝通、聯系,起到了支撐的作用。標準發起單位——中國電信也做了大量的國際溝通、協調工作。同時,天地互連也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重視,國家發改委在宏觀管理上非常重視節能技術標準,在具體協調過程中,也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除了我國政府的支持和參與單位協作推進之外,IEEE 1888標準的兼容特性,是決定溝通、協調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
節能減排的思路在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大型企業早就有所實踐,施耐德就曾用工業的方法,將能量設備控制起來。但是傳統節能減排領域通常基于工業總線系統,工業控制系統非IP、封閉、垂直,擴展性差。1888標準是將IT、互聯網的概念切入節能減排領域,而且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在溝通、協調過程中,通過與傳統工控廠商協調,讓他們認知,1888的開放架構可以很好地兼容現有的垂直系統,能夠很好地保護原有投資,并且可以引入更多的用戶和協同。
IEEE 1888標準的兼容特性在后來的實踐中也被充分證實。2011年3月,IEEE 1888標準工作組與全球最大的樓宇自動化組織BACnet進行了大規?;ネy試,測試結果顯示,IEEE 1888可以兼容BACnet系統。
在最后投票之前,IEEE 1888標準工作組共召開了12次會議,以求所有參與投票的成員基本達成一致意見。終于在2011年2月28日,IEEE 1888標準正式通過,3月1日向外正式公布。

IEEE 1888工作組2011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