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篇
醫護技巧
第1章 急救自救
·心肺復蘇·
對于突然之間停止呼吸和心跳的患者,要清除患者口鼻中的穢物及假牙,解開患者衣領及腰帶(圖1)。將患者平放于床上,急救者站于患者右側,先以右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而后將右手掌側放在胸骨下1/3,再將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鄰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兩肋弓交點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間互相交錯或伸展。急救者兩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圖2)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為3厘米~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按壓的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

圖1

圖2
在此期間,交替做2次人工呼吸,按壓與呼吸的頻次為30∶2。人工呼吸的方法是: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另一手捏住患者的下巴,深吸一口氣,對準患者口部迅速將氣吹入(圖3)。大約5秒鐘重復一次。如此反復,直至患者恢復呼吸和心跳或者確認患者已經死亡。

圖3
·快速止血·
針對較小的傷口,應先剪去患部毛發,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患部,再用多層紗布扎緊。若是出血比較嚴重時,可用手指或手掌壓住靠近心臟處的動脈,再對傷口進行包扎。包扎時要先將傷口清洗干凈,用力要均勻,并把包扎后的結扣放在肢體外側。
·骨折·
遇有骨折的情況,首先應搶救患者的生命,因為骨折可能穿破皮膚、刺傷血管及神經。當家里有人骨折時,要先減少顯著的移位,用夾板固定(若無夾板,可就地取材),以能確保骨折處不錯位為準。對骨折并伴有傷口的情況,可用干凈、清潔的衣物將患部封閉,并用布帶將患部包扎,包扎的力度要適宜,不能過緊使傷肢壞死,也不能過松達不到效果。包扎后要盡快將患者送至醫院。
不同部位的臨時固定方法
上臂:可用兩條三角巾和一塊夾板將傷肢固定,然后用另一塊三角巾將前臂懸起,兩底角向上在頸后打結,再用一條帶狀三角巾經胸背于健側腋下打結(圖4)。

圖4
前臂:用一塊合適的夾板置于傷肢下面,用兩塊三角巾或繃帶把傷肢和夾板固定(圖5),再用一塊三角巾懸吊傷肢(圖6)。

圖5

圖6
大腿:用兩塊夾板,一個長度為傷員的腋下至足跟,放在傷肢外側,另一塊長度為傷員的會陰至足跟,放在傷肢內側,用 4 條帶狀三角巾分別在腋下、腰部、大腿根部及膝部將傷肢固定,若無夾板時,可以用帶狀三角巾或繃帶把傷肢固定在健側肢體上。
小腿:與股骨骨折固定相似,夾板的長度要稍稍超過膝關節。
·一氧化碳中毒·
當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應立即關閉煤氣開關,打開門窗,讓患者吸入新鮮空氣,然后松開患者的衣扣,并迅速將患者抬到室外。對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用針或指甲刺其人中穴,并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圖7),這樣是為了防止患者將嘔吐物吸入肺內導致窒息。若患者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情況時,在救護車來臨之前要不停地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

圖7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典型癥狀是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上腹部的疼痛。若家中有人出現這些癥狀時,要及時采取三點措施:1.催吐。此方法適用于進食后兩小時以內的情況。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也可用剛冷卻的鹽水200毫升1次喝下。2.導瀉。此方法適應于進食時間已超過三小時的。一般來說,大黃的導瀉效果非常明顯,但并不適用于老年人,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導瀉。3.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一次服下。或者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對待食物中毒的患者,要盡量矚其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緊張,并補充足量的水分。
·怎樣搬運病人·
當身邊有人受到嚴重的傷害時,除了現場的急救外,還應該用正確的方法盡快將傷者送至醫院。搬運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擔架搬運。 用擔架搬運時,要由3、4個人組成一組,將傷者移上擔架,要確保傷者頭部在后,腳在前,抬擔架的人腳步要一致,上下樓梯時,要保持傷者始終處在水平位置。(圖8)脊柱損傷的傷者要用硬板擔架,并將傷者的身體固定在擔架上,搬運時保持脊柱的穩定。

圖8-1

圖8-2

圖8-3
·怎樣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要使用水銀體溫計。其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先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把有水銀的一端放在腋下夾住,不要隨意走動,5分鐘后可取出。正常的體溫范圍是36℃~37℃。
·怎樣冷敷·
對運動后的扭傷要在24小時之內進行冷敷。用冰袋或濕毛巾敷于患部,5分鐘左右更換1次毛巾,每次30分鐘左右。(圖9)冷敷有利于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充血,減輕腫痛。

圖9
另外,冷敷同樣也適用于發熱的患者,將濕毛巾放在額頭或頸部可慢慢退熱。(圖10 平躺頭上放一塊毛巾)

圖10
·怎樣熱敷·
熱敷分為干熱敷和濕熱敷兩種。
干熱敷常用熱水袋。用50℃~60℃的熱水裝滿熱水袋的1/2左右,并將袋內氣體擠出,將袋口旋緊。用毛巾包好敷于患部,每次30分鐘左右,每日3~4次。也可用鹽或砂子炒熱后代替熱水袋熱敷。此法對解痙鎮痛有很好的效果。
濕熱敷要先將毛巾在熱水中浸泡,擰干水分敷于患部,可在熱毛巾外蓋一層毛巾以保持溫度,每次30分鐘左右,5分鐘左右更換1次毛巾。兩個毛巾交替效果更好。濕熱敷有很好的消炎和陣痛的作用。
·急性胃腸炎·
急性胃腸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
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瀉、發熱等。
急救方法
立即停止使用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充分補充水分,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對于癥狀嚴重疼痛劇烈者要及時送入醫院治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發生感染的疾病。
起病早期會有咽部不適,繼而出現咳嗽、咯痰,甚者痰中帶血,并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發熱、肢體酸痛、食欲減退等癥。
急救方法
有外感癥狀者,可服用香蘇飲、銀翹散等治療外感的藥物。可給發熱者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的方法,或口服阿司匹林。對于有細菌感染者,要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急性肺炎·
急性肺炎是指肺實質發生的急性感染性病變,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突起寒戰,繼之高熱,體溫最高可達39℃~40℃,常伴有頭痛、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難等癥。
急救方法
臥床休息,注意保暖,多喝水,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控制感染源,保持呼吸通暢,增強機體免疫力。
·哮喘·
哮喘全稱為支氣管哮喘,是指由于過敏原或非過敏原因素引起的氣管痙攣的慢性炎癥。
典型表現是反復發作性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常表現為咳嗽、咯痰、呼吸困難,并對塵埃、花粉、動物毛發等物會產生過敏反應。另外,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也可引發哮喘。
急救方法
應就近休息,穩定病人情緒,立即吸入β2受體激動劑,也可用手指按壓合谷穴、風池穴、天突穴,并用力做幾次吞咽動作數次,都可以緩解病情。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指患者自覺呼吸費力,并出現呼吸的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難,或伴有干咳。
急救方法
囑患者坐位或半臥位,保持下肢下垂,減少血液回流以減輕心臟負擔,穩定患者情緒,保持室內通風良好,清理患者口鼻中的異物,可適當給予解痙平喘藥物,病情嚴重者要及時送入醫院。
·癲癇·
癲癇是一種以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的慢性腦部綜合征。
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可分為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發作。部分性發作又有單純部分性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之分。單純部分性發作一般不超過1分鐘,是簡單的運動、感覺或神經癥狀,發作時意識存在,能復述細節。復雜性發作表現為發作起始出現錯覺、幻覺或恐懼等精神癥狀,發作時間不定,對外界刺激無反應,不能復述細節。全面性發作以喪失意識和全身對稱性抽搐為特征。表現為忽然倒地、意識全無、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
急救方法
如遇到此類患者,首先要防止患者跌傷,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通暢,將毛巾或手帕放于牙齒之間,以防患者咬傷舌頭,將患者頭歪向一側,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刺激患者的人中、涌泉、足三里等穴位對患者癥狀有所幫助。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臟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供血不足的疾病。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突發的呼吸困難,頻繁咳嗽,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大汗煩躁,嚴重者甚至神志不清。
急救方法
讓患者取坐位,保持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立即給予吸氧,流量4~6升/分。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通常會非常緊張,所以穩定患者情緒是首要任務。
·心絞痛·
心絞痛是指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心肌暫時性缺血從而出現心肌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胸骨后或心前屈區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疼痛持續時間一般為3~5分鐘。
急救方法
立即停止活動,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刻即可緩解。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引起的部分心肌因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
最早出現和最突出的癥狀是疼痛,性質和部位與心絞痛相似,但發作時間更長,疼痛更劇烈,含服硝酸甘油不可緩解,患者還會出現煩躁、恐懼、瀕死感,發病24小時內,多見心率失常,并伴有低血壓、心力衰竭,甚至昏厥,此外,大部分患者還會惡心嘔吐、上腹脹痛等胃腸道癥狀。
急救方法
囑患者平臥,足部墊高,去掉枕頭,盡量減少體位變動,給患者服用長效硝酸甘油,改善心肌供血,對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要緊急實行心肺復蘇,并盡快送至醫院。
·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增高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
高血壓的表現除血壓增高外,常伴有頭痛、頭暈、耳鳴、心慌、氣急、健忘、惡心嘔吐等。
急救方法
身心放松,精神樂觀,及時服用降壓藥,通風以利病人呼吸,癥狀嚴重者要及時送入醫院。平時,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壓,戒煙限酒,規律生活,攝入低熱量、高營養的食物,堅持運動,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