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底,高盛持有由希臘發行的對沖美元、日元債務的掉期產品組合。在2000年12月和2001年6月,希臘達成了新的交叉貨幣掉期協議,并對高盛所持的產品組合進行了重組。2002年,通過貨幣互換交易,高盛幫助希臘政府籌到了10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外資金。
通過這一系列的運作,高盛從希臘政府手上賺取了3億美元的傭金。然而,這只不過是蠅頭小利,更大的陰謀還在后頭。
希臘加入歐盟的時候,歐盟需要對希臘政府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核,當時希臘提交的財務報表科目上,并沒有貨幣互換這一項,當然,這樣的表外業務在高盛的財務報表也沒有任何的反映。因為他們只是一張合同。不過就是這一張張神奇的合同,就能將希臘政府的部分債務移至未來才浮現,從而規避了眼前歐盟對赤字的嚴格規定。
高盛出手,歐盟審計局的人也只有頭暈的份兒。2002年,歐盟看到的希臘財務報表顯示,希臘的財政赤字占GDP的1.2%,符合歐盟規定的3%,財務報表看上去還非常光鮮。就是這份報表,一直到2004年9月,歐盟統計局才發現有點不對勁。對希臘財務報表進行重新審核后,歐盟統計局將這個數據調整為3.7%。高盛的10億美元債務還是沒有被查出來,事實上,準確的數據應該是5.2%。
一個依靠巨額債務運行的政府,這個政府的財政赤字肯定很厲害。
希臘進入歐元區后,監管更加嚴格。短時間內希臘可以通過彩票資產證券化融資來維持,可是時間長了問題一定會暴露。一旦希臘政府出現支付危機,那借錢給希臘的高盛可就賠慘了。賠本的生意誰都不愿干啊,高盛可是心知肚明,為了給自己上一道保險,高盛向德國銀行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將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拴在了希臘的債務鏈條上。
高盛跟希臘的這場對賭游戲,成功把德國拉下水。這一招,讓歐洲人想哭都哭不出來。
花了那么多心思布局,高盛一直在等待做空希臘的最佳時機。
2008年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遭到了重創,到了2009年也未能緩過勁兒來,“沙漠神話”迪拜世界欠債590億美元,瀕臨破產。迪拜危機連累了歐洲,希臘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國內經濟十分糟糕,原先一直躲躲藏藏的債務問題也瞞不下去了。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不得不在2009年12月11日站出來跟民眾表白,希臘的債務問題是自身原因造成的,與全球金融危機無關。他聲稱希臘政府不會拖欠債務,并明確承諾削減預算赤字,而且還信誓旦旦地發表一系列言論,表態將“修補希臘經濟,打擊腐敗等頑疾”,“我們準備好做出有力且重大的改變,促進我們國家在新時期取得進步”,“確保我們擁有穩健經濟”等。
希臘總理的決心,反而成為了高盛做空希臘的最佳把柄。
首先,南非第一標準銀行站了出來,發布了一份聳人聽聞的預測報告,聲稱:希臘和愛爾蘭等國的經濟狀況已經不能容忍,愛爾蘭和希臘走出危機的能力值得質疑。利率的下調、貨幣的貶值以及財政刺激政策的實施都使得這些國家的復蘇受限。這或將導致這兩個國家在2010年底之前被迫退出歐元區。
非洲最大的銀行南非第一標準銀行的報告無異相當于給了帕潘德里歐了一耳光。之前在國際上毫無發言權的南非第一標準銀行,怎么這個時候突然站出來,叫囂希臘甚至愛爾蘭將被迫退出歐元區?是理性的判斷?還是另有陰謀?
南非第一標準銀行的報告帶給市場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那就是希臘真的要完蛋了。在2004年的時候,歐盟統計局發現希臘財務報表造假,那時有不少歐盟國家希望將希臘踢出去,可是希臘最終留下了。這一次,就連南非第一標準銀行也這么說,那希臘的問題看來相當嚴重。
市場對希臘還債能力越來越擔心,希臘主權債務的相應CDS暴漲200%以上。緊接著就是以標準普爾為首的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稀里嘩啦地下調希臘政府的主權債信用評級,最后下調到垃圾級,CDS上漲幅度超過400%。
歐洲人受不了啦。
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的首相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態度非常強硬,揚言要推動新規則的出臺,以迫使歐元區國家和銀行公布對公共金融產生影響的債券互換信息。
表面上看來,這些事似乎與高盛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這個南非第一標準銀行跟高盛關系隱秘。2007年,中國工商銀行宣布收購南非第一標準銀行,當時高盛就是工商銀行收購行動的首席財務顧問。同時,高盛還持有166億股工商銀行股票,工商銀行上市之后,高盛雖然減持過兩成,但依然持有130億股工行股票,是工行最大的戰略投資者。
這是一條曲折而又漫長的操縱鏈條,現在,一切都清晰了,高盛就是真正的幕后操縱者。
歐盟強烈要求高盛跟希臘政府公布更多的交易細節,并對高盛是否幫助希臘掩蓋其財政赤字問題,以達到歐元區成員標準做出說明。高盛在歐洲搞得動靜太大了,歐盟國家紛紛找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希望美聯儲能夠管管自己監管的高盛,伯南克不得不象征性地表示要調查高盛跟希臘的交易。
喬治·帕帕康斯坦丁在2010年2月15日的財長會議上頗有些始料未及,哀求之后給各位財政大人解釋,辯解希臘使用貨幣互換的方式處理債務問題“當時是合法的”,現在希臘政府再也沒有使用此種方式了。然而歐盟統計局官員態度非常強硬,要求希臘在2月19日之前,提交貨幣互換交易的信息。此外,歐盟統計局對貨幣互換交易的調查還涉及到其它歐盟國家。
一時間,所有的歐洲人都變得異常憤怒。但憤怒又有什么用呢?
德國人憤怒地拒絕拯救希臘,高盛在背后偷著樂,因為德國的銀行不得不掏出大把的銀子賠償給高盛。而德國的銀行跟歐洲的很多銀行都有CDS的業務往來,那樣一來,歐洲的銀行集體陷入了高盛的屠殺漩渦。而如果德國人選擇了拯救希臘,那么高盛就會拋空低吸的CDS,依然可以大賺一筆。也就是說,無論這筆買賣怎樣變化,高盛都能穩賺一筆。
美國《滾石》雜志這樣形容高盛:“一只吸血大烏賊,纏繞在人臉部,無情地把吸管插入任何聞起來像錢的東西。”
如果把希臘比作一棟房子,那么高盛就是給這棟房子購買保險同時又導致其起火的鄰居。“這正像你為鄰居的房子購買火險——這樣你就有動機去燒毀那房子。”意大利聯合信貸駐慕尼黑的信貸策略部門負責人菲利普·吉斯達奇斯形象地說明該情況。
遭到高盛“綁架”的德國更是滿腔怨恨,德國總理默克爾2月22日的發言暗示對高盛等金融機構的強烈不滿:“某些國家正處境艱難,然而那些一年半之前我們伸手援助的金融機構,現在卻正利用這一點進行投機……我們被迫每隔幾天就要出來平抑貨幣投機。”
無計可施的歐洲人十分痛恨南非第一標準銀行,痛恨這個幫助高盛做空希臘主權債的幫兇,當然對控股這家銀行的中國人更是恨之入骨。
眼瞅著希臘危機到了生死關頭,歐洲人也戴上了危險的枷鎖,逐漸陷入絕望。此時,一個神秘的希臘后裔浮出了水面,高盛跟希臘政府之間的秘密交易逐漸清晰……
3.一個女人幫一個政府作弊
一直以來,高盛集團低調得甚至有些神秘。那棟美國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街85號的褐色大樓,除了門牌號之外再無其它標志,讓人很難相信,這里居然是全球NO.1投行高盛集團的總部所在地。如今,一場危機讓這家奉行低調精神的百年老店曝光在全球金融視野之下,這就是希臘債務危機。同時,這場危機也讓一個女人揚名世界,那就是高盛旗下Rothesay Life保險公司的首席執行長——安提歌尼?勞迪亞蒂絲(Antigone Loudiadis)。
安提歌尼·勞迪亞蒂絲(Antigone Loudiadis),出生在尼日利亞,英國公民,希臘后裔。曾在倫敦城外的高級私立女子學校——切爾滕納姆女子學院(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接受教育,后到牛津大學深造。
這個背景復雜的女人極為冷酷,她手底下的很多人都非常怕她。據她的下屬披露,即使她只是偶爾從辦公桌旁經過,他們也會立即裝著打電話,以避免遭到斥責。這個女人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A類煙民。她經常同時盯著三四臺電腦,手上還夾著煙,時不時放在猩紅的嘴唇上吸兩口。就是這個瘋狂的女人,在十年前,為希臘埋下了禍根。
勞迪亞蒂絲對華爾街的投行情有獨鐘,牛津大學畢業后就進入了摩根大通(J·P· Morgan)工作。不過,她在摩根大通的日子并不開心,對于沒有任何閱歷的安提歌尼·勞迪亞蒂絲來說,在摩根大通工作就是為了在華爾街留下足跡。
1994年,曾經的高盛集團董事長、現任總統經濟顧問魯賓,正式榮任美國財政部長。這個時候,野心勃勃勞迪亞蒂絲看到了自己的前途。高盛一批又一批地向白宮輸送人才,政治勢力已經超越了強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白宮跟華爾街開通了一道政商旋轉門。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之下,誰都能看到,這是一道通向未來的輝煌之門。何況聰明如勞迪亞蒂絲?于是,勞迪亞蒂絲立即轉投高盛門下,進入了高盛倫敦,開始了自己光芒四射的職業生涯。
不過,高盛的大門雖然向她敞開了,門檻卻很高。勞迪亞蒂絲雖然在摩根大通工作了好幾年,到了高盛卻只是一個衍生品業務銷售。心比天高的勞迪亞蒂絲沒有氣餒,她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位置,心中卻在默默地積蓄力量,等待大展宏圖的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勞迪亞蒂絲的堅持沒有白費,她終于等到了出頭之日。
希臘人的血統給勞迪亞蒂絲帶來了天然的優勢,她跟希臘政府的官員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跟希臘的財政部長們進行緊密的聯系。當得知希臘因債務問題加入歐盟受阻,勞迪亞蒂絲立即主動出擊,為希臘政府出謀劃策。
勞迪亞蒂絲一頓忽悠,“貨幣互換”的招數讓希臘財政部的官員們聽得云里霧里。雖然大家還是沒搞明白這個金融手法,不過卻一致認為這是個好主意。那可不,既能緩解財政赤字的壓力,又能讓政府的財務報表光鮮,那個政府官員能不高興?政客們想的都一樣,他們心里美滋滋的,在腦子里盤算著做好財務報表、將希臘送進歐盟的舉措,看起來太完美了,選票是不愁了,可以在部長、總理的位置上坐更長的時間,那管十年二十年后國家的死活。
生意搞定了,勞迪亞蒂絲幫助希臘政府成功“作弊”,瞞過了歐盟統計局,成了大功臣,當時就為高盛賺取了3億美元。可歌可泣的銷售業績讓高盛集團非常的開心,很快勞迪亞蒂絲就被提升為衍生品銷售主管。在她36歲那年,在高盛集團奮斗了4年的安提歌尼?勞迪亞蒂絲,榮升為高盛的合伙人,并成為高盛歐洲投資銀行團隊的聯席負責人。
勞迪亞蒂絲在高盛風光無限,羨煞旁人。希臘的生意讓她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很快又被調到高盛旗下的Rothesay Life保險公司開疆辟土。輕車熟路的勞迪亞蒂絲愛上了金融衍生品,推出了更加復雜的“壽命掉期”(longevity swap)衍生品。現在,勞迪亞蒂絲已經坐上了Rothesay Life保險公司首席執行長的寶座。
正當高盛和希臘的秘密交易震驚整個歐洲之時,勞迪亞蒂絲卻在他的辦公室享受著職場的女王生活。工作之余,還會給秘書打個電話,讓秘書訂好飛往非洲的機票,去非洲貧困區去看望那里又黑又瘦的孩子。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勞迪亞蒂絲還是被暴露了。
2010年2月18日,中國農歷新年大年初五。這一天,就是中國民俗之中的迎財神的一天,很喜慶,很吉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家包餃子迎財神。這一天,資深商業銀行家佩特羅斯·克里斯特多羅(Petros Christodoulou)被任命為希臘國家銀行全球國債市場總經理,成為新的救火隊長。他的出現,攪亂了勞迪亞蒂絲的平靜生活。
克里斯特多羅曾經在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工作,具體負責歐洲高盛的投行業務。這位爺加入高盛的時間很早,跟勞迪亞蒂絲共事了4年。在勞迪亞蒂絲向希臘政府兜售貨幣互換交易中,佩特羅斯·克里斯特多羅功不可沒。
這個時候,居然讓佩特羅斯·克里斯特多羅出任債務管理官,憤怒的歐洲人難免對這位有高盛工作經歷的官員心生反感。很自然,當時銷售貨幣互換的勞迪亞蒂絲也被人給挖了出來。
歐洲人民義憤填膺地把氣全都撒到勞迪亞蒂絲身上,勞迪亞蒂絲一不小心出了個大名,成了歐洲人民的公敵,憤怒的指責聲不絕于耳。事實上,無論是勞迪亞蒂絲還是克里斯特多羅,都不過是高盛的馬前卒而已。真正操控高盛跟希臘政府交易的幕后高手難道另有其人?
這個異常敏感的人物,就是于2005年12月底接受任命,擔任意大利央行行長的馬里奧·德拉基(Mario Draghi)。德拉基的身份非常微妙,跟高盛有著百轉千回,柔腸寸斷,卻又纏綿依舊的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