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縮小與孩子的“代溝”———溝通
很多父母會發(fā)現(xiàn)隨著子女的成長,和孩子的交流也越來越困難,覺得代溝越來越寬。造成親子關(guān)系疏遠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一方面,有的孩子比較有主見,再加上兩代人之間的時代背景的不同和接受的教育的差異,孩子會覺得父母很多的思想觀念已經(jīng)陳舊過時了,而自己的想法是最新潮、走在時代最前列的,因此就覺得和父母有“代溝”。另一方面,有的父母確實總是覺得孩子還沒有長大,怕他們這樣做不好那樣做不好,事事照顧樣樣叮嚀,確實很嘮叨。就是這種嘮叨讓孩子覺得失去了耐性,而且沒有孩子喜歡父母總把自己當成襁褓里的嬰兒看待的感覺。還有的父母以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為模本,總是覺得為人父母者就應該高高在上,有個做父母的樣子,不肯放下身段和孩子平起平坐地談心交流。事實上,這種種造成父母和子女疏遠的原因都是可以避免的。當然了,不可否認,時代在進步,科技迅猛發(fā)展,要求父母時時跟上接受能力很強的孩子們的步伐也是不太現(xiàn)實。不過正因為如此,良好的溝通手段就充分顯示出它的重要性。父母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注重孩子的感受并嘗試和孩子做可以交心的朋友,那么想要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就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夢想。
1.巧妙暗示顧及“面子”和“里子”
小逸近期總表現(xiàn)出一副迷茫的樣子。爸爸看在眼里,知道他遇到了問題,但是又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法。后來在小逸去上學的時候,爸爸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小逸夾在書里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個挺漂亮的女孩子,看樣子應該是小逸班上的同學。爸爸心里還是吃了一驚,雖然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情感方面的問題,但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但爸爸并沒有急著去質(zhì)問小逸,而是在認真思索后做了一個決定。
晚上小逸放學了,飯桌上,爸爸笑著對媽媽說:“我今天休息在家,沒事干翻了翻以前小時候的照片,看到照片里一個女孩子我忍不住笑起來?!?
媽媽問道:“為什么呢?”
爸爸用余光看了看小逸,發(fā)現(xiàn)兒子已經(jīng)抬起頭專注地看著他,爸爸說:“那個女孩子挺漂亮的,那時候我們班好多男生都喜歡她。”
小逸忍不住問:“然后呢?”
爸爸說:“那時候覺得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真的很美好、很單純。但也挺矛盾的,因為覺得自己還小,擔心有沒有能力負擔一段感情。也和自己身邊的朋友商量過,但是他們和我一樣迷茫。后來忍不住去問爸爸?!?
“那爺爺怎么說?”小逸急著問。
“爺爺一句話點醒了我,他問我‘你確定那是真的愛情嗎?’我恍然大悟,那不過是年少時對美好感情的向往罷了,而那種單純的喜歡對方的感情根本稱不上是愛情,充其量就是希望跟對方成為好朋友的友情而已。”
小逸低下頭去吃飯,不再說話了。第二天早上,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小逸又恢復了一副快樂的樣子。
媽媽悄悄問爸爸:“真有那么回事嗎?”
爸爸笑著說:“喜歡一個女孩子是真的,不過爺爺?shù)脑拝s是我借爺爺?shù)目趯π∫菡f的,看樣子,效果還不錯呢。”
每個人都有年少無知的時候。孩子的心理格外脆弱,要是什么都單刀直入,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問題上,恐怕讓孩子難以接受。做父母的千萬不要低估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有時暗示比“明示”好。用暗示的方法表達父母處理問題的意見,不但巧妙地估計了孩子最看重的“面子”,還輕易觸及了問題的核心———“里子”,這樣兩全齊美的方式,既不傷和氣又解決了問題,做父母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2.寫一封熱情洋溢的家書
莊莊是很勤奮的孩子。但是也許是因為學習方法沒有掌握好,成績總是沒有太大的進步。經(jīng)過努力又沒有進步,時間一久,對孩子來說就是個不小的打擊了。他有點自暴自棄,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一天莊莊來到學校,中午拿出媽媽給他帶的飯盒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一封信和飯盒放在一起。莊莊拿出來一看,信封上寫著這樣幾個字:走到校園里最粗壯的大樹下再看。莊莊心里充滿了神秘感,急忙走出教室來到校園里最大的大樹下打開了信紙。
“孩子,你來到校園里最大的大樹下了嗎?它是不是看上去很粗壯,很強大?現(xiàn)在是夏天,它一定是枝葉茂密,在你頭頂灑下一片濃陰。在它的懷抱里,覺得心情好些了嗎?
孩子,一粒種子發(fā)芽要經(jīng)歷的磨難或許不會比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少。泛濫的雨水、石頭的重壓,還有它身邊叢生的雜草都會阻止它探出頭來看這個世界。然而,一粒小小的種子都可以這樣頑強地釋放它的生命力,那么我們?nèi)祟愑譃楹尾豢梢阅兀砍砷L的歷程中,每個人都會受傷都會痛。但如果痛過之后還能繼續(xù)自己前進的腳步,總有一天會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美麗風景。如果因為受過一點傷而放棄尋找風景的腳步,那我們的人生會不會太遺憾了呢?”
莊莊的眼淚滴在信紙上,他在樹下握緊拳頭,覺得自己又充滿了前進的力量。
有的話說出來不如寫出來效果好。當人們通過文字來交流的時候,往往可以表露出比平時更強烈的感情。因為沒有面對面的交談,避免了交談雙方之間可能出現(xiàn)的冷場和尷尬,孩子就可以以一種較為平和的心態(tài)接納父母的鼓勵和意見。當一個人獨處,面對的就僅僅是自己,這樣的環(huán)境方便孩子釋放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而這樣特殊的“交談”和區(qū)別于平時交談中的充滿感情的話語,無疑會在孩子內(nèi)心掀起巨大的波瀾和感動,而感動的背后,就是前進的力量。
3.“追上”孩子的腳步
周末,濤濤和爸爸一起看足球比賽。當看到自己喜歡的球隊失球時,濤濤大叫一聲:“倒!”
爸爸摸不著頭腦:“島?什么島?這是足球比賽,又不是旅游節(jié)目,哪來的島啊?”
濤濤說:“哎呀爸爸,你真是太落伍了。這是網(wǎng)絡(luò)流行語,不是海島的‘島’,是暈倒的‘倒’。當然也不是真的暈倒,而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啦。”
“哦———”爸爸這下明白了。
接下來的戰(zhàn)況更加激烈,濤濤最喜歡的隊員終于進了一球。濤濤激動極了,跳起來大喊:“萬歲!萬歲!真是太‘油菜’了!”
爸爸又不明白了:“油菜?怎么又變農(nóng)業(yè)節(jié)目了,兒子。”
濤濤哈哈大笑:“老爸,你又落伍了吧?這個‘油菜’就是‘有才’的意思,我夸他呢?!?
爸爸也笑了:“呵呵,你們這些小孩子,花樣還真多啊,看來我真是落伍嘍?!?
濤濤說:“爸爸,你現(xiàn)在認識到這個問題也還不晚,讓我這個老師給你‘補補課’好啦?!?
轉(zhuǎn)眼又到了一個周末,爸爸還是和濤濤看球賽。當看見自己支持的隊伍上場的時候,只聽爸爸說:“這可真是個華麗的登場啊?!?
一會兒比賽開始,對方進攻勢頭很猛,老爸又說:“汗,貌似對方也不弱啊?!?
濤濤一聽樂了:“老爸,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畢業(yè)了,因為啊,你可是個網(wǎng)絡(luò)流行語的‘達人’啦!”
作為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與行為方式,充分掌握網(wǎng)絡(luò)等新科技,在興趣愛好上與孩子拉近距離。孩子接受新事物特別快,比如上網(wǎng)、打游戲,父母有時也可以虛心跟孩子請教請教。其實流行的未必就是不好的,跟孩子聊天、游戲時,不經(jīng)意地來上一兩句“流行語”,對于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是很有好處的。孩子會因為父母肯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對父母越發(fā)有好感,覺得和父母有共同語言,從而愿意同父母親近。
4.說說孩子“愛聽”的話
媽媽給舒舒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沒想到舒舒反而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我不要吃這個啊,天天都吃這個我都吃膩了,真沒意思呀。我要吃漢堡包和薯條嘛,我還要吃冰激凌。”
媽媽說:“這些垃圾食品天天吃怎么行呢?媽媽給你準備的午餐是很有營養(yǎng)的東西,你嘗嘗看,說不定你一嘗就想吃了呢。”
舒舒不理媽媽,反而趴到桌子上,不停地說:“我要吃漢堡包和薯條,我要吃漢堡包和薯條,我要吃漢堡包和薯條……”
媽媽生氣極了:“不吃拉倒,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好多孩子連飯都吃不飽呢。哼,你不想吃,我拿去給那些孩子吃?!?
舒舒更加不依不饒了,還哭起來:“我就不吃嘛,我就是要吃漢堡包和薯條嘛?!?
媽媽本來還想發(fā)火,不過終于還是克制了下來,考慮了一下,對舒舒說:“好了,不要哭了。不如這樣,舒舒中午乖乖地吃飯,等到下午茶的時間,媽媽就帶你去吃漢堡包和薯條,你覺得怎么樣?”
舒舒停住了哭聲,問:“是真的嗎?你可不要騙我?!?
媽媽說:“當然是真的了,媽媽不騙你,我們來拉鉤?!?
舒舒終于破涕為笑,和媽媽拉了拉手指頭,開始乖乖地吃飯了。
孩子鐘情于美味可口的零食是無可厚非的,而漢堡包及薯條等食品又特別為小朋友所喜愛。雖然如此,但父母總不能讓孩子以此作為三餐的主要食糧,否則,不但影響孩子正常的營養(yǎng)吸收,也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偏食習慣。不過要改變孩子這種想法和偏食傾向,短時間內(nèi)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不妨先說說孩子“愛聽”的話,比如“你先這樣,等到了什么時間咱們再去”之類的話,這樣可以緩解孩子的情緒,而不至于讓孩子非要立刻去做這件事情。另一方面再來考慮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比如對待孩子偏食的問題,可以在下廚時多花一點心思,設(shè)計多種色香味美、配搭新鮮的食物款式,例如孩子喜歡吃薯條,可煮些西餐如漢堡牛扒加薯條,又或做個番茄生菜牛肉三明治,慢慢糾正孩子的飲食習慣。
5.讓我們握手言和
錚錚和爸爸發(fā)生了一陣激烈的爭吵,原因其實只是一件小事:錚錚想和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去遠足,但是爸爸不同意。
爸爸說:“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出遠門,要是出什么事情怎么辦?”
錚錚說:“我們都是男子漢了,會有什么事啊?!?
爸爸說:“出門在外會遇到什么突發(fā)情況都是說不定的,所謂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你就那么肯定嗎?”
錚錚說:“我不能肯定,也不敢保證,可是我覺得我不能永遠在你的保護和控制下生活。”
爸爸說:“也許有一天你可以離開我的保護,但是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
錚錚說:“那什么時候才是時候?反正在你眼里我永遠都長不大,永遠都在你的控制下你就開心了?!?
爸爸生氣說:“你這是什么話,好像我把控制你當成一件尋開心的事情一樣,我只是關(guān)心你的安全?!?
錚錚說:“你就是喜歡控制別人!不管怎么說我非去不可?!?
爸爸也說:“不管怎么說我都不準你去!”
兩個人突然安靜下來,都不說話了。孩子賭氣回房間了,爸爸也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生悶氣。爸爸點了一支煙,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慢慢抽著這支煙的時間里,爸爸忽然想起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和同學一起出去遠足的念頭,當時也是因為自己的父親阻止了,所以最終未能成行,一直是個遺憾。
想到這里,爸爸走到兒子的房間里,看著還在生氣的兒子說:“兒子,讓我們握手言和吧。我允許你去遠足,但必須讓我知道你們的路線。”
錚錚有些意外地抬起頭,猶豫了一下,還是握住了父親伸過來的大手,點點頭。
就在爸爸離開兒子房間的瞬間,錚錚忽然說:“爸爸,謝謝你。”
握手的瞬間就是讓一切釋懷的瞬間。在手掌跟手掌碰撞的霎那間,父母和孩子都會發(fā)現(xiàn),那些所謂的矛盾不過是可笑的雞毛蒜皮。當父母同孩子之間因為意見分歧而不可避免地發(fā)生矛盾沖突的時候,向孩子伸出你的手吧。這樣的姿勢會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強烈的印象,這不僅可以化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更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從那一刻開始,他將學會一個道理:在適當?shù)那闆r下讓步,并不是因為畏懼,而是因為關(guān)愛。
6.永遠站在你身后
小嫻被老師免除了班長的職務,回家看到爸爸媽媽,忍不住哭了。爸爸媽媽忙問她怎么了。她告訴爸爸媽媽,原來是因為老師冤枉了班上一位同學,她站出來替這位同學講話,老師說她沒有是非觀念,沒有資格做班長。
爸爸沉默了一下,因為這件事對孩子的傷害確實很大。他考慮了一下問女兒:“你向老師分辯了嗎?”
小嫻搖搖頭:“沒有,老師當時很生氣,就說我沒資格做班長?!?
爸爸說:“孩子,大人也會有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我想老師不是故意的,明天找個機會,去向老師說清楚事情的原委?!?
小嫻有些猶豫:“我不太想去,老師今天發(fā)脾氣的樣子好兇,我很害怕?!?
爸爸拍拍女兒的肩膀:“讓爸爸告訴你,如果你確信自己沒有錯,那么你就不需要畏懼。而且爸爸相信老師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去吧,孩子,別害怕,不管發(fā)生什么事,爸爸媽媽永遠都在你身后支持你!”
小嫻看看爸爸,又扭頭看看微笑的媽媽,堅定地點了點頭。
沒有比這更強大的支持了。一句富有魔力的話語會賦予孩子一生的力量,讓他有勇氣面對一切困難。其實成年人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當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了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只要想到無論成敗家里的父母都會支持自己,也會平添一股勇氣。哪怕父母已經(jīng)年邁,但永遠都是孩子力量的來源。對脆弱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讓孩子明白無論怎樣父母都會支持他是非常重要的,當父母明確表示這一點后,孩子通常都會比以前更有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