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我的交易室
- (美)亞歷山大·埃爾德(Alexander Elder)
- 599字
- 2018-12-31 20:00:29
第2章 在什么樣的市場中交易
很多人并不重視某些關乎一生的重大決策。他們往往只是根據所處地點、時間或是機遇來做出這些決策。在哪里生活,在哪里工作,在什么樣的市場中交易——我們有時只憑心血來潮就做出決策,而很少嚴肅認真地思考。這么多人對他們的生活不滿意,也就毫不奇怪了。你可以憑一時興起來選擇交易市場,也可以停下來認真思考是否在股票、期貨或期權市場上進行交易。這些市場各有利弊。
成功的交易者都是理性者。成功者為了盈利而交易,而失敗者只是過把癮就死,而且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他們注定會被驅逐出場,但不知所去。
在選擇交易市場時,請務必牢記,不管是股票、期貨還是期權,你所選擇的每種交易工具都必須符合兩個標準:流動性與波動性。流動性指的是某種交易工具與其他同類型交易工具相比的日平均成交量。成交量越高,投資者也就越容易進出。你或許可以在一個交投清淡的股票上建立盈利頭寸,但你很難在獲利離場時順利脫身,并可能為交易滑點(slippage)付出高昂的代價。波動性指的是交易工具的波動幅度。波動幅度越大,交易機會也就越多。比方說,許多公用事業股的流動性很高,但因其波動性很低而難于交易——它們所處的價格區間過于狹窄。如果你想構建長期投資組合,成交量低、波動性也低的股票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但它不適合用來交易。記住,不是所有的市場都以可用于交易,即便你對這些市場的未來走勢有著強烈的預感,它們還應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及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