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先入為主
- 貴女當家:種田撿個娃
- 落雪輕輕
- 2180字
- 2015-08-08 08:18:10
廖靜文說得風輕云淡,可眾人聽了,卻唬得不輕,兄妹倆合力擊殺了大老虎?還一點傷都不曾受,你當我們是好糊弄的,還是那只大老虎病了?
肯定是那大老虎生病了,沒什么兇力,才讓這兄妹倆給撿了便宜!
眾人這么一想著,就又都羨慕嫉妒恨起來,傻人有傻福啊,這么大的便宜讓他們兄妹得了,真是老天爺不睜眼。
那么大的一只老虎啊,光肉就得裝上幾個大木盆,阿文這死丫頭就沒想著村里人分分?哼,太不像話了,一點情面都不講,分明就是一個養不熟的白羊狼啊!
那么,廖家坎兒莊戶們的日子,過得窮不窮?一個字,窮,兩個字,很窮!家家過得那叫一個清苦,一年四季能吃上兩回肉,那都是因為過年和祭祖的時候。而城里人吃的精米細面,更是難得見上一回。
平常的時候,粟米,糙米,粗面是家常便飯,這還得是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的,才能吃到年頭接年尾。那些家里人口多,孩子多的莊戶,則是一年有半年不得不采山菜就和著填飽肚子。
至于年富力強,會點功夫的,倒也能上山打個山雞野兔什么的回來改善一下伙食,可那也得運氣好能碰上,再者,自打這后山有了斑斕猛虎之后,就沒多少人敢往深山里進。
有那膽大,仗著自己功夫比別人能好一些的,就逞強進山了,結果,不是死就是殘,被猛虎傷的不輕。趙柱子的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僥幸逃脫了虎口,成了殘廢,就把兒子趙柱子給賣身為奴了。
廖靜文看著眼前這些眼神漠然無神,卻又帶著嫉恨渴望的莊戶們,心里莫名的就想起一句話來,越是貧窮的地方,人們就越自私狹隘!雖然這話很偏頗有失公允,但是事實上卻也是如此。
不是嗎?先前原主廖靜文病入膏肓,哥哥又是呆傻,他們村里人,誰伸出手幫一下?來破草房看一眼?眼下,瞧著自己得了虎肉,就都一個個理直氣壯地認為,這東西就得該分給他們一些,不然就是不懂事,沒良心。
呵呵……人的劣根性大都這般自以為是,所以,眼前莊戶們眼里的意味不用說也知道,他們現在心里差不多把自己和哥哥罵了幾遍了呢。
“阿文哪,那虎皮……虎皮你也丟了?”人群里有長者,是有些見識的,就顫抖著聲音問道。
還有一句他沒好意思當眾問廖靜文,就是那虎鞭也一道扔了不成?可這話對于一個姑娘家的,不好問出口啊。
廖靜文微微一笑,并不介意跟大家伙說明,就笑道,“虎皮剝離之后,就在山上賣給了一個過路的了,就連虎鞭他都一起要了,一共是賣了二百一十兩銀子。”
“嘶……”有人倒吸涼氣,眼里的羨慕嫉妒更濃。
“啊?二百一十兩銀子?”有人驚叫出聲,不可置信地捂住了胸口,那地方陡然間跳得太快了,受不了啊。
“天哪,二百一十兩銀子?這么多?嗚嗚嗚……這輩子不干活都夠了。”有人當場喜極而泣,就仿佛那二百一十兩銀子是他家所得一般,有些癲狂不知所謂了。
二百一十兩銀子的巨額收入,讓在場的人都震撼不已,同時也打擊得不輕。全村人加起來,幾年也掙不到二百一十兩銀子啊?
廖靜文故意說出銀子的數目,就冷眼暗自觀察著人群的反應。她到不是故意說出來嘚瑟的,而是覺著自己和哥哥有了這么一大筆的收入,遲早會讓人知曉,而且遭人嫉恨是難免的。
與其讓這些人知曉后,不斷地來找麻煩,還不如趁現在就理直氣壯地說出來,反正有整治廖張氏和廖敏在前,自己在他們面前算是立了一個不大,但足以讓人刮目相看的威風,有人想要再來找麻煩的話,也得想想今天的情形。
不是嗎?有些人是不能用你的熱情,去填補他那欲壑不滿的無底洞,只有先讓他嘗盡了貧苦,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拉扯他一把,這時候,你的付出是值得的,否則,被他踩在腳底下他還認為理所當然呢!
廖靜文根本就不提分肉分銀子,即便她看到有幾個長輩都已經要開口了,就居高臨下般的姿態朗聲道,“各位長輩,明日阿文去趟鎮里,準備購買一些日常用品,再買一些修繕房屋那一天的食材,后天準時動工。
不過,這修繕房屋的麥秸和木桿還欠缺呢,若是誰家有余富不用的,請幫個忙送給阿文一些,阿文不勝感激。另外,明天誰家趕牛車去鎮上?請告訴阿文一聲,捎阿文一程。”
這根本就不是求人的態度好不?話說的一點求人的意思都沒有,氣得人群里發出了一陣陣冷哼和小聲的怒罵。
你平白得了大老虎肉,得了二百一十兩銀子,怎么沒說拿出來給大家伙分一分?哼……這會兒讓咱們給你麥秸和木桿?你好意思張這嘴?
越想越氣,越想越不是滋味,白花花的銀子,香噴噴的虎肉,太讓人心情難以平定了,人群里好多人臉色極其難看,仿佛廖靜文沒把這些東西分給他們,就是犯了大罪一般,該死!
可有些人想的還是挺明白的,雖然想著廖靜文和廖東籬平白得了那么大的一個便宜,挺讓人心里不好受,可是,細尋思尋思,這都是命啊!
人家好命誰能擋得住好運來?!
有想明白的,就爽快的答應道,“阿文哪,你放心吧,你趙三叔家還有一些麥秸,放著也是放著,平白的遭爛了怪可惜的,就給你們兄妹修繕房子用吧。”
趙三叔,就是趙柱子的爹,拖著一條殘腿,拄著棍子,首先開了口,說得很暢快。
廖靜文心里一喜,面上卻沒有顯露出來,就微微一笑福了一禮道,“那就多謝趙三叔了。”其他的什么也沒說。
趙三叔第一個開了口,廖靜文當然高興,這就給了她一個拿銀子贖回趙柱子的最當理由。
從廖東籬說起趙柱子被賣身為奴時,廖靜文就看得出,自己的憨哥哥對趙柱子這位從小長大的友伴,是心痛的,是無奈的,也是最傷心的。所以從那一刻起,廖靜文就已經做好了打算,等賺了銀子,一定要把趙柱子贖回來,不管多少銀子都成。
“趙三叔,您明個兒一定要來啊,幫阿文和哥哥拿拿主意什么的,我們也是第一次修房子,好多事兒都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