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總有一天,終點是拉薩作者名: 姜浩峰本章字數(shù): 1087字更新時間: 2018-12-28 23:10:57

寫在前面
山·火車·行游
有什么比坐火車去拉薩更令人興奮的呢?
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東方快車”,曾經是歐洲最令人向往的一趟列車,那簡直是一種旅游與火車的完美結合。關于“東方快車”,事情要上溯到二戰(zhàn)之前,“東方快車”因為途經歐洲9個國家,沿途的不同景觀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人們一直難以忘懷這趟列車。據說,最近已經有人準備在阿爾卑斯山邊重新啟動這個項目。在瑞士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qū),在我國臺灣的阿里山,火車觀光成了看山的一種方式。躲在鋼鐵的軀殼里,平凡的我們像偉人般看山。
沒有想到,在地球離天空最近的一片土地上,竟也將出現(xiàn)如此優(yōu)雅的行游方式!走青藏線,有什么能比得上火車的呵護呢?火車似乎特別照顧人的眼睛。有人說過,往火車的車窗外看,每一分鐘的景色都是新的。火車旅游最愜意的時候,是拉開窗簾,看到外面異鄉(xiāng)的景致在清晨的霧氣中漸漸明朗。風吹著,植物自在地生長著,風景像河水一樣從眼前向后流走,就像在看電影。昨夜的雪原變成了綠油油的青稞麥田,白云藍天,雪山晶瑩,人的心情合著車輪的節(jié)奏興奮起來……這就是我眼中的西藏,與她僅隔著一層玻璃窗,風景在車窗上流。
無論是火車還是電影,發(fā)明者都是歐洲人。英國人史蒂芬遜發(fā)明了蒸汽機車,世界上第一段電影膠片,是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火車進站》。這是歐洲人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當然,這文明的成果屬于全世界。比如掌握了高速鐵路技術的除了法國、德國這樣的歐洲國家,還有日本、韓國等,如今,中國的京滬高鐵也已批準立項。中國和世界的交融無時不在。乘著火車旅行,從車窗感受江山如畫,心跳合著輪軌的節(jié)拍,悠閑愜意。
現(xiàn)代電影每秒鐘走24格膠片,形成連續(xù)的畫面。火車上的風景呢?做道計算題,假使我們的火車時速120公里,每秒鐘會有多少格風景走過車窗呢?風景從車窗走過,像過電影一樣。這是生命的歷程。這歷程若與青藏同行,人,火車,以及追著風景而去的逝去的季節(jié),都成為一種向往。
寫在前面
隨著海拔越來越高,季節(jié)是否往高處躲藏了呢?到最高的高原,也許能明白,這不僅僅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對于青藏高原的景色,先人曾有這樣的感受——“遠看是山,近看是原。抬腳踏云走,舉手霓作衫”。在這個彩虹頻現(xiàn)的美麗所在,如何體味它的多姿多彩呢?在信息高速公路以光速運行的時代,坐火車似乎是一種19世紀末的通聯(lián)方式,即使是大馬力的內燃機車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前行,也會被人認為如同老牛拖車。然而,人生如果能過得盡量慢些,再慢些,豈不是更咂摸得出滋味?
就像坐著火車去西藏的旅途。恰到好處的遙遠,讓你有充足的時間漸漸遠離日常的生活。車到終點,窗外就是朝思暮想的拉薩。而精彩的旅行,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