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設計法則
- Sun I視覺設計編著
- 3055字
- 2018-12-28 22:55:32
1.2 如何保證文字的易讀性
只要對版面中的文字進行合理的字體選用與設置,就能有效地保證文字在版面中的易讀性。
文字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記錄符號和表述語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信息傳播手段,因此,文字對于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對版面中的文字進行編排時,保證其在版面中的易讀性是保證頁面信息傳播效率的重要因素,通過選用最恰當的字體,并將其進行合理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版面中文字的可讀性與易讀性,增強版面的形式美感。如左圖所示,該版面主體文字選用了較粗的字體,并設置了相對較大的字號,置于版面下方,給讀者以一目了然的視覺印象。
法則1 選擇內容醒目的清晰文字
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主體文字一般會選用結構清晰、醒目的文字,其目的是讓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作品的設計主題,加強頁面信息的傳播力度,并且,適當的設計手法還能為版面帶來新鮮的畫面效果。
在編排醒目清晰的文字時,一般可以從文字的字體、色彩及字號等方面入手進行設計。例如,粗壯的字體會給人以塊狀的規整感與醒目之感,是打造清晰、醒目文字的有力手段,增強了版面的易讀性。

? 無襯線文字

? 簡潔的版式構成
圖片解析
? 文字選用了較粗的無襯線字體,并且字體筆畫結構簡單,賦予版面明確的視覺焦點。
? 版面中的視覺元素排放較少,并且每個元素都占據了版面較大的面積,使得整個版面簡潔明了,讓讀者一目了然。
在設置主體文字的色彩時,選用與背景色彩對比鮮明的顏色,使其從版面中脫穎而出,也是設計醒目文字的方式之一。這樣的文字編排手法能有效地提高版面的注目度,賦予其一定的視覺沖擊力。

? 紫色文字

? 色彩的對比
圖片解析
? 主體文字色彩選用了較為鮮明的紫色,與白色的背景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清晰、醒目之感,使文字具有很高的易讀性。
? 主體圖形元素選用了黑白的線描插畫圖形,使其與文字形成無彩色與有彩色的鮮明對比,從而讓文字在版面中更加凸顯。
法則2 避免使用輪廓復雜的字體樣式
隨著設計領域的飛速發展,字體的樣式種類也日益增多。版面中字體的樣式與風格能直接影響讀者對設計作品的初步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文字版面的易讀性,因而對于文字字體樣式的選擇與搭配組合,也是十分考究的。
字體的樣式其實就是指字體的外形特征,無論其輪廓是復雜的還是簡潔明了的,都是字體的一種樣式風格,其在版面中的功能性也不盡相同。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人們更適應簡潔、明快的字體類型,外輪廓過于復雜的字體樣式會直接影響文字內容的辨識度與易讀性,甚至會對讀者的閱讀制造障礙。

? 清晰的文字樣

? 白色字體
圖片解析
? 在該版面中,主體文字選用了輪廓清晰的字體樣式,給讀者以直觀的視覺印象。
? 文字以白色作為色彩配置,置于色彩豐富的版面上,具有較高的可視度。
在進行平面設計時,設計師為了打造風格化的版面效果,有時會將主體文字設置為外輪廓較為復雜的字體樣式。這種字體樣式往往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但識別起來卻較為困難,因此,在運用這種字體時一定要慎重,合理地運用能提升作品的藝術感,但過度地使用則會大大降低文字的易讀性。

? 鮮明的主題文字

? 簡潔的說明文字
圖片解析
? 版面中的主題文字選用了輪廓略顯復雜的裝飾字體,并配以鮮明的色彩,增強了版面的視覺感染力。
? 說明性文字采用了輪廓簡潔的字體樣式,使文字的易讀性得以保證。
法則3 合理地設置字號和行距提高文字的可讀性
字號和行距是文字編排的基本要素,在文字的編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功能性意義,通過把握字號與行距的設置,能有效地提高文字的易讀性,使作品信息的傳播效率最大化。
所謂字號,是指文字的大小,而行距則是指版面中兩行文字之間的距離。對于字號與行距的設置,沒有一定的規范準則,是靠設計師長期的實踐與積累而得到的設計能力,合理的字號與行距設置是保證文字易讀性的先決條件。

? 行距調整

? 分明的層次
圖片解析
? 通過對版面中各行文字的行距進行調節,使版面的文字版塊張弛有度,具有較高的易讀性。
? 版面中不同層級的文字內容選用了不同大小的字號設置,使版面顯得層級分明。
法則4 行長的設置要符合閱讀習慣
在信息時代,文字作為信息的主要傳播手段,是人們生活中主要的信息傳播載體。經過長期的磨合,人們已經養成了一定的閱讀習慣,合理的文字行長設置是迎合人們閱讀習慣的設計因素之一。
版面中文字行長的設置其實就是指頁面中每一排文字的長度設置。在一段文字中,過短的行長會打斷讀者的閱讀節奏,而過長的行長設置則會形成較為枯燥的閱讀氛圍,因而行長的設置一定要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使其達到最佳的易讀性。

? 合理行長

? 文字左對齊
圖片解析
? 文段的行長設置合理,能使讀者進行輕松、有序的閱讀,并且參差不齊的行長設置也賦予版面一定的節奏感與活力感。
? 左對齊的文字排列方式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增強了文字的易讀性。
法則5 利用亮色手法提高文字的注目度
在對字體進行編排時,亮色的編排手法是指將文字置于色調明亮的色條上,這樣一來,可以使重點文字更加醒目、突出,從而加強讀者對其的關注度。
通過利用亮色的編排手法,增強文字的辨識度與注目度,將讀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吸引至該區域,提高重點文字的易讀性與視覺吸引力。

? 醒目標題

? 亮色手法
圖片解析
? 該版式中的大標題選用了醒目的字體樣式,直觀地將頁面主題呈現于讀者的眼前。
? 版面中小標題置于不同顏色的色塊之上,提高了該段文字的易讀性與識別度。
為了使版面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設計師有時會利用特殊的亮色編排手法,賦予版面較強的設計感與視覺感染力,鑄造出具有明顯個性特征的平面藝術作品。

? 亮色文字處理

? 白底黑字
圖片解析
? 設計師巧妙地將主體文字的一半置于版面中鮮亮的色塊上,不僅提高了文字的易讀性,也為讀者帶來了新鮮的視覺感受。
? 在白色的背景上放置黑色的文字,使文字內容更加易讀。
法則6 使用強調手法歸納文字內容
使用具有強調性質的元素歸納版面中的文字內容,是設計師們常用的文字編排手法,其意義在于利用歸納性的編排手法,增強文字內容的可讀性與易讀性,為讀者打造出一個流暢、明了的閱讀氛圍。
所謂強調歸納手法,其實與亮色手法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強調手法不一定要使用色調明亮的色塊,并且一般適用于信息量大的文段,將文字內容置于較大的色塊上,能使文字內容清晰、易讀,并且還能使其具有一定的強調作用。

? 強調手法

? 色彩呼應
圖片解析
? 將文字置于具有一定透明度的色塊上,既不影響圖片的觀賞性,也提高了文字的易讀性。
? 色塊選用了圖形元素中的一個顏色作為色彩配置,使整個版面具有協調、統一的畫面感。
在運用強調歸納手法對版面中的文字進行編排時,可以運用不同色彩的色塊對文字進行歸納整合,這樣的文字編排手法在設計中較為常見,它能打造出活波、鮮明的畫面效果,賦予版面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視覺感染力。

? 多種強調色

? 立體標題文字
圖片解析
? 設計師選用了多個不同顏色的色塊,對版面中的文字進行歸納組合,不僅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還賦予版面生動的個性特征。
? 立體效果的標題文字,增強了版面的趣味性和空間感。
文字作為雜志報刊中重要的視覺傳達符號,其易讀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版面中的文字與圖片較多、較雜時,可以同時采用亮色手法與強調手法,對版面中的文字元素進行編排,以提高其在版面中的注目度,賦予版面鮮明的視覺效果,為讀者帶來明朗的閱讀秩序。

? 標題強調

? 文字內容強調
圖片解析
? 版面中的標題性文字選用了色調明亮的黃色色塊,有效地提高了該區域文字的注目度。
? 采用具有透明度的白色色塊,將大量的文字內容歸納于該色塊中,增強了文字的辨識度,再配以使用了亮色色條的標題文字,大大提高了頁面文字的易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