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數字流域
- 李紀人 潘世兵 張建立 丁志雄 魏加華等編著
- 946字
- 2018-12-28 19:15:39
1.2 水利信息化和數字流域建設的重要性
流域是以水系劃分的區域。數字流域是數字中國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信息化和水利信息化的組成部分,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礎。作為水利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流域的提出相對較晚。數字流域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理論體系尚未建立,但水利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作為數字流域在水利中應用體系的數字水利或數字河流則有較快的發展。
所謂信息化,就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活動各領域普遍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從而大大提高社會勞動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改善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質量的過程。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要把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放在優先位置。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水利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水利事業發展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直接關系到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水利現代化的保障,而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的基本標志和重要內容。水利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6]。
人類已步入21世紀,水利事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肩負重大的歷史責任。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污染三大水問題已經嚴重制約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要解決好21世紀水的問題,就必須調整治水思路,轉變治水方針,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在這個歷史轉變過程中,要把水利信息化放在優先的位置[14,15]。所謂水利信息化,就是在水利全行業普遍應用現代通信、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充分開發應用與水有關的信息資源,直接為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等綜合管理,以及水環境保護、治理等決策服務,提高水及水工程的科學管理水平。
流域是一個整體,上、中、下游,河道和匯水區,自然和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流域管理必須是全流域的統一和綜合管理,切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此,數字流域是我國流域管理的發展方向,是流域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