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版三國殺游戲流程詳解
1.游戲流程
在游戲開始前亮出武將牌后發動的武將技能:【化身】。
在游戲開始前分發起始手牌時發動的武將技能:【七星】。
在游戲開始時發動的武將技能:【狂暴】。
每名角色每次在輪到自己回合行動時,其過程可分為6個階段:回合開始階段→判定階段→摸牌階段→出牌階段→棄牌階段→回合結束階段。其中的各個時機如圖所示。

注:文中提到的武將相關技能名稱,請讀者自行對照相關版面介紹。
回合開始前:該角色的回合即將開始。若角色的武將牌處于背面朝上的狀態,則將之翻轉至正面朝上,然后跳過該角色的這一回合,直接進入下一名角色的回合開始前。
回合開始時:進入該角色的回合。描述中帶有“在你的回合”字樣的技能,技能效果從此時機起執行,發動條件從此時機起滿足;描述中帶有“你的回合外”/“直到你的下回合開始”字樣的技能,技能效果從此時機起消失,發動條件從此時機起不滿足。
能發動的武將技能:【化身】。
回合開始階段開始時:新版的描述中,所有“回合開始階段”發動的武將技能均統一在“回合開始階段開始時”發動,因此類時機在每次的回合中只有一個,故在此時機發動的武將技能若沒有特別說明就只能發動一次。與此類似的時機有每個階段的開始時和結束時等,之后不再做強調。
能發動的武將技能:【洛神】、【鑿險】、【觀星】、【志繼】、【若愚】、【英魂】、【魂姿】、【拜印】。
回合開始階段:原版在此時機發動的武將技能被提前到“回合開始階段開始時”發動后,這個階段暫時沒有事情發生,通常可以直接進入下一時機。
回合開始階段結束時:暫時沒有作用。
回合開始階段與判定階段間:在每個階段間通常也會存在一個過渡的時機,此類時機沒有具體名稱,只是一個“間隔的瞬間”。通常在此類“間隔”發動的武將技能,會使該角色跳過下一個或幾個階段。
能發動的武將技能:【神速】、【巧變】。
◆跳過判定階段則判定區里的延時類錦囊牌繼續置于判定區里,在角色下回合的判定階段再進行判定結算。
判定階段開始時:暫時沒有作用。
判定階段:角色須按置入判定區的倒序進行其判定區里的延時類錦囊牌的使用結算,即先結算最后置入判定區里的延時類錦囊牌。
判定階段結束時:暫時沒有作用。
判定階段與摸牌階段間:能發動的武將技能:【巧變】。
摸牌階段開始時:角色進入摸牌階段但還沒有摸牌。
能發動放棄摸牌的武將技能:【突襲】、【再起】、【雙雄】、【涉獵】。
摸牌階段摸牌時:角色摸兩張牌。
能發動影響摸牌數量的武將技能:【裸衣】、【英姿】、【好施】、【絕境】。
摸牌階段結束時:能發動的武將技能:【七星】。
摸牌階段與出牌階段間:此時機能發動的武將技能通常會使角色跳過接下來的出牌階段:【神速】、【巧變】、【放權】。
出牌階段開始時:暫時沒有作用。
出牌階段:進行游戲的主要階段,角色可以出牌且無數量限制,但必須遵守以下兩條規則:(1)每個出牌階段僅限使用一次【殺】;(2)一名角色的判定區里同名的延時類錦囊牌只能放置一張。
在此階段若不處于任何事件的結算中,能發動的武器技能:【諸葛連弩】;可以發動的武將技能:【強襲】、【驅虎】、【斷糧】、【急襲】、【仁德】、【咆哮】、【連環】、【火計】、【挑釁】、【制衡】、【奇襲】、【苦肉】、【反間】、【國色】、【結姻】、【天義】、【締盟】、【制霸】、【直諫】、【青囊】、【離間】、【黃天】、【亂擊】、【亂武】、【攻心】、【業炎】、【無前】、【神憤】、【極略(制衡)】、【極略(完殺)】。
◆舊版中,通常在出牌階段只能發動一次的技能會寫“每回合限一次”,而在新版中改為了“每階段限一次”。可能會有玩家提出疑問:如果改為每階段限一次,那一名角色的回合有六個階段,是否最多可以發動六次?回答:因為此類技能的限制條件已經在技能描述的開始時寫明是“出牌階段”,所以只有“出牌階段”這一個階段可以發動技能,“每階段限一次”也僅僅限制了“出牌階段”這一個階段,和其他階段沒有關系。簡單地說,可以理解為“每個出牌階段限一次”。
出牌階段結束時:角色不想使用或無法使用牌時,便進入此時機,暫時沒有作用。
出牌階段與棄牌階段間:此時機能發動的武將技能通常會使角色跳過接下來的棄牌階段:【巧變】、【克己】。
棄牌階段開始時:暫時沒有作用。
棄牌階段:檢查角色的手牌數是否超出角色的手牌上限(角色的手牌上限等于角色當前的體力值),若超出須棄置一張手牌。如此反復,直到檢查其手牌數等于其手牌上限為止。
棄置的手牌置入棄牌堆后能發動的武將技能:【琴音】、【忍戒】。
棄牌階段結束時:一旦進入此時機,表示角色的手牌數已不超過手牌上限,但也有可能會有武將技能使該角色獲得手牌從而超過手牌上限。即便如此,該角色也無須再棄置手牌。
能發動的武將技能:【固政】。
棄牌階段與回合結束階段間:暫時沒有作用。
回合結束階段開始時:同“回合開始階段開始時”,舊版中所有“回合結束階段”觸發的武將技能均在新版統一成在“回合結束階段開始時”觸發,避免“在一個階段能否多次發動技能”的疑問出現。
能發動的武將技能:【據守】、【閉月】、【崩壞】、【狂風】、【大霧】。
回合結束階段:暫時沒有作用。
回合結束階段結束時:暫時沒有作用。
回合結束時:該角色的回合所有階段均執行完畢,回合即將結束。另外,如果劉禪之前已經發動【放權】,在此時機可以棄置一張手牌令一名其他角色進行一個額外的回合。
回合結束后:該角色的回合已經結束,描述中帶有“在你的回合”字樣的技能,技能效果從此時機起消失,發動條件從此時機起不滿足;描述中帶有“你的回合外”字樣的技能,技能效果從此時機起執行,發動條件從此時機起滿足。
能發動的武將技能:【化身】、【連破】。另外,在此時機還應確認下一個行動的角色,通常是剛剛結束回合的角色的下家,但如果有類似【放權】的技能發動,下一個進行回合的角色會改為【放權】的目標。此時機過后,便是下一名角色的“回合開始前”。
附:
角色在自己的回合死亡后,其回合結束。該結算的事件全部結算完畢后(此時不屬于任何角色的回合),下一個行動的角色的回合才會開始。
2.結算流程
(1)三國殺的結算原則
①首先是插入優先原則,即所有結算都是事件在合理的時機插入發生后所進行的處理過程,因此凡是插入發生的事件都優先結算,即后發生的事件先結算。
?在執行發動技能的消耗或部分效果時,出現發動其他技能的時機,則該技能的使用事件可以插入結算,然后再繼續進行原技能的使用結算。
②其次是逆時針方向原則,即同一張牌、同一個技能或同一個事件對多個目標進行結算時(如發動【方天畫戟】對三個目標使用【殺】、群體錦囊牌、改判、【護駕】、【激將】、【蠱惑】、連環傳導傷害等)以及同一個時機多個角色可以發動技能時,都應從當前正進行回合的角色開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結算或響應。
?當前正進行回合的角色回合結束后,此時不屬于任何角色的回合,在即將進行的回合開始前繼續進行結算的事件,應從該角色的下家開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結算或響應。
?主公技是主公的技能,但是【頌威】、【制霸】、【黃天】、【暴虐】是由相應勢力的非主公角色來發動的。
?角色在某時機輪到其發動技能進行響應時,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只能發動一次,一旦選擇不發動,則不能再于此次結算中進行響應。
③最后是武將技能優先原則,即對于一名角色來說,同一時機能發動的技能應先發動武將技能,后發動裝備技能。
?一名角色在同一時機可以發動多個武將技能時,由其本人決定發動順序。
(2)常規技能一般由六個要素組成
目前的技能中,使用最方便的自然是狀態類技能(如【+1坐騎】、【空城】、【帷幕】)、取消限制類技能(如【諸葛連弩】、【方天畫戟】、【奇才】)和轉換類技能(如【傾國】、【武圣】、【急救】)。前兩者無須主動發動,滿足條件自然生效,可以對某些牌或技能的使用產生影響,后者是當你聲明使用或打出牌時即發動。
其他復雜的技能一般都由六個要素組成,首先最簡單的要素是技能的類型(主公技、鎖定技、限定技、覺醒技等)。其他五個要素條件、時機、消耗(通常為棄牌、跳過階段、進行一次判定等)、目標、效果是技能的核心部分,即先檢測發動技能的條件是否滿足,如果滿足,角色可以在發動時機聲明要使用的技能名,同時執行發動技能的消耗,并同時為這個技能選擇目標,至此技能發動成功,須進行使用結算。
?如果某事件的效果恰好與你發動技能的消耗相同,不能視為你執行了消耗。
?角色只有在發動技能的時機自己和目標都存活(存在)時,才能發動技能。
?技能發動成功進行使用結算必須依次執行各個能執行的非持續性的效果(持續性效果的處理見后文)。
?角色在某時機發動的技能使其獲得了一個觸發新技能的機會,此時依然處于該時機,并且可以發動新技能。
?一個技能產生的效果中,有部分甚至全部因為受到其他先產生(延時/持續性效果)的技能(或某些條件)影響而無法執行時,既不會妨礙該技能的正常發動,也不會妨礙其余部分效果的執行。正常執行完其所有的效果時該技能使用結算完畢。
附:
一張牌處于技能的結算過程中,并且在技能結算完畢前該牌還要進行規定的操作,那么在操作完畢前或技能結算完畢前,該牌被角色獲得時不可以混入手牌,須單獨背面朝上放置。
附:
武器或武將技能的使用結算過程中,相關武器牌失去或角色死亡時,視不同情況處理:
①效果來自非持續性武器或武將技能時:只有在發動時機該武器牌或角色依然存在,才能發動。一旦已經發動,即使該武器牌失去或該角色死亡,其技能的效果也不會消失。
②效果來自持續性武器或武將技能時:持續性武器技能如【青釭劍】的持續時間很特殊,于【青釭劍】的案例中詳述,此處不討論。效果為持續性的武將技能包括【裸衣】、【完殺】、【狂風】、【大霧】、【無前】等,在發動技能的角色死亡后,技能效果是否消失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該技能的效果持續時間的描述與發動技能的角色有關,則該技能的效果消失;如果該技能的效果持續時間的描述與發動技能的角色無關,則該技能的效果不會消失。
(3)鎖定技
鎖定技與發動優先級、執行效果的優先級沒有任何關系。
鎖定技分為兩種:
①在符合條件時持久生效的技能。該類技能是不需要觸發的,因此并沒有發動時機,只是表示角色當前的某種狀態,如【空城】、【馬術】等。
?該類技能在合理的時機才會執行效果。
②在發動時機強制發動的技能。該類技能的觸發有兩個條件:一是發動時機滿足發動的條件;二是不會受到其他已經生效的技能效果(無論是否為鎖定技)的影響而限制其觸發。
?該類技能在合理的時機才會觸發,并不會優先觸發,提前觸發即使滿足部分發動條件也不能觸發。
?該類技能與非鎖定技一樣,一旦觸發則必須依次執行各個可以執行的效果。如果其產生的效果中有部分因為受到其他已經生效的技能效果(無論是否為鎖定技)或某些條件的影響而不能執行,也不會妨礙其余部分效果的執行,正常執行完其余部分的效果時該技能使用結算完畢。
(4)使用事件的結算流程
使用一張基本牌/非延時類錦囊牌的方法是在合理的時機聲明你要使用的牌名,并為該牌選擇合法的目標(即能通過使用牌的合法性檢測的目標),然后該牌處于等待結算的狀態,最后在結算完畢后置入棄牌堆。
?你在檢測時該牌視為已經處于等待結算的狀態(其實仍是你的手牌),只有目標合法你才能使用該牌,該牌才處于等待結算的狀態。
使用一張延時類錦囊牌的方法是在合理的時機聲明你要使用的牌名,并為該牌選擇合法的目標(即能通過使用牌的合法性檢測的目標),然后將它置入目標角色的判定區,在目標角色下回合的判定階段進行使用結算,最后在結算完畢后置入棄牌堆。
使用裝備牌不需要進行使用結算。你不需要為該牌選擇目標,只需將它置入裝備區即可。裝備牌的效果是持續性的,使用后不置入棄牌堆。
?使用裝備牌和使用裝備技能是兩個概念,裝備牌只有置入你的裝備區,你才能使用該裝備的技能,技能的使用結算完畢后該裝備牌不置入棄牌堆。
使用一個非鎖定技的方法是在合理的時機聲明你要使用的技能名,同時執行發動技能的消耗并為該技能選擇合法的目標(有些技能無須選擇目標),最后等待結算。
附:使用基本牌和錦囊牌的結算流程
使用結算前有:
選擇目標時、選擇目標后、指定/成為目標時、指定/成為目標后4個時機。
①選擇目標時:你須選擇能通過使用該牌的合法性檢測的目標。
能發動的技能依次為:(使用【殺】)
a.武將技能:發動【天義】獲得的技能。
b.裝備技能:【方天畫戟】。
- ◆合法性檢測包括使用距離和使用目標兩部分的檢測。
- 對使用距離的合法性會產生影響的技能:(使用【殺】)【青龍偃月刀】、【+1坐騎】、【-1坐騎】、【神速】、【屯田】、【馬術】、發動【天義】獲得的技能、【武神】、【飛影】;(使用錦囊牌)【+1坐騎】、【-1坐騎】、【斷糧】、【屯田】、【馬術】、【奇才】、【飛影】。
- 對使用目標的合法性會產生影響的技能:(使用【殺】)【空城】;(使用錦囊牌)【空城】、【馬術】、【奇才】、【謙遜】、【紅顏】、【離間】、【帷幕】;(使用【閃】)【鐵騎】、【烈弓】。
②選擇目標后:該牌處于等待結算的狀態。
能發動的技能:
(使用【閃】)【雷擊】;
(使用非延時類錦囊牌)【集智】、【無謀】、【極略(集智)】;
(使用任意牌)【屯田】、【連營】。
- ◆對于延時類錦囊牌來說,選擇目標后你將它置入目標角色的判定區。
③指定/成為目標時:目標有可能改變。
能發動的技能:(使用【殺】)【享樂】、【流離】。
④指定/成為目標后:目標確定,不會再改變。
能發動的技能依次為:(使用【殺】)
a.武將技能:【鐵騎】、【烈弓】、【激昂】、【無雙】的第一項效果、【肉林】。
b.裝備技能:【青釭劍】、【雌雄雙股劍】;
(使用錦囊牌)【禍首】的第二項效果,【激昂】、【無雙】的第二項效果。
- ◆一張牌的使用目標如果為多個,則在使用結算前的處理步驟都是所有目標角色處理完一個時機再進入下一個時機,而使用結算中的處理步驟都是一個目標角色處理完所有時機再對下一個角色進行處理。
- ◆注意區分“成為一張【殺】的目標”和“成為【殺】(結算一次)的目標”。
至此使用結算開始,首先須檢測該牌對目標的有效性。會產生影響的技能:(使用【殺】)【青釭劍】、【朱雀羽扇】、【仁王盾】、【藤甲】的第一項效果、【享樂】、【紅顏】、【無前】;(使用錦囊牌)【藤甲】的第一項效果、【禍首】的第一項效果、【巨象】的第一項效果、【無前】。如果該牌無效,則中止結算,使用結算完畢;如果該牌有效,則繼續進行結算。
- ◆你使用的牌對角色無效,但你依然可以選擇該角色為使用目標。
使用結算中有:生效前、生效后兩個時機。
①生效前:目標可以對該牌進行響應。
可以進行響應的牌/技能依次為:(使用【殺】)首先是發動【八卦陣】的時機,其次是發動【護駕】的時機,再次是發動【蠱惑】的時機,最后是使用【閃】或發動【傾國】、【龍膽】、【龍魂】的時機;(使用錦囊牌)首先是發動【蠱惑】的時機,其次是使用【無懈可擊】或發動【看破】、【蠱惑】、【龍魂】的時機。
會產生影響的技能:(使用【殺】)【青釭劍】、【無雙】的第一項效果、【肉林】、【無前】。
- ◆對于延時類錦囊牌來說,“生效前”這個時機即翻開判定牌前。若未被【無懈可擊】抵消,則生效。
- ◆如果該牌的效果被抵消,則該牌的使用結算完畢;如果該牌的效果沒有被抵消,此時會觸發的技能有【絕情】。
②生效后:執行該牌的效果。
- 1、基本牌生效后能發動的技能依次為:(使用【閃】)a.武將技能:【猛進】。b.裝備技能:【貫石斧】、【青龍偃月刀】;(使用【桃】)【救援】。
- 2、非延時類錦囊牌生效后可以進行響應的牌/技能依次為:(使用【決斗】、【南蠻入侵】)首先是發動【激將】的時機,其次是發動【蠱惑】的時機,最后是打出【殺】或發動【丈八蛇矛】、【激將】、【武圣】、【龍膽】、【龍魂】的時機;(使用【萬箭齊發】)首先是發動【八卦陣】的時機,其次是發動【護駕】的時機,再次是發動【蠱惑】的時機,最后是打出【閃】或發動【傾國】、【龍膽】、【龍魂】的時機。
- 會產生影響的技能:(使用【決斗】/【南蠻入侵】)【無雙】的第二項效果、【武神】、【無前】;(使用【萬箭齊發】)【無前】。
- 3、延時類錦囊牌生效后執行該錦囊牌的效果即先進行判定結算,再根據判定結果執行后續效果。在此過程中,在判定牌生效后判定結果確定,判定結算完畢,判定牌置入棄牌堆,執行后續效果后,該錦囊牌的使用結算完畢,該錦囊牌置入棄牌堆。
該牌的效果執行完畢后,使用結算完畢,該牌置入棄牌堆(【閃電】不會被置入棄牌堆,而是移至下家的判定區里),在置入棄牌堆時能發動的技能:(使用【南蠻入侵】)【巨象】的第二項效果。
?執行該牌的效果如果發生傷害事件則插入進行傷害結算。如果該傷害觸發連環,則等所有因連環引發的傷害結算全部完畢后,才繼續進行該牌的使用結算。
附:
對于使用結算來說,只要結算開始,就必須按正常流程進行。若參與結算的牌發生變化或相關角色死亡不影響流程中的操作,則正常結算。只有當輪到角色做某種動作對該事件進行響應時,該角色已經死亡或無法操作相關的牌,結算才中止。
附:
使用結算尚未完畢的牌,其牌面的所有信息在選擇目標時已經確定,不會發生變化,直到結算完畢或被角色獲得才會恢復牌面原本的信息。
(5)判定事件的結算流程
判定結算中有:判定牌生效前、判定牌生效后兩個時機。
①判定牌生效前:翻開判定牌,該牌有可能被修改。
能發動的技能:【鬼才】、【鬼道】、【極略(鬼才)】。
會產生影響的技能:【紅顏】。
②判定牌生效后:判定結果確定。
能發動的技能:【天妒】、【頌威】。
會產生影響的技能:【紅顏】。
至此判定結算完畢,將判定牌置入棄牌堆。
(6)傷害事件的結算流程
?在傷害事件發生前已經對傷害值進行修正的牌:【酒】。
?在使用牌指定目標后,會改變傷害來源的武將技能:【禍首】。
傷害結算開始時,先執行場景類技能的效果。場景類技能:【狂風】、【大霧】。其中【狂風】對傷害值進行修正,【大霧】防止傷害則傷害結算完畢。
傷害結算中有造成傷害時、受到傷害時、扣減體力時、扣減體力后、造成傷害后、受到傷害后6個時機。
①造成傷害時能發動的技能:【寒冰劍】、【古錠刀】、【麒麟弓】。
②受到傷害時能發動的技能依次為:a.武將技能:【天香】。b.裝備技能:【藤甲】的第二項效果、【白銀獅子】的第一項效果。
其中【寒冰劍】、【天香】一旦發動則防止傷害,傷害結算完畢。因發動【天香】而產生新的傷害事件,則開始進行新的傷害結算。(但是此時能防止該傷害的技能只有【大霧】了)
如果沒有防止傷害,則須計算傷害值。此時守方受到的傷害值確定。守方按照最終的傷害值扣減體力。會對傷害值產生影響的牌/技能:【酒】、【青釭劍】、【古錠刀】、【朱雀羽扇】、【藤甲】的第二項效果、【白銀獅子】、【裸衣】、【狂風】、【無前】。(守方裝備【白銀獅子】時,除非攻方裝備【青釭劍】或神呂布對守方發動【陷陣】/【無前】,否則無論之前受到多少技能的影響,最終會觸發【白銀獅子】并執行第一項效果,傷害值變為1點。)
③扣減體力時能發動的技能:【不屈】。
④扣減體力后須進行檢測:守方受到屬性傷害須檢測是否處于連環狀態(如果處于連環狀態,則重置其武將牌)、檢測是否會觸發【狂骨】(魏延與守方的距離是否為1以內)、檢測是否可以發動【暴虐】(攻方是否為群雄勢力武將)。
然后:a.守方進入瀕死狀態,則插入進行瀕死結算:
Ⅰ守方死亡,瀕死結算完畢。守方在死亡時首先亮出身份牌,檢測是否滿足游戲結束的條件,如果不滿足則繼續進行游戲,能發動的技能有:【行殤】、【斷腸】、發動【武魂】執行第二項效果。此外還須進行檢測:檢測是否可以發動【連破】(此時是否為非死亡角色的角色回合),然后棄置其區域里所有的牌(若其有將游戲牌移出游戲的技能,則將所有被其移出游戲的牌置入棄牌堆),接著根據傷害來源執行獎懲(主公殺死忠臣須棄置所有牌,任何角色殺死反賊須摸三張牌)。最后在守方死亡后繼續進行傷害結算,進入下一個時機“造成傷害后”。
Ⅱ守方被挽救,進入下一個時機“造成傷害后”。
b.守方未進入瀕死狀態,進入下一個時機“造成傷害后”。
⑤造成傷害后能發動的技能:【狂骨】、【烈刃】、【暴虐】、【狂暴】。
⑥受到傷害后能發動的技能:【奸雄】、【反饋】、【剛烈】、【遺計】、【節命】、【放逐】、【新生】、【悲歌】、發動【武魂】執行第一項效果、【歸心】、【狂暴】、【忍戒】、【極略(放逐)】。
至此傷害結算完畢,守方如果存活可以執行的技能效果有:執行【天香】摸牌的效果。如果守方是處于連環狀態時受到屬性傷害,無論是否死亡都會觸發連環,然后進行新的傷害事件的結算。
附:
技能A的表述為“每當你使用【殺】對目標角色造成一次傷害”,技能B的表述為“你每使用【殺】造成一次傷害”,兩者的區別為:技能A只能對該【殺】當前進行的使用結算的目標角色發動,技能B可以對每一名受到該【殺】造成的傷害的角色發動。
(7)瀕死事件的結算流程
從當前正進行回合的角色開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響應,決定是否對處于瀕死狀態的角色A使用【桃】(輪到A進行響應時可以對自己使用【桃】或【酒】,A為龐統可以發動【涅槃】)進行響應:直到A回復至1點體力為止,A存活,瀕死結算完畢;如果最后一個進行響應的角色響應完畢后A沒有回復至1點體力,則A死亡,瀕死結算完畢。
可以進行響應的牌/技能:【桃】、【酒】、【涅槃】、【急救】、【蠱惑】、【酒池】、【龍魂】。
會產生影響的技能:【救援】、【完殺】。
附1:
瀕死結算中每名角色只有一次機會決定是否使用【桃】。(一名角色輪到其進行響應時可以連續使用多張【桃】,輪到瀕死角色進行響應時可以對自己連續使用多張【桃】或【酒】)
附2:
進行瀕死結算時發生新的瀕死事件,先結算新的瀕死事件,之前進行的瀕死結算中止,處于瀕死狀態的角色其瀕死狀態也中止,須等新的瀕死事件結算完畢后再繼續進行之前的瀕死結算,其瀕死狀態才會恢復。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機不可能有兩名以上的角色同時“處于瀕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