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通用規則及標準用語解析
1.牌
身份牌
身份牌代表了你在游戲里扮演的身份。身份決定了你的游戲目標,除了主公外,你的身份牌不可以讓其他玩家看見。
武將牌
武將牌代表了你操控的三國武將。武將牌具有勢力、體力上限和技能等屬性。
游戲牌
進行游戲所必需的牌。游戲牌可以分為基本牌、裝備牌和錦囊牌三個類別。每張游戲牌的左上角均標有花色和點數。
基本牌
基本牌上除花色和點數外,僅標識了牌的名稱和插圖。基本牌是最常見的游戲牌,有最簡單而實用的功能。
裝備牌
裝備牌代表了角色可以置入裝備區的各種道具。裝備牌分為武器牌、防具牌和坐騎牌:帶有“裝備/武器”標識的為武器牌,武器牌能增強你的攻擊能力;帶有“裝備/防具”標識的為防具牌,防具牌能增強你的防御力;帶有“裝備/坐騎”標識的為坐騎牌,坐騎牌能改變角色間的距離,你可以在你的裝備區里放置【-1坐騎】和【+1坐騎】各一張,但不可以放置兩張【-1坐騎】或兩張【+1坐騎】(盡管它們的名稱不同)。你的裝備區里始終只能放置一張武器/防具/【-1坐騎】/【+1坐騎】牌,若想變更,將新裝備牌置于你的裝備區相應位置的同時,棄置該位置里的原裝備牌即可。
?當角色將裝備牌當其他牌使用,或作為發動技能的消耗棄置裝備牌時,不能用到該裝備牌提供的距離、攻擊范圍或技能。
?當角色在使用裝備牌的技能時,不能以任何方式操作該裝備牌。
?【馬術】、【飛影】的效果與裝備【-1坐騎】/【+1坐騎】時相同,但你仍然可以裝備【-1坐騎】/【+1坐騎】。
錦囊牌
錦囊牌代表了你可以使用的各種“錦囊妙計”,每張錦囊牌上會標有“錦囊”標識。錦囊牌分為兩類,標有沙漏記號的為“延時類錦囊牌”,除此之外的錦囊牌為“非延時類錦囊牌”。
延時類錦囊牌
標有沙漏符號的錦囊牌為延時類錦囊牌。使用延時類錦囊牌只需將它置入目標角色的判定區即可,不會立即進行使用結算,而是要到目標角色下回合的判定階段進行。一名角色的判定區里同名的延時類錦囊牌只能放置一張。
EX牌
標準版附帶的四張特別的游戲牌(牌的一角有“EX”標識),是為玩家提供更多樂趣而設計的,玩家可以將這些牌直接加入游戲中,也可以替換原104張牌里相應的花色。
2.牌面信息
花色
游戲牌的左上角的花色,分別為紅桃、方塊
、黑桃
、梅花
。
顏色
游戲牌按顏色共分為紅色、黑色、無色三種。一張牌的顏色即該牌花色的顏色:紅桃和方塊為紅色,黑桃和梅花為黑色。無色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紅色。
勢力
標注于武將牌左上角,并分別以不同的邊框顏色表示在牌面上。
3.區域
牌堆
分發起始手牌后,將剩余的游戲牌放在桌面中央,形成牌堆。
棄牌堆
角色在游戲中使用、打出或棄置的游戲牌放在一旁,形成棄牌堆。棄牌堆里的牌全部正面朝上放置。
?當牌堆沒牌時,先將棄牌堆洗混后形成新的牌堆再繼續游戲。
?當一名角色需要摸牌時,若牌堆與棄牌堆都沒有牌,則游戲立即結束,沒有勝負。
場上
所有角色的裝備區和判定區。
角色的區域
每名角色的區域包括手牌、裝備區和判定區。判定區里不能有兩張以上同名的牌且這些牌不屬于任何角色。
手牌
玩家手里的牌。你的手牌僅限且始終對自己可見,其他角色不能看到。
裝備區
角色使用裝備牌放置的區域。
判定區
角色成為延時類錦囊牌的目標后,該牌放置的區域。
角色的牌
每名角色的牌包括其手牌、裝備區里的牌和判定牌。該角色只能使用、打出或棄置其擁有的牌,即其裝備區里的牌和手牌。該角色的判定牌及其判定區里的牌均不為任何角色所擁有。
?角色使用的牌在結算完畢前不為任何角色所擁有。
4.數值
點數
游戲牌左上角從A到K的數字或字母。數字2代表2點、3代表3點……依此類推。字母A、J、Q、K分別代表1、11、12和13點。
體力上限
武將牌上方的陰陽魚個數,即體力的最大值。任何時候角色的體力值不能超過其體力上限。游戲開始時,每名角色均擁有等同于其體力上限的體力值。
◆角色減體力上限后,如果原來的體力值超過了其當前的體力上限,須將其體力值調整至等同于其當前的體力上限。
◆當體力上限減至0時,角色直接死亡,不能被挽救。
手牌上限
你的手牌上限等于你當前的體力值。手牌上限通常只在你回合的棄牌階段提及,你不能在手里保留超過你手牌上限數量的牌。
已損失的體力值
此數值由角色的體力上限減去角色當前的體力值得到,并非游戲過程中累計損失的體力值。這個值不會大于你的體力上限,若你的體力扣減到0,你已損失的體力值則等于你的體力上限。
距離
角色間的距離可以從左圖中看出:無論順時針或是逆時針,兩名角色間相對的最短路徑(計算綠色小箭頭的數量)即為兩名角色間的距離值。如圖,游戲開始時:D與C、E的距離為1;與B、F的距離為2;與A的距離為3。
?當一名角色死亡后,將不再占據一個位置。即是說,當一名角色死亡后,其左右兩邊的角色就“挨近”了。
?“A與B的距離”和“B與A的距離”會因為受到不同坐騎牌或武將技能的影響而不同。如圖,當D裝備【+1坐騎】時,C、E與D的距離變為2,B、F與D的距離變為3,A與D的距離變為4,而D與其他角色的距離不變;當D裝備【-1坐騎】時,D與B、F的距離變為1,D與A的距離變為2,而其他角色與D的距離不變。
?一名角色與其他角色間最短距離為1。自己與自己的距離永遠是0。如圖,當D裝備【-1坐騎】時,D與C、E的距離為1。
攻擊范圍
角色沒有裝備武器時,其攻擊范圍為1,即只能對距離為1的角色使用【殺】;角色裝備武器后,其攻擊范圍等于其武器的攻擊范圍。
?當B的攻擊范圍大于或等于B與A的距離時,稱為A在B的攻擊范圍內。注意:自己始終在自己的攻擊范圍內。
X
X是一個變量,數值會因條件的不同而改變。
5.技能表述
鎖定技
分為兩種:1.不存在發動時機,在符合條件時持久生效的技能。2.在發動時機強制發動的技能。
限定技
整局游戲只能使用一次的技能。
覺醒技
同時具有鎖定技與限定技的特性的技能。當滿足發動條件時必須發動,通常會改變角色的某種狀態(例如體力上限),然后讓該角色獲得新的技能,此狀態不可逆轉,故覺醒技在一局游戲里只能發動一次。
主公技
只有該角色的身份是主公時才能擁有的技能。
可以
表示角色擁有選擇權。
轉移
改變使用牌的目標或某種效應的承受者。
?轉移的牌造成的傷害或轉移的傷害的來源不會改變。
依次(操作)X張牌
有此關鍵詞出現的操作,均為一張一張操作;無此關鍵詞出現的操作,均為X張牌同時操作。
然后
技能的兩個效果之間的連接詞,表示依次執行效果。
非
當某張牌或技能的文字描述里出現“非吳勢力角色”或“非延時類錦囊牌”等,便是指“吳勢力角色之外的所有角色”,以及“延時類錦囊牌之外的所有錦囊牌”,以此類推。
需
表示角色擁有是否進行響應的選擇權。
須
表示強制角色執行其操作。
扣減體力
失去體力和受到傷害都會導致角色扣減體力。
?失去體力與受到傷害不同,它沒有來源,不需要進行傷害結算。角色因失去體力而死亡,其他角色也不需要執行獎懲。
來源
傷害的出處。當牌的表述里注明“A對B造成傷害”,則當A是一名角色時,A就是此傷害的來源。通常,除延時類錦囊牌外,若一張牌對目標角色造成了傷害,則該傷害的來源便是該牌的使用者(【決斗】造成的傷害來源可能為【決斗】的目標),即來源只可能是一名角色,而不會是一張牌。
?當傷害或技能處于結算時,即使來源被移除,此傷害或技能依舊會結算,造成的傷害視為沒有來源。
?使用牌造成傷害的來源受到技能的影響改變,不會改變牌的使用者。
?一張牌對目標角色造成傷害是指通過使用的方式執行該牌的效果對該角色造成傷害。
一次傷害
一次傷害事件中造成的效果,無論此次受到幾點傷害,均為一次傷害。
1點傷害
一次傷害事件中受到傷害的數量。一次傷害中有可能造成多點傷害。如果在一次傷害事件中受到多點傷害,“受到1點傷害”發動的技能可發動多次。
屬性傷害
帶火焰或雷電屬性的傷害。
?以下牌或技能造成的傷害是屬性傷害:
(1)火焰傷害:牌【火殺】、【火攻】;技能【業炎】。
(2)雷電傷害:牌【雷殺】、【閃電】;技能【雷擊】。
?凡是表述為“造成傷害”而沒有提到屬性的都是指造成不帶屬性的普通傷害。
回復
在不超過體力上限的前提下增加體力值的過程。
選擇一項
擁有選擇權的角色可以進行多選一,但是如果僅有一個選項符合執行條件,那么該角色必須選擇執行該項效果。
性別
牌面中提到的性別都是指玩家使用的武將的性別。該武將性別優先以《三國演義》描述為準,第二參考史實,第三參考民間傳說。
6.游戲流程
回合
進行游戲時,由主公開始,按逆時針方向以回合的方式進行。即每名角色有一個自己的回合,一名角色的回合結束后,其下家的回合開始,依次輪流進行。
?“直到回合結束”默認是指直到當前正進行的回合結束。
階段
每名角色的回合分為6個階段:回合開始階段、判定階段、摸牌階段、出牌階段、棄牌階段、回合結束階段。若某個事件注明的使用時機提到“……階段”則默認為“在你的……階段中”。
下家
你的右手邊玩家。
?下家不一定是在你的回合結束后行動的玩家。
跳過
略過、不執行指定的階段、回合等中的任何細節。
?若你在某個階段已經被跳過(例如受到延時類錦囊牌效果的影響),則你不能再次選擇跳過該階段。
瀕死狀態
當一名角色的體力降到0時,即進入瀕死狀態。處于瀕死狀態的角色并不會立即死亡,須進行瀕死結算。
?角色因受到傷害而進入瀕死狀態,先結算插入的瀕死事件,瀕死結算完畢再繼續結算傷害事件。
死亡
處于瀕死狀態的角色如果未在瀕死結算中被挽救,則死亡。
殺死
當目標角色因一個來源造成的傷害而死亡時,此來源就殺死了目標角色。
7.事件、響應與結算
事件
你使用或打出一張牌、發動一個技能或處于某些狀態時,都是在發生一個事件。事件是若干個相關的結算過程的總和,可能被其他事件響應。
響應
一個事件對另一個事件加以影響的形式。
結算
處理一個事件的過程。
時機
時機是一個瞬間,一個事件發生時會產生若干個時機。所有結算都是事件在合理的時機插入發生后所進行的處理過程,因此凡是插入發生的事件都優先結算,即后發生的事件先結算。
效果
牌或武將技能的文字描述里能產生的具體影響。
無效
無效就是沒有效果、不生效。
?一張牌對一名角色無效,該角色依然可以成為該牌的使用目標。
無視
你無視某事物即該事物對你而言沒有效果。
?你無視某牌只是該牌對你而言沒有效果,但是該牌依然是存在的。
抵消
取消某張牌或某個技能的效果。
8.游戲牌的處理
使用
當你使用一張牌時,你需要聲明所用的牌,然后為它指定一個或多個目標,接著等待結算,最后將它置入棄牌堆。
?令游戲牌或技能產生效果的操作方式。
打出
當你打出一張牌時,你只需要聲明并展示所用的牌,然后將它置入棄牌堆。
?當你打出一張牌時,只是為了響應某個事件,并未使用它,不需要進行使用結算。你只需要聲明并展示該牌,然后將它置入棄牌堆。
置入棄牌堆
將牌從原來所在位置移至棄牌堆。
?牌面信息改變過的牌在置入棄牌堆時都恢復為牌面原本的所有屬性。
棄置
置入棄牌堆的一種特殊情況,特指將一名角色區域里的牌置入棄牌堆。有時可以理解為發動相關技能的“消耗”。你不需要聲明你棄置的是什么牌(但它置入棄牌堆時依然是正面朝上的)。除了棄牌階段你棄置超出手牌上限的手牌以外,你不可以在其他時候主動棄置牌,除非有特殊情況允許你這么做。當你棄置某角色區域里的一張牌時,若可選擇多個區域,你先從這些區域中指定一個:若你指定的是其手牌,則隨機選擇一張;若你指定的是其裝備區或判定區,則由你任選一張。
?A令B棄置牌,是由B自己選擇棄置的牌;A棄置B的牌,是由A選擇棄置的牌。
?角色一次須棄置多張牌時,如果張數不足則全棄。
將……當……
將牌的某些屬性轉化為另一屬性。
?如果只改變牌的名稱,則花色和點數默認為不改變;如果只改變牌的花色或點數,則牌的名稱不改變。
?已經轉化的牌在本次結算完畢前不能再次轉化。
?將某張牌當【殺】使用是指當普通【殺】使用。
?將多張牌當一張牌使用或打出時,除非這些牌的顏色均相同(視為相應顏色但無花色),否則視為無色且無花色。
?例如,將多張裝備區里的牌當殺使用或打出時,視為將一張裝備區里的牌當殺使用或打出;將多張手牌當殺使用或打出時,視為將一張手牌當殺使用或打出;將多張裝備區里的牌和手牌當殺使用或打出時,視為將一張非裝備區里的且非手牌的牌當殺使用或打出。
視為
在指定條件下,看作發生了某個事件,或將牌的某些屬性看作另一種屬性,當不滿足此條件時,恢復牌的原有屬性。通過“視為”看作的另一種屬性不是轉化,因此可以進行一次轉化。
?如果角色執行某操作視為使用了一張牌,則該牌視為無色。特別地,如果視為使用了一張【殺】,則該【殺】為無色的普通【殺】。
?如果角色的A牌視為B牌,則該角色以任意方式操作其擁有的A牌都視為B牌。
?角色視為裝備著防具即角色擁有防具,因此會受到【青釭劍】、【無前】等技能的影響,但是角色的裝備區里還是沒有防具牌,因此對其發動【巧變】、【直諫】、【甘露】等技能無須考慮該防具的存在。
交給
將牌以正面向下的方式傳遞的過程(擁有者發生了改變)。若傳遞的牌的某種屬性是指定的,須正面向上傳遞。
拼點
拼點的雙方各將一張手牌以正面朝下的方式放置后同時亮出,點數大的一方贏。雙方將拼點所用的牌置入棄牌堆。注意:1.不能和自己拼點。2.不能和沒有手牌的角色拼點。3.在拼點時A是最小的點數,K是最大的點數。4.通常對于發起拼點的角色來說,只有贏和沒贏兩個結果。也就是說,點數相同算該角色拼點沒贏。5.拼點的目標不能拒絕拼點。
摸牌
摸X張牌即從牌堆頂摸X張牌加入手牌。
獲得
將不是你擁有的某種游戲元素變為你擁有。游戲中,你可能獲得游戲牌、武將牌或是一個回合等。
當你獲得某角色區域里的一張牌時,若可選擇多個區域,你先從這些區域中指定一個。若你指定的是其手牌,則隨機選擇一張;若你指定的是其裝備區或判定區,則由你任選一張。獲得的牌加入你的手牌。
代替
打出新的牌取代目標牌,將被取代的牌置入棄牌堆。
替換
打出新的牌取代目標牌,你獲得被取代的牌。
展示
將指定的牌給所有玩家看到,然后收回的一個動作。
?展示角色的手牌時,該牌依然為該角色的手牌,并未失去。
亮出
將指定的牌給所有玩家看到的一個動作,亮出的牌須持續被展示至相關結算完成后。
交換
交換的雙方先同時失去自己的手牌/裝備區里的牌(這些牌處于結算中),然后同時將原本屬于對方的牌移至自己的手牌/裝備區里。
?交換手牌的雙方均須正面朝下遞牌。
?交換的其中一方可以沒有牌。
失去
將你擁有的某種游戲元素變為你無法擁有。游戲中,你可能失去體力、游戲牌或是一個回合等。
角色的手牌/裝備區里的牌從所在區域移至另一個區域,或從所在區域變為處于(等待)結算中的狀態,稱為角色失去該手牌/裝備區里的牌。
?注意區分“失去一次牌”和“失去一張牌”。
?角色的判定牌置入棄牌堆不屬于“失去”。只有角色的手牌/裝備區里的牌才會失去。
?各種操作中角色失去牌的時機:
1.當你使用:
(1)一張基本牌/非延時類錦囊牌時,在選擇目標后,該牌處于等待結算的狀態即你失去該牌。
(2)一張延時類錦囊牌時,在選擇目標后你將該牌置入目標角色的判定區即你失去該牌。
(3)一張裝備牌時,將它置入你的裝備區時即你失去該牌。變更裝備是將新裝備牌置于你的裝備區的同時,棄置同一類的原裝備牌,即此時你同時失去手牌里的新裝備牌和你裝備區里的原裝備牌。
2.打出、重鑄一張牌時,將之置入棄牌堆后你失去該牌。
3.棄置牌時,如果在將之置入棄牌堆時曹植發動【落英】技能獲得該牌時,你失去該牌,否則在置入棄牌堆后你失去該牌。
4.你將牌交給其他角色,該角色獲得時你失去該牌。
5.拼點時,雙方各將一張手牌以正面朝下的方式放置時即失去該牌,然后同時亮出。
6.交換時,雙方先同時失去自己的手牌/裝備區里的牌,然后同時將原本屬于對方的牌移至自己的手牌/裝備區里。
7.當其他角色獲得你手牌/裝備區里的牌時,即該牌從所在區域移至該角色的手牌,此時你失去該牌。
8.當你的一張牌被置入其他區域或置于其他位置時你失去該牌。
判定
判斷技能或效果起到何種作用的動作,執行的方法是亮出牌堆頂的一張牌。這張牌的花色、數字、名稱等信息即為判定結果。亮出的這張牌稱為判定牌。判定牌在判定結果確定后置入棄牌堆。當你執行判定動作時,該判定牌稱為“由你進行判定的牌”,簡稱“你的判定牌”。
移出游戲
有些效果會讓某些牌移出游戲。就把這些牌放到一旁(也有可能被指定放在某處)。
?移出游戲的牌不屬于任何角色。
9.武將牌的處理
橫置
將武將牌橫放。
重置
將已橫置的武將牌放正。
翻面
將武將牌由正面朝上翻轉至背面朝上,或由背面朝上翻轉至正面朝上。游戲中,當一名角色的回合即將開始時,若其武將牌處于背面朝上的狀態,則將之翻轉至正面朝上,然后跳過該角色的這一回合。
?角色在自己回合將武將牌翻轉至背面朝上,不會影響其該回合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