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萬用表檢測電子元器件及電路圖識別技巧

一、萬用表檢測電子元器件技巧

若不作說明,則指用的是指針式萬用表。

1.在路檢測二極管、三極管、穩壓管好壞技巧

在實際電路中,三極管的偏置電阻或二極管、穩壓管的周邊電阻一般都比較大,在幾百幾千歐姆以上。因此,就可以用萬用表的R×10Ω擋或R×1Ω擋來在路測量PN結的好壞。在路測量時,用R×10Ω擋測PN結應有較明顯的正、反向特性(如果正、反向電阻相差不太明顯,可改用R×1Ω擋來測),一般正向電阻在R×10Ω擋測時表針應指示在200Ω左右,在R×1Ω擋測時表針應指示在30Ω左右(根據不同表型可能不同)。如果正向阻值太大或反向阻值太小,都說明這個PN結有問題,因此這個管子也就有問題了。這種方法在維修時特別有效,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出壞管,甚至可以測出尚未完全壞掉但特性變壞的管子。例如,當用小阻值擋測量某個PN結正向電阻過大,如果把它焊下來用R×1kΩ擋再測,可能還是正常的,其實這個管子的特性已經變壞了。在路檢測二極管如圖1-40所示。

圖1-40 在路檢測二極管

2.檢測喇叭技巧

選擇R×1Ω擋,任一表筆接一端,另一表筆點觸另一端。正常時會發出清脆響量的“噠”聲。如果不響,則表明線圈斷了;如果響聲小而尖,則表明有擦圈問題,也不能用。檢測喇叭如圖1-41所示。

圖1-41 檢測喇叭

3.檢測電容技巧

選擇電阻擋,根據電容容量選擇適當的量程。測量電解電容時,黑表筆要接電容正極。

(1)估測微法級電容容量的大小。可憑經驗或參照相同容量的標準電容,根據指針擺動的最大幅度來判定。所參照的電容耐壓值不必一樣,只要容量相同即可。例如,估測一個100μF/250V電容的容量可用一個100μF/25V的電容來作參照,只要它們指針擺動到最大幅度,即可斷定容量一樣。

(2)估測皮法級電容容量大小。選擇R×10kΩ擋,但只能測到1000pF以上的電容。對1000pF或稍大一點的電容,只要表針稍有擺動,即可認為容量夠了。

(3)用萬用表電阻擋粗略鑒別電容量在5000pF以上電容的好壞。5000pF以下的電容只能判斷電容器內部是否被擊穿。檢查時把電阻擋量程放在量程高擋,兩表筆分別與電容器兩端接觸,這時指針快速擺動一下后復原,反向連接,擺動的幅度比第一次更大,而后又復原。這樣的電容器是好的。電容器的容量越大,測量時表指針擺動越大,指針復原的時間也較長。因此,可以根據表指針擺動的大小來比較兩個電容器容量的大小。

(4)檢測電容是否漏電。對于1000μF以上的電容,可先用R×10Ω擋為其快速充電,并初步估測電容容量,然后改到R×1kΩ擋繼續測一會兒,這時指針不應返回,而應停在或十分接近∞處,否則說明有漏電現象。對于一些幾十微法以下的定時電容或振蕩電容(如開關電源的振蕩電容),對其漏電特性要求非常高,只要稍有漏電就不能用。這時可在R×1kΩ擋充完電后再改用R×10kΩ擋繼續測量,同樣表針應停在∞處而不應返回。

(5)用萬用表判斷電解電容器的正、負引線。對于一些耐壓較低的電解電容器,如果正、負引線標志不清,可根據正接時漏電電流小(電阻值大),反接時漏電電流大的特性來判斷。用紅、黑表筆接觸電容器的兩引線,記住漏電電流(電阻值)的大小(指針回擺并停下時所指示的阻值),然后把此電容器的正、負引線短接一下,將紅、黑表筆對調后再測漏電電流。以漏電電流小的示值為標準進行判斷,與黑表筆接觸的那根引線是電解電容器的正端。對于本身漏電電流小的電解電容器則比較難于區別它的極性。

(6)用萬用表電阻擋檢查電解電容器的好壞,如圖1-42所示。

圖1-42 檢查電解電容器的好壞

電解電容器的兩根引線有正、負之分,在檢查它的好壞時,對于耐壓較低的電解電容器,電阻擋應放在R×100Ω或R×1kΩ擋,紅表筆(接萬用表內部電源的負極)接電容器的負端,黑表筆(萬用表內部電源的正極)接正端。這時萬用表指針將擺動,然后恢復到零位或零位附近。這樣的電解電容器是好的。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越大,充電時間越長,指針擺動得也越慢。

4.檢測電阻的技巧

1)固定電阻器的檢測

固定電阻器的檢測如圖1-43所示。

圖1-43 固定電阻器的檢測

(1)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出實際電阻值。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由于歐姆擋刻度的非線性關系,它的中間一段分度較為精細,因此應使指針指示值盡可能落到刻度的中間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圍內,以使測量更準確。根據電阻誤差等級不同,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果不相符,超出誤差范圍,則說明該電阻的阻值發生了變化。

(2)測試時注意,特別是在測幾十千歐姆以上阻值的電阻時,手不要觸及表筆和電阻的導電部分;被檢測的電阻應該從電路中焊下來,至少要焊開一個頭,以免電路中的其他元件對測試產生影響,造成測量誤差;色環電阻的阻值雖然能以色環標志來確定,但在使用時最好還是用萬用表測試一下其實際阻值。

2)水泥電阻的檢測

檢測水泥電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與檢測普通固定電阻完全相同。

3)熔斷電阻器的檢測

在電路中,當熔斷電阻器熔斷開路后,可根據經驗作出判斷:若發現熔斷電阻器表面發黑或燒焦,可斷定是其負荷過重,通過它的電流超過額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表面無任何痕跡而開路,則表明流過的電流剛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額定熔斷值。對于表面無任何痕跡的熔斷電阻器好壞的判斷,可借助萬用表R×1Ω擋。為保證測量準確,應將熔斷電阻器一端從電路上焊下。若測得的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此熔斷電阻器已失效開路;若測得的阻值與標稱值相差甚遠,表明電阻變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維修實踐中發現,也有少數熔斷電阻器在電路中被擊穿短路的現象,檢測時也應予以注意。熔斷電阻器的檢測如圖1-44所示。

圖1-44 熔斷電阻器的檢測

4)電位器的檢測

檢查電位器時,首先要轉動旋柄,看看旋柄轉動是否平滑,開關是否靈活,開關通、斷時“喀噠”聲是否清脆,并聽一聽電位器內部接觸點和電阻體摩擦的聲音,如有“沙沙”聲,說明質量不好。

用萬用表測試時,首先根據被測電位器阻值的大小,選擇好萬用表的合適電阻擋位,電位器的檢測如圖1-45所示。

圖1-45 電位器的檢測

(1)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測電位器的“1”、“2”兩端,讀數應為電位器的標稱阻值。如果萬用表的指針不動或阻值相差很多,則表明電位器已損壞。

(2)檢測電位器的活動臂與電阻片的接觸是否良好。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測“1”、“2”(或“2”、“3”)兩端,將電位器的轉軸按逆時針方向旋至接近“關”的位置,這時電阻值越小越好。再順時針慢慢旋轉軸柄,電阻值應逐漸增大,表頭中的指針應平穩移動。當軸柄旋至極端位置“3”時,阻值應接近電位器的標稱值。如果萬用表的指針在電位器的軸柄轉動過程中有跳動現象,說明活動觸點有接觸不良的故障。

5)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的檢測

檢測時,用萬用表R×1Ω擋,具體可分兩步進行操作。

(1)常溫檢測(室溫接近25℃):將兩表筆接觸PTC熱敏電阻的兩引腳測出其實際阻值,并與標稱阻值相比,兩者相差在±2Ω內即為正常。實際阻值若與標稱阻值相差過大,則說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損壞。

(2)加溫檢測:在常溫測試正常的基礎上,即可進行加溫檢測,將熱源(如電烙鐵)靠近PTC熱敏電阻對其加熱,同時用萬用表監測其電阻值是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是,則說明熱敏電阻正常;若阻值無變化,說明其性能變劣,不能繼續使用。注意不要使熱源與PTC熱敏電阻靠得過近或直接接觸熱敏電阻,以防止將其燙壞。

6)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的檢測

用萬用表測量NTC熱敏電阻的方法與測量普通固定電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據NTC熱敏電阻的標稱阻值選擇合適的電阻擋直接測出電阻的實際值。但是,因NTC熱敏電阻對溫度很敏感,故測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電阻值是生產廠家在環境溫度為25℃時所測得的,所以用萬用表測量時,也應在環境溫度接近25℃時進行,以保證測試的精確度;(2)測量功率不得超過規定值,以免電流熱效應引起測量誤差;(3)注意正確操作,測試時,不要用手捏住熱敏電阻體,以防止人體溫度對測試產生影響。

5. 檢測穩壓二極管的方法與技巧

常用的穩壓管的穩壓值一般都大于1.5V,而指針表的R×1kΩ以下的電阻擋是用表內的1.5V電池供電的。這樣,用R×1kΩ以下的電阻擋測量穩壓管就如同測二極管一樣,具有完全的單向導電性。但指針表的R×10kΩ擋是用9V或15V電池供電的,在用R×10kΩ測穩壓值小于9V或15V的穩壓管時,反向阻值就不會是無窮大,而是有一定阻值,但這個阻值還是要遠遠高于穩壓管的正向阻值的。所以,就可以初步估測出穩壓管的好壞。但是,好的穩壓管還要有個準確的穩壓值,再找一塊指針式萬用表,先將一塊表置于R×10kΩ擋,黑、紅表筆分別接在穩壓管的陰極和陽極,這時就模擬出穩壓管的實際工作狀態,再取另一塊表置于電壓擋V×10V或V×50V(根據穩壓值)上,將紅、黑表筆分別搭接到剛才那塊表的的黑、紅表筆上,這時測出的電壓值就基本上是這個穩壓管的穩壓值。這個方法只可估測穩壓值小于指針表高壓電池電壓的穩壓管。如果穩壓管的穩壓值太高,就只能用外加電源的方法來測量了。

6. 檢測三極管的方法與技巧

1)檢測三極管方法

本書中三極管的基極用b表示,集電極用c表示,發射極用e表示。

檢測三極管通常要用R×1kΩ擋。不管是NPN管還是PNP管,不管是小功率、中功率,還是大功率管,測其be結和cb結都應呈現與二極管完全相同的單向導電性,反向電阻為無窮大,正向電阻為10kΩ左右。為進一步估測管子特性的好壞,必要時還應變換電阻擋位進行多次測量。將萬用表置R×10Ω擋,測PN結正向導通電阻結果為200Ω左右;置R×1Ω擋測PN結正向導通電阻,結果為30Ω左右(以上為MF47型萬用表測得的數據,其他型號萬用表略有不同),如果讀數偏大太多,可以斷定管子的特性不好。還可將萬用表置于R×10kΩ擋再測,耐壓再低的管子(基本上三極管的耐壓都在30V以上),其cb結反向電阻也應在無窮大,但其be結的反向電阻可能會使表針稍有偏轉(一般不會超過滿量程的1/3,根據管子的耐壓不同而不同)。同樣,在用R×10kΩ擋測ec間(對NPN管)或ce間(對PNP管)的電阻時,表針可能略有偏轉,但這不表示管子是壞的。但在用R×1kΩ以下擋測ce或ec間電阻時,表頭指示應為無窮大,否則說明管子有問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測量是針對硅管而言的,對鍺管不適用。檢測三極管如圖1-46所示。

圖1-46 檢測三極管

2)檢測三極管好壞技巧

在通電狀態下可以測量三極管的基極電壓。一般硅管的電壓為0.7V,鍺管的電壓為0.2~0.3V;否則,說明三極管工作在截止狀態。不通電狀態可測一下三極管的PN結的正、反向電阻是否正常。有的三極管由于在路并聯小電阻或電感,不能正常檢測,可以拆下來測量。

三極管的引腳必須正確辨認;否則,接入電路不但不能正常工作,還可能燒壞晶體管。萬用表判別晶體管好壞的方法如下:

(1)測NPN三極管:將萬用表歐姆擋置R×100Ω擋或R×lkΩ擋,把黑表筆接在基極上,將紅表筆先后接在其余兩個極上,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值都較小,再將紅表筆接在基極上,將黑表筆先后接在其余兩個極上,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值都很大,則說明三極管是好的。

(2)測PNP三極管:將萬用表歐姆擋置R×100Ω擋或R×lkΩ擋,把紅表筆接在基極上,將黑表筆先后接在其余兩個極上,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值都較小,再將黑表筆接在基極上,將紅表筆先后接在其余兩個極上,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值都很大,則說明三極管是好的。

7.檢測變壓器技巧

(1)通過觀察變壓器的外貌檢查是否有明顯異常現象,如線圈引線是否斷裂、脫焊,絕緣材料是否有燒焦痕跡,鐵芯緊固螺桿是否有松動,硅鋼片有無銹蝕,繞組線圈是否有外露等。

(2)絕緣性測試。用萬用表R×10kΩ擋分別測量鐵芯與初級線圈、初級線圈與各次級線圈、鐵芯與各次級線圈、靜電屏蔽層與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各線圈間的電阻值,萬用表指針均應指在無窮大位置不動;否則,說明變壓器絕緣性能不良。

(3)線圈通/斷的檢測。將萬用表置于R×1Ω擋,測試中,若某個線圈的電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此線圈有斷路性故障。線圈通/斷的檢測如圖1-47所示。

(4)判別初、次級線圈。電源變壓器初級引腳和次級引腳一般都是分別從兩側引出的,并且初級線圈多標有“220V”字樣,次級線圈則標出額定電壓值,如15V、36V、48V等。根據這些標記進行識別。

圖1-47 線圈通/斷的檢測

(5)電源變壓器短路性故障的判別。電源變壓器發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癥狀是發熱嚴重和次級線圈輸出電壓失常。通常,線圈內部匝間短路點越多,短路電流就越大,變壓器發熱就越嚴重。當短路嚴重時,變壓器在空載加電后幾十秒便會迅速發熱,用手觸摸鐵芯會有燙手的感覺。此時可斷定變壓器有短路點存在。

8.檢測集成電路技巧

(1)電壓法判別技巧,如圖1-48所示。

圖1-48 電壓法判別技巧

① 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測試集成電路(也叫芯片)的工作電壓是否正常。

② 萬用表的正極性端接集成電路的輸出端,負極性端接集成電路的“地”端,測集成電路的輸出電壓。

(2)電阻法判別技巧,如圖1-49所示。

圖1-49 電阻法判別技巧

① 將萬用表的量程轉換開關旋轉到R×1kΩ擋,對被測集成電路各引腳之間的對地腳電阻值進行測量。

② 分別把各引腳的測量電阻值與正常同型號、同規格的集成電路相應引腳之間的電阻值或與集成電路手冊的數據進行對比,如果測得的電阻值與正常的電阻有很大差距,說明集成運算放大器損壞。

二、電路圖識別技巧

1.整機電路圖識別技巧

(1)整機電路圖的功能

① 它表明整個機器的電路結構、各單元電路的具體形式和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從而表達了整機電路的工作原理,這是最復雜的一張電路圖。

② 它給出了電路中各元器件的具體參數,如型號、標稱值和其他一些重要數據,為檢測和更換元器件提供了依據。

③ 許多整機電路圖中還給出了有關測試點的直流工作電壓,為檢修電路故障提供了方便,如集成電路各引腳上的直流電壓標注和三極管各電極上的直流電壓標注等,都為檢修這些部分電路提供了方便。

④ 它給出了與識圖相關的有用信息。例如,通過各開關件的名稱和圖中開關所在位置的標注,可以知道該開關的作用和當前開關狀態;當整機電路圖分為多張圖紙時,引線接插件的標注能夠方便地將各張圖紙之間的電路連接起來。在一些整機電路圖中,將各開關件的標注集中在一起,標注在圖紙的某處,標有開關的功能說明,識圖中若對某個開關不了解時可以去查閱這部分說明。

(2)整機電路圖特點

整機電路圖與其他電路圖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點。

① 它包括了整個機器的所有電路。

② 對于不同型號的機器,其整機電路中的單元電路變化是十分豐富的,這給識圖造成了不少困難,要求有較全面的電路知識。同類型機器的整機電路圖有相似之處,不同類型機器之間則相差很大。

③ 各部分單元電路在整機電路圖中的畫法有一定規律,了解這些規律對識圖是有益的。電源電路畫在整機電路圖右下方;信號源電路畫在整機電路圖的左側;負載電路畫在整機電路圖的右側;各級放大器電路是從左向右排列的;各單元電路中的元器件相對集中在一起。

(3)整機電路圖識圖方法和注意事項

① 對整機電路圖的分析主要包括各部分單元電路在整機電路圖中的具體位置、單元電路的類型、直流工作電壓供給電路分析、交流信號傳輸分析和對一些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進行重點分析,這些單元電路是比較復雜的。

② 對于分成幾張圖紙的整機電路圖可以一張一張地進行識圖,如果需要進行整個信號傳輸系統的分析,則要將各圖紙連起來進行分析。

③ 對整機電路圖的識圖可以在學習了一種功能的單元電路之后,分別在幾張整機電路圖中去找到這一功能的單元電路進行分析,由于在整機電路圖中的單元電路變化多,并且電路的畫法受其他電路的影響而與單個畫出的單元電路不一定相同,所以加大了識圖的難度。

④ 一般情況下,信號傳輸的方向是從整機電路圖的左側到右側。

⑤ 直流工作電壓供給電路的識圖方向是從右向左進行的,對某一級放大電路的直流電路識圖方向是從上而下。

⑥ 分析整機電路過程中,若對某個單元電路的分析有困難,例如對某型號集成電路應用電路的分析有困難,可以查找這一型號集成電路的識圖資料(如內部電路方框圖、各引腳作用等),以幫助識圖。

⑦ 一些整機電路圖中會有許多英文標注,能夠了解這些英文標注的含義,對識圖是相當有利的。在某型號集成電路附近標出的英文說明就是該集成電路的標注。

2.修理識圖技巧和注意事項

(1)修理識圖技巧

修理識圖是指在修理過程中對電路圖的分析,這一識圖與學習電路工作原理時的識圖有很大的不同,是圍繞著修理進行的電路故障分析。

修理識圖主要有以下四部分內容。

① 在整機電路圖中建立檢修思路,根據故障現象,判斷故障可能發生在哪部分電路中,確定下一步的檢修步驟(是測量電壓還是電流,以及在電路中的哪一點測量等)。

② 根據測量得到的有關數據,在整機電路圖的某一個局部單元電路中對相關元器件進行故障分析,判斷是哪個元器件出現了開路或短路、性能變劣故障,導致了所測得的數據發生異常。例如,初步檢查發現功率放大電路出現了故障,可找出功放電路圖進行具體分析。

③ 查閱所要檢修的某一部分電路圖,了解這部分電路的工作,如信號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④ 查閱整機電路圖中某一點的直流電壓數據。

(2)修理識圖注意事項

修理識圖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 修理識圖是針對性很強的電路分析,是帶著問題對局部電路的識圖,識圖的范圍不廣,但要有一定深度,還要會聯系故障的實際。在修理識圖中,無需對整機電路圖中的各部分電路進行全面的分析。

② 修理識圖的重點是根據故障現象和所測得的數據決定分析哪部分電路。例如,根據故障現象決定分析哪部分電路,根據所測得的有關數據決定分析直流電路還是交流電路。

③ 測量電路中的直流電壓時,主要是分析直流電壓供給電路;在進行電路故障分析時,主要是對某一個單元電路進行工作原理的分析。

④ 修理識圖必須清楚電路的工作原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波密县| 潜山县| 乐陵市| 太保市| 怀仁县| 沙洋县| 龙胜| 昔阳县| 枝江市| 梓潼县| 成都市| 登封市| 平远县| 厦门市| 沁水县| 定日县| 惠州市| 南安市| 托里县| 革吉县| 政和县| 左贡县| 梅州市| 太谷县| 屯昌县| 东阳市| 绥阳县| 呼玛县| 林周县| 稷山县| 房产| 克山县| 大荔县| 廊坊市| 綦江县| 环江| 尉氏县| 汝州市| 商丘市|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