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 楊濤 凌洪洋 董自上主編
- 3329字
- 2018-12-28 15:39:40
項目任務3-1 CPU和散熱器的選購與安裝
【項目目的】
- 了解CPU與散熱器的選購指標
- 掌握CPU及散熱器的安裝方法與注意事項
【項目準備知識】
1.了解CPU的接口
目前比較常見的CPU接口形式有:LGA1155、LGA1156、LGA1366、Socket AM2、Socket AM3等,在英文中Socket是“插座”的意思。因此,以Socket命名的接口一般是插座式的,對應的CPU是薄片狀、帶有很多插針,如圖3-1所示,而LGA接口則是將插針式變成觸點式,如圖3-2所示。

圖3-1 Socket接口的主板與CPU

圖3-2 LGA775接口的主板與CPU
2.安裝CPU的要點
(1)Socket插座式CPU安裝
一般來說,CPU插座通常是采用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插拔力)設計,這樣在安裝或拆卸CPU時,只需要向外拉一下拉桿并推至90°即可,如圖3-3所示。

圖3-3 提起ZIF插座拉桿
安裝CPU必須按照特定的方向才能插入,而這個方向通常在CPU及主板上均有標識。以Socket A接口AMD CPU為例,其針腳有兩個邊角呈“斜三角”缺口,應該對準主板Socket A插槽上的“斜三角”缺口,如圖3-4、圖3-5所示。

圖3-4 AMD CPU特征角

圖3-5 AMD CPU插槽
對齊缺口后,再把CPU垂直放入CPU插座。確認CPU已完全插入到CPU插座后,再放下拉桿,直到拉桿被插座鎖扣扣住即可,如圖3-6所示。
警告:如放入CPU時感覺有較大阻力,應立刻停止并檢查特征角位置是否正確,如強行安裝CPU會導致CPU針腳彎曲或損壞。
CPU安裝完成后,在CPU表面涂抹一層薄薄的導熱硅脂,如圖3-7所示。

圖3-6 放下ZIF插座拉桿

圖3-7 涂抹導熱硅脂
(2)LGA式CPU安裝
當前市場中,Intel較新的處理器均采用LGA接口,全部采用了觸點式設計,與Socket設計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不用再去擔心針腳折斷的問題,但對處理器的安裝要求則更高。
如圖3-8所示,適當用力向下微壓固定CPU的壓桿,同時用力往外推壓桿,使其脫離固定卡扣。壓桿脫離卡扣后,便可以順利的將壓桿拉起,如圖3-9所示。

圖3-8 下壓固定壓桿

圖3-9 拉起固定壓桿
如圖3-10所示,將固定處理器的蓋子與壓桿反方向提起,LGA插座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如圖3-11所示。

圖3-10 掀起蓋子

圖3-11 LGA1插座全圖
和上文中提到的安裝Socket類型的處理器一樣,在安裝LGA處理器時,也必須對齊特征角位置,然后慢慢地將處理器輕壓到位并蓋好扣蓋,如圖3-12所示,反方向微用力扣下處理器的壓桿,如圖3-13所示。至此CPU安裝完畢。

圖3-12 蓋好扣蓋

圖3-13 扣下壓桿
3.CPU散熱器的安裝
(1)扣具式散熱器(適用于Socket CPU)
扣具在兩邊的形狀是不同的,一頭是簡單的鏤空小鉤,另一頭是帶有扶手的鏤空小鉤,如圖3-14所示。
先將沒有扶手的一頭扣住CPU插槽,如圖3-15所示,然后將CPU風扇蓋住CPU,同時按下另一頭的扶手,使之扣住CPU插槽的另一端,如圖3-16所示。并注意連接CPU風扇的電源線,如圖3-17所示。

圖3-14 帶扶手的小鉤

圖3-15 一端扣住插槽

圖3-16 帶扶手的小鉤扣住另一端

圖3-17 插上CPU風扇電源
警告:安裝時必須注意用力均勻,用力不當將有可能壓壞CPU核心,導致CPU損壞而無法正常工作。
提示:安裝扣具式CPU風扇時,還要注意風扇的方向要正確。有些CPU風扇的底部有一段是凹下去的,這個部位應該和CPU插座上凸起來的部位相對應,這樣才能夠正確的將風扇安裝好。
(2)螺栓式散熱器(適用于LGA式CPU)
對于LGA接口CPU,散熱器由扣具設計改成了螺栓式設計,此外,大多數散熱器本身自帶硅膠,散熱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圖3-18、圖3-19所示。

圖3-18 螺栓式散熱器正面

圖3-19 螺栓式散熱器背面
安裝時,將散熱器的四角對準主板相應的位置,然后用力壓下四角扣具即可,如圖3-20所示。(有些散熱器采用了螺釘設計,因此在安裝時還要在主板背面相應的位置安放螺母。)
固定好散熱器后,還要將散熱風扇接到主板的供電接口上。找到主板上安裝風扇的接口(主板上的標識字符為CPU-FAN),將風扇插頭插上即可,如圖3-21所示。

圖3-20 對好主板位置壓下

圖3-21 連接CPU風扇電源
警告:下壓時必須注意用力均勻,用力不當將有可能壓壞CPU核心,導致CPU損壞而無法正常工作。
4.CPU及散熱器的選購
(1)CPU選購中的幾個概念
①主頻:CPU的主頻代表著CPU的運算速率,一般來說,對于同級別CPU,主頻越高,速率越快,主頻=外頻×倍頻。
②高速緩存:也就是Cache,Cache的容量大小對處理器的性能影響很大,尤其是商業性能方面。一般來說,較大的Cache可以提升CPU 30%以上的工作效率。
③制造工藝:制造工藝直接關系到CPU的電氣性能。而通常所說的45nm、32nm指的是CPU核心中線路的寬度。線寬越小,CPU的功耗和發熱量就越低,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頻率上了。
④多核心:也指單芯片多處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CMP)。其思想是將大規模并行處理器中的SMP(對稱多處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內,各個處理器并行執行不同的進程。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處理器“真實”擁有兩個核心。
⑤FSB頻率:前端總線是CPU跟內存控制器之間溝通的通道,處理器必須通過它才能獲得數據,也只能通過它來將運算結果傳送到其他對應的設備。前端總線的速率越快,CPU的數據傳輸就越迅速。當然,在AMD CPU及目前較新型號的Intel CPU中,由于采用新型技術將內存控制器放進了CPU內部,故FSB頻率也就無從談起了,取而代之的是HT、DMI、QPI等總線頻率值。一般來說,這些頻率值越高,代表CPU的數據傳輸越迅速。
(2)CPU散熱風扇的選購
①風扇轉速
風扇的轉速直接影響到風扇的散熱效果。一般選擇轉速在3500轉至5200轉之間的風扇。
②風扇材質
由于CPU的熱量是通過傳導到散熱片,再經風扇帶來的冷空氣吹拂而把散熱片的熱量帶走的,而風扇材料質量對熱量的傳導速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一般來說,選擇銅質材料或鋁質材料即可。
③風扇功率
風扇功率是影響風扇散熱效果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功率越大通常風扇的風力也越強勁,散熱的效果也越好。
④風扇口徑
該性能參數對風扇的出風量也有直接的影響,在允許的范圍之內風扇的口徑越大,那么風扇的出風量也就越大,風力效果的作用面也就越大。當然選擇的風扇口徑一定要與自己計算機中的機箱結構相協調,保證風扇不影響計算機其他設備的正常工作,以及保證計算機機箱中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來方便拆卸其他配件。
⑤風扇噪聲
衡量風扇質量高低的另外一個外在表現是噪聲大小。許多品牌風扇都使用滾珠軸承,這種軸承就是利用許多鋼珠來作為減少摩擦的介質。這種滾珠風扇的特點就是風力大,壽命長、噪聲小,但成本比較高,可根據自身情況加以選用。
⑥風扇形狀
所謂的風扇形狀,通常是指組成風扇的散熱片的形狀。由于風扇的形狀對進風和排風影響很大,而進風和排風又會直接關系到最后的散熱效果。
【項目內容與步驟】
①消除身體靜電。
②觀察CPU的蓋板上的標識,找到CPU型號并以此確定CPU的電壓、主頻、外頻、倍頻等參數,并記錄如下。
③觀察CPU接口形狀、特征角位置與特點,并畫出示意圖。
④觀察主板CPU插座形狀和特征角位置,仔細觀察ZIF插座拉桿工作原理,撥起拉桿,注意需提升至90°。
⑤觀察CPU風扇固定栓扣。
⑥正確安裝CPU,并壓下ZIF插座撥桿,固定CPU并視情況涂抹少量硅膠。
⑦正確安裝CPU散熱器,確保其與CPU緊密接觸,并連接其電源。
⑧利用www.baidu.com或www.google.com以“CPU選購指標”為關鍵字進行網絡搜索,并摘要記錄。
⑨利用www.baidu.com或www.google.com以“DMI頻率”及“QPI頻率”為關鍵字進行網絡搜索,并摘要記錄。
【項目補充知識】
1.新型CPU
SNB平臺
SNB(Sandy Bridge)是英特爾在2011年發布的新一代處理器微架構,代表型號為第二代酷睿I7、I5、I3系列,這一構架將整合圖形核心(核芯顯卡)與CPU封裝在同一塊基板上。核芯顯卡以最快的速度響應CPU。Sandy Bridge構架下的處理器采用了比之前的45nm工藝更加先進的32nm制造工藝,理論上實現了CPU功耗的進一步降低,及其電路尺寸和性能的顯著優化。此外,第二代酷睿還加入了全新的高清視頻處理單元。
APU
APU中文名字叫加速處理器,是AMD融聚理念的產品,它第一次將處理器和獨顯核心做在一個晶片上,它同時具有高性能處理器和最新獨立顯卡的處理性能,支持DX11游戲和最新應用的“加速運算”,大幅提升計算機運行效率,實現了CPU與GPU真正的融合。
2.CPU發展歷程(以Intel CPU為例)
1971年:4004 微處理器
1972年:8008 微處理器
1974年:8080 微處理器
1978年:8086、8088 微處理器
1982年:80286 微處理器
1985年:80386 微處理器
1989年:Intel 80486微處理器
1993年:Intel Pentium 處理器
1997年:Intel Pentium II 處理器
1999年:Intel Pentium III 處理器
2000年:Intel Pentium 4 處理器
2002年:Intel Pentium 4 HT處理器
2005年:Intel Pentium D 處理器
2006年:Intel Core 2 Duo 處理器
2011年:Intel Sandy Bridge 處理器
【常見故障與注意事項】
①安裝CPU過程中,特征角位置對應正確,但CPU無法放下。
在安裝CPU過程中,當扳開ZIF拉桿時,應注意將拉桿扳至90°位置,否則CPU不會順利落下。
②安裝好CPU及散熱器后,打開電源,一段時間后機器死機,嚴重時機器黑屏,聞到焦糊味。
安裝CPU散熱器時,應注意檢查散熱器三芯電源線是否插好,否則開機后CPU表面溫度急劇上升可能導致死機或CPU的損壞。
- 大數據戰爭:人工智能時代不能不說的事
- Deep Learning Quick Reference
- 機艙監測與主機遙控
- 樂高創意機器人教程(中級 下冊 10~16歲) (青少年iCAN+創新創意實踐指導叢書)
- 機器人編程實戰
- CompTIA Network+ Certification Guide
- 四向穿梭式自動化密集倉儲系統的設計與控制
- C語言寶典
- 樂高機器人—槍械武器庫
-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工業機器人
- 網絡管理工具實用詳解
- 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第2版)
- JSP通用范例開發金典
- Hands-On Geospatial Analysis with R and QGIS
- Appcelerator Titanium Smartphone App Development Cookbook(Secon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