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歷史學家應該知道的歷史故事
- 紙上魔方編著
- 1331字
- 2019-01-02 00:28:55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到哪里折返的?
小朋友們大概聽父母和老師講過歷史小故事吧,而且,那些小故事是不是都是講的我們中國的歷史呢?如果想做一個懂歷史的小專家,僅僅了解中國的歷史是遠遠不夠的。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國家,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歷史,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們想不想聽一聽呢?
亞歷山大是誰?
在古時候有一個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就是這個國家的國王,他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馬其頓做了13年的國王,在這期間,他發揮自己的才能,東征西討,大展宏圖。
在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的父親被刺殺死了,亞歷山大繼承了父親的王位,那時候他剛滿20歲。很多人因為他年紀輕輕而小看他,他的父親曾經征服過的部落紛紛發動叛亂,或者干脆宣布獨立。
誰知道,亞歷山大可不是個簡單的角色。他以雷霆之勢,迅速進入巴爾干半島北部,征服了那里反叛的部落。這時,希臘城邦中有一個有名的大城邦,叫做底比斯,趁機發動了暴亂。于是亞歷山大又揮師南下,以閃電般的速度攻陷底比斯城。
這一下,希臘各個城邦都知道了亞歷山大的厲害,紛紛投降歸順,后來雅典也表示了臣服。沒過多久,各個城邦都歸亞歷山大統治了。可是他并沒有因此滿足,亞歷山大是個有野心、有眼光的政治家,他的目標是東征。
東征的經過
東征,簡單地說,就是向東邊的那些國家征戰,掠奪那里的土地和財富,統治那里的人民。
亞歷山大把馬其頓軍作為主力,并召集他統治下的各個邦國的其他軍隊,組成了一支強大的遠征軍,大約有3萬步兵、5000騎兵和160艘艦船。在公元前334年,他親自率領軍隊渡過赫勒斯滂海峽,長達十年的東征之戰從此開始了。據說在出征之前,亞歷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土地和財產都分給了別人。有人問他:“陛下,您把東西都分給了別人,給自己留下了什么?”他說:“希望!”
東征的第一站是波斯,這是一個強大的帝國,領土是馬其頓的50倍,并且擁有10萬大軍和400艘戰艦。盡管對手如此強大,亞歷山大卻一點也不害怕。他早就看清了對手的實力,明白波斯帝國只是徒有虛名,表面看起來很有勢力,其實內部早已經四分五裂了。果然,他很快就打了勝仗,一路勢如破竹,很多城邦都不敢反抗就直接投降了。
后來,亞歷山大又擊敗了大流士三世,占領了古代東方的中心城市巴比倫,并稱自己為“巴比倫及世界四方之王”。
亞歷山大最終消滅了整個波斯帝國,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的大軍繼續向東方前進,到達了印度的波拉伐斯王國。在那里與波拉伐斯王國的軍隊隔著河對峙,亞歷山大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帶著軍隊渡過了河。
波拉伐斯的國王叫波拉斯,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人,他奮起反抗。不過他使用的大象戰術中看不中用,最終被打敗了。亞歷山大很欣賞這個人,讓他繼續當國王管理自己的國家。
東征軍繼續前行,在到達希發西斯河畔時,士兵們厭倦了這樣的生活,而且軍中很多人都得了傳染病。亞歷山大宣布從印度撤兵,隨后軍隊返回巴比倫,東征結束。
亞歷山大東征十年,行軍一萬多里。在橫跨歐亞的廣闊領土上,建立了西起巴爾干半島、東到印度河流域的強大帝國。在東征過程中,無數次的渡河、攻城、作戰,亞歷山大合理運用戰術,利用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東征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災難,但客觀上促進了各國之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