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控制器的選擇與應用
- 曹昕鷙等編著
- 1324字
- 2018-12-28 18:38:08
1.1 微控制器的概念、特點與發展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并且由于芯片的集成度的提高而使計算機微型化,出現了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簡稱單片機,也可稱為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單片機,即集成在一塊芯片上的計算機,集成了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隨機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定時器/計數器以及I/O接口電路等主要計算機部件。
單片機具有功能強、體積小、成本低、功耗小、配置靈活等特點,使其在工業控制、智能儀表、技術改造、通信系統、信號處理等領域以及家用電器、高級玩具、辦公自動化設備等方面均得到應用。
隨著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單片機內還可以包含模/數(A/D)轉換器、數/模(D/A)轉換器、高速輸入/輸出部件、直接存儲器訪問通道(DMA通道)、脈寬調制電路(PWM)、看門狗定時器(WDT)、浮點運算等新的特殊功能部件,從而構成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由于單片機的結構和指令功能都是按照工業控制要求設計的,特別適合于工業控制及與控制有關的數據處理場合,國際上已經將其正式命名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單片機是其習慣稱呼。
從1976年9月Intel公司推出MCS-48系列單片機以來,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器件公司都紛紛推出各自系列的單片機產品。主要有Intel公司的MCS-48、51、96系列單片機;Motorola公司的MC6801、6805系列單片機;ZiLOG公司的Z8系列單片機;近年有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單片機和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單片機等。各種系列的單片機由于其內部功能、單元組成及指令系統的不盡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系列產品。其中Intel公司生產的MCS系列單片機目前仍占市場主導地位。如圖1.1所示為Atmel公司生產的AT89系列單片機的實物圖。

圖1.1 AT89系列單片機芯片實物
單片機作為微型計算機的一個分支,同樣具有快速、精確、記憶功能和邏輯判斷能力強等特點,而且在硬件結構和指令設置上也具有其獨到之處,主要特點有:
(1)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功能強;電源單一,功耗低;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這是單片機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它的功耗低,后期投入成本也大大降低。
(2)使用方便靈活、通用性強。由于單片機本身就構成一個最小系統,只要根據不同的控制對象進行相應的改變即可,因而它具有很強的通用性。
(3)目前大多數單片機采用哈佛(Harvard)結構體系。單片機的數據存儲器空間和程序存儲器空間相互獨立。單片機主要面向測控對象,通常有大量的控制程序和比較少的隨機數據。為了將程序和數據分開,單片機使用較大容量的程序存儲器來固化程序代碼,使用較小容量的數據存儲器來存取隨機數據。程序在只讀存儲器ROM中運行,不易受外界侵害,可靠性高。
(4)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系統。單片機的指令系統中有大量的單字節指令,可以提高指令運行速度和操作效率;有豐富的位操作指令,滿足了對開關量控制的要求;有豐富的轉移指令,包括無條件轉移指令和條件轉移指令。
(5)較低的處理速度和較小的存儲容量。因為單片機是一種小而全的微型機系統,它是犧牲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來換取其體積小、功耗低等特色的。
目前,單片機正朝著高性能和多品種方向發展,將進一步向著低功耗、小體積、大容量、高性能、低價格和外圍電路內裝化等幾個方面發展。單片機的主要發展趨勢如表1.1所示。
表1.1 單片機主要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