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今的世界正向信息化方向快速發展,現代化企業、政府部門、學校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對網絡的依賴也日益凸顯,通過網絡的組建與互聯,實現網絡交流。
近幾年來,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開展了職業行動導向教學,并且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成功經驗,結合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從崗位能力的要求出發,在分析崗位能力體系的基礎上,依據現代學習理論,結合現代教育和課程理念,以學習領域為內容單元,以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為學習情境,以具體的單項工作任務為基本內容,同來自行業企業專家共同開發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課程體系。我們編寫了這本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的教材,本書依據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開發,有利于開展“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這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著重大意義。
本書主要是培養學生網絡規劃、組建、調試和改進的能力,為培養網絡工程師服務。教材設計的總體思路基于行動導向獲得職業技能,其特點有:
(1)精心組織教材開發隊伍,由教育專家姜占華教授、企業工程師王東育、李億平和職教教師共同參與學習情境的開發。
(2)以工作任務為教材內容,圍繞工作任務學習的需要,以4個不同類型的典型網絡,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網絡組建項目為載體設計學習項目。重點關注學生能做什么,教會學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務。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中學”、“學中做”的職業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直接實踐的形式來掌握融于各工作任務中的知識、技能和技巧。
(3)以小組協作式學習方式,強調以學生的團隊學習為主,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就某些問題進行討論,并結合自主學習的方法,為今后的知識和能力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本書從簡單到復雜,引入了SOHO網絡組建、小型企業網絡組建與互聯、智能小區網絡組建與互聯、校園網絡組建與互聯4個不同類型的網絡項目作為本課程的學習情境,打破了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學科教材模式,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完成具體工作任務的過程中來構建相關理論知識。
針對4個不同類型的網絡,依據行動導向的原則,設計學習情境,按照資料信息獲取、網絡規劃方案設計、組織實施計劃的確定、網絡設備的配置與調試(內部局域網組建、廣域網接入、無線網絡組建、網絡設備連接)、網絡測試與故障診斷、任務評價的完整工作步驟來進行。讀者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學習情境1,SOHO網絡組建,對網絡方案設計與產品選購形成基本的能力,對網絡的組建與互聯形成初步的認識;學習情境2,小型企業網絡組建與互聯,學會IP地址規劃,以及交換機與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的選擇、配置與調試;學習情境3,智能小區網絡組建與互聯,掌握寬帶遠程接入服務器BRAS的應用,豐富學生的網絡組建與互聯的設計與實施能力。學習情境4,校園網絡組建與互聯,以當今主流網絡技術為依托,建設一個以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教學、現代計算機校園文化為核心的網絡平臺。
本書由姜惠民、劉寶慶、楊亞洲、蘇東梅擔任主編,楊建毅、遲恩宇、王東、陳國才、陳永昌、鐘玉珍、王東育、李億平參加編寫。全書由李明革教授、葉郁文工程師、彭杰工程師主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H3C公司姜吉漢先生、吉林大學姜占華教授的支持和幫助,在此向他們以及對本書的編寫提供支持和幫助的企業人士表示感謝。
本書是針對網絡工程師崗位,適用于職業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也可作為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由于本書是編寫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教材的初步嘗試和探索,難免存在錯誤和不當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4月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基礎
- Hand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Amazon Web Services
- Getting Started with Clickteam Fusion
- 計算機應用復習與練習
- Visual FoxPro 6.0數據庫與程序設計
- Learning Apache Cassandra(Second Edition)
- Photoshop CS3特效處理融會貫通
- 影視后期編輯與合成
- 工業機器人應用案例集錦
- Enterprise PowerShell Scripting Bootcamp
- 菜鳥起飛系統安裝與重裝
- 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安全管理
- Spatial Analytics with ArcGIS
- Hands-On Data Warehousing with Azure Data Factory
- 所羅門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