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規劃與設計
- 李賀華主編
- 10583字
- 2018-12-28 17:49:39
1.3網絡需求分析
1.3.1 需求分析的范圍
網絡需求分析是網絡開發過程的起始部分,這一階段應明確客戶所需要的網絡服務和網絡性能。在需求分析過程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需求:業務需求、用戶需求、應用需求、計算機平臺需求和網絡需求,如圖1-5所示。

圖1-5 需求分析的范圍
1.業務需求
在整個網絡開發過程中,應盡量保證設計的網絡能夠滿足用戶業務的需求。網絡系統是為一個集體提供服務的,在這個集體中,存在著職能的分工,也存在著不同的業務需求,一般來說,用戶只對自己分管的業務需求很清楚,對于其他用戶的需求只有側面的了解,因此對于集體內的不同用戶,都需要收集特定的業務信息。包括如下內容。
(l)確定組織機構。業務需求收集的第一步是獲取組織機構圖,通過組織機構圖了解集體中的崗位設置以及崗位職責。典型的組織機構如圖1-6所示。

圖1-6 組織機構圖
在調查組織機構的過程中,主要與以下兩類人員進行重點溝通。決策者:負責審批網絡設計方案或決定投資規模的管理人員。信息提供者:負責解釋業務戰略、長期計劃和其他日常業務需求的人員。
(2)確定關鍵時間點。對于大型項目,必須制訂嚴格的項目實施計劃,確定各階段關鍵的時間點,這些時間點也是重要的里程碑。在計劃設定后,要形成項目建設日程表,以后還要進一步細化。
(3)確定網絡投資規模。對于整個網絡的設計和實施,費用是一個主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規模將直接影響到網絡工程的設計思路、采用的技術路線以及設備的購置和服務水平。在進行投資預算時,應根據工程建設內容進行核算,將一次性投資和周期性投資都納入考慮范圍。計算系統成本時,有關網絡設計、工程實施和系統維護的每二項成本都應該納入考慮中。表1-1所示是需要考慮的投資項目清單,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表1-1 用戶服務列表

(4)確定業務活動。在設計一個網絡項目之前,應通過對業務活動的了解來明確網絡的需求。一般情況下,網絡工程對業務活動的了解并不需要非常細致,主要是通過對業務類型的分析,形成各類業務的網絡需求,主要包括最大用戶數、并發用戶數、峰值帶寬和正常帶寬等。
(5)預測增長率。預測增長率是另一類常規需求,通過對網絡發展趨勢的分析,明確網絡的伸縮性需求。預測增長率主要考慮以下方面的網絡發展趨勢:
① 分支機構增長率。
②網絡覆蓋區域增長率。
③ 用戶增長率。
④ 應用增長率。
⑤通信帶寬增長率。
⑥存儲信息量增長率。
預測增長情況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統計分析法,一種是模型匹配法。統計分析法是基于該網絡之前若干年的統計數據,形成不同方面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幾年的增長率。模型匹配法是根據不同的行業、領域建立各種增長率的模型,而網絡設計者根據當前網絡的情況,依據經驗選擇模型,對未來幾年的增長率進行預測。
(6)確定網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網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這些指標的參數可能會影響到網絡的設計思路和技術路線。一般來說,不同的行業擁有不同的可用性、可靠性要求,網絡設計人員在進行需求分析過程中,應首先獲取行業的網絡可靠性和可用性標準,并根據標準與用戶進行交流,確定特殊的要求。有些特殊要求甚至可能是;可用性要達到7×24小時、線路故障后立即完成備用線路切換,并不對應用產生影響等非??量痰男枨蟆?/p>
(7)確定Web站點和Internet的連接。Web站點可以自己構建,也可以外包給網絡服務提供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一個組織的Web站點和內部網絡一定要反映其自身的業務需求。只有完全理解了一個組織的Internet業務策略,才可能設計出具有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網絡。
(8)確定網絡的安全性。在網絡安全設計方面,既不要過分強調網絡的安全性,也不要對網絡安全不屑一顧。正確的設計思路是調查用戶的信息分布,對信息進行分類,根據分類信息的涉密性質、敏感程度、傳輸與存儲方式、訪問控制要求等進行安全設計,確保網絡性能與安全保密之間取得平衡。大多數網絡用戶的信息是非涉密的,因此提供普通的安全技術措施就可以了。對于有特殊業務的網絡,就需要對職員進行嚴格的安全限制,網絡安全需求調查中最關鍵的是,不能出現網絡安全需求的擴大化,提倡適度安全。
(9)確定遠程接入方式。遠程訪問是指從因特網或者外部網絡訪問企業內部網絡,當網絡用戶不在企業網絡內部時,可以借助于加密技術或VPN技術,從遠程站點來訪問內部網絡。通過遠程訪問,可以實現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都可以訪問組織的網絡資源。在需求分析階段,網絡設計者要確定網絡是否具有遠程訪問的功能,或是根據網絡的升級需要,以后再考慮網絡的遠程訪問功能。
2.用戶需求
(l)收集用戶需求。
為了設計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網絡,收集用戶需求的過程應從當前的網絡用戶開始,必須找出用戶需要的重要服務或功能。這些服務可能需要網絡完成,也可能只需要本地計算機完成。例如,有些用戶服務屬于局部應用,只須使用用戶計算機和外圍設備,而有些服務則需要通過網絡由工作組服務器或大型機提供。在很多情況下,可通過其他備選方案來滿足用戶需要的各種服務。
收集用戶需求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與用戶的交流。網絡設計者應將技術性語言轉化為普通的交流性語言,并且將用戶描述的非技術性需求轉換為特定的網絡屬性要求。
(2)收集需求的機制。
收集用戶需求的機制主要包括與用戶群的交流、用戶服務和需求歸檔三個方面。
①與用戶群交流。與用戶交流是指與特定的個人和群體進行交流。在交流之前,需要先確定這個組織的關鍵人員和關鍵群體,再實施交流。在整個設計和實施階段,應始終保持與關鍵人員之間的交流,以確保網絡工程建設不偏離用戶需求。收集用戶需求最常用的方式如下:觀察和問卷調查、集中訪談和采訪關鍵人物。
② 用戶服務。除了信息化程度很高的用戶群體外,大多數用戶都不可能用計算機的行業術語來配合設計人員的用戶需求收集。設計人員不僅要將問題轉化成為普通的業務語言,還應從用戶反饋的業務語言中提煉出技術內容,這需要設計人員有大量的工程經驗和需求調查經驗。
③ 需求歸檔機制。與其他所有技術性工作一樣,必須將網絡分析和設計的過程記錄下來。需求文檔便于保存和交流,也有利于以后說明需求和網絡性能的對應關系。所有的訪談、調查問卷等最好能由用戶代表進行簽字確認,同時應根據這些原始資料整理出規范的需求文檔。
(3)用戶服務表。
用戶服務表用于表示收集和歸檔的需求信息,也用來指導管理人員與網絡用戶進行討論。用戶服務表是需求服務人員自行使用的表格,不面向用戶,類似于備忘錄,在收集用戶需求時,應利用用戶服務表隨時糾正信息收集工作的失誤和偏差。用戶服務表沒有固定的格式,表1-2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表1-2 用戶服務列表

3.應用需求
收集應用需求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從應用類型的特性出發,另一個是從應用對資源訪問的角度出發。從以上兩種角度出發,可以有下面的分類。
(l)按功能分類。按功能對應用進行分類,可以將應用劃分為常見功能類型和特定功能類型。
常見功能類型的應用如圖1-7所示,這些應用類型中的大多數都是日常工作中接觸較為頻繁,應用范圍較廣的。

圖1-7 常見應用需求
特定功能類型應用實現特定功能或面向特定的工作。特定功能軟件包括控制、維護網絡和計算機系統的功能,例如防病毒軟件和網絡管理系統等。面向特定工作的工具軟件主要是行業軟件,包括金融計劃系統、工程和設計系統、制造控制系統和排版工具等專業軟件。
對應用需求按功能進行分類,依據不同類型的需求特性,可以很快歸納出網絡工程中應用對網絡的主體需求。
(2)按共享分類。軟件可根據其在網絡中的用戶數進行分類,分別為單用戶軟件、多用戶軟件和網絡軟件。單用戶軟件運行時只有一個用戶可以訪問,只能訪問本地資源。雖然網絡操作系統允許通過遠程方式訪問單機軟件,但是該軟件在運行時不可能實現資源共享。多用戶軟件允許多個用戶同時使用,并且提供了用戶間共享文件的機制。多用戶軟件通過分時、線程切換等多種機制實現多個用戶并發訪問,通過文件加鎖機制實現文件共享。網絡軟件利用所有的網絡資源,即可以集中安裝在一臺服務器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服務器上,是實現共享的最佳方式,借助于網絡和應用協議來完成網絡資源的共享。
(3)按響應方式分類。應用可以分為實時和非實時應用兩種,不同的響應方式具有不同的網絡響應時間。實時應用軟件在收到信息后馬上處理,一般不需要用戶干預,這對網絡帶寬、網絡延遲等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實時應用中,通常本地進程需要和遠程進程保持同步,因此實時應用要求信息傳輸的速率穩定,具有可預測性。非實時應用更為廣泛,非實時并不要求規定的同步機制,只是要求一旦發生請求,則需要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響應,因此對帶寬、延遲的要求較低,但是對網絡設備、計算機平臺的緩沖區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4)按網絡模型分類。按網絡應用的處理模型可以分為單機軟件、對等網絡軟件、C/S軟件、BPS軟件和分布式軟件等。單機軟件是指不訪問網絡資源的軟件。對等網絡軟件只運行于因特網內,不區分服務器和客戶端的網絡軟件。C/S軟件是指在網絡中區分出服務器和客戶端的網絡軟件系統。BPS軟件是指劃分了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和客戶端的網絡軟件系統,BPS軟件是三層模式、多層模式的典型代表。分布式軟件是指調度網絡中多個資源完成一個任務的網絡軟件系統。應用來用不同的網絡處理模型,會對網絡產生不同的需求。
(5)按對資源的訪問分類。用戶對應用系統的訪問要求是網絡設計的重要依據,網絡工程必須保證用戶可以非常順利地使用軟件并獲取需要的數據,用戶對網絡資源的訪問,是可以通過各種指標進行量化的,這些量化的指標通過統計產生,并直接反映了用戶的需求。需要考慮的指標包括:每個應用的用戶數量;每個用戶平均使用每個應用的頻率;使用高峰期;平均訪問時間長度;每個事務的平均大??;每次傳輸的平均通信量;影響通信的定向特性。例如,在一個C/S軟件系統中,客戶端發送至服務器端的請求數據量非常小,但是服務器端返回的數據量較大。
(6)其他需求。由于應用的發展,用戶數量不斷增長,因此對網絡的需求也會隨之變化。在獲取應用需求時,需要詢問用戶對應用發展的要求。
對網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除了從用戶的角度獲取需求之外,還要對網絡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需求收集的工作要點在于找出組織中重要應用系統的特殊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例如在公交公司的企業網絡中,對公交車進行調度的軟件,其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就是重點。
對信息更新的需求是由用戶對最新信息的需求來決定的,但是用戶對信息更新的要求,并不等同于應用對數據更新的需求。應用軟件在面對相同的信息更新需求時,如果采用了不同的數據傳輸、存儲技術,則會產生不同的數據更新需求,而網絡設計直接面向數據更新需求。
這一階段的輸出是應用需求表。應用需求表概括和記錄了應用需求的量化指標,通過這些量化指標可直接指導網絡設計。表1-3所示為一個典型的應用需求表示例,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表1-3 應用需求表

4.計算機平臺需求
收集計算機平臺需求是網絡分析與設計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需要調查的計算機平臺主要分為個人計算機、工作站、小型機、中型機和大型機5類。
(l)個人計算機。由于個人計算機是網絡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節點,雖然技術含量較低,但是應該重點分析。在分析個人計算機需求時,應該考慮微處理器、內存、輸入/輸出、操作系統以及網絡配置等。在設計網絡時,用戶會針對PC服務器提出最直接的需求,需求收集人員應根據需要進行各類因素的技術指標設計,在設計工作的后期形成設備的招投標技術參數。
(2)工作站。工作站是面向專業應用領域,具備強大的數據運算與圖形、圖像處理能力,為滿足工程設計、動畫制作、科學研究、軟件開發、金融管理、信息服務和模擬仿真等專業領域而設計開發的高性能終端計算機。典型的工作站包括一個32位高速微處理器,64位浮點處理單元,UNIX操作系統/X Window圖形用戶界面,加速圖形控制器,17~19英寸彩色顯示器和內置的以太網聯網功能。
(3)小型機。小型機具有區別PC及其服務器的特有體系結構,同時應用了各制造廠自己的專利技術,有的還采用小型機專用處理器。例如,美國Sun、日本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的小型機是基于SPARC處理器架構的,美國HP公司的小型機是基于PA-RISC架構的。小型機的I/O總線也不同于一般的個人計算機,例如Fujitsu是PCI,Sun是SBUS這意味著各公司小型機上的插卡,如網卡、顯卡和SCSI卡等可能也是專用的。小型機使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基于UNIX內核的專用產品,Sun、Fujitsu使用的操作系統是Sun Solaris,HP小型機使用HP-UX,IBM小型機使用的是AIX。
小型機是封閉的專用計算機系統,使用小型機的用戶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專用服務器的高速運算能力。在網絡工程中,如果用戶對網絡應用提出了較為苛刻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專用性的要求,則可以考慮采用小型機作為應用的服務器。
(4)中型機。在當前的網絡工程中,已經不再嚴格劃分中型機和小型機,更多的情況下,中型機更相當于小型機中的高檔產品。在大多數廠商的非X86服務器產品中,一般會存在著多種系列,最常見的產品劃分方式為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和電信級服務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將部門級、企業級服務器等同于小型機,而將電信級服務器等同于中型機。
(5)大型機。大型機和相關的客戶端—服務器產品可以管理大型網絡,存儲大量重要數據以及驅動數據并保證其數據的完整性。大型機系統具有較高的可用率、高帶寬的輸入/輸出設備、嚴格的數據備份和恢復機制、高水平的數據集成和安全性能。大型機由CPU、主存操作員控制臺、I/O通道、通信控制器、磁盤控制器、存儲控制器、磁帶子系統、顯示器和打印機等組件構成,具有物理尺寸大、系統容量大、運行速度高、容錯能力強、系統安全性高、事務處理能力強的特點。
大型機目前仍然在金融行業、記賬系統、訂單處理系統、大型因特網應用、復雜數據處理、聯機交易系統和科學計算等領域發揮作用,但是隨著計算機小型化的發展,大型機將逐步退出應用市場。在網絡設計中,只有全國、全行業級的應用中才會出現大型機的應用需求。
這一階段的輸出是計算機平臺需求表。計算機平臺需求表是總結用戶對計算機平臺需求的表格,通過對該表格的填寫,為后期的計算機平臺參數指標確定工作奠定基礎。
5.網絡需求
需求分析的最后工作是考慮網絡管理員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以下內容。
(l)局域網功能。
傳統局域網絡由二層交換機構成局域網骨干,整個網絡是一個廣播域。在這樣的網絡中,網段由交換機的一個端口下連的共享設備形成,網段內部用戶之間的通信不需要通過交換設備,而段間通信需要通過交換設備進行存儲轉發。
現代局域網由三層交換設備構成局域網骨干,這種網絡中存在多個廣播域,其實就是多個小型局域網,這些小型局域網通過三層設備的路由交換功能互連。在這種局域網絡中,網段的概念發生了變化,其實就是一個獨立的廣播域,一個典型的VLAN。
無論是哪種網段,都是計算機節點的一種劃分方式,但是基于三層交換技術的網段劃分方式逐漸成為主流。一般情況下,局域網段和用戶群的分布是一致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允許一個網段內部存在多個用戶群,也允許一個用戶群占據多個網段。
對于升級的網絡,可以對現有網段劃分方式進行改進,形成新的劃分方案。對于新建的網絡,要和網絡管理員一起商量網段劃分的方式。最終形成的網段分布需求就是用戶群和網段的關系需求。
局域網段的分布主要是依據業務上的特殊要求,這會導致不同的網段存在不同的功能要求。在進行網絡需求收集時,應該找到各網段所需要的功能清單,并明確各個網段中功能的重要性。
局域網的負載是和應用有關聯的,根據局域網絡的功能需求,可以分析出局域網絡的負載。在進行網絡負載分析時,要針對各種應用和功能服務,評估服務的平均業務量或文件傳輸的大小,同時估算用戶的訪問頻率,經過簡單計算就可以估算出網絡的負載。
對于升級的網絡,可以對現有網絡通過各種測試工具來獲取網絡流量分析,從而獲取當前網絡的負載,作為升級后網絡負載的參照。對于非專用設計標準,根據經驗或簡單的方法就可以進行評估。對于較為復雜、要求較高的網絡,對各種服務的平均業務量、文件傳輸的大小、用戶訪問的頻率,都應根據實際測試的值來進行局域網負載的計算。
(2)網絡性能。
針對網絡的性能需求,主要考慮的是網絡容量和響應時間。這里的網絡容量和響應時間并不是來自于復雜的網絡分析,而是直接來自于網絡管理人員的要求。在有些網絡工程中,網絡管理人員提出的網絡容量和響應時間要高于用戶和應用的需求。
(3)有效性需求。
有效性需求指的是在進行網絡建設策略的選擇時產生的各種過濾條件。有效性條件沒有固定的模式,通常要對局域網的拓撲結構、網絡設備、服務器主機、存儲設備、安全設備、機房設備和產品供應商等設定一些選擇標準或過濾條件,不符合過濾條件的設備或設備供應商被排除在選項之外。在網絡設計工作中,這些瑣碎的選擇條件對設計工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項目就是因為在需求調查工作中沒有注意有效性條件的收集而導致了最后失敗。
(4)數據備份和容災中心需求。
數據備份和容災需求是網絡工程中的重點內容。對于一些特定行業來說,數據是至關重要的,數據一旦丟失,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根據不同的網絡工程規模,存在兩種建設情況,一種是需要建設復雜的數據中心和容災備份中心,另外一種是僅建立數據備份和容災機制。
數據中心建設需要收集的需求如下:鏈路和帶寬需求;接入設備需求;互連協議需求;數據中心局域網劃分需求;數據中心設備需求;數據庫平臺需求;安全設備需求;機房及電源需求;數據中心托管及服務需求;數據資源建設規劃需求;數據備份管理機制需求。
容災備份中心的需求內容和數據中心基本一致,但是建設內容稍有差異。在數據中心和容災備份中心之間關鍵的是容災方式。容災方式分為數據級容災和應用級容災,容災方式存在國際標準,應正確引導網絡管理人員,達成數據中心、容災備份中心、容災方式建設需求的一致性標準。
相對于建設復雜的數據中心和容災備份中心這樣龐大的工程,建立簡單有效的數據備份和容災機制針對小型網絡是合適并有效的。正確備份信息在網絡恢復信息時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制定很好的防御和恢復策略,必須執行嚴格的備份過程和存檔處理。在選擇備份方針和技術時,必須對整個組織的風險做一下評估,確定各種數據的相對重要性。制訂的恢復方案至少應該包括如下內容:選擇媒體以供備份,包括磁盤陣列或者磁帶庫;保護現場數據;保護現場外的備份數據;制訂數據應急預案。
(5)網絡管理需求。
網絡管理人員的管理思路、產品喜好、管理要求是決定網絡管理平臺的關鍵,由于網絡管理是網絡工程中較為復雜,牽涉面較廣的建設內容,需要與網絡管理人員重點進行交流,獲取明確的管理需求。網絡管理建設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調查。
① 明確網絡管理的目的。企業網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網絡可用性、改進網絡性能減少和控制網絡費用以及增強網絡安全性等,網管員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補充與調整。
② 掌握網絡管理的要素。網絡管理平臺的建設要注意與業務需求結合,建立完整而理想的網絡管理解決方案應該根據應用環境和業務流程,以及用戶需求的端到端關聯來管理網絡及設備。
③ 明晰管理的網絡資源。網絡資源就是指網絡中的硬件設備、網絡環境中運行的軟件以及屬提供的服務等,網絡管理員必須明確需要管理的網絡資源。
④ 注重軟件資源管理和軟件分發。網絡管理系統的軟件資源管理和軟件分發功能是指優化管理信息的收集。軟件資源管理是對企業所擁有的軟件授權數量和安裝地點進行管理,軟件分發則是通過網絡把新軟件分發到各個站點,并完成安裝和配置工作。這些特定的需求必須讓管理員進行明確。
⑤ 應用管理不容忽視。應用管理用于測量和監督特定的應用軟件及其對網絡傳輸流量的影響。網絡管理員通過應用管理可以跟蹤網絡用戶和運行的應用軟件,改善網絡的響應時間。網絡管理人員應明確在應用管理方面的需求。
(6)網絡管理軟件需求。
選擇網管軟件要根據網管人員的產品喜好,同時也要明確對網管軟件的要求。
① 企業需要哪些管理功能。網管軟件都是價格不菲的,所以在為企業選擇網管軟件時,一定要考慮到目前與未來企業網絡環境發展的需要。一個好的網絡管理系統必須是適合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的。
②網絡管理軟件支持哪些標準。網管人員需要明確產品對網管協議支持程度,尤其是SNMP和RMON協議,需要明確到協議的版本和關鍵細節。
③ 支持各種硬件、軟件的范圍。不同網管軟件對不同產品的支撐是不一樣的,管理人員需要明確什么樣的硬件、軟件納入網絡管理范疇,才能設定符合要求的產品范圍。
④可管理性??晒芾硇允怯捎诰W管需求對被管設備提出的需求,可管理性要求是指設備對協議、管理信息庫、圖形庫等各方面的支持,也屬于網管平臺的需求。
(7)網絡安全需求。
網絡安全體系是建設網絡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不管網絡工程規模如何,都應該存在一個可擴展的總體安全體系框架。對于不同的網絡工程項目,允許建設不同的安全體系框架。設計人員在進行網絡安全需求收集時,可以依據圖1-8所示的框架進行安全需求的調查。

圖1-8網絡安全體系架構
在該網絡安全的體系框架中,安全管理體系是整個安全架構的基礎,使安全問題可控可管。安全技術措施包括機房及物理線路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安全信任體系等。以容災和恢復為目標的后備保障措施用來對付重大災難性事件后的網絡重建,以安全運行維護支持服務作為外部支撐條件,使安全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
基于以上框架,設計人員應該協助網絡管理人員對安全管理體系、運營服務體系、數據容災與恢復、安全信任體系等方面的需求進行確定。同時,對于技術措施需求,可以借鑒表 1-4的內容進行明確。
表1-4 用戶服務列表

(8)城域網/廣域網的選擇。
對于一般的網絡工程來說,城域網和廣域網用于連接局域網,并形成完整的企業網絡。城域網/廣域網通過連接設備和通信線路,實現各遠程局域網絡之間的互連。城域網/廣域網可供選用的連接方案有以下兩種:點對點線路交換服務(撥號線路或租用線路);分組交換服務。
在點對點線路交換服務方式中,存在局域網路由設備和線路交換設備兩類設備,這些設備之間通過物理線路互連,在路由設備之間建立的是虛擬電路,數據分組僅在路由設備上進行封裝和解封,在線路交換設備以數據幀或信號的方式進行傳遞。
在分組交換方式中,路由器和分組交換設備之間通過分組交換協議互連,數據分組在路由設備、分組交換設備上都存在封裝和解封。所以,在點對點線路交換方式中,相當于兩臺局域網路由器通過虛擬電路直接互連;而在分組交換方式中,兩臺局域網路由器之間存在由多個路由設備構成的分組網絡。
1.3.2編制需求說明書
通過需求收集工作,網絡設計人員獲取了大量的需求信息,這些信息由各種獨立的表格、散亂的文字以及部分統計數據構成,這些需求信息應整合形成正式的需求說明書,以便于后期設計、實施、維護工作的開展。
需求說明書是網絡設計過程中第一個正式的可以傳閱的重要文件,其目的在于對收集到的需求信息作清晰的概括整理,這也是用戶管理層將正式批閱的第一個文件。
1.數據準備
數據準備工作是開始需求說明書編制的前期工作,主要由兩個步驟構成:第一步是要將原始數據制成表,從各個表看其內在的聯系及模式。第二步是要把大量的手寫調查問卷或表格信息轉換成電子表格或數據庫。由于錄入工作量較大,可以求助于用戶單位或雇用臨時工。
另外,對于需求收集階段產生的各種資料,包括手冊、報表和原始單據等,無論其介質是紙質還是電子的,都應該編輯目錄并歸檔,便于后期查閱。
2.需求說明書的組成
編寫需求說明書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向管理人員提供決策用的信息,因此說明書應該能做到盡量簡明且信息充分,以節省管理人員的時間。網絡需求說明書不存在國際或國家標準,即使存在一些行業標準,也只是規定了需求說明的大致內容要求。這主要是由于網絡工程需求涉及內容較廣,個性化較強,而且不同的設計隊伍對需求的組織形式也不一樣。
對網絡需求說明書存在兩點要求:首先,無論需求說明書的組織形式如何,網絡需求說明書應包含業務、用戶、應用、計算機平臺和網絡5個方面的需求內容。其次,為了規范需求說明書的編制,一般情況下,需求說明書應該包括以下5個部分。
(1)綜述。
需求說明文檔書的第1部分內容是綜述,對網絡工程項目的主要內容、重要性等進行一個簡單的描述。綜述應包括的內容如下:對項目的簡單概述;設計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清單;項目各個階段的狀態,包括已完成的階段和現在正進行的階段。
(2)需求分析階段總結。
需求分析階段總結主要是總結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總結內容如下:接觸過的群體和代表人名單;標明收集信息的方法(訪談、集中訪談和調查等);訪談、調查總次數;取得的原始資料數量(調查問卷、報表等);在調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等。
(3)需求數據總結。
對需求調查中獲取的數據需要認真總結并歸納出信息,并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展現。在對需求數據進行總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 簡單直接。提供的總結信息應該簡單易懂,并且將重點放在信息的整體框架上,而不是具體的需求細節。另外,為了方便用戶閱讀,應盡量使用行業術語,而不是技術術語。
②說明來源和優先級。對于需求,要按照業務、用戶、應用、計算機平臺和網絡等進行分類,并明確各類需求的具體來源(如人員、政策等)。
③ 盡量多用圖片。圖片的使用可以使讀者更容易了解數據模式,在需求數據總結中大量使用圖片,尤其是數據表格的圖形化展示,是非常有必要的。
④ 指出矛盾的需求。在需求中會存在一些矛盾,需求說明書中應對這些矛盾進行說明,以使設計人員找到解決方法。同時,如果用戶人員給出了矛盾中目標的優先級別,則需要特殊標記,以便在無法避免矛盾時先實現高級別的目標。
(4)按優先級排隊的需求清單。
對需求數據進行整理總結之后,按照需求數據的重要性列出數據的優先級別清單。
(5)申請批準部分。
在編寫需求說明書時,需要預留大量對需求進行確認或者申請批準的內容,確切地說,就是要預留大量用戶管理人員簽字的空間。由于需求說明書是開展后期設計工作的基礎,必須避免用戶需求和收集材料的不一致性,因此預留申請批準部分是必需的。
由于需求經常發生變化,因此在編寫需求說明書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怎樣設計修改說明書,如果的確需要修改,最好不要改變原來的數據和信息,可以考慮在需求說明書中附加一部分內容,說明修改的原因,解釋管理層的決定,然后給出最終的需求說明。
- 集成架構中型系統
- Oracle SOA Governance 11g Implementation
- 高性能混合信號ARM:ADuC7xxx原理與應用開發
- Go Machine Learning Projects
- 傳感器技術實驗教程
- ETL with Azure Cookbook
- 商戰數據挖掘:你需要了解的數據科學與分析思維
- Java實用組件集
- MicroPython Projects
- PostgreSQL Administration Essentials
- Hadoop Real-World Solutions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技術、應用與實例分析:SQL Server 2005
- Visual C++編程全能詞典
- 單片機技術項目化原理與實訓
- 傳感器原理與工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