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3 電流型逆變電路

1.電流型逆變電路

電流型逆變電路一般在直流側串聯一個大電感,因為大電感中的電流脈動很小,因此可近似看成直流電流源。如圖1-10所示為電流型三相橋式逆變電路,圖中交流側電容用于吸收換流時負載電感中存儲的能量。電流型逆變電路的主要特點如下。

圖1-10 電流型三相橋式逆變電路

(1)直流側串大電感,相當于電流源。

(2)交流輸出電流為矩形波,輸出電壓波形和相位因負載的不同而不同。

(3)直流側電感起緩沖無功能量的作用,不必給開關管反并聯二極管。

在電流型逆變電路中,采用半控型器件的電路應用較多。它的換流方式有負載換流和強迫換流兩種。

1)單相橋式電流型逆變電路

單相橋式電流型逆變電路如圖1-11所示。每橋臂開關管各串一個電抗器LT限制開關管開通時的di/dt,而VT4和VT2、VT3以1000~2500Hz的頻率輪流導通,可得到不同頻率的交流電。

圖1-11 單相橋式電流型(并聯諧振)逆變電路

采用負載換流方式,要求負載電流超前于電壓,負載若為感性,R、L串聯為其等效電路。因功率因數很低,故并聯C。C和L、R構成并聯諧振電路,故此電路也稱為并聯諧振式逆變電路。

并聯諧振式逆變電路的輸出電流波形接近矩形波,含基波和各奇次諧波,且諧波幅值遠小于基波。因基波頻率接近負載電路的諧振頻率,故負載對基波呈高阻抗,對諧波呈低阻抗。由于諧波在負載上產生的壓降很小,因此負載電壓波形接近于正弦波。

2)工作波形分析

并聯諧振式逆變電路一周期內的工作波形如圖1-12所示,圖中有兩個穩定導通階段和兩個換流階段。

圖1-12 并聯諧振式逆變電路一周期的工作波形

t1t2時間范圍內,VT1和VT4穩定導通階段,io = Idt2時刻前在C上建立了左正右負的電壓。

t2t4時間范圍內,t2時刻觸發VT2和VT3導通,進入換流階段。LT使VT1、VT4不能立刻關斷,電流有一個減小的過程,而VT2、VT3電流有一個增大的過程,4個開關管全部導通,負載電壓經兩個并聯的放電回路同時放電:一個經LT1→VT1→VT3→LT3→C;另一個經LT2→VT2→VT4→LT4→C。

t = t4時,因VT1、VT4電流減至零而關斷,此時換流階段結束。t4-t2=tg稱為換流時間。iot3時刻,即iVT1=iVT2時刻過零,t3時刻位于t2t4的中點。

由于開關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向阻斷能力,因此為保證開關管的可靠關斷,在換流結束后還要使VT1、VT4承受一段反壓時間tbtb=t5-t4應大于晶閘管的關斷時間tq。為保證可靠換流,應在uo過零前td=t5-t2時刻觸發VT2、VT3

td為觸發引前時間,即

io超前于uo的時間為

電角度為

式中 ω —為電路工作角頻率;

βγtβtb對應的電角度。

忽略并聯諧振式逆變電路換流過程,io可近似成矩形波,展開成傅里葉級數為

基波電流有效值為

負載電壓有效值Uo和直流電壓Ud的關系(忽略Ld的損耗,忽略晶閘管壓降)為

在并聯諧振式逆變電路的實際工作過程中,電感參數隨時間變化,必須使工作頻率適應負載的變化而自動調整,這種控制方式稱為自勵方式。固定工作頻率的控制方式稱為他勵方式。自勵方式存在啟動問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解決的方法是:先用他勵方式,使系統開始工作后,再轉入自勵方式。

2.電流型三相橋式逆變電路

電流型三相橋式逆變電路(見圖1-10),采用全控型器件。電路的基本工作方式是120°導電方式(每個臂一周期內導電120°),每時刻上、下橋臂組各有一個臂導通,橫向換流。

電流型三相橋式逆變電路的輸出波形如圖1-13所示,其輸出電流波形和負載性質無關。輸出電流和三相橋式整流帶大電感負載時的交流電流波形相同,諧波分析表達式也相同。輸出線電壓波形和負載性質有關,近似為正弦波。輸出交流電流的基波有效值為

圖1-13 電流型三相橋式逆變電路的輸出波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东乡县| 南召县| 乐亭县| 达尔| 会泽县| 德兴市| 保康县| 和顺县| 涟水县| 抚顺县| 浦县| 盐亭县| 靖江市| 罗平县| 卓尼县| 乳源| 本溪| 楚雄市| 昭觉县| 句容市| 承德县| 平阴县| 息烽县| 甘谷县| 阿合奇县| 本溪| 江阴市| 祁门县| 利津县| 奉化市| 东光县| 城固县| 沙洋县| 平陆县| 岫岩| 昌图县| 绵阳市| 长岭县| 吴堡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