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結構與實訓
- 張紅霞 白桂梅主編
- 768字
- 2018-12-27 18:17:48
1.2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1.數據
數據是描述客觀事物的數值、字符,以及所有其他能輸入到計算機中,且能被計算機處理的各種符號的集合。簡言之,數據就是計算機化的信息(或存儲在計算機中的信息)。
2.數據元素與數據項
數據元素是組成數據的基本單位,是數據集合的個體,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和處理。數據元素可由一個或多個數據項組成,數據項是具有獨立含義的數據的最小單位(不可再分割)。如表1-1所示的成績表,每一個學生的信息(每一行)是一個數據元素,每一個數據元素包含學號、姓名等7個數據項。
3.數據對象
數據對象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一個子集。例如,整數數據對象是集合N={0,±1,±2,…},字母字符數據對象是集合C={'A','B',…,'Z'}。表1-1中的成績表也可看做一個數據對象,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數據元素集合是無限集(如整數集)、有限集(如字符集),還是由多個數據項組成的復合數據元素(如成績表),只要性質相同,都是一個數據對象。
4.數據類型
數據類型是一組性質相同的值集合,以及定義在這個值集合上的一組操作的總稱。數據類型中定義了兩個集合,值集合確定了該類型的取值范圍,操作集合確定了該類型中允許使用的一組運算。在高級語言中有很多數據類型,數據類型是高級語言中允許的變量種類,是程序語言中已經實現的數據結構(程序中允許出現的數據形式)。例如,在高級語言中的整型類型,它可能的取值范圍是-32 768~+32 767,可進行的運算為加、減、乘、除、乘方和取模。
按“值”的不同特性,高級程序語言中的數據類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結構的原子類型,它的值是不可分解的,如C語言中的標準類型(整型、實型和字符型)及指針;另一類是結構類型,它的值是由若干成分按某種結構組成的,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它的成分可以是非結構的,也可以是結構的。例如,數組的值由若干分量組成,每個分量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數組等。
- 32位嵌入式系統與SoC設計導論
- Mastercam 2017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經典實例(第4版)
- Learning Microsoft Azure Storage
- Learning Social Media Analytics with R
- Mastering D3.js
- 21天學通C#
-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with Python
- 聊天機器人:入門、進階與實戰
- Mastering Game Development with Unreal Engine 4(Second Edition)
- 統計挖掘與機器學習:大數據預測建模和分析技術(原書第3版)
- 工業自動化技術實訓指導
- C++程序設計基礎(上)
- 智能鼠原理與制作(進階篇)
- 深度學習原理與 TensorFlow實踐
- 單片機C51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