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軟件產業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具有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帶動性等特點,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軟件產業廣泛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滲透到日常工作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是維持和增強所有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是產業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增強市場競爭力、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有力地推動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軟件產業迅猛發展,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先進文化的傳播,對于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改善我國國民經濟結構,提高民族產業科技含量,振興民族經濟起著重要作用。我國軟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以下特點。
(1)我國軟件產業政策環境不斷完善。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以下簡稱“18號文件”)。為落實18號文件,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了百余項實施細則、管理辦法和各項配套政策。2002年9月,國務院轉發了九部委聯合制定的《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以下簡稱“47號文件”),極大地推動了軟件產業的發展。2011年2月,國務院正式發文《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以下簡稱“4號文件”)對我國軟件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持續的政策支持。“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中央有關部委聯手整合資金,實施重大專項,支持軟件產業自主創新,為軟件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我國軟件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多年來,我國軟件產業的規模以年均超過30%的速度高速增長,軟件產業結構逐步優化,軟件服務和系統集成增速超過軟件產品增速,占軟件產業總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軟件技術迅速融入各行各業,努力地推動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市場的發展。我國軟件企業實力明顯增強,在各領域、各行業,一批有特色、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在國家和地區政策的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在嵌入式軟件、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開源軟件、工業軟件、互聯網應用等領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3)我國軟件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在良好的發展機遇下,我國軟件企業的研發能力、市場競爭力逐步提高。為了掌握核心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多家企業相繼成立了研究院、研究所,成為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動機。我國企業還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先進技術,提高質量和生產率。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已經開展軟件工程技術的研究、實踐和推廣工作,在連續幾個五年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的支持下,北京大學等一批高校承擔的“青鳥工程”針對軟件工程化、工業化生產技術和環境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發工作,為我國軟件生產方式的變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20世紀90年代中期,構件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提升了我國軟件企業的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為我國軟件產業的技術革命和形成規模經濟起到很好的技術支持和保障作用。
我長期工作于軟件行業,較長時間擔任政府軟件產業主管部門領導,擔任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有幸見證了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過程。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學習到創新、從跟蹤到跨越、從弱小到強大的曲折道路。我國軟件企業在軟件構件技術創新實踐過程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集結成冊形成《軟件構件技術——我國實踐之路》一書,該書是我國軟件企業采用先進軟件工程技術提升企業能力這一努力的一個縮影,對我國軟件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對我國軟件領域的人才培養、對我國軟件工程的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值此書出版之際,對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做一總結,是以為序。
陳沖
2012年3月29日
- Introduction to DevOps with Kubernetes
- 輕松學Java Web開發
- ServiceNow Cookbook
- 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應用(西門子S7系列)
- 21天學通Visual Basic
- 西門子變頻器技術入門及實踐
- Practical Big Data Analytics
- 從零開始學JavaScript
- 筆記本電腦電路分析與故障診斷
- Mastering Ansible(Second Edition)
- 典型Hadoop云計算
- 電動汽車驅動與控制技術
- Hands-On Business Intelligence with Qlik Sense
- 玩機器人 學單片機
- Advanced Deep Learning with Ke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