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單片機應用技能精解
- 藍和慧 寧武 閆曉金編著
- 1404字
- 2018-12-27 16:04:17
第1章 單片機系統的初步認識
1.1 單片機系統的整體印象
所謂單片機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應用單片機作為核心,外圍增設一些輔助電路,能夠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統。早些時候曾提出單片機最小系統的概念,這是指由單片機作為系統的核心,能夠完成程序的存儲和數據的存儲,除單片機本身需要的復位電路和系統時鐘振蕩電路外,通常還需要在單片機片外擴展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這個系統并不能完成具體的功能,所以稱為最小系統。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單片機的內部已經集成有較大容量的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單片機最小系統只是由單片機、復位電路和系統時鐘振蕩電路組成,已經不能構成真正的系統,所以單片機最小系統的概念被逐漸地淡化。
正如前面所說,單片機系統中不僅要有單片機作為核心,還要有一些外圍的器件和電路作為支持,才能完成一定的功能。下面通過幾個實際的例子來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才算是單片機系統。
如圖1.1所示為簡單的單片機系統原理圖,該系統由單片機、電源電路、復位電路、晶振電路、鍵盤/顯示驅動電路、數碼管顯示器和鍵盤組成。雖然該電路簡單卻可以實現很多功能,例如可以應用數碼管顯示完成計時器功能、倒計時功能、時鐘顯示等;應用鍵盤可以實現用戶指令的輸入,與數碼管顯示器配合還可以實現計時器的啟動、停止和清零功能,等等。
由圖1.1可以看出,如果單片機系統只是由單片機、電源電路、復位電路、晶振電路組成,并不能完成任何功能,即便可以向單片機內編寫程序,但單片機開始執行程序后,使用者并不知道單片機正在執行的是什么程序,甚至都不知道單片機是否正常運行,這時的單片機系統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要使用單片機并組成單片機系統,就必須讓單片機完成一定的功能,這些功能包括鍵盤功能、顯示功能、開關量輸入功能、開關量輸出功能、模擬量輸入功能、模擬量輸出功能、通信功能、擴展功能等,這些內容將在后面的各章中詳細介紹。但需要注意的是:單片機系統并不一定要具有上述的全部功能,而是要根據要求或需要完成的任務選擇相應的功能。
一個實際的單片機系統由硬件電路和軟件程序組成。

圖1.1 簡單的單片機系統原理圖
在剛剛接觸單片機時,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學習者:軟件程序是什么?所謂的軟件程序是根據設計者的要求編寫出來的一系列指令,它是存放在單片機內部的,當單片機接通電源開始工作時,單片機就會按照要求逐條的執行指令,完成設計者需要完成的功能。單片機執行程序的過程是一個看不見的過程,但可以通過輸出的信號來判斷單片機執行程序的情況。軟件程序通常在PC上通過專用的軟件進行編寫,然后轉換成單片機能識別的指令代碼,利用專門的工具將程序放到單片機內,這樣單片機才能夠執行這些指令代碼。
硬件電路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物,如圖1.2所示。

圖1.2 單片機系統硬件實物圖
硬件電路由電路板和電子元器件組成,其中電路板需要使用Protel或其他版本的軟件先繪制出電路原理圖,如圖1.3所示。
繪制好電路原理圖后,將其轉換成印制電路板圖,如圖1.4所示。
印制電路板做好后,就可以按照電路原理圖將電子元器件焊接在電路板上,焊接完成后就可以看到如圖1.2所示的單片機系統了。這個過程看上去很簡單,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十分煩瑣,在本書中將引導讀者逐步完成單片機系統的設計與制作。
單片機系統中硬件電路與軟件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必須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使單片機系統發揮最大的作用。具體的軟件編寫會在各章中詳細介紹。

圖1.3 單片機系統原理圖

圖1.4 單片機系統印制電路板圖(與實際尺寸有差異)
- Learning Microsoft Azure Storage
- Linux Mint System Administrator’s Beginner's Guide
-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模塊
- 四向穿梭式自動化密集倉儲系統的設計與控制
- 3D Printing for Architects with MakerBot
- Kubernetes for Developers
- PostgreSQL 10 Administration Cookbook
- 內模控制及其應用
- 智能生產線的重構方法
- Working with Linux:Quick Hacks for the Command Line
- 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應用
- 會聲會影X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 21天學通Linux嵌入式開發
- 步步驚“芯”
- 機器人制作入門(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