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三Intenet應用

任務描述

Internet網上的信息包羅萬象,怎樣在浩瀚如海的信息浪潮中,學會在網上瀏覽信息,并快速檢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免疫力,做一個信息世界的主人,而不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我。對于一個初接觸網絡的人來說,怎么通過Internet瀏覽信息呢?怎樣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呢?有哪些技巧?

任務分析

瀏覽網上的信息是我們上網的一項基本技能,是通過瀏覽器的一些操作來完成的,而網上信息的查找是利用常用的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進行信息的搜索。

操作步驟

一、使用地址欄瀏覽

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你要訪問的網址,如http://www.cctv.com,將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的主頁,如圖1-3-1所示。

圖1-3-1

二、使用超級鏈接瀏覽

在一個網站的網頁中有很多超鏈接,萬維網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超鏈接,許多信息都是在這種一層層鏈接的網頁中來展示出來的。當我們將鼠標指針指向一些文本、圖片或動畫時,鼠標指針變成小手狀,就表示該處有一個超鏈接,單擊該處就可以鏈接到其他網頁或當前網頁中的另一個位置。如在中央電視臺的主頁上單擊上面的新聞就會打開新聞頁面如1-3-2圖,從中再選擇自己所關注的信息進行瀏覽。

圖1-3-2

三、信息檢索

假如你明天要從長沙到北京去出差,需要查一下從長沙出發到北京的列車信息,那么你可以利用常用的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進行信息搜索。搜索的具體步驟如下。

(1)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里直接輸入http://www.google.cn,打開谷歌網站的主頁,如下圖1-3-3所示。

圖1-3-3

(2)然后在搜索條件的文本框中輸入“長沙到北京的列車”,再單擊“Google搜索”按鈕,就會顯示出許多查詢結果,查詢結果頁面如圖1-3-4所示。

圖1-3-4

(3)在查詢結果頁面中,再單擊其中的某個超鏈接,就會顯示具體的網頁信息,如果我們單擊“長沙到北京的火車票及車次信息”這一超鏈接,就會顯示出你所需要的信息,如圖1-3-5所示。

圖1-3-5

(4)如果你對當前打開的頁面中所顯示的信息都不滿意,還可以在查詢結果的頁面中打開別的超鏈接,或單擊“下一頁”按鈕,在另外的頁面上查找。

知識鏈接

一、Internet提供的服務

Internet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信息服務,從功能上說這些服務可以歸結為共享資源、交流信息、發布和獲取信息3類,包括遠程登錄訪問Telnet、FTP文件傳輸服務、電子郵件E-mail、網絡新聞服務USENET、電子公告牌BBS及最流行的WWW服務等。

1. 萬維網(WWW,World Wide Web)

萬維網是一個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詢工具。它是目前Internet上最方便也最受歡迎的信息服務類型。WWW是一種建立在Internet上的全球性的、交互性的、動態、多平臺、分布式的圖形信息系統。WWW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將Internet位于全世界不同地址的信息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向用戶提供多媒體信息,其基本單位稱為網頁(Web頁)。每張網頁不但可以包含文字、圖形,而且還可以包含圖像、動畫、音樂等多種信息。

WWW是通過WWW服務器(即Web站點)來提供服務的。網頁可存放在全球任何地方的WWW服務器上,用戶通過一個Web瀏覽器的應用軟件(如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訪問全球任何地方的WWW服務器上的信息或文件。WWW服務采用客戶端/服務器工作模式。WWW提供一種稱為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詢接口;用戶僅需提出查詢要求,而到什么地方查詢及如何查詢則由搜索引擎自動完成。因此,WWW為你帶來的是世界范圍的超文本服務。另外,WWW還可以提供傳統的Internet服務如E-mail、Telnet、FTP和BBS等。

2. 電子郵件(E-mail)

電子郵件(E-mai1)是Internet上使用最廣泛和最受歡迎的服務。它是網絡用戶之間進行快速簡便、可靠且低成本聯絡的現代通信手段。用戶先向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申請一個電子郵件地址,再使用一個合適的電子郵件客戶程序,就可以向其他電子信箱發送電子郵件了,也可接收到來自他人的電子郵件。電子郵件使網絡用戶能夠發送和接收文字、圖像和語音等多種形式的信息。

使用電子郵件的前提是擁有自己的電子信箱,即E-mail地址,實際上就是在郵件服務器上建立一個用于存儲郵件的磁盤空間。

電子郵件地址就是標識電子郵箱的符號表示形式,電子郵件地址的典型格式為:username@mailservername,其中username表示用戶名,mailservername則表示郵箱所在的郵件服務器的主機域名,符號“@”讀作“at”,意為“在”。如abc123@sina.com,該郵箱是新浪郵件服務器上的一個地址,其中的abc123即為用戶的賬號,sina.com即為新浪郵件服務器的域名。

電子郵件的傳輸是通過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simple MaiI Transfer Protocol)這一系統軟件來完成的,它是Internet上的一種電子郵件通信協議。

電子郵件的基本原理,是在通信網上設立電子信箱系統,它實際上是一個計算機系統。系統的硬件是一個高性能、大容量的計算機。硬盤作為信箱的存儲介質,在硬盤上為用戶分一定的存儲空間作為用戶的“信箱”,每使用戶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電子信箱,并確定一個用戶名和用戶可以自己隨意修改的口令。存儲空間包含存放所收信件、編輯信件以及信件存檔3部分空間,用戶使用口令開啟自己的信箱,并進行發信、讀信、編輯、轉發、存檔等各種操作。

3. 文件傳送(F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傳輸協議的英文縮寫,是一種與Telnet類似的聯機服務,是Internet上的上傳和下載文件服務,為計算機之間雙向文件傳輸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用戶登錄到目的服務器上就可以在服務器目錄中尋找所需文件,FTP幾乎可以傳送任何類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二進制文件、圖像文件、聲音文件、數據壓縮文件等。網絡上存在著大量的共享文件,獲得這些文件的主要方式是FTP。FTP服務是由TCP/IP的文件傳送協議支持的。無論兩臺加入Internet網上的計算機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多遠,只要二者都支持FTP協議,網上的用戶就能將一臺計算機上的文件傳送到另一臺上。

FTP服務允許用戶將本地計算機中的文件上傳到遠端的計算機中,或將遠端計算機中的文件下載到本地計算機中。連接到Internet的許多計算機上都存有許多有價值的資源。

如果需要這些資料,必須從遠程計算機上下載下來,或把自己計算機上的資源上傳到遠程計算機上,供大家共享。這就是Internet上的文件傳送服務(FTP服務)。

4. 遠程登錄(Telnet)

遠程登錄Telnet是Internet提供的最基本的信息服務之一,遠程登錄是在網絡通信Telnet的支持下使自己的計算機暫時成為遠程計算機仿真終端的過程。目前國內Telnet最廣泛的應用就是電子公告系統(BBS),它也是Internet上較常用的服務功能之一。用戶可以利用BBS服務與未謀面的朋友聊天、組織沙龍、獲得幫助、討論問題及為別人提供信息,進行各種信息交流和討論。

Internet用戶要在遠程計算機上登錄,首先應給出遠程計算機的域名或IP地址。另外,事先應該成為該遠程計算機系統的合法用戶并擁有相應的賬號和口令。

5. 電子公告板(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電子公告板是Internet上最常用的服務之一。只要用戶通過某種連接手段(如遠程登錄)與提供電子公告板服務的主機相連,即可閱讀BBS上公布的任何信息,用戶也可以在BBS上發布自己的信息供別人閱讀。

實際上Internet上提供的服務遠遠不止這些,除了以上介紹的E-mail、Telnet、FTP和BBS以外,傳統的Internet信息服務還有Gopher(基于菜單的信息查詢服務)、Archie(文檔查詢服務)以及WAIS(廣域信息服務系統)等,而且隨著Internet的飛速發展,每天都在誕生新的服務。如今,網絡電話(Internet Phone)、網絡會議(NetMeeting)、網絡聊天工具(QQ)、網絡游戲等都得到極大的應用,使得人們的網上交流更加方便。

二、IE瀏覽器的使用技巧及其設置

1. 在網頁間跳轉

使用“前進”和“后退”按鈕進行跳轉,在工具欄上單擊“后退”按鈕可以返回上次查看過的Web頁,而單擊“前進”按鈕則可查看在單擊“后退”按鈕前查看的Web頁。如果要查看剛才訪問的Web頁列表,可單擊“后退”或“前進”按鈕旁邊的向下小箭頭,即可打開一個下拉列表,其中列出了Web站點名稱。如果想要進入哪個頁面,單擊列表中的相應名稱,即可直接跳轉到該頁面。

2. 快速訪問Web頁

在網上漫游了一段時間后,用戶一定會遇到一些自己喜歡的Web站點或者一些自己需要經常訪問的Web站點,這時可以保存這些地址,以便以后能夠輕松快速地訪問這些站點。IE提供了四種站點快速訪問方式:將Web頁設置為主頁、使用鏈接欄、使用收藏夾和使用歷史記錄,通過它們用戶可保存曾經訪問過的Web站點地址,并為快速找到自己要訪問的站點提供方便。

3. 將Web頁設置為主頁

主頁是每次用戶打開IE時最先顯示的Web頁。如果用戶對某一個站點的訪問特別頻繁,可以將這個站點設置為主頁。這樣,以后每次啟動IE時。該站點就會第一個顯示出來,或者在單擊工具欄的“主頁”按鈕時立即顯示。

設置方法:先在網上找到要設置為主頁的Web頁,然后選擇“工具”菜單→“Internet選項”,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選擇“常規”選項卡,在“主頁”選項區域中,單擊“使用當前頁”按鈕即可。

4. 使用鏈接欄

如果用戶有一些經常訪問的Web頁或站點,并希望能放在最容易獲得的地方,就可以把它添加到鏈接欄中。鏈接欄的使用非常方便,直接在鏈接欄上單擊相應的Web頁即可。

打開鏈接欄:選擇“查看”菜單→“工具欄”→“鏈接”選項,即可打開鏈接欄。或者,右擊菜單欄或工具欄,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鏈接”選項也可打開鏈接欄。

添加Web頁到鏈接欄中:在地址欄中,將鼠標指針指向Web頁的圖標,然后按下鼠標左鍵,移動指針到鏈接欄上,釋放鼠標即可將該頁面添加到鏈接欄上。

將鏈接添加到鏈接欄:將鼠標放置在網頁的超級連接上,然后按下鼠標左鍵,拖動指針到鏈接欄上,這時釋放鼠標左鍵,在鏈接欄上即出現了一個鏈接按鈕。

可以通過拖動鏈接欄上的按鈕來調整它們的相對位置,也可在按鈕上右擊,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選項,從鏈接欄中刪除按鈕。

5. 使用收藏夾

當用戶喜歡的Web頁或需要頻繁訪問的站點比較多時,通過設置主頁和鏈接欄來建立快速訪問方式是不適合的,這時用戶可將這些Web頁添加到“收藏夾”列表中,同樣可以實現快速訪問。

打開收藏夾:單擊工具欄上的“收藏”按鈕,打開“收藏夾”列表,在列表中單擊要訪問的Web站點,即可打開該頁。

將Web頁添加到收藏夾:應先找到要添加到收藏夾列表的Web頁,然后選擇“收藏”菜單→“添加到收藏夾”選項,或者單擊“收藏夾”列表標題欄上的“添加”按鈕,打開“添加到收藏夾”對話框。在“名稱框”中顯示了當前Web的名稱,也可鍵入一個新名稱,單擊“創建到”按鈕,選擇保存路徑,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操作。

整理收藏夾:選擇“收藏”菜單→“整理收藏夾”命令,或者單擊“收藏夾”列表標題欄上的“整理”按鈕,打開“整理收藏夾”對話框。單擊“創建文件夾”按鈕,可在列表中創建新文件夾;“重命名”按鈕可更改文件夾或頁面的名稱;選中文件夾或頁面,可用鼠標拖動,或單擊“移至文件夾”按鈕對文件夾或頁面進行分類;“刪除”按鈕可刪除不用的文件夾或頁面。

6. 使用歷史記錄

在網上查看Web頁時,如果用戶沒有將自己喜歡的Web頁按照上面的方法建立快速訪問方式,也沒有記住該Web頁的地址,可使用歷史紀錄來查找。

打開歷史記錄:單擊工具欄上的“歷史”按鈕,打開“歷史記錄”列表,單擊“星期名稱”選項,即可將其展開。單擊文件夾以顯示各個Web頁,其中的Web站點按訪問時間順序排列。然后單擊Web頁圖標,即可轉到該Web頁。

用戶可以對歷史記錄欄進行排序,單擊“歷史記錄”標題欄中“查看”按鈕旁邊的箭頭,即可打開一個下拉菜單,其中列出了按時期、按站點、按訪問次數、按今天的訪問順序4個命令,根據需要選擇某種排序方式。此外,用戶還可以更改在歷史記錄列表中保留Web頁的天數(選擇“工具”→Internet選項”選項,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調整在“歷史記錄”區域中的微調框即可)。指定的天數越多,保存該信息所需的磁盤空間就越多。

7. 脫機瀏覽Web頁

使用IE脫機工作的功能將會非常方便,將Web頁設置為可脫機查看后,用戶可以在計算機未與Internet連接時閱讀Web頁的內容,選擇脫機工作時,只需單擊收藏夾列表中要查看的Web頁,IE就可以顯示硬盤中最近同步處理過的Web頁。

只想脫機查看Web頁而不需要更新內容:選擇“文件”→“另存為”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根據需要選擇不同類型,如:只保存文字;保存所有圖像和文字等。

將收藏夾中的頁面設置為可脫機查看:選擇“收藏”→“整理收藏夾”命令,打開“整理收藏夾”對話框,在列表框中選擇頁面,啟用“允許脫機使用”復選框,單擊“屬性”按鈕,查看頁面信息和設置頁面屬性,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同步設置:為確保脫機的Web頁上為最新信息,將收藏的Web頁標記為可脫機查看后,可以再從Internet斷開連接之前,執行“工具”→“同步”命令,打開“要同步的項目”對話框,從選定要同步的項目列表框中選擇要同步的Web站點,單擊“屬性”按鈕,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對頁面屬性進行設置,單擊“設置”按鈕,對同步進行設置。然后單擊“同步”按鈕,打開“同步”對話框,進行Web頁的更新,以確保Web頁更新為最新版本。

執行脫機工作:將收藏的Web頁標記為可脫機查看后,準備脫機工作時,可執行“文件”→“脫機工作”命令,即會斷開與Internet的連接,進入脫機工作狀態。然后,打開收藏夾,在收藏夾列表中選擇要查看的Web頁。

8. IE屬性設置

IE屬性設置包括常規屬性、安全屬性、內容屬性、程序屬性和高級屬性等的設置。右擊桌面上的IE圖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或者在菜單欄中選擇“工具”→“Internet選項”命令,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如圖1-3-6所示。

圖1-3-6

(1)常規屬性的設置

常規屬性的內容比較多,包括主頁的設置、臨時文件的建立與刪除、歷史記錄的處理以及語言文字等方面的內容。

IE可在用戶上網時建立臨時文件,把所查看的Internet頁存儲在特定的文件夾中,這就可以大大提高以后瀏覽的速度。單擊“設置”按鈕,打開“設置”對話框,通過該對話框,可進行臨時文件管理,例如查看文件、移動文件夾和確定是否檢查所存網頁的較新版本等。

單擊“顏色”、“字體”和“輔助功能”按鈕,可對所訪問的Web頁進行顏色、字體和樣式等方面的設置。

(2)安全屬性的設置

在IE中,安全屬性的設置就是指對安全區域的設置。IE將Internet世界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Internet、本地Intranet、可信站點和受限站點。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安全級別,這樣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區域的安全級別來確定區域中的活動內容。其中Internet區域中包含所有未放在其他區域中的Web站點,安全級別預定為中級;本地Internet區域中包含用戶網絡上的所有站點,安全級別也為中低級;可信站點區域中包含有用戶確認不會損壞計算機或數據的Web站點,安全級別為低級;受限站點區域中包含可能會損壞用戶計算機和數據的Web站點,它的安全級別最高,但功能也最少。

(3)程序屬性的設置

程序屬性設置主要是選擇Internet服務程序,包括HTML編輯器、電子郵件、新聞、Internet呼叫、日歷等方面的程序。用戶可修改里面的內容,也可使用默認設置。當用戶單擊“重置Web設置”按鈕時,可打開“重置Web設置”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即可重置用于主頁和搜索頁的IE默認值。如果用戶的計算機上安裝了多個瀏覽器,要把IE作為默認瀏覽器,必須啟用“檢查IE是否為默認的瀏覽器”復選框。

(4)高級屬性的設置

高級屬性設置涉及的東西比較多且難于理解,包括HTML、安全、搜索、打印、多媒體、瀏覽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啟用復選框可選擇或取消相應的功能。如果沒有特別的需要,建議一般用戶不要隨便修改里面的設置。因為高級屬性包含的內容比較有深度,一般用戶可能弄不懂里面的全部內容,如果隨便修改可能更不利于自己使用Web瀏覽器。

知識拓展

一、Internet常用術語

1. WWW

WWW是World Wide Web的簡稱,譯為萬維網或全球信息網。瑞土日內瓦CERN(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Tim Berners Lee在1989年首次提出了WWW的概念。一年后,CERN就向全世界宣布WWW誕生了。1994年,Internet上傳送的WWW數據量首次超過FTP數據量,成為訪問Internet資源的最流行的方法。近年來,隨著WWW的興起,在Internet上大大小小的Web站點紛紛建立,勢不可擋。當今的WWW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為網絡上流動的龐大資料找到了一條可行的統一通道。

WWW是一個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詢方式。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可以輕松駕馭的圖形化界面,用戶通過它可以查閱Internet上的信息資源。WWW是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的一種應用,我們所瀏覽的網站就是WWW的具體表現形式,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網站,但其本身并不就是互聯網,只是互聯網的組成部分之一。WWW是推動Internet迅速發展的主要技術。

WWW服務采用基于客戶機/服務器的工作模式,由客戶機(Client)、服務器(Server)和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三部分組成。客戶端運行Web客戶程序(Web瀏覽器(Browser)是Internet的客戶端程序,是讀取、顯示網頁和其他Internet資源的軟件系統),它提供良好的用戶界面,負責將用戶的查詢請求送給Web服務器。Web服務器上存儲大量的Web頁面并連接后臺數據庫,隨時等待響應客戶端發來的請求,并在執行查詢后將結果返回給客戶機,由客戶機轉換成所需要的形式顯示給用戶。客戶機與Web服務器的交互是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來完成的,用戶要查詢的某一臺Web服務器是通過統一資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來指定的。URL既可以指向本地計算機硬盤上的某個文件,也可以指向Internet上的某一個網頁。

2. 網頁(Web Page)

網頁也稱頁面,在WWW上,信息是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的。通常一個網頁是以一個HTML文件的形式存放的,或由應用程序動態生成。網頁中除了包含普通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媒體信息外,還可以包含指向其他網頁或文件的超鏈接,故稱為超文本,用戶可以從一個網頁通過鏈接跳轉到另一個網頁。

當在Internet上瀏覽某個Web站點時,瀏覽器首先顯示的那個網頁叫做主頁(Home Page),其作用是引導用戶訪問本地或其他網站的頁面。

3.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標記語言或超文本鏈接標示語言,是目前網絡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也是構成網頁文檔的主要語言。HTML文檔是由HTML命令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說明文字、圖形、動畫、聲音、表格及鏈接等。HTML文檔是普通文本(ASCII)文件,它可以用任意文本編輯器(如Windows中的“記事本”)生成,HTML文檔本身只是一個文本文件,只有在專門閱讀超文本的程序中才會顯示成超文本格式。文件的擴展名用.htm或.html。

例如有如下HTML文檔:

      <HTML>
        <HEAD>
          <TITLE>這是一個關于HTML語言的例子</TITLE>
        </HEAD>
        <BODY>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BODY>
      </HTML>

形如<HTML>、<TITLE>等內容叫做HTML語言的標記。從例子可以看到,整個超文本文檔是包含在<HTML>與</HTML>標記對中的,而整個文檔又分為頭部和主體兩部分,分別包含在標記對<HEAD> </HEAD>與<BODY> </BODY>中。

HTML語言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標記(對),HTML正是用這些標記(對)來定義文字的顯示、圖像的顯示、鏈接等多種格式的。

4. 統一資源定位器(URL)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中文名為“統一資源定位器”,它是用來完整地描述Internet上Web頁面等其他資源的地址的。這種地址可以是本地磁盤,也可以是局域網上的某臺機器,更多的是Internet上的站點。簡單地說,URL就是Web地址,俗稱“網址”。

URL地址的一般格式:<協議:>//<主機名>:<端口號>/<文件路徑>/<文件名>

格式說明

協議:指HTTP、FTP等信息傳輸協議,HTTP協議是目前WWW中應用最廣的協議。

主機名:指存有資源的主機名字,可以使用它的域名,也可以用它的IP地址表示。

端口號:指進入服務器的通道,一般為默認端口,如HTTP協議端口號為80,FTP協議的端口號為21。如果輸入時省略,則使用默認端口號。有時候為了安全,不希望任何人都能訪問服務器上的資源,就可以在服務器上對端口號重新定義,即使用非標準端口號,此時訪問服務器就不能省略端口號。

文件路徑:指明服務器上某資源的位置(其格式通常由目錄/子目錄/文件名這樣的結構組成)。與端口一樣,路徑并非總是需要的。

http://www.cctv .com./default.shtml是中國中央電視臺主頁的URL,其中“http”代表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分隔符,“www.cctv .com”是中央電視臺We b服務器的域名地址,default.shtml就在資源所在的文件名。

注意:

協議和主機名是不可缺少的。在瀏覽器中,輸入地址時可以省略協議,則HTTP當做默認協議。文件路徑和文件名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以省略。

5. 超文本和超媒體(HyperText & HyperMedia)

超文本是指一種基于計算機的文檔,用戶在閱讀這種文檔時,可以從其中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或從一個文檔跳到另一個文檔,都是按非順序的方式進行的。這是由于在超文本里包含著可用做鏈接的一些字、短語(一般用下畫線或不同的顏色標明)或圖標,用戶只需要在其上用鼠標輕輕一點,就能立即跳到相關的地方。

超媒體是超文本的擴展,是超文本與多媒體的組合。在超媒體中鏈接的不只是文本,而且還可以鏈接到其他形式的媒體,如聲音、圖形、圖像和影視動畫等。這樣,超媒體就把單調的文本文檔變成了生動活潑、豐富有趣的多媒體文檔。超文本和超媒體是通過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來實現的。

6. HTTP(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是用于WWW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進行信息傳輸的協議,它是一種請求響應類型的協議。HTTP是WWW的基本協議。超文本具有極強的交互能力,用戶只需單擊文本中的字和詞組,即可閱讀另一文本的有關信息,這就是超鏈接(Hyperlink)。超鏈接一般嵌在網頁的文本或圖像中。瀏覽器和Web服務器間傳送的超文本文檔都是基于HTTP協議實現的,它位于TCP/IP協議之上,支持HTTP協議的瀏覽器稱為Web瀏覽器。除HTTP協議外,Web瀏覽器還支持其他的傳輸協議,如FTP、Gopher等。

7. ISP

ISP是Internet Server Provider的縮寫,中文意思是“Internet服務提供商”,一般負責向用戶接入Internet的服務及培訓、解決上網的一些疑難問題。

二、因特網的接入方式

接入因特網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都是通過提供因特網接入服務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接入因特網。主要的接入方式有:

1. 局域網接入

一般單位的局域網都已接入Internet,局域網用戶即可通過局域網接入Internet。局域網接入傳輸容量較大,可提供高速、高效、安全、穩定的網絡連接。現在許多住宅小區也可以利用局域網提供寬帶接入。

2. 電話撥號接入

電話撥號入網可分為兩種:一是個人計算機經過調制解調器和普通模擬電話線,與公用電話網連接。二是個人計算機經過專用終端設備和數字電話線,與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連接。通過普通模擬電話撥號入網方式,數據傳輸能力有限,傳輸速率較低(最高56 Kb/s),傳輸質量不穩定,上網時不能使用電話。通過ISDN撥號入網方式,信息傳輸能力強,傳輸速率較高(128 Kb/s),傳輸質量可靠,上網時還可使用電話。

3. ADSL接入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種新興的高速通信技術。上行(指從用戶電腦端向網絡傳送信息)速率最高可達1Mb/s,下行(指瀏覽WWW網頁、下載文件)速率最高可達8Mb/s。上網的同時可以打電話,互不影響,而且上網時不需要另交電話費。安裝ADSL也極其方便快捷,只需在現有電話線上安裝ADSL Modem,而用戶現有線路不需改動(改動只在交換機房內進行)即可使用。

4. Cable Modem接入

基于有線電視的線纜調制解調器(Cable Modem)接入方式可以達到下行8Mb/s、上行2Mb/s的高速率接入。要實現基于有線電視網絡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業務還要對現有的CATV網絡進行相應的改造。基于有線電視網絡的高速互聯網接入系統有兩種上行信號傳送方式,一種是通過CATV網絡本身采用上下行信號分頻技術來實現,另一種通過CATV網傳送下行信號,通過普通電話線路傳送上行信號。

實訓練習

1. 填空題

(1)每個撥號連接Internet的用戶都會從Internet服務提供單位得到一個用戶名(又稱“賬戶名”)和一個__________________。

(2)啟動FTP從遠程計算機復制文件時,事實上啟動了兩個程序:一是本地機上的FTP客戶程序,另一個是遠程計算機上的__________________。

(3)所謂________,是指在Internet上建立的一種提供網上信息資源導航、檢索服務的一類專門的Web服務器或網站。

(4)________是WWW中最基本的網頁構建語言,它用于標注文檔,使得該文檔可以在瀏覽器中顯示。

(5)Telnet采用________的工作模式,在使用Telnet遠程登錄時需要運行兩個程序,一個是運行在遠程主機上的Telnet服務程序,另一個是運行在本地計算機上的Telnet客戶程序。

2. 選擇題

(1)Internet支持多種應用協議,其中用來進行文件傳輸的協議是(  )

A. WWW

B. E-mai1

C. Telnet

D. FTP

(2)遠程登錄是指在專門的網絡通信協議的支持下,使用戶的計算機暫時成為遠程計算機終端的過程,這個專門的網絡通信協議是(  )

A. SNMP

B. FTP

C. Telnet

D. Gopher

(3)訪問BBS時常用的軟件是(  )

A. Netterm

B. FTP

C. QuickTime

D. VRML

(4)當與匿名FTP服務器建立連接時,一般輸入的用戶名是(  )

A. Internet

B. Anonymous C. Netscape

D. Password

(5)Internet中傳送電子郵件時使用的協議是(  )

A. FTP

B. SNMP

C. Telnet

D. SMTP

3. 實訓操作

(1)根據Internet提供的服務,請你自己在已掌握的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網上購物。并了解網上購物的流程。

(2)在網上用搜索引擎搜索一個殺毒軟件,并下載該軟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霍邱县| 冀州市| 巢湖市| 英超| 江西省| 汕尾市| 喀什市| 石柱| 和龙市| 临夏县| 探索| 外汇| 萝北县| 高青县| 朝阳市| 长沙县| 淮滨县| 项城市| 甘南县| 丹东市| 镇沅| 华阴市| 德清县| 肥东县| 仪征市| 房山区| 丹棱县| 许昌县| 枞阳县| 石家庄市| 江孜县| 武冈市| 兰坪| 江津市| 宝清县| 垫江县| 庄浪县| 文山县| 淮安市|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