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21世紀是注重發揮人的潛能與價值的時代,也是真正關注人的時代。成為身心健全發展的人既是時代的訴求,也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基礎。

人類社會的未來圖景是美好的,然而,當代社會生活對人心理沖擊的力度是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所沒有的: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社會生活起伏跌宕、生存競爭激烈異常、價值體系雜亂迷惘,還有生態、能源、環境、人口、網絡等諸多問題,嚴峻的生存現實對人的心理成長構成了巨大的挑戰。那么,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將以何種心態應對生存現實?生存現實又將對每一個人提出怎樣的適應要求?答案只能從人的心靈深處尋找。

心理教育指向人的心理成長和心靈建構,對成長發展中的青少年學生來說,心理教育尤為重要。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在整體上處于順境之中,缺少生活的“磨礪”,對人生缺乏真切的體驗,更有一些人因為心理的“亞健康”狀態和心理疾病而影響學業,使人際關系受阻、產生心理適應的困惑,等等。正是基于當代青少年的生存境遇,學校心理教育逐步顯露出來,其直接目標是培養認知品質優良、情感飽滿適度、意志堅強可控、人際關系和諧、人格健全完整、心理幸福感強的一代新人。

本書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與目標編寫完成的,整體結構由五個模塊構成,即適應篇、認知篇、情緒篇、人格篇、生涯篇,內容覆蓋高中生學習、交往、情緒調節、社會適應、自信心培養、意志力訓練、個體生涯規劃等各個方面。由于編寫人員來自學校心理教育第一線,不僅熟悉廣大青少年的心理實際,更兼有豐富的心理教育專業實踐經驗,因此,本書的理論基礎扎實、結構嚴謹務實、內容針對性強、形式生動活潑,既有利于心理老師的“輔導”,更有利于廣大學生的“體驗”、“行動”與“反思”。

本書由江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教育學院教授沈貴鵬擔任主編,負責統稿、定稿。無錫市第一中學陳正君老師主要負責第一模塊和第五模塊的編寫工作,其中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吳敏老師負責第一單元第四課的編寫工作;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徐大良老師主要負責第二模塊的編寫工作,其中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楊海娟老師負責第二單元第二課的編寫工作,無錫市惠山區教育局楊國慶老師負責第二單元第五課的編寫工作;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宋喜霞老師主要負責第三模塊、第四模塊的編寫工作,其中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尤迎九老師負責第三單元第三課的編寫工作。編委會成員對本書的結構框架、內容編排、案例選擇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由于編寫時間倉促,不少內容可能存有紕漏,懇請廣大師生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6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荆门市| 西藏| 永春县| 红原县| 乐山市| 桑日县| 额尔古纳市| 邻水| 鹤山市| 道孚县| 弥勒县| 富民县| 乐至县| 许昌县| 潮安县| 龙里县| 盐津县| 廉江市| 清徐县| 鄢陵县| 五家渠市| 榆林市| 玛多县| 河南省| 介休市| 九龙县| 赤城县| 贵定县| 贡山| 绵竹市| 江华| 西华县| 沧源| 高淳县| 石楼县| 乌兰察布市| 梁河县| 涿鹿县| 苍南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