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畫運動規律
- 王育新 許潔 曾軍梅編著
- 2098字
- 2018-12-27 16:35:30
1.2 動畫的分類
動畫片在藝術形式上的發展早已突破了繪畫與平面性,在空間與發展形式上也日趨豐富多彩。了解動畫片的分類及表現形式對于動畫藝術創作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動畫的分類沒有一定之規,一般可從制作形式、藝術形式、敘事形式、傳播形式等幾方面進行區分。
1.2.1 按制作形式分類
根據動畫的制作方法和工具器材,可分為傳統動畫和計算機動畫。
1)傳統動畫
將一系列連續變化的畫面描繪在膠片上,采用“逐格拍攝”方法,再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到銀幕上,使所創造的形象獲得活動效果的動畫帶制作方法。由于傳統動畫是以手繪方式制作的,所以工作繁雜、成本高,制作周期長。
2)計算機動畫
用計算機生成的一系列可供實時播放的動態連續圖像的計算機技術。計算機動畫的出現,不僅逐步擺脫了繁重的手工動畫制作,而且以其簡便、高效、更具表現力的特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根據表現的空間及其手段,一般可分為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兩類。
1.2.2 按藝術形式分類
1)平面動畫
在紙面上進行繪制,以紙面繪畫為主,是最接近于繪畫,最常見、最古老的動畫形式。
凡是用來作畫的工具都可以用來制作這一類型的動畫。常見的如用賽璐璐片制作的單線平涂動畫,在計算機上制作的單線平涂動畫,以及水墨動畫片,剪紙動畫片都屬于這一范疇,如圖1-7~圖1-10所示。

圖1-7 摘自《大鬧天宮》

圖1-8 摘自《山水情》

圖1-9 摘自《葫蘆兄弟》

圖1-10 摘自《貓和老鼠》
2)立體動畫
又稱動作中止動畫,它和平面動畫不同的是有著“長寬高”的體積。立體動畫的制作比較接近真實電影的思考方式,但在拍攝方式上又有著很大的不同。
(1)木偶動畫
立體動畫的代表片種。在材質選擇上,木頭、黏土、布、毛線、海綿、金屬等各種生活用品、食品都可以用來作為拍攝對象,如圖1-11和圖1-12所示。

圖1-11 摘自木偶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

圖1-12 摘自奧斯卡獲獎短片 黏土動畫the great cognito
(2)實物動畫
與偶動畫最大的不同時,實物動畫保持實物的原貌,而偶動畫則根據作者心目中的形象重新塑造,如圖1-13所示。

圖1-13 摘自火柴定格動畫《從太空狗到啤酒》
(3)真人拍攝(見圖1-14)

圖1-14 摘自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探戈》
當然,這些藝術手段也可以進行結合來完成制作。只要富有豐富的想象力,注意觀察身邊的生活,任何材料都可能成為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創作素材。
3)計算機動畫
顧名思義,就是用計算機制作的動畫片,如圖1-15~圖1-18所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二維軟件上色、合成、制作特效;三維軟件制作移動背景及特效;完全計算機三維制作動畫片。

圖1-15 摘自3D版《大鬧天宮》

圖1-16 摘自電影《阿凡達》真人實拍與計算機動畫結合

圖1-17 摘自《冰河世紀》

圖1-18 摘自《冰河世紀》
1.2.3 按敘事形式分類
隨著動畫片藝術工業的發展及各種文化的互相影響,動畫的敘事形式由最早的幽默活動漫畫短片到后來的劇情動畫長片,受到了多種文化的影響。
(1)文學性敘事方式
具有小說、詩歌、散文等性質,如圖1-19和圖1-20所示。

圖1-19 摘自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圖1-20 摘自宮崎駿《歲月的童話》
主要特點:沒有戲劇沖突主線,圍繞主人公或某個事件展開故事,不注重編造情節和沖突,注重準確微妙的細節刻畫和內容豐富的生活信息量。
(2)戲劇性敘事方式
按照傳統戲劇結構講故事,強調沖突和戲劇性的因果關系,如圖1-21~圖1-23所示。

圖1-21 摘自《哪吒鬧海》

圖1-22 摘自《白雪公主》

圖1-23 摘自《埃及王子》
主要特點:煽情、驚險、奇跡、沖突。
(3)紀實性敘事方式
此類動畫片本身在內容方面有具體的時代背景,或者以真實事件為創作動機。形式上更加寫實逼真,時間和空間的演變更加符合自然規律,如圖1-24所示。

圖1-24 摘自宮崎駿《再見螢火蟲》
主要特點:紀實動畫給人留下的是震撼、傷感和同情,但更多的是思考、反省和認識,這種審美常常是對人格的敬畏和感嘆。
1.2.4 按傳播形式分類
主要分為電影、電視和其他新型媒體傳播等三種傳播形式。
(1)電影傳播
主要指影院動畫片,有長篇和短片之分。是動畫中備受矚目的動畫形式,如圖1-25~圖1-27所示。

圖1-25 摘自宮崎駿《幽靈公主》

圖1-26 摘自《怪物公司》

圖1-27 摘自宮崎駿《千與千尋》
主要特點:大多改編自文學作品,敘事結構與經典戲劇敘事結構基本相符,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一定模式的開頭,情節的展開、起伏、高潮以及一個完美的結局。
精美的畫面、生動的情節、緊扣主題的配樂是影院動畫的三個必要條件。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藝術產品。
長度:80~120分鐘左右。
(2)電視傳播
電視媒體的出現,產生了電視動畫。它與電影動畫在總體概念和規律上是共同的,但在制作技術和藝術要求上卻有著較大的區別,如圖1-28~圖1-30所示。

圖1-28 摘自《火影忍者》

圖1-29 摘自《名偵探柯南》

圖1-30 摘自《史努比》
主要特點:制作工藝簡化;動作設計簡單化;背景制作簡單化;線上色隨意化。
長度:10分鐘、22分鐘、30分鐘等不同規格。
(3)新型媒體傳播方式
信息化時代出現的“網絡空間文化”這種新的信息交流空間,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交流平臺,使得我們現在能夠通過網絡把豐富多彩的視覺形象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網絡動畫因此應運而生。很快得到普及,現已成為眾多網民深為喜愛和廣為應用的動畫形式,如圖1-31和圖1-32所示。

圖1-31 摘自網絡動畫《越獄兔》

圖1-32 摘自網絡動畫《春水堂阿貴》
主要特點:互動性;文件小、播送速度快,制作簡便高效。
長度: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