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觸電傷害

電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只能用儀表才能測量。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電氣化程度也越來越高。無論城市或農村,人們會經常接觸各類電氣設備,因此,熟悉“電”,讓它安全可靠地為人類服務,顯得十分重要。

1.2.1 觸電對人體的傷害

當人體某一部分接觸到帶電的導體(如裸導線、開關、插座的金屬帶電部分)或絕緣損壞的用電設備時,人體便成為一個帶電的導體。如果人體對電流構成回路,那么電流就會通過人體,對人體產生生理和病理傷害,稱為觸電。觸電時電流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電擊和電傷兩種。

1.電擊

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的心臟、神經系統、肺部等內部器官的正常工作而造成的傷害。按照發生電擊時電氣設備的狀態,電擊可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兩類。直接接觸電擊是指人體直接觸及正常運行的帶電體所發生的電擊,如1-2所示。絕大部分觸電死亡事故都是由電擊造成的。間接接觸電擊是指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后,人體觸及意外帶電體所發生的電擊,如1-3所示。

圖1-2 直接電擊

圖1-3 間接電擊

人體是導電體,人體的電阻(包括人體內阻和皮膚電阻)一般約為800~1000Ω。當人體接觸帶電體時,電流就通過人體與大地或其他導體形成閉合回路。電流通過人體,會引起麻感、針刺感、呼吸困難、痙攣、血壓異常、灼熱感、昏迷、心室顫動或心跳停止等現象。

2.電傷

電傷是由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對人體造成的局部傷害,如圖1-4所示。電傷分電灼傷、電烙印和皮膚金屬化等。

圖1-4 電流的傷害

(1)電灼傷。電灼傷有接觸灼傷和電弧灼傷兩種。接觸灼傷發生在高壓觸電事故時,在電流通過人體皮膚的進出口處造成的灼傷。一般進口處比出口處灼傷嚴重,接觸灼傷面積雖較小,但深度可達三度。灼傷處皮膚呈黃褐色,可波及皮下組織、肌肉、神經和血管,甚至使骨骼炭化。由于傷及人體組織深層,傷口難以愈合,有的甚至需要幾年才能結痂。

電弧灼傷發生在誤操作或人體過分接近高壓帶電體而產生電弧放電時。這時高溫電弧將如火焰一樣把皮膚燒傷,被燒傷的皮膚將發紅、起泡、燒焦、壞死,電弧還會使眼睛受到嚴重損害。

(2)電烙印。電烙印發生在人體與帶電體有良好的接觸的情況下,在皮膚表面將留下和被接觸帶電體形狀相似的腫塊痕跡。有時在觸電后并不立即出現,而是相隔一段時間后才出現。電烙印一般不發炎或化膿,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覺。

(3)皮膚金屬化。由于電弧的溫度極高(中心溫度可達6000~10000℃),可使其周圍的金屬熔化、蒸發并飛濺到皮膚表層而使皮膚金屬化。金屬化后的皮膚表面變得粗糙堅硬,膚色與金屬種類有關,或灰黃(鉛),或綠(紫銅),或藍綠(黃銅)。金屬化后的皮膚經過一段時間會自行脫落,一般不會留下不良后果。

3.觸電對人體的傷害程度

觸電對人體的傷害程度主要取決于電流大小、電流持續時間、電流途徑、電壓高低、電流頻率,以及人體狀況等,見表1-3和表1-4。

表1-3 觸電對人體的傷害程度

續表

表1-4 不同大小的電流對人體的影響

提示

流過人體的安全電流應小于50mA;安全電壓應小于36V,在金屬架或潮濕的場所工作,安全電壓等級還要降低,通常為24V或12V。

1.2.2 常見觸電的方式

常見觸電的方式見表1-5。

表1-5 常見的觸電方式

續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洪江市| 巨鹿县| 阳山县| 乳源| 铜川市| 吉隆县| 靖边县| 南部县| 吉水县| 舞钢市| 扶沟县| 嫩江县| 安庆市| 衡南县| 平南县| 灵璧县| 黄龙县| 始兴县| 弋阳县| 黄平县| 南乐县| 巴里| 定州市| 义马市| 盐津县| 武川县| 石狮市| 常宁市| 师宗县| 梁山县| 新龙县| 女性| 丰县| 定南县| 梓潼县| 吴堡县| 咸阳市| 丁青县| 连城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