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養花須知

花卉生長條件

花卉生長條件包括溫度、光照、施肥、澆水和土壤5個方面。

溫度

每種花卉都有自己的最適合生長溫度、生長發育最高溫度和生長發育最低溫度,超出這個溫度范圍輕者會使花卉受到傷害,重者則會導致死亡。

按照花卉對溫度的適應性不同,我們將花卉大體分為如下3類。

1.耐寒花卉

耐寒花卉指原產地在溫帶及寒帶的花卉,一般能耐0℃以下的溫度,其中一些種類能忍耐-10℃~-5℃的低溫,如迎春、梅花、萱草等,這類花卉可以在華北和東北南部露地栽培。

2.半耐寒花卉

這一類花卉大多原產于溫帶較暖處,耐寒力介于耐寒花卉與不耐寒花卉之間。若在我國北方栽培,則冬季要防寒才可越冬,而在長江流域則可安全地露地越冬,如菊花、萬年青、石榴等。

3.不耐寒花卉

不耐寒花卉原產于熱帶及亞熱帶,不能忍受0℃以下的溫度,其中一部分花卉甚至不能忍受5℃左右的溫度,這種花卉均需入溫室過冬,如綠蘿、散尾葵、巴西木、大花蕙蘭、蝴蝶蘭、一品紅等。

光照

光照是花卉用來制造營養物質的能源,對花卉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種類的花卉來自不同的地理緯度、海拔高度,因而對光強的要求差別很大。根據花卉對光照強度的不同要求,可將花卉分為如下3類。

1.陰性花卉

陰性花卉是指適合在光照不充足或散射光條件下生長的花卉,如蕨類、天南星科花卉等。

2.中性花卉

中性花卉是指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最好,但稍受庇蔭時生長也不致減弱的花卉,如桂花、茉莉、白蘭花、八仙花等。

3.陽性花卉

陽性花卉一般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才能生長發育和開花,在較強的光照下才能生長得健壯。大部分觀花、觀果花卉及水生花卉都屬于陽性花卉。

不同的植物在養護中要根據其特性進行光照控制,沙漠玫瑰屬于喜光耐旱型花卉,適合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進行培養,一般不需要遮光。

施肥

花卉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的主要營養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硫、鈣、鎂、鐵等。氫、氧可從水中吸取,碳自空氣中獲得,其余元素從土壤或栽培基質中得到補充。除上述主要元素外,還需要硼、錳、鋅、銅等微量元素來滿足花卉生長發育的需要。

氮可促進花卉生長,使花朵碩大、種子飽滿。對觀葉花卉來說,整個生命周期對氮的需求都較高,氮充足可保持葉片濃綠、肥大。對于觀花花卉,生殖階段需控制氮的供給。

花卉幼苗期需適量的磷,開花后需磷更多,磷有促進種子萌發、提早開花結果的功效,同時還具有使花卉的莖更堅韌、根系發達,以及增強花卉對病蟲害及不良環境抵御能力的作用。

鉀可使花卉植株強健,加強莖的堅韌性,還可增強光合作用。尤其在冬季陽光不足時施入鉀肥可使光合作用增強,促進根系生長,使花色鮮艷,提高花卉抗寒及抗病蟲害的能力。

實際養花過程中,可根據需要購買其中一種或幾種元素為主肥料。新手養花可以到花市購買專用花肥,方便又衛生。

澆水

水是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花卉必須在適宜的空氣溫度和土壤濕度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按照花卉對水分需求的不同,大體可將花卉分為以下5類。

1.水生花卉

如荷花、睡蓮、鳳眼蓮等,這類花卉需要生活在水中。

2.濕生花卉

如觀賞蕨、龜背竹、馬蹄蓮、虎耳草、海芋等,這類花卉耐旱性弱,需要較高的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因此澆水應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

3.中生花卉

如月季、扶桑、石榴、棕竹、五針松、觀賞竹、秋海棠等,絕大多數花卉均屬于這一類型。此類花卉需水量也不一致,有的中性偏旱,有的中性耐濕。因此在水分管理上應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

4.半耐旱花卉

如山茶、杜鵑、臘梅、天竺葵等,這類花卉葉片呈革質或蠟質狀,或葉片上具有大量茸毛,或枝葉呈針狀或片狀。在水分供應上應掌握干透澆透的原則,即等盆土表層全部干了才澆水,澆就要澆透(將土壤上下全部澆濕)。

5.旱生花卉

如仙人球、虎尾蘭、龍舌蘭、石蓮花、珍珠掌、蘆薈、十二卷等仙人掌類及多漿多肉花卉,這類花卉耐旱性強,能忍受較長期空氣和土壤的干燥而繼續生活。它們中有的葉子退化變為刺狀,有的則莖葉肥大能儲存大量水分。澆水應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

土壤

土壤是花卉生長的基質,對花卉的生長十分重要。新手可到花市購買已消毒的袋裝培養土直接使用。花市還提供各種配制用土和栽培基質,很方便。養殖花卉常見的用土有如下幾種。

沙土:含黏粒少,排水好。長用于播種和扦插,也用于配制培養土。

園土:腐殖質豐富,易板結,通氣透水性差,不能單獨使用。

腐葉土:腐殖質豐富,通氣性好,透水通暢,保持肥力好,可用于改善土壤性質。

泥炭土:呈黑色或深褐色,透水透氣性及保水性均好,含有腐殖質,常作為培養土的輔料。

陶土粒:白色或淺褐色,排水透氣性好,常鋪在盆底做排水層。

珍珠巖:做添加物使用,可以使土壤變得疏松、透氣保水。

蛭石:質輕、保溫、隔熱、保水,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一般作為輔料。

鋸末:疏松透氣,排水保水性和保肥性強,還可分解有機酸,改良堿性土壤。

腐葉土

陶土粒

花卉繁殖

植物產生同自己相似的新個體稱為繁殖。這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續物種的一種自然現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花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5種:播種、扦插、分株、嫁接、壓條。

播種

基本概念

播種過程如下:將土壤經日曬消毒,澆透水,把種子均勻地灑在土層上,然后根據種子大小選擇覆土或不覆土,保持土壤潮濕,但不要積水,種子發芽后及時將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施一些液肥,等幼苗長到有2~3片葉子時,可以移栽。

注意事項

①花卉的播種期是有規律的。一般露地一年生花卉和木本花卉都是在春季3月~4月間,每天的平均氣溫穩定在15℃時播種;露地二年生花卉大部分在秋季8月~9月間播種。溫室花卉的播種期常隨所需的花期而定,沒有嚴格的季節性限制,但一般要避開最冷和最熱的季節。

②花卉種子在發芽前要先吸足水分,然后才能伸出胚根,慢慢發芽。為了滿足種子發芽時所需的溫度、水分和氧氣條件,最好在播種前,把種子裝在紗布袋內,放在4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放在濕紗布上攤開,保持紗布潮濕,待種子胚根突破種皮后再播種。

很多花卉的繁殖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多種,比如蟹爪蘭就可以用扦插法、嫁接法進行繁殖,也可以用種子進行繁殖。

③花卉種子分大、中、小、微粒四個等級。大粒種子粒徑在0.5厘米以上,中粒種子粒徑在0.2~0.5厘米,小粒種子粒徑在0.1~0.2厘米,微粒種子粒徑在0.1厘米以下。無論是大、中、小粒種子,播種深度都以種子直徑的2~3倍為標準比較合適。大粒種子可采用穴播,穴深是種子直徑的2~3倍,播后覆土與床面平;中、小粒種子則是先撒在床面上,再蓋一層薄土;微粒種子則無須蓋土。

美人蕉種子

扦插

基本概念

扦插繁殖即取植株營養器官的一部分,插入疏松潤濕的土壤或細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為新植株。

注意事項

①作為采條母株,要求具備品種優良,生長健旺,無病蟲危害等條件,生長衰老的植株不宜選為采條母體。在同一植株上,插材要選擇中上部向陽充實的枝條,且最好節間較短,芽頭飽滿,枝葉粗壯。在同一枝條上,硬枝扦插要選用枝條的中下部,因為中下部儲藏的養分較多,而梢部組織常常不充實。

菊花扦插苗

②扦插應在剪取插條后立即進行,在秋末剪取的月季、木槿、凌霄等插條,由于不具備立即扦插的溫度條件,可以將插條剪好后,綁成捆用濕潤的沙土埋在花盆里,并放在室內溫度保持在0~5℃的地方,冬季注意不要使沙土太干,然后等翌年早春再扦插即可。對于月季花等花卉,也可冬季在塑料小棚里進行扦插。仙人掌等肉質植物的插條,剪取后應放在通風處晾一周左右,待剪口處略有干縮時再扦插,否則容易腐爛。四季海棠、夾竹桃等的插條,剪取后可先泡在清水中,等長出根來即可直接栽入盆中。對于月季、米蘭等,可將插條的下口在維生素B的針劑中蘸一下,然后取出后經一兩分鐘使藥液吸進插條后再插入粗沙中,這樣處理可以促進生根。

③扦插后要加強管理,為插條創造良好的生根條件,一般花卉插條生根既要求土壤濕潤又要求空氣流通,可以在扦插盆上或畦上蓋玻璃板或塑料薄膜制成的罩子,以保持溫度和濕度。罩子下面要墊上小磚,以使空氣流入。夏季和初秋,白天應將扦插盆放在遮陰處,晚上則放在露天處;早春、晚秋和冬季溫度不夠時,則可放在暖處或溫室中,但必須注意溫、濕度的調節。以后根據插條生根的快慢,逐步加強光照。

口紅吊蘭為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屬花卉,繁殖以扦插為主,一般剪取10至15厘米長的頂梢,插在潔凈的河沙中,保持適當的室溫,一月左右可生根成活,另行移植盆栽。

分株

基本概念

分株繁殖就是將花卉的萌蘗枝、叢生枝、吸芽、匍匐枝等從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為獨立新植株的方法,一般適用于宿根花卉。分株法分為全分法和半分法兩種。

全分法:將母株連根全部從土中挖出,用手或剪刀分割成若干小株叢,每一小株叢可帶1~3個枝條,下部帶根,分別移栽到他處或花盆中。經3~4年后又可重新分株。

半分法:分株時,不必將母株全部挖出,只在母株的四周、兩側或一側把土挖出,露出根系,用剪刀剪成帶1~3個枝條的小株叢,下部帶根,將這些小株叢移栽至別處,就可以長成新的植株。

注意事項

①分株由于具有完整的根、莖、葉,故成活率很高,但是繁殖的數量有限,分蘗力較強的種類常用此法,如蠟梅、棕竹、鳳尾竹、牡丹、芍藥、蘭花、萬年青、玉簪等。此外,如吊蘭、虎耳草等匍匐莖上產生的小植株,多漿植物中的景天、石蓮花等基部生出的吸芽(小枝),均可隨時分離出來栽植。

②一般早春開花的花卉應在秋季停止生長后進行分株,夏秋開花的花卉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分株。

嫁接

基本概念

嫁接是用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移接于其他植物體上。用于嫁接的枝條稱接穗,所用的芽稱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稱砧木,接活后的苗稱嫁接苗。嫁接繁殖是繁殖無性系優良品種的方法,常用于梅花、月季等。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具有親和力的兩株植物的形成層在結合處產生愈合現象,使導管、篩管互通,以形成一個新個體。

注意事項

①嫁接有枝接、芽接、靠接(將有根系的兩個植株在易于互相靠近的莖部都削去部分皮層,然后互相接合)、髓心接(接穗和砧木通過髓心愈合)、根接(以根為砧木)等幾種方法,但是無論哪種方法,在嫁接以后都要注意溫度、光照、水分等方面的管理。

②砧木最好選擇與接穗為同屬或同種的不同植物體,因為同屬植物之間的親和力強,嫁接愈合快,成活率高。

③砧木應根系發達、生長健壯,適應本地區的土壤、氣候,對蟲害等有較好的抗性。

④接穗應選擇生長充實、芽體飽滿的枝條。

⑤嫁接的季節因花木品種的不同而異,比如丁香用芽接法,多在夏季進行,扶桑用枝接法,在春、夏季進行均可。

壓條

基本概念

壓條繁殖是使連在母株上的枝條形成不定根,然后再切離母株成為一個新生個體的繁殖方法。壓條繁殖多用于莖節和節間容易自然生根,而扦插又不易生根的木本花卉。壓條時間在溫暖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北方則多在春季進行。壓條時,為了中斷來自葉和枝條上端的有機物(如糖、生長素和其他物質)向下輸導,使這些物質積聚在枝條的上部,供生根時利用,可進行環狀剝皮。在環剝部位涂IBA類生長素可促進生根。

壓條方法

壓條方法一般有普通壓條法、堆土壓條法和高枝壓條法3種。

①普通壓條法多用于枝條柔軟而細長的藤本花卉,如迎春、金銀花、凌霄等。壓條時將母株外圍彎曲成弧形,把下彎的突出部分刻傷,埋入土中,再用鉤子把下彎的部分固定,待其生根后即可剪離母株,另外移栽。

②堆土壓條法適用于叢生性強、枝條較堅硬不易彎曲的落葉灌木,如紅瑞木、榆葉梅、黃刺玫等。于初夏將其枝條的下部距土壤約25厘米處進行環狀剝皮約1厘米,然后在母株周圍培土,將整個株叢的下半部分埋入土中,并保持土堆濕潤。待其生根后到第二年春天萌芽前,刨開土堆,將枝條自基部剪離母株,然后分株移栽。

③高枝壓條法多用于枝條發根難又不易彎曲的常綠花木,如白蘭花、米蘭、含笑等。高枝壓條一般在生長旺季進行,挑選發育充實的二年生枝條,在其適當部位進行環狀剝皮,然后在塑料袋中裝入泥炭土、山泥、青苔等,用其包裹住枝條,澆透水,并將袋口系緊固定,以后注意及時供水,保持培養土濕潤。待枝條生根后自袋的下方剪離母體,去掉包裹的塑料袋,帶土栽入盆中,放置在陰涼處養護,待大量萌發新梢后,再見全光。

壓條繁殖最顯著的優點是容易成活,且能保持原有品種的特性,對于一些用其他繁殖方法不易繁殖的種類可選用此法。

新手巧選花

在選擇花卉時,要依據光照、溫度等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

光照

①有些長日照花卉每天需要12小時以上的光照才能開花,如北方春夏季開花的金魚草、碗蓮等。若不能提供有充足陽光照射的空間,不建議選購。

②短日照花卉包括多數原產于熱帶、亞熱帶的花卉,與長日照花卉相反,它們要在每天光照少于12小時的條件下才能孕蕾開花,如北方秋冬開花的一品紅、菊花等。

③還有一些對光照不是很挑剔的中日照花卉,黑夜長短對形成花芽無明顯影響,如香石竹、仙客來、矮牽牛、天竺葵、石竹等。

溫度

不同花卉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家庭養花時必須要了解所選花卉對溫度的要求,尤其是花卉對低溫的忍耐力。否則一旦溫度過低或過高,極易導致花卉枯萎甚至死亡。有些花卉,如雞蛋花、變葉木、龍血樹等,生長期間要求有15~30℃的溫度,并且耐寒性較差,冬季需要12℃以上的溫度才能安全越冬。龜背竹、蘆薈、米蘭等一般在10℃以下時停止生長,不耐5℃以下的低溫。而像蘇鐵、山茶等耐寒性不強的花卉及石榴、紫薇等耐寒性花卉在冬季就比較好養護,通常在0~5℃時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是在夏天就要注意溫度不能過高。

山茶

準備好養花工具

澆水壺

供盆花澆水用。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長嘴兼裝有細眼噴頭的,另一種是只有長嘴不帶有固定噴頭的。若用第二種噴壺,在噴灑葉面或盆栽小苗時,可臨時裝上細眼噴頭,使水像細雨那樣漸漸地噴灑在花木的葉面和花盆內;如需澆水入盆土,可卸去細眼噴頭,直接使用長嘴壺澆水。

噴霧瓶

供噴藥除蟲或作為葉面噴霧瓶使用。

修枝剪

分彈簧修枝剪和不帶彈簧的修枝剪兩種,供花木整形修剪或剪取花木枝條、接穗等用。

鏟子

移植播種、上盆加土等都需要用到。

嫁接刀

嫁接時需用到的刀子。

花架

有硬木花架、紅木花架、鐵架、枯樹根制成的花架等,主要用于盆花的裝飾。

澆水壺

噴霧瓶

修枝剪

鏟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武邑县| 贺州市| 阿拉善盟| 平湖市| 额尔古纳市| 稷山县| 杂多县| 宜州市| 平遥县| 瑞昌市| 夏河县| 丰镇市| 南川市| 东光县| 岳阳市| 手游| 樟树市| 开远市| 女性| 舒城县| 旬邑县| 米脂县| 霍林郭勒市| 汾阳市| 伊春市| 连江县| 东海县| 湖口县| 巨野县| 若尔盖县| 什邡市| 牙克石市| 大兴区| 呈贡县| 甘德县| 武宣县| 辽阳县| 页游| 隆安县|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