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員2009精華本
- 《程序員》雜志社
- 2959字
- 2018-12-27 00:11:35
外包: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知名外包咨詢公司 TPI 數據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簽署的外包協議金額為6年來季度最低水平,當季金額在2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外包協議僅128項,總價值大約為144億美元,交易數量較上年同期減少大約20%,比去年第二季度減少22%。由此可見:2009年,我國軟件外包產業形式并不樂觀。與此同時,眾多業內外人士都認為:這次金融海嘯,會形成全球服務外包行業的重新洗牌,尤其對于中國的軟件外包企業,更是難得的機遇。
一方面,我們不能由于市場的萎縮就認為外包行業前途黯淡無光;另一方面,我們更不能認為印度此次遭受了沉重打擊就盲目樂觀。到底應該如何,不妨從外部大環境和外包企業本身這兩方面來分析。
外部環境
經濟學家的分析認為:經濟危機,只會使得全球化加速進行,促進各種資源的更有效分配,以產出更多價值。在危機之前,雖然印度企業在軟件外包行業中一枝獨秀,但中國的企業正在逐步迎頭趕上,從印度人那里虎口拔牙,搶得訂單。危機發生后,印度的外包企業遭受沉重打擊,有些企業以往的年增長率是百分之三、四十,2008年驟降到百分之七八。而中國的軟件企業憑借更低的人力成本和更好的產品質量,形成了更大的威脅。印度國內不穩定的政治形勢又構成了另一項負面因素,不久前的孟買恐怖襲擊事件,更讓諸多歐美企業為之膽寒。到2008年11月末,印度全國軟件與服務外包協會(NASSCOM)經初步測算,預計2008~2009財年,印度IT BPO產業會首次出現負增長。
相比而言,我們國內的政治形勢一直風平浪靜,預計未來長期也不會有太大變動。而且中央政府在政策上也對外包有相當的傾斜。2008年底,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林哲瑩透露,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扶持中國外包產業的政策,目前已經形成了45條草稿,涉及稅收優惠、人才獎勵、企業投融資等諸多方面。這次政策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已經基本相當于國家對自主創新政策的支持水平,而且即將推出。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亦批準北京、天津、上海等20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離岸服務外包收入免征營業稅;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每新錄用1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從事服務外包工作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央財政給予企業不超過每人4500元的培訓支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然而政策雖好,能否落實到位卻有待事實檢驗。去年底,在北京舉行的一個行業協會的研討會上,很多軟件外包公司老總紛紛發言,表示北京市政府對 IT 服務外包實在是不夠重視;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相對于其他事情來說,IT企業實在算不上什么大事情。須知這不僅僅是老板們的看法,一些官員也對此表示贊同。
軟件外包企業所關心的宏觀因素遠不止政策落實這么簡單。在接受《程序員》雜志專訪時,博彥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王斌表示:“最擔心匯率的變化,因為這不在我們的控制范圍之內。”有關研究數據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軟件出口業的利潤將降低0.7個百分點,而3年內人民幣累計升值已突破20%。這對于作為成本按人民幣計價、收入按美元計價的軟件服務外包業來說,人民幣升值直接促使企業利潤嚴重縮水。
王斌還指出:“缺乏信息安全法律是困擾整個行業的問題。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方面,中國目前還沒有法律保護,這也使我們喪失了許多寶貴的機會。在勞動關系上,希望能對服務外包企業有一定的細分政策,因為外包是知識密集型行業,能吸引大量的大學生就業。另外,產權和股權交易機制的不完善也一定程度上放緩了企業擴充規模的腳步。”
反求諸己
要想求得好的生存和發展,外包企業不能只靠伸手要政策,更應該“反求諸己”,內外兼修,讓自己具備更強的應對風險的能力。讓自己做大做強。
目前,中國尚未出現一家服務外包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無法與世界頂尖企業相媲美,因此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同時,我們的軟件外包企業在品牌建設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其次,我們的企業還應在垂直行業上下工夫,深度挖掘在自己擅長行業的客戶的需求,從而提升公司在價值鏈中的位置,以爭取更高端的業務。而多數國內服務外包企業,還沒有形成行業咨詢和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在國內和海外行業市場上競爭力較弱。在王斌看來:“縱觀世界的服務外包公司,真正能取得領先地位的都是一些專注于一個或幾個行業的公司。經濟發展的趨勢就是要孕育出一大批這樣的公司,分工的細化必然要求專業,而專注于某一個垂直行業對服務外包公司來講無疑是關鍵性的。”他還表示:博彥在制藥、金融、電信等垂直行業的探索,使得許多垂直行業的重量級企業已成為他們關鍵的業務伙伴,博彥也定位到了高端業務,這對他們的長遠發展非常有意義。
軟件行業是對人才依賴性很強的產業。人才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中高級、復合型人才的緊缺,成為影響我國軟件外包服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普通的編程和測試人手已經漸漸滿足了市場需求,但是中高端的項目經理、系統架構師和既精通外語又精通外國語言文化的復合型人才還比較少。不過,金融危機給了中國企業一個吸納國際高級外包人才的絕佳機會。這些專業人士熟悉國際市場客戶、有豐富行業經驗,希望得到職業發展的進一步機會。如果中國企業能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有良好上升空間的職業發展路徑,再加上富有包容的企業文化,就很有可能吸納更多具備發達國家豐富經驗的外包專業人士加盟。
除了吸納人才,我們還應該抓住金融危機這個好時機,“吸納”受傷嚴重的企業,并購有潛力的公司,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外包行業整合的序幕已經拉開。”海輝軟件集團董事長孫振耀近日預測:現在中國有3000家軟件服務外包企業,未來5年內,也許會變成30家。王斌同時印證:2008年博彥做的兩筆收購,對他們在國內的業務很有幫助。就在本文即將付梓之際,獲悉東軟宣布將與大連華信合并,第一大軟件外包公司合并第二大軟件外包公司,這將使得中國擁有第一家超過兩萬人的軟件外包企業。
軟件外包,不僅僅是離岸外包,還包括在岸外包。我們的企業和政府不能總把眼光放在外國人的錢包上。中國作為新興的經濟體,有著龐大無比、深不可測的市場潛力。IDC預測:未來15年內,世界企業前500強中,中國將占有50 ~ 100家。這其中蘊涵的巨大發展空間,是印度的市場短時間內無法比擬的,更不用說超越了。不過機會能否把握,還要看我們自己。前不久,一家國內大型銀行的IT核心業務服務系統,就被印度的外包公司拿到了訂單。
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中國軟件外包企業也要注意商業活動的規范,遵守世界通行的規則,不要像印度的外包巨頭薩蒂揚公司和 Wipro 公司一樣。因為某些不規范的業務活動,2009年初,這兩家公司被世界銀行封殺,這對印度的整個外包行業形象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尾聲
IDC預測,短期內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市場的發展將明顯放緩,2009年市場增速較金融危機前的預測下調6%,至22.9%,增長率同比下降4.5%。但服務的外包和離岸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短暫的市場需求疲軟狀況有望在2010年得到緩解,并進一步釋放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國內服務市場在政府經濟政策的刺激和服務商整體交付能力不斷提升的支撐下,將加速釋放市場潛力,2009年將保持近20%的增速。離岸服務市場在危機之后仍將起到推動國內市場成熟的引擎作用。
由是觀之,2009年,正是中國的軟件外包企業苦練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整體水平的好時機;只有這樣,才能占盡先機,一旦春天再次來臨,便可率先怒放,成為世界 IT 大花園的最早盛開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