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槍械的發展歷程
槍械自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700多個春夏秋冬。在這700多年里,它不斷地改進完善,并在100多年前迎來了自動武器時代。
1.1.1 20世紀之前的槍械
據史料記載,公元1259年,中國就制成了以黑火藥發射子窠(鐵砂、碎瓷片、石子、火藥等的混合物)的竹管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隨后,又發明了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火銃。火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竹管突火槍

火銃
1.前裝槍
火藥技術和金屬管形火器于13世紀傳入歐洲,并在歐洲獲得了快速發展。到15世紀時,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繩槍。火繩槍從槍口裝入黑火藥和鉛丸,點火機構是一個簡單的呈C型的彎鉤,其一端固定在槍托一側,另一端夾著一根緩燃的火繩。
小知識:
火銃是中國元代和明代前期對金屬材質管形射擊火器的通稱,有時又稱火筒。火銃以火藥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是元明時期軍隊的重要裝備。明朝建立后,大量制造火銃,創造和發展了火銃同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嘉靖以后,明軍裝備的輕型手銃和重型火銃,逐漸被鳥銃和火炮所取代。

火繩槍

撞擊式燧發槍
由于火繩在雨天容易熄火,在夜間容易暴露,于是在公元16世紀以后,法國人馬漢又發明了燧發槍。
最初的燧發槍是輪式燧發槍,用轉輪與壓在它上面的燧石摩擦點火實現擊發,以后又出現了幾種利用燧石與鐵砧撞擊點燃火藥的撞擊式燧發槍。同火繩槍相比,燧發槍具有射速快、口徑小、槍身短、重量輕、后坐力小等特點,逐漸成為軍隊的主要武器。
1520年,德國鐵匠戈特發明了直線式線膛槍,又稱為來復槍。來復槍將膛線由直線形改為螺旋形,這樣可使出膛的鉛丸高速旋轉,飛行更加穩定,從而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加了射程。

膛線內刻有來復線
小知識:
來復槍,又稱“來福槍”。來復槍是英文rifle的翻譯,意思是槍管中的膛線。可以認為,凡是具有膛線的槍都可以稱作來復槍。而霰彈槍是一種槍管無膛線的滑膛槍,是從獵槍發展而來的。
1776年,英國人帕特里克·弗格森制造了新的來復槍,此槍除在槍膛內刻上來復線外,又在槍上安裝了調整距離和瞄準的標尺,從而提高了射擊命中率。

英軍制式Brown Bess前膛燧發槍
2.后裝槍
19世紀初,人們發現了雷汞以及含雷汞擊發火藥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即可引燃膛內的火藥,這就是擊發式槍機。1812年,法國出現了彈頭、火藥和紙彈殼組合一體的定裝式槍彈,于是,人們開始從槍管尾部裝填彈藥。

擊發式槍機
1835年,普魯士人德萊賽成功發明了后裝式步槍,他把自己造的槍稱為“針槍”。在使用時,射手用槍機從后面將子彈推入槍膛,在扣動扳機后槍機上的擊針穿破紙彈殼并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藥將彈丸擊發。
1867年,德國研制成功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支使用金屬外殼子彈的機柄式步槍,稱為毛瑟步槍。這種槍有螺旋膛線,使用定裝式槍彈,操縱槍機機柄可實現開鎖、退殼、裝彈和閉鎖。毛瑟步槍可靠性好,操作簡單方便,很快顯示出其威力。
毛瑟步槍后來進行了幾次改進,變成了使用口徑為7.92毫米的無煙火藥槍彈和5發垂直固定彈倉的步槍。20世紀初,很多國家的軍隊都裝備了這種毛瑟步槍。

“針槍”槍機

德萊賽“針槍”擊發發射裝置和槍彈示意圖

德國制式毛瑟步槍
1.1.2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槍械

一戰時期俄制的馬克沁重機槍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時期,槍械技術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這一時期的軍隊主要使用的是非自動步槍,每射擊一發子彈就需要拉動一下槍栓以將子彈上膛,彈匣容量較低,射擊速度相對較慢。
19世紀末開始出現了自動槍械,并被應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1884年,第一種現代意義上的自動槍械研制成功,這就是著名的馬克沁重機槍。該槍從1891年開始裝備英國軍隊,后來又被多個國家改進和使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參戰各國裝備了大量的馬克沁重機槍。特別是德國,對馬克沁機槍非常重視,是一戰前軍隊裝備馬克沁機槍最多的國家,據稱其裝備總數達到12500挺,每個團裝備100挺這種自動機槍。
在一戰著名的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使用馬克沁機槍對沖擊德軍陣地的英法聯軍掃射,使英軍一天的傷亡就達到近6萬人。馬克沁機槍一戰成名,在此役之后各國軍隊紛紛開始裝備,并稱之為最具威懾力的陸戰武器。于是自動槍械開始取代手動槍械,成為戰場上新崛起的一顆新星。

蘇聯紅軍使用的馬克沁重機槍

早期的馬克沁重機槍的使用圖
1.1.3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槍械
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車之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中參戰各國都裝備了大量的自動武器,主要為機槍、沖鋒槍和半自動步槍。
1.步槍
這一時期,傳統的拉栓式步槍的火力明顯嚴重不足,逐漸被新發展出的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所取代。二戰中的著名步槍有美國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M1卡賓槍、勃朗寧自動步槍和德國的G43半自動步槍、StG44突擊步槍等。

德國StG44突擊步槍

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雖然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在火力上要強于拉栓式步槍,但是在精度上,手動步槍要強于自動步槍。所以,前蘇聯和美國以及德國的狙擊步槍都采用的是拉栓式步槍。
2.沖鋒槍
二戰中沖鋒槍被大量使用,特別是在特殊地形中,沖鋒槍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例如城市戰和叢林戰等。
在二戰中,美國的湯姆森沖鋒槍、德國的MP40沖鋒槍和前蘇聯的“波波沙”沖鋒槍都是比較著名的沖鋒槍。

德國MP40沖鋒槍
3.機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機槍,這些機槍的性能和結構與現代機槍幾無區別。機槍是陸軍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它能夠提供持續的火力支援。雖然自動步槍和沖鋒槍也能夠連續射擊,但是自動步槍的槍管較薄,在連續射擊一定數量的子彈之后就會造成溫度過高,從而不得不暫停使用,這時候如果繼續射擊,不但精度和可靠性會下降,而且還有可能會出現炸膛事故。而沖鋒槍使用的是手槍子彈,在射程和威力上遠不及機槍。

德國MG42通用機槍
小知識:
MG42機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機槍之一,其理論射速可達1200發/分,是德國陸軍的火力支柱之一。
所以,機槍是二戰中最重要的步兵武器之一,這一時期的優秀機槍包括英國布倫式輕機槍、德國MG42通用機槍等。
4.手槍
手槍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作戰武器,它通常只作為副武器佩戴,在自衛時使用。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單兵火力較弱的情況下,手槍在夜戰和近戰中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手槍有美國的M1911A1和德國魯格P08等。

魯格P08手槍

左輪手槍
1.1.4 現代槍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槍械的設計和制造工藝得到飛速發展。
1.步槍
突擊步槍
現代主戰槍支的格局為美國M16突擊步槍和前蘇聯AK-47突擊步槍各占半壁江山。
小知識:
突擊步槍是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將步槍和沖鋒槍所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成功結合起來的槍械。《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對突擊步槍的定義為:一種重量較輕、槍長較短、具有沖鋒槍的猛烈火力和接近普通步槍射擊威力的自動步槍。
M16突擊步槍是美國于20世紀50年代研制、20世紀60年代開始裝備的一種5.56毫米小口徑突擊步槍,它有著射擊精度高和重量輕的特點,除了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大量采用之外,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巴西、以色列、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菲律賓、沙特阿拉伯、韓國、斯里蘭卡等數十個國家也有使用。
雖然M16突擊步槍的整體性能非常優秀,但其受制于較高的價格和惡劣環境下的低可靠性,剛好有一種槍彌補了這一缺點,這就是AK-47。AK-47突擊步槍的全稱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它是由前蘇聯的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所設計的,有著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易于維護、操作簡便和成本低廉的優點。雖然AK-47的優點很多,但也有著射擊精度低的缺點。

M16突擊步槍

M16突擊步槍(上)和AK-47突擊步槍(下)的長度對比
小知識:
AK-47突擊步槍便宜的價格是它最大的優勢,在非洲,二手的AK-47突擊步槍甚至僅需30美元即可買到。
除了AK-47和M16之外,德國的G36、奧地利的AUG和法國的FAMAS都是世界知名的優秀步槍。
狙擊步槍
在狙擊步槍方面,美國的M82、M24、M40以及法國的F-2、德國的PSG-1、前蘇聯的SVD等都是知名的優秀狙擊步槍。

精心偽裝的狙擊小組
卡賓槍
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普通槍械已經不再負責攻擊較遠距離的目標了,取而代之的是遠程炮火支援、空中火力支援。而且隨著槍械技術的發展,即便是槍管較短的步槍也擁有了較強的火力。于是,卡賓槍重量輕、便于攜帶的特點便凸顯出來,成為許多特種部隊和常規部隊的主力步槍。
現在世界上最熱門的卡賓槍莫過于美制M4。M4卡賓槍是由CAR-15步槍發展而來的,它與M16A2突擊步槍的部分零件可共享,而且有著重量輕、射擊精度高的特點,還能附加許多其他戰術模塊,比如瞄準鏡、榴彈發射器、戰術手電等。

M4卡賓槍
2.沖鋒槍
由于沖鋒槍發射的是手槍彈,其威力和射程非常有限,所以沖鋒槍在軍事上的用途已經逐漸被突擊步槍和卡賓槍取代,目前沖鋒槍主要裝備特種部隊和警察。

MP7沖鋒槍
小知識:
英語中沖鋒槍的叫法為Submachine Gun(字面:小型機槍)。按照《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中的定義,沖鋒槍是“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它是介于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于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于近戰或沖鋒,因而得名“沖鋒槍”。
目前,世界上知名的沖鋒槍有德國的MP5、MP7、UMP以及比利時的P90和以色列的UZI等。
3.機槍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機槍一戰成名,成為世界各國軍隊最為重要的武器裝備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機槍又一次穩固了它在戰爭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小知識:
據報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底戰役中,一名德國士兵使用MG42機槍和步槍給登陸的美軍造成了近3000人的重大傷亡。他本人認為倒在他槍口下的至少為1000人,很可能超過2000人,他也因此被人稱作“奧馬哈海灘之獸”。
現在,世界著名的機槍有美國M60通用機槍、M249輕機槍、M2HB重機槍以及俄羅斯的RPK輕機槍、PKM通用機槍和德國的MG3通用機槍等。

M249輕機槍
1.1.5 未來槍械發展遙想
殺傷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槍械或許已經不再僅限于依靠火藥產生殺傷力,激光和電磁可能也會成為現代槍械的接班人。
小口徑
槍械朝小口徑發展是一種趨勢,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發展出了小于6毫米口徑的突擊步槍。例如德國的MP7沖鋒槍,其口徑僅為4.6毫米。
小體積
現代槍械在體積上還有一定的改進余地,小型化是一種發展趨勢。許多現代的新型步槍都采用了無托設計,其目的是降低槍支的整體長度,以縮小體積、便于攜帶。此外,卡賓槍的興起也證明了槍支小型化浪潮的存在。

未來狙擊槍假想圖
小知識:
關于輕武器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比較明顯的趨勢有以下幾種:瞄準具——全天候化;槍支結構——通用化、槍族化、人性化;武器功能——多元化;單兵綜合作戰——系統化,如美國陸地勇士計劃、英國未來步兵技術計劃、法國先進戰斗士兵系統計劃等。
輕重量
雖然現在許多槍械都朝著輕量化發展,但是由于后坐力的存在,槍支的重量也不宜過輕。因為在射擊時,槍的重量能夠抵消一部分后坐力,以便于射手控制槍口跳動幅度,保證射擊精度。但以目前狀況來看,槍械的重量還有較大的改進余地,在今后一定時間內,槍械輕量化也會是一種趨勢。

槍械與智能機器人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