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LAB/Simulink與過程控制系統仿真
- 王正林 郭陽寬編著
- 1180字
- 2019-01-01 12:46:07
1.2 過程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
對于控制回路來說,在設定值發生變化或系統受到擾動作用后,被控量應該平穩、迅速和準確地趨近或回復到設置值。因此,通常在穩定性、快速性和準確性三個方面提出各種單項控制指標。
評價控制性能好壞的性能指標,是根據工業生產過程對控制的實際要求來定的。通常采用過渡過程性能指標和誤差性能指標來評價控制系統的優劣。
1.2.1 過渡過程性能指標
下面以設定值為階躍信號的響應為例說明過渡過程的質量指標,階躍響應的一般情況如圖1.3所示。

圖1.3 階躍響應瞬態指標圖
圖1.3中,tr稱為上升時間,它表示c(t)第一次達到穩態值c(∞)的時間。對于單調無超調過程顯然該定義不適用,一般可定義tr為c(t)從0.1c(∞)上升到0.9c(∞)所需的時間。
1.tp稱為峰值時間,它表示c(t)達到最大值cmax的時間,即系統過渡過程曲線達到第一個峰值所需要的時間,其大小反映系統響應的靈敏程度。
2.σp%稱為超調量,且
σp%越大則表示被控量偏離生產規定的狀態越遠。規定允許最大偏差。
3.ts稱為調節時間,且
其中Δ稱為允許誤差,一般取Δ=0.05或Δ=0.02。調節時間表示系統過渡過程曲線進入新的穩態值的±5%或±2%范圍內所需的時間。ts愈小表示過渡過程進行得愈快。它是反映系統過渡過程快慢的指標。
4.衰減比n
在阻尼振蕩中,兩個相鄰的同方向幅值之比稱為衰減比,通常用前一幅值與后一幅值的比來表示,如圖1.3中的n=B1:B2。
衰減比n是衡量系統穩定性的指標。衰減比小于1,是發散振蕩,系統不穩定。通常,為了保持系統足夠的穩定裕度,恒值系統的衰減比以4:1為佳;對于隨動系統,通常要求為10:1。
上述指標顯然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系統的性能,其中tr反映了快速性、σp%、n反映了相對穩定性,而ts是穩定性和快速性的一種綜合體現。
1.2.2 誤差性能指標
過渡過程性能指標從不同側面衡量了系統的性能,我們還可以用綜合指標來對系統過渡過程進行綜合評價。一個過程控制系統的質量主要看偏差的變化情況,階躍響應誤差指標圖如圖1.4所示。

圖1.4 階躍響應誤差指標圖
定義誤差函數e(t)=c(∞)-c(t),為圖1.4中的陰影部分所示。顯然,如果陰影部分的面積越小,則跟隨性能越好。
有如下幾種常用的誤差積分指標。
1.誤差積分指標IE
IE=∫0∞e(t)dt
顯然,該指標對于振蕩型過程不適用。
2.誤差絕對值積分指標IAE
IAE=∫0∞|e(t)| dt
3.誤差平方積分指標ISE
ISE=∫0∞e2(t)dt
第2、第3兩種指標均用于振蕩型響應分析,其中ISE指標比較適合在理論分析中使用。一般來說,在同等條件下,用ISE指標設計出來的系統與用IAE指標設計出來的系統相比較,其tr較小而σp%較大。
4.誤差絕對值乘時間積分指標ITAE
ITAE=∫0∞|e(t)|tdt
由圖1.4可以看出,無論是IAE和ISE,指標大小主要取決于第一塊面積,但在一般情況下,系統的相對穩定性σp%和綜合快速性st由第二塊面積的大小來反映,因此應加上第二塊在指數函數中的份額,處理方法是乘以時間函數t作為權系數。該指標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最優化分析和設計。
- Mastering ServiceStack
- Python零基礎快樂學習之旅(K12實戰訓練)
-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
- MySQL數據庫管理與開發(慕課版)
- INSTANT Mercurial SCM Essentials How-to
- 精通網絡視頻核心開發技術
- Flux Architecture
- Salesforce Reporting and Dashboards
- jQuery Mobile移動應用開發實戰(第3版)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第二版)
- AIRIOT物聯網平臺開發框架應用與實戰
- Learning Continuous Integration with TeamCity
- 計算機應用基礎案例教程
- Android移動開發案例教程:基于Android Studio開發環境
- OpenMP核心技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