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Eclipse Java開發

第1章 Eclipse概述及環境搭配

很長時間以來,記事本加JDK的開發方式占據著Java開發的重要地位,并且被多數Java開發人員所接受,甚至成為衡量一個Java程序員水平高低的標準。然而,Eclipse的出現,徹底改變了Java開發人員的開發方式,越來越多的Java程序員開始把目光投向這個“神奇”的集成開發環境。隨著Eclipse越來越受到廣大開發者的青睞,IBM也開始投入巨資來大力開發和推廣Eclipse。

具有如此巨大魔力的Eclipse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它又是怎樣一個發展過程呢?它是否可以真的滿足廣大開發者的需求?是否真的如大家說的那樣便于使用呢?

本章內容包括:

● Eclipse發展歷程、體系結構。

● Eclipse與其它IDE的比較。

● Eclipse的安裝。

● 體驗使用Eclipse開發Java項目的過程。

1.1 Eclipse簡介

1.1.1 Eclipse的由來和發展

大約在1998年左右,IBM公司遇到了一些挑戰,當時IBM的開發工具Visual Age for Java和WebSphere Studio很難集成到一起,并且底層的技術比較脆弱,這對于公司的進一步發展非常不利,因為以前的開發環境已經無法滿足業界應用開發的需求。

IBM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成立了一個項目開發小組來開發新的IDE,期望能解決上述矛盾。2000年,項目小組決定將他們的新一代開發工具命名為Eclipse。開發小組希望Eclipse項目能夠吸引開發人員,從而發展起一個強大而又充滿活力的商業合作伙伴(獨立軟件供應商)社區。但是為了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競爭,IBM決定推出Eclipse的試用計劃,并初步決定將Eclipse貢獻給開源社區。

2001年12月,IBM成立了以支持和促進Eclipse開源項目為主要任務的Eclipse協會,并向開源社區捐贈了價值4000萬美元的源代碼,從此Eclipse走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2004年初,為了Eclipse項目更好地發展,IBM和其他成員公司一起成立了Eclipse基金會(Eclipse Foundation)。

Eclipse目前主要由4個項目組成,分別是Eclipse項目、Eclipse工具項目、Eclipse技術項目以及Eclipse Web工具平臺項目,每個項目有一個項目管理委員會監督,使用GPL 1.0協議。Eclipse工具項目的主要任務是為Eclipse平臺生產最好的構建工具;Eclipse技術項目的主要任務是考慮到Eclipse今后的發展,為平臺培養后續的接班人;Eclipse Web工具平臺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更好的Web開發的平臺以及工具。

最初的Eclipse開發人員大部分來自于Visual Age for Java項目組,盡管Eclipse目前由開源組織Eclipse.org管理,但是Eclipse的開發仍然由IBM的子公司OTI(主要從事Eclipse開發)繼續領導著。

Eclipse支持當前幾乎所有的主流平臺,包括Windows、Linux、Solaris、HP-UX和AIX,這就大大減低了開發跨平臺的軟件的難度。Eclipse版本更新比較迅速,當前的最新版本是3.2(名稱為Callisto),本書講解的所有內容(包括實例與基礎知識)都是基于該版本的。

想了解更多關于Eclipse的信息,請訪問:http://www.eclipse.org/

1.1.2 Eclipse的體系結構

Eclipse如此廣受歡迎,源于其擁有一個優良的體系結構,該體系結構由一個微小核心及眾多插件組成。

Eclipse設計之初的目標就不僅僅是為了替代Visual Age for Java,而是要通過其特有的插件開發結構,開發插件使其支持任何語言開發,甚至使其成為繪制圖片的工具箱。基于Eclipse的核心,只要開發插件,就可以讓Eclipse做任何事情。下面就來分析一下Eclipse的體系結構,闡述Eclipse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Eclipse體系結構的核心是動態發現插件。Eclipse由一個很小的核心和大量建立在核心之上的插件組成,核心本身僅僅負責基本環境的后臺處理工作和提供標準的用戶導航模型,而插件則專注于自身任務的處理。基于如此優良的設計及體系結構,就可以用插件在Eclipse中實現任何想要實現的功能。

通過安裝插件擴展已有軟件功能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例如Web瀏覽器IE、Firefox任意一個都可以,其插件和Eclipse插件非常相似,都是要解決擴展性問題的。如果想既能瀏覽Flash動畫,又能瀏覽PDF文件,還可以播放音樂,就需要不同的插件保證不同內容能在Web瀏覽器中正確顯示。而在Eclipse中,可能需要編輯HTML文件、設計數據庫、開發Java程序或者編寫C++文件,因此就需要為實現這些功能安裝不同的插件,即自定義需要的插件。

理解Eclipse插件的關鍵首先是要理解Eclipse擴展點,每一個插件都是在現有擴展點的基礎上開發的,當插件向擴展點添加實現時,就認為其向平臺添加了擴展,是這個擴展點在Eclipse中添加新功能,擴展機制是將功能添加到平臺和其他插件的唯一方法。例如,在菜單中添加一項就是通過Eclipse擴展點實現的。所以當Eclipse插件實現了一個擴展點,就創建了一個擴展此外,擴展還可以創建自己的擴展點。這種插件模式的擴展和擴展點是遞歸的,而且被證明是非常靈活的。事實上Eclipse團隊本身就使用Eclipse平臺來進行Eclipse的開發。

插件的運行方式是動態的,即在真正使用到這個插件的時候,這個插件才會被調入內存;而當插件不再被使用時,它就會在恰當的時候被清理出內存。因此不必擔心隨著插件安裝數量的增加Eclipse運行時占用的內存也會增加。

如圖1.1所示是對Eclipse體系結構的一個很好的詮釋。

圖1.1 Eclipse體系結構

1、運行時內核

運行時內核負責所有已安裝插件的發現和啟動,并且創建關于插件的注冊信息。內核在實際需要某種插件時才加載該插件。除了內核外,其他每樣東西都是作為插件來實現的。內核使用擴展點來支持開發者添加其他文件類型,并且提供對定制安裝的支持,插件使用描述清單向系統描述自身。

2、工作空間

工作空間是負責管理用戶資源的插件。這些資源包括用戶創建的項目和其中的文件,以及文件變更和其他資源。工作空間還負責通知其他插件關于資源變更的信息,比如文件創建、刪除或更改。

3、工作臺

工作臺為Eclipse提供用戶操作各種工具的界面,其目標是通過為創建、管理和導航“工作臺”資源提供公共范例來獲得無縫的工具集成。它是使用標準窗口工具包(SWT)和一個更高級的API(JFace)來構建的;SWT是Java的Swing/AWT GUI API的非標準替代者,JFace則建立在SWT基礎上,提供用戶界面組件。

SWT比Swing更緊密地映射到底層操作系統的本機圖形功能,這不僅使得SWT更快速,而且使得Java程序具有更像本機應用程序的外觀和感覺。使用這個新的GUI API可能會限制Eclipse工作臺的可移植性,不過針對大多數流行操作系統的SWT移植版本已經可用。

Eclipse對SWT的使用只會影響Eclipse自身的可移植性——使用Eclipse構建的任何Java應用程序都不會受到影響,除非它們使用SWT而不是Swing/AWT。

4、團隊支持

團隊支持組件負責提供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支持。它根據需要添加視圖,使用戶可以與其所使用的任何版本控制系統(如果有的話)交互。大多數插件都不需要與團隊支持組件交互,除非插件提供版本控制服務。

小組開發的支持與工作臺之間實現了無縫集成,Eclipse中提供了支持小組開發的透視圖以及各種版本和配置管理的透視圖。

5、幫助

幫助組件具有與Eclipse平臺本身相當的可擴展能力。與插件向Eclipse添加功能相同,幫助提供一個附加的導航結構,允許工具以HTML文件的形式添加文檔。

Eclipse良好的體系結構非常值得借鑒,尤其是在開發高擴展性、通用性好的應用程序、軟件以及系統的過程中。

1.2 Eclipse和其他常用IDE的比較

因為Java語言相對比較年輕,所以在任何特殊開發環境中進行編碼的時間都不長。在提供新的特性、提高性能和增強易用性方面,Java IDE時而走在前沿,時而落后,各種Java IDE的普及也時盛時衰。

下面將Eclipse與目前常用的幾種Java IDE作一個簡單的比較,以便更全面地認識Eclipse,從而了解其優越性。

1.2.1 Eclipse和NetBeans的比較

NetBeans是一個全功能的開放源碼Java IDE,可以幫助開發人員編寫、編譯、調試和部署Java應用,并將版本控制和XML編輯融入其眾多功能之中。NetBeans.org是NetBeans的官方網站,由Sun公司在2000年創建,開發人員可以通過這個網站免費下載NetBeans。如今,NetBeans已經成為了Sun公司的主推Java IDE,也在不斷地聚集更多的用戶,成為了Eclipse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圖1.2所示是NetBeans首次啟動時的界面。

圖1.2 NetBeans

到目前為止,這兩種IDE的最新版本分別是NetBeans 5.5 RC2和Eclipse 3.2,二者在許多地方都大同小異。它們都有語法檢驗、代碼完成和代碼合并,都允許編譯、運行和調試代碼,并且都具有Ant、CVS和JUnit支持。此外,這兩種IDE都有集成的GUI生成器,只是Eclipse的生成器是一個單獨的組件——Visual Editor,需要單獨下載。這兩種IDE之間的最大差別在于:NetBeans有集成的Web開發支持,Eclipse沒有,但Eclipse有自動化重構,而NetBeans卻沒有。但是,即使某一特定特性對您很重要,缺乏這一特性也不一定會給您帶來決定性影響。因為這兩種IDE都是可擴展的,都可以使用插件,所以會發現一些免費或者廉價的可用插件,來彌補這個差異。

很多開發人員更喜歡Eclipse,因為其更易于使用。這是由細節和整體設計方面的許多因素所造成的結果,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能立刻使開發者想到所需要的工具。許多開發人員還發現,Eclipse更快、更穩定。有些事情是難以量化的,但又確實需要試著將它們量化出來,以確定Eclipse是否能讓我們的Java編程更快、更容易一些。

1.2.2 Eclipse和JBuilder的比較

可能有人會說,JBuilder已經不再做后續開發了,那么在這里將Eclipse和JBuilder相比較還有意義嗎?

JBuilder的發展情況的確令人惋惜,但是不能說在這里的比較沒有意義,畢竟JBuilder是曾經獲得廣泛使用的開發環境,其很多特性對于提高程序員的工作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JBuilder誕生于1997年,時至今日,已走過了近10個年頭,先后發布了12個版本(JBuilder 2006的版本號為12)。在JBuilder的發展歷程中,創新、追逐最前沿的Java技術一直是JBuilder秉承的發展理念,快速升級、不斷地增強功能也是其區別于其他IDE的特色之一。Borland于2006年上半年推出另一款代號為Peloton的JBuilder 2006。Peloton以Eclipse作為其底層技術架構,目的就是整合與其他開發商產品的協同能力(從而JBuilder一樣可以用插件),以后JBuilder將調整到以Peloton為基礎的發展道路上來。

從技術上來說,JBuilder和Eclipse相比各有所長,但是JBuilder不是免費的,一個學習版就要數千元,不過Borland提供了免費的評估版,可以作為學習之用。對于開發普通Java代碼,或作為學習之用,用JBuilder與Eclipse同樣合適。若開發Swing或EJB等,則Eclipse就不具有JBuilder的可視化操作的快捷方便等優點。用JBuilder開發EJB,只需要填寫必要的參數即可完成一個Bean的基本開發,只需關心所開發的程序即可,不必為了繁雜的底層XML配置文件辛勞,JBuilder會搞定一切,從而為開發者節省大量寶貴的時間和減少不必要的勞動。另外,對于不同的EJB服務器,XML配置文件的內容也不相同,如在Sun公司提供的服務器中注冊消息Bean的連接工廠的JNDI名稱的標簽名為<res-ref-name>,而WebLogic中為<connection-factory-jndi-name>;而使用JBuilder時,開發人員不需要關心這些,JBuilder完全做好了這些瑣碎的事,開發人員只需關注程序的業務邏輯控制。當然,在開始開發之前,進行有些繁瑣的必要的配置還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Borland已發布了最新的JBuilder 2007,是基于Eclipse重新設計的, 以一系列Eclipse插件的形式發布。

1.2.3 和其他IDE的比較

BEA Workshop Studio:

BEA Workshop Studio是一種集成開發環境,用于在WebLogic Platform上生成企業級的J2EE應用程序。WebLogic Workshop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程序設計模型,從而使開發人員可以集中精力生成應用程序業務邏輯,而不用考慮復雜的實現細節。BEA公司已經加入了Eclipse委員會,共同致力于Eclipse的發展。BEA Workshop Studio是基于Eclipse的最佳商業開發工具。目前BEA Workshop Studio的最新版本是3.0。實際上BEA Workshop Studio是在Eclipse上進行Web開發的有力工具,它主要是在WebLogic上開發企業級應用程序,它的實現是基于Eclipse框架的。其框架如下:

圖1.3 BEA Workshop Studio體系結構

Jdeveloper:

Jdeveloper是著名的數據庫提供商Oracle開發的Java IDE,它是一個具有高效生產力的3GL編程工具,它可用來為瘦客戶應用建立數據敏感的Java部件。Jdeveloper包含了開發人員在建立2層和3層數據庫部件和應用時的所有之需。實際上它主要是對Oracle數據庫的支持比較好。因此,如果開發的Java應用程序使用的數據庫是Oracle時,使用Jdeveloper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開發效率。

IntelliJ IDEA:

IntelliJ IDEA是一個功能全面、強大的Java編程環境。它包含refactoring(重構)、J2EE支持、Ant(批處理工具)、JUnit及CVS集成。IntelliJ IDEA還包括一個集成的編輯器、代碼幫助和高級代碼自動化工具。IDEA提高了Java程序員的編程效率,極大地縮減了任務的常規時間。

在編輯、運行和調試Java代碼方面,IDEA和Eclipse的基本特性基本相同,不過有時操作方式可能稍有不同。除了這些基本的編程特性之外,Eclipse和IDEA都提供了對更高級的Java開發工具的支持,例如Ant、CVS、JUnit和重構。通常,從另外一種IDE工具遷移到Eclipse上時,最困難的事情是學習如何在新環境中實現原來環境中的功能——由于Eclipse提供了如此豐富的特性,查找某個特性通常比較困難。幸運的是,在Eclipse的在線文檔中,有非常完整而且易用的幫助系統。

IDEA的一個優點是它集成了對Web開發的支持。有幾個第三方的插件可以為Eclipse添加這種功能,比如Lomboz、MyEclipse和Sysdeo Tomcat插件。從理論上講,Eclipse在性能方面應該更具優勢,因為它使用的是SWT,SWT使用了專用的構件——操作系統的UI元素;而IDEA使用的是Swing/AWT。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IntelliJ在實現IDEA的用戶界面方面做了很多杰出的工作,在一臺功能強大的機器上,二者性能間的差距是可以忽略的。同樣,Eclipse和IDEA都非常穩定,用戶基本上不會碰到什么問題。Eclipse用戶界面的一個優點是,它廣泛采用了向導——即一系列對話框,能夠引導開發者逐步執行特定任務,比如新建項目或類,連接到CVS倉庫等。當然,IDEA也有向導,但是Eclipse的向導十分完整,提供了更多可能用到的選項。

目前IntelliJ IDEA還不是免費的,因此使用IntelliJ IDEA您必須要付費,不過IntelliJ IDEA還是擁有一定的用戶數量。目前其最新版本為6.0,關于IntelliJ IDEA的更多信息請參考http://www.intellij.com

與這幾種IDE相比,很難說孰優孰劣,選擇何種IDE取決于開發人員在開發項目的過程中更關注于哪個方面。相比較而言,Eclipse在好幾個方面都有優勢,盡管它不是全能的,但我們還是有充分的理由來選擇Eclipse。

1.2.4 為什么選擇Eclipse

選擇Eclipse最重要的一點是,Eclipse是免費的,而且有大量的開源愛好者為其開發新的插件。目前幾種主流IDE的功能差別并不算大,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開發者會選擇最適合當前應用需求的開發工具來進行開發,實際上大多數的需求并沒有對IDE提出太多的要求,既然Eclipse功能并不比別的IDE差,而且它是免費的,那么為什么不使用Eclipse呢?

實際上還有一個優點,綜合來說,Eclipse在多個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優異,無論是性能還是可用性,相較于其它的IDE都比較優異。

Eclipse集成了不同的軟件開發工具產品,用戶可以通過相同的接口使用不同的開發工具,這樣可以針對開發者自身的具體情形定制自身開發需要的工具,將更有利于系統的開發。

在應用軟件或系統開發過程中,經常需要綜合多個中間件產品和不同的開發工具來進行開發,在實際使用中,這些工具之間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這時候Eclipse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基于Eclipse平臺,可以整合各種不同的開發工具,開發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綜合諸如檢測、調試、性能優化等不同的功能,從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更高性能和更好質量的應用軟件或系統。

1.3 Eclipse的安裝

Eclipse幾乎兼容所有主流操作系統平臺,考慮到多數開發仍然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統,因此本書中的所有實例都是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開發的,這里也只介紹在Windows上安裝Eclipse的操作步驟。

Eclipse是運行在JDK之上的,但是其自身并不包括JDK(Java Development Kit),因此安裝Eclipse之前需要先安裝及配置JDK。通常,安裝Eclipse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安裝JDK

2 配置JDK的系統環境變量

3 安裝Eclipse平臺

4 安裝Eclipse語言包

其中第二項和第四項都是可選的,但為了以后使用方便,同時避免出現一些奇怪的問題,強烈推薦讀者按照這樣的步驟完成安裝過程。

本書使用的JDK版本是穩定的JDK 5.0 Update 11,Eclipse版本為Eclipse 3.2.1。

注意:

其它操作系統平臺上安裝Eclipse的具體步驟可參考www.eclipse.org中的說明

1.3.1 安裝JDK

如圖1.4所示給出了安裝JDK的完整步驟。

圖1.4 安裝JDK的步驟

完成以上安裝步驟后,JDK就處于可用狀態了。一般情況下,Windows XP上的安裝不再需要設置JDK的環境變量,但是為了開發程序以及運行程序的方便,仍然建議將JDK的環境變量設置好,在下面的小節里會闡述如何設置環境變量。

Eclipse在運行中只是使用Java運行環境即JRE,所以也可以只安裝JRE,而不安裝JDK。但是,作為一個開發人員,安裝完全的JDK是非常有必要的。JDK中包含了Java的源代碼,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可以很方便地查看相關類的源碼和注釋。如果只安裝JRE,就不會有這樣的方便了。

有時,可能會因為JDK版本的問題而導致Eclipse無法啟動。一般有三種解決方法:

1、打開命令行窗口,如圖1.5所示:

圖1.5 解決Eclipse不能正常啟動的方法一

注意:

1.5中第三步的參數也可以使用JRE安裝目錄中的javaw

2、為eclipse.exe建立一個快捷方式,然后右擊該快捷方式,打開屬性對話框。

圖1.6 解決Eclipse不能正常啟動的方法二

其實,該方法和上一個方法的原理相同,只不過是采用了不同的實現方式。

3、將JRE安裝目錄拷貝到Eclipse的安裝目錄中。

1.3.2 設置JDK環境變量

雖然現在JDK的安裝程序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在不配置環境變量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是筆者還是強烈建議完成這些變量的配置。否則,可能會導致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不能運行javac、java命令等。

環境變量配置的詳細步驟如圖1.7所示:

圖1.7 配置JDK環境變量

注意:

變量中的“JAVA_HOME”可以使用實際絕對路徑替代,但是為了使用方便,建議不要替換。

對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其他版本,配置JDK環境變量的步驟與之類似;Linux下的環境配置請參考Sun公司的官方網站提供的幫助文檔。

1.3.3 安裝Eclipse

Eclipse的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屬于綠色安裝,只需將下載的壓縮包解壓到本地目錄即可,不需要執行任何多余的步驟。當然,前提是已經安裝并配置了Eclipse運行時需要的JDK。

Eclipse的安裝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下載Eclipse 3.2.1版本,打開:

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download.php?file=/eclipse/downloads/drops/R-3.2.1-200609210945/eclipse-SDK-3.2.1-win32.zip

從頁面中選擇一個鏡像站點。當然,提供鏡像站點的目的就是希望開發者可以從距離自己地理位置較近的站點下載,以提高下載速度。不過,目前還沒有位于中國大陸的鏡像站點。

2 將下載的壓縮包eclipse-SDK-3.2.1-win32.zip解壓到本地路徑(在本書中為:E:\eclipse)。

解壓完畢后,按照如圖1.8所示步驟啟動Eclipse:

圖1.8 啟動Eclipse

注意:

Eclipse的工作界面稱為Eclipse工作臺。Eclipse工作臺的各個區域都可以被單獨關閉、最大化、最小化和移動位置。

在Eclipse官方網站(http://www.eclipse.org)的下載首頁上(http://download.eclipse.org/eclipse/downloads/)提供了所有版本的Eclipse壓縮包。每個版本主要包含有三種類型:Latest Release、Stream Stable Builds、Stream Integration Builds,建議選擇Latest Release,這個類型是穩定版本的。

1.3.4 安裝Eclipse多國語言包

Eclipse通過多國語言包提供了良好的國際化支持。最令人心動的是,Eclipse的聯機幫助也有相應的本地化版本。雖然很多開發者更愿意閱讀英文文檔以獲得原始的信息,但是對于多數開發者來說,閱讀本地化的聯機文檔或者使用本地化的Eclipse版本會更有效率。況且,Eclipse的本地化做得相當出色,因此本書所有實例都將使用安裝了多國語言包的Eclipse進行開發。

Eclipse的多國語言包也是通過插件的方式發布的。Eclipse插件的安裝有兩種方式,link方式以及復制插件中的plugins和features目錄到Eclipse安裝目錄中的方式。Eclipse多國語言包的安裝采用前者,即link方式。

Eclipse多國語言包的安裝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下載Eclipse多國語言包,本書中使用的是3.2.1版本的語言包,下載地址為:http://download.eclipse.org/eclipse/downloads/drops/L-3.2.1_Language_Packs-200609210945/index.php;根據用戶語種選擇壓縮包,我們選擇NLpack1-eclipse-SDK-3.2.1-win32.zip來下載。

2 若當前的Eclipse處于打開狀態,先將其關閉,接著按照如圖1.9所示步驟完成安裝。

圖1.9 安裝多國語言包

在重新啟動Eclipse后,可能會出現某些內容沒有本地化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已經啟動了英文版。解決方法有:

注意:

許多開發者習慣在解壓多國語言包后,直接覆蓋eclipse目錄,以達到本地化效果。雖然該方法也能達到本地化效果,但這是一種錯誤的方法,會導致本地化不完整等問題。因此應采用如圖1.9所示的link方式。

若是在完成本地化之后啟動Eclipse并沒有實現本地化,那么應檢查以下幾個方面:

1. link文件是否放在links目錄下;

2. language.txt文件的路徑寫法是否正確;

3. 多國語言包的版本與Eclipse版本是否匹配;

4. Windows操作系統中區域和語言設置是否是中文,操作系統是否為中文版;

5. 如果以上都沒有問題,嘗試用以下方法解決。

注意:

若需要重新使用Eclipse的原始英文版,只需刪除links目錄或將其重命名為Eclipse不能識別的名稱。

1.4 體驗Java項目開發的便捷

如今開發前的一切工作都已準備就緒,本節就通過一個實例來與讀者一起體驗一下使用Eclipse開發Java項目的便捷。

1.4.1 新建Java項目

Eclipse提供的向導式創建Java項目的方法,一步步引導完成新項目的創建,在創建過程中完成各種配置,降低了出錯的幾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創建一個普通Java項目HelloEclipse的步驟如圖1.10所示:

圖1.10 新建Java項目

注意:

1.10中新建項目的步驟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后面的章節中,將會看到更多不同的方式,讀者可以根據習慣和實際項目需要選擇適合的方式。

1.4.2 在Eclipse中編寫代碼

上一小節中創建的項目還只是一個空的項目,沒有實際的源文件。現在就建立一個HelloEclipse. java文件,體驗一下在Eclipse中編寫代碼的樂趣。

圖1.11 編寫HelloEclipse.java文件

1.4.3 代碼調試

程序的調試是軟件開發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調試功能的支持及其易用性也成為了衡量IDE工具優劣的標準。而Eclipse提供了良好的調試功能,下面就以HelloEclipse.java為例體驗一下Eclipse的調試功能。

圖1.12 調試HelloEclipse程序

本節通過HelloEclipse的創建、編寫和調試,與讀者共同體驗了Eclipse開發Java的便捷。如今只是管中窺豹,后面的章節中將會更加詳盡地講解這些步驟。

1.5 小結

本章首先介紹了Eclipse的發展歷史及現狀,以及使Eclipse非常優秀的體系結構,該結構是Eclipse如此成功的關鍵。接著,通過Eclipse與當前主流的Java IDE簡單比較,更加突出了Eclipse的優點,這些優點也是開發者選擇其作為開發工具的重要依據。作為一款優秀的IDE工具,Eclipse的確能切實有效地提高開發效率,從而使在較短時間內開發出高性能、高質量的應用系統成為可能。

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Eclipse安裝過程卻極其簡單,沒有復雜的配置以及難于理解的奇怪問題。需要注意的是JDK的安裝及其環境變量的配置,這是開發Java程序的一個基本步驟。

最后,通過實例體驗,讀者應該已經對Eclipse的強大功能以及利用其開發應用程序的過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后面的章節將對這些優秀的功能和特性一一展開講解,Eclipse更加精彩的特性將會一一呈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荣成市| 郯城县| 茶陵县| 台中市| 虎林市| 明星| 唐海县| 塘沽区| 雅江县| 铅山县| 濮阳市| 拜泉县| 伊春市| 仁布县| 青铜峡市| 宕昌县| 扶余县| 申扎县| 罗甸县| 东源县| 和平县| 新沂市| 雷山县| 中西区| 会东县| 蒲江县| 黄陵县| 临泽县| 家居| 高雄县| 黎城县| 钟祥市| 赫章县| 固安县| 武隆县| 仙桃市| 松江区| 枣强县| 防城港市|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