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尚存,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1983年關于中共黨史系機構改革的談話【6】
6月4日
一、我個人服從上級規定,堅決退下來。1947年,我26歲就當系主任(華北聯大史地系副主任,高慶永、彭明為證)。那時26,轉眼62,垂垂老矣,應該退下來,選拔更年輕、更有能力的同志來干。我退下來,可以繼續為黨做工作,從事學術研究。一息尚存,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新班子成立前,我們老班子站好最后一班崗,堅持工作。
二、新的系主任、副主任如何產生?我個人意見,主要是依靠群眾路線,用民主方式,通過民意測驗來選拔;要相信群眾、相信民主,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貫徹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少數服從多數,把人心所向的同志選拔出來,由上級來批準委任。我認為,由個人選接班人的辦法,不是好的辦法,這是歷史的教訓。所以,我個人不準備提名,我今天當全系同志聲明在案,我只服從全系多數同志的提名,只相信民主的原則。現在已有同志在傳,說系領導和人事處已經內定了某某三個人擔任正副系主任。我聲明,沒有這個事,我根本沒有向人事處提過誰參加新的班子,人事處也沒有就此問題來問過我,今后也決不由我個人來提名。我只有一個想法:系主任不是什么官,做學校工作就不是做官,沒有多大權勢可言,只是承擔點義務,做點服務工作,而且還影響學術研究,時間不能保證六分之五。所以,我認為,我們全系教工(年紀已到離退休的除外),基本上都可以干。我26歲都干了,你們比我那時大多了、老練多了,都可以干。不過,現在要選身體好些、年輕些的,熱心為大家服務,辦事又比較公平,出以公心、立黨為公,又有一定業務水平的同志來干而已。今后可以不斷輪換。我個人主張,兩年改選一次,連選乃連任。我們系1979年用民主測驗評職稱,近年改選總支、改選教研室都進行得很順利。所以我相信是可以用民意測驗推選的。我認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選上了,多花點時間,為大家服務;沒有擔任職務的,就多寫些論文、多出點書、多教點書,都一樣是為人民服務。辦法:1.要大家醞釀,關心,出以公正的態度;避免幾次選不出來,不過半數、很分散的現象;2.勿為天下先,不輕率從事,多看看兄弟系、兄弟校,適當時候進行。這是我個人意見,也作為一種設想征求大家的意見。
7月11日
5月29日學校開過一個機構改革的黨委擴大會,5月30日謝韜同志在全校教工大會上傳達了教育部、中宣部“3·20”文件的精神。6月4日,全系大會我講過,張騰霄、謝韜希望我考慮退下來,退到第二線。請大家根據校領導謝韜同志的報告和傳達,醞釀一個系主任、兩個副系主任。
6月12日上午,騰霄同志同我談了一個上午,主要研究對學校今后規劃的意見,也談了系的行政機構改革問題。他說,校領導有一個意見,要我和宋濤、吳寶康少數幾位系主任擔任名譽系主任,要我們系自己醞釀一個年輕化、革命化的新班子:一個50多歲的系主任,最好不超過55歲,要有業務水平和一定的社會影響和社會聯系,兩個50歲以下的副系主任,最好更年輕一些,這兩個人年齡也拉開一些,形成一個梯隊,即55歲左右的、40歲左右的這樣一個梯隊,加上一個老的名譽主任,管管大事,考慮一些長遠規劃方面的問題。騰霄同志說,校領導認為我們系是問題比較少的一個系,復校這些年來比較正常、比較團結的一個系,要求我們這個系的機構改革也能走前一點。他說,檔案系和哲學系是兩個試點的系,檔案系有個名譽系主任吳寶康,哲學系沒有名譽系主任,新的行政領導要更年輕化,年齡上爭取形成一個梯隊。
我對騰霄同志說,按我個人愿望,我愿意離休,離休后還可以為共產主義奮斗,專心搞點科學研究,著書立說;如果70歲還能執筆寫作,從現在62歲算起,還有8年;系里請我的話,還可講點專題課。
其次,如不能離休,我希望就做一個老教授,也可帶點研究生,講點專題課,參加點社會上學術活動,像吳大琨、馬奇這些同志那樣。我說,因為我手里黨和國家給的學術任務就夠我忙的了。6月6日何長工同志親自打了一個電話給我,說,劉瀾濤同志6月初代表中央常委找王首道同志、何長工同志、蕭克同志三位老同志談話,傳達中央常委的意見,說,因為三位老同志都是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就不再擔任政協副主席,但要他們多做些黨史方面的工作,要何長工同志把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的工作繼續擔任下去,具體工作可以由李新、胡華等同志多做,說寫黨史人物傳的工作很重要。中央常委說得這樣具體,對我們是很大鼓舞。何長工同志聽了中央常委的意見后,找了鄧力群同志,請中宣部對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多領導,就是按耀邦同志的批示,黨史人物研究會繼續由中宣部領導。鄧力群同志對何長工同志、老同志很尊重,說,這沒有問題,不過他很忙,請何老多多負責。這都是何老親自打電話對我說的。還說,爭取明年編到三十卷,還有《中國大百科全書》“科學社會主義”卷的中共黨史條目264條,我和林茂生為正副主編,系幾位同志是編委,這一工作擔子也不輕。還有學位委員會、職稱委員會的工作,這些我跟騰霄同志都說了。
第三點,我的意見,擔任不擔任名譽系主任對我是無所謂的,我覺得不一定必要,當然對這個系我是關心的、有責任感的。作為黨員來說,個人服從組織,這個問題由校領導、校黨委考慮決定。騰霄同志做了點解釋說,名譽系主任主要是從一些同志代表學校的學術地位、社會聲望出發,人民大學不能沒有一些老同志。至于系的新班子,我主張發揚民主,群眾大家來考慮,我只能作為系的一員來考慮,我不贊成由我個人來提名單,我已在6月4日全系大會上說了。騰霄同志希望我抓一抓這個工作。
6月下旬,我到教育部去開了十來天會。7月1日中午,我接到謝韜同志給我來的電話,說校黨委開會,先定了三個名譽系主任,即我一個、宋濤一個、吳寶康一個。因為從嚴掌握,所以最多不超過五個人。說黨委會通過了檔案系的班子,希望我們抓一下。要稽程給我文件并同我聯系,當天辦到。稽程給我打電話說,一種辦法,各種形式自己醞釀;一種辦法,校黨委派人來協助。希望用前一種辦法,但民意測驗只供領導參考,不是選舉,最后由領導批準,報上級備案。
7月2日,我們開了個系委會,學習了文件,初步進行了討論,決定今天開大會傳達文件,分單位討論醞釀。由于快放假了,本學期來不及民意測驗,2日中午謝韜又打電話給我,告訴哲學系三個梯隊,校黨委已通過,下午宣布,供我們參考。他的意見,黨史系最好也是這樣三個梯隊。當然,對檔、哲兩個系的做法,改動得很大,我思想有些跟不上。我說,下星期六我們開全系大會,我可以轉達校領導的這個意見,同全系同志,同總支和全體黨員商量。
當然,從我們老的行政班子來說,王淇同志已經正式調走了,我在6月4日全系大會上已經明確表明,我沒有抓住這個職位不放的思想。從7月2日系委會上發言和個別交談來看,我們其他做行政工作的同志也沒有戀棧的思想,大家都是說自己的科研計劃、建設新課的任務、編書的任務都忙得顧不過來,且說也有一定的年紀了,身體也累,都表示贊成支持一些更年輕些、更有活力的同志來承擔工作。更沒有發現給自己爭的現象,或者給自己的什么人爭,或者分出彼此、互相爭奪的現象。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系沒有這個現象,至少現在還沒有發現這種現象,希望以后也不出現這種現象。大家都是黨員,站在黨的立場。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哪幾位同志來承擔行政工作,只不過相對地說,這幾個人來做還可以,比較合適,不是說別人水平就比他們低,新上來三個人的各方面水平,就比別人高一頭,那不見得。關鍵是多數人都能接受,能夠同意。新領導雖然年紀輕些,經驗少些,相對說,聲望也不一定那么高,但大家能同意、支持、接受,那么在大家支持下、老同志幫助下,就可以把工作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