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我沒瘋,我只是與眾不同
- 祈莫昕
- 1009字
- 2015-07-17 11:17:02
有一個精神病患者,他覺得自己是一個蘑菇,于是每天都蹲在墻角一動不動,不管風吹日曬雨淋,任誰和他說話,他都不愿搭理。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醫生和看護都拿他沒有辦法。
當一個新來的醫生了解到這些情況后,什么也沒說,只是來到這名患者旁邊,用和他一樣的姿勢蹲下去,也不動彈。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這樣,當這名病患來到墻角,醫生也來到墻角;病患蹲下了,醫生也跟著蹲下了。兩人沒有什么交流,只是重復著一樣的動作。
雨季過后的一天,病患突然對醫生開口了:“Hi,你也是一個蘑菇嗎?”
醫生看著他,點點頭。
病患接著說道:“那雨季過去了,我想我們都長成熟了。我覺得你長得很不錯呀!”
從此,這名病患和醫生成為了朋友,他們有聊不完的關于蘑菇和森林的話題。
在大多數人眼中,精神病患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他們的腦子“不正常”,甚少能與人有效地溝通。然而事實上,所謂的精神病患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也豐富得多,他們的世界絕非只是“一個蘑菇”那么簡單。
我們的大腦,是自然界構造最為精密也最為復雜的器官,研究顯示,沒有人能夠完全地開發自己的大腦,在那些溝溝壑壑的皺褶中,我們所啟動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換句話說,大腦對于我們而言,依然是一個潘多拉魔盒,神秘且充滿未知。
正常人的大腦尚且如此,那么那些精神病患者的大腦呢?是什么奇怪的東西在左右著他們,以至于他們顯現得與常人如此之不同?
當一個人的肢體協調能力出現了問題,那他眼前的景物是正常的,還是與他一樣發生了傾斜或者倒轉?
當一個人嘴里說著胡話,他的大腦里是不是已經一片混沌?
好人可以瞬間變成惡魔,他們是瘋了,還是瘋了,還是瘋了呢?
狂躁之后漸變抑郁,為什么有些人還能夠創作出驚世文明的藝術作品?
有的人外向得無以復加,有的人則永遠縮在自己的殼里,為什么會如此之不同?
有的人大腦受到創傷之后,為什么會只記得當天發生的事情?
……
這真是一個瘋狂的世界,有那么多看似“不正常”的人在手舞足蹈,精神病人的世界也許我們不懂,但實際上,沒有誰生下來就愿意自己“有病”,生活的背景、家庭的教育模式以及遺傳的因素,都可以左右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如果我們深入探索一下,看到了他們那些反常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或許能夠更好地了解那些精神病患者的內心。
本書選取了24個不同的類型故事進行講述和深入的剖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那些不被關注的,縮在陰影里的一群人的生活和心理。事實上,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多彩,充滿單純的美好。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