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家之學,并起爭鳴,經過一個相當時期之后,總是要歸于統一的。統一的路線有兩條:(1)淘汰其無用,而存留其有用的。(2)將諸家之說,融合為一。在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并天下,已可說是切于時務的興,而不切于時務的亡了。但時異勢殊,則學問的切于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天下統一,則需要與民休息,民生安定,則需要興起教化。這二者,是大家都會感覺到的。秦始皇坑儒時說:“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諸家之學,并起爭鳴,經過一個相當時期之后,總是要歸于統一的。統一的路線有兩條:(1)淘汰其無用,而存留其有用的。(2)將諸家之說,融合為一。在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并天下,已可說是切于時務的興,而不切于時務的亡了。但時異勢殊,則學問的切于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天下統一,則需要與民休息,民生安定,則需要興起教化。這二者,是大家都會感覺到的。秦始皇坑儒時說:“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