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們養育孩子,孩子教育我們

世界需要純粹,請從大人做起

所有的大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經營一個“表情”,但涉世未深的孩子連“表情”是什么都還不知道。大人的惡毒在于,他們在年少時吃過的苦,都希望年輕人再吃一次。所以他們一再說,孩子,堅持單純!你大可問問,哪一個大人,沒有一張屬于自己的“臉譜”?而你們卻純如白紙!

如果大人都不裝X,那么,孩子們也大可保持原汁原味赤膽真魂無所顧忌純潔樸實。但最大的問題是,在魚龍混雜大小齊全的公共舞臺上,有幾個大人不裝X的?如果大人都在裝X,然后讓同臺的孩子不裝X、要赤誠,這就等于在給孩子們挖坑!世界需要純粹,但請從大人做起!

要想教育好孩子,請先教育好自己。你自己活明白了沒有?你自己活輕松了沒有?不要做孩子的“生活代理人”,不要做孩子的“幸福代理人”,不要做孩子的“未來代理人”,不要把“父母的身份”轉化成“經紀人的身份”。做父母的唯一義務,就是讓孩子快樂——讓童年回到童年,把孩子還給孩子。

我最好,從不望子成龍,只希望他成為他自己。將來,他也只活成他自己,有罪受罪,有功立功,有德修德,有苦受苦,都是他自己的。我只負責告知其對錯、善惡、是非、真假、好壞。

我跟蛋蛋之間的交流,可能更多的是把他還給他的那種交流方式。他是個人,他有個他,我要把這個他還給他。

孩子,首先是人,才是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普度父母躬身修行的小菩薩!

我希望每個人都保留一點孩子氣,保留一點純真,保留一點純正,保留一點純粹。別太成熟,別太世故,別太計較。

孩子在你肚子里的時候她是孩子,當孩子生下來以后,她的大名叫“人”,她的小名才叫你的“孩子”!首先她是“人”,是需要被嚴肅尊重的“人”;其次,她才是“孩子”。

“為你好”的整個導向其實是依托于未來的,我為你未來好,我為你明天好,因此我今天要你這樣。那我們反問一句,未來是指向五年、十年以后的,你自己能知道你五年、十年以后怎么生活嗎?你自己知道五年、十年以后這個世界發生什么變化嗎?你自己知道你五年、十年以后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樣子嗎?當你不知道這個可以觸及的未來是什么樣的時候,你就沒有資格對孩子說我是為你的明天好、我是為你的未來好。

不要對孩子說“為你好”,別明天、別未來、別幸福、別永遠。要對自己的孩子做“對你好”,做今天、做現在、做當下。“為你好”三個字特別邪教,假的是“負責”之名,行的是“改造”之實。一個父母,連明天的生活方式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敢對孩子的未來進行“規劃”!

“做父母天經地義都是對的”,這個觀點一定要刪除。做父母一定要通過孩子的認知來修正自己的錯誤。孩子一開始是不愿意做人類的,孩子一開始是不愿意接受人類的語言和人類的文化格式的,孩子在生下來12個月的時間里一定不用漢字來表述、不用語言來表述,只用四個最簡單的字告訴我們他的需要和心理感受:啊、哦、咦、唉。哭一下、笑一下、拍一下、動一下,我們都懂了。最簡單的語言反而讓我們能更深刻地懂得孩子,我們大人用復雜的思維和智力乃至智慧和情商這種高超的人類藝術來要求孩子,所以在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犯錯誤了,我們能不能保持一個更簡單的交流狀態?

問:老杜,你打算把蛋蛋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才?答: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能夠成為他自己,至于他將來會是什么人才,只有到了自己能夠確認的時候他才知道。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不希望他因為追求優秀而失去了精神健康。精神健康第一、身體健康第二、優秀與否第三,我不望子成龍,他可以平庸一生。

孩子有天賦人權,這個人權叫犯錯。我們最忌諱犯的錯誤是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有很多種:他的決策權,他的思考權,他的自我規劃權,他的選擇權,他的創造能力權,他的勇氣,他犯錯誤的權利。這些我們都要尊重的。

#面對孩子犯錯# 至今沒打過;至今不恐嚇;蛋蛋有犯錯的權利;不犯錯的孩子沒出息;我們會坐下來跟他分析錯誤的原因;我們會分享他犯錯有哪些好處;希望他下次還要勇于犯錯,然后我們繼續分析;給他分享我會如何犯錯的策略;別跟我學,我太屌了。

我們父母有時候也要重新審視自己,看是否具備了做父母的資格,尤其是30歲以前的人,嚴格來講還是個孩子,心智、社會認知都沒達到一個層次狀態,有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冷靜,而且一定要去想一想,我有什么資格跟孩子說,我是為你好。

現在的孩子,都是流水線生產的

現在的孩子,都像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作業流程都不低于20年,都一個型號的,一個批次一個批次的。

這樣的時代,讓自己的子女子承父業,進入仕途,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

父親和領袖的唯一區別是,父親說:孩子,不能去啊!領袖說:兄弟們,趕快沖啊!

對于孩子的教育,優秀不優秀不重要,懂沒懂才重要;成績好不好不重要,心理健康不健康才重要;在學校里排名多少不重要,身體健康才重要。

太悲劇了,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成“父母面子的加工廠”了!

孩子不是工具。一不是教育騙子的賺錢工具,二不是父母翻身的賭博工具。孩子是人,所以到我家推銷教育產品的騙子都會被我趕出去。不打造天才,我的孩子可以平庸。

學習不等于拼命念書,念書不等于永爭第一,考試成績更是衡量學習(和智商)的毒瘤。我個人認為孩子一年的上學時間不應該超過六個月,每一天的學習時間不應該超過六個小時。現在,很多父母的觀念都被帶偏了,逼著孩子爭第一,把大好的童年時光全給毀了!

“起跑線”就是一條“偽線”

別逼自己的孩子去追求“第一名”,孩子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給他的人生道路挖的坑。“第一名”獲得越多的孩子,未來的“坑”就越大。大人在“孩子第一”面前爽了,但孩子未來“不再第一”的“心理代價”誰來承擔?人生,沒有永遠的第一名!醒醒吧,大人們!

不要望子成龍,不要做孩子的“命運經紀人”,在孩子“有所成”和“很快樂”之間你要做個選擇(如果不能兼得)。不要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然后要求他學這個學那個,不要在課外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周末就是周末,把周末還給孩子,讓孩子親自生活。你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更不知道孩子的未來。

現在的父母,沒幾個合格的:人人都不像爹媽,個個都像經紀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奇貨可居”!誰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自己的幸福愿望”?

我對孩子生活的要求只有三大核心:快樂第一;身體健康第二;心理健康第三。至于是否“優秀”我從不要求,我對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身心健康比成績優秀更重要”。

關于孩子教育,我主張偏才。多數人都期望孩子文武雙全,一個“全”字害死多少激越少年!當“望子成龍”成為所有父母的集體理想時,我卻“望子成賊”。想象一下,這世界果真“群龍成災”,那“賊”就會成為屌師。東方教育善于“補短”,求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西方卻已“揚長”。

我最自豪的是,我養了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我偶爾會帶著孩子逃學。假使他成年后很辛苦,但至少,他的童年曾經快樂過!

起跑線,是教育界最大的毒瘤!

做老師恰恰要忘掉“老師”這個身份,忘掉“教”而轉向“學”,跟著孩子一起“學”;尤其是對待小學的孩子,決不能用“教”這種教條思維。嚴格地說,你不是在“教知識”而是在“送歡樂”。你要去了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小心思,然后跟隨他們一起“寓樂于教”,這才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张家口市| 凤山县| 裕民县| 全州县| 河北区| 株洲县| 康平县| 钦州市| 卓尼县| 同江市| 西畴县| 项城市| 六枝特区| 灵丘县| 纳雍县| 民和| 专栏| 静海县| 柘荣县| 桦川县| 太仆寺旗| 益阳市| 肃南| 凤城市| 丹阳市| 连江县| 鄄城县| 土默特左旗| 黑河市| 南投市| 孝义市| 静乐县| 佛坪县| 博野县| 江北区| 丽水市| 安义县| 呼图壁县| 潼关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