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恨著恨著就愛上了:杜子建謬論集
- 杜子建
- 3473字
- 2019-01-09 15:50:59
舍得時常清空,才能突破瓶頸
“明白”是休眠欲望的開始
看懂表面內容僅為“知道”,理解語義后的“未說”方為“明白”。
“明白”這兩個字,一般都出現在事故發生之后。“明白了”有時候是后悔的意思,“后悔了”卻未必意味著明白了。
“知道”是激活欲望的開始。“明白”是休眠欲望的開始。
“我知道”是孩子們的口頭禪,“搞明白”是老江湖的口頭禪。從“知道”到“明白”,中間隔著三個問號。學會問自己,多問。“皓首窮經”就是這個意思。我知道么?我真的知道么?我知道不知道?
看到,不等于看見;看見,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透;看透,不等于看開。
其實我每天都會寫幾句“正確的廢話”。因為我在回歸“常識”,而所有的常識,都是正確的廢話。但可惜,這個時代越來越背離常識了。
講課四年,謬論多多,但其實我只講了兩個字——常識。我希望我身邊的每一個好友都回到常識之中,而不是困在理論和學問里面,更不能沉迷在欲望和夢想之中。(回到常識,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那叫“有知識”。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那叫“有智慧”。這個文字教育我們,知識越多越傻X。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
傻X的事做多了,總會牛X那么一下子。哈哈,但漫長的人生最后都只是傻X的人生而已。
興趣即意義;堅持即捷徑。
世人但有殊癖,終身不易,便是名士。
現實基礎不牢固的人,沒資格談夢想。
一分歲月一分貨
#人生觀# 關乎苦樂、悲喜、榮辱、生死,它是受世界觀影響的;#世界觀#關乎正邪、是非、善惡、好壞、對錯,它由人生觀推進構成;#價值觀# 關乎輸贏、成敗、得失、主次、大小、高低,它又受世界觀影響。以上三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推進并決定人生格局和命運。
記住,一分歲月一分貨,年齡跟厚度成正比(包括蠢貨)。
堅持,才會深刻!沉淀,才會厚重!孩子們總不懂!
“人生七級” 1.奴級(一無所長,賣尊嚴的);2.徒級(無一技之長,賣苦力的);3.工級(有一技之長,賣手藝的);4.匠級(有一技特長,賣專業的);5.師級(有一學之長,賣學問的);6.家級(有一見之長,賣見解的);7.哲級(有一道之長,賣理想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或許是李白一生最大的底褲(如果這是他的代表作的話)。當今年輕人拿這個名句用來勵志當然是“超級范本”。但作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為何不灑脫地寫成“天生我材何必用,千金散盡不須來”?李白,終其一生,都想混個公務員干干。
#張岱自稱# 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出自《自為墓志銘》)。著名的官二代兼敗家子,精于茶藝鑒賞,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張岱。
思考孔子、老子、莊子會發現他們之間有趣的人格奧妙。孔子天生苦逼命,喜歡自己折騰自己,70歲還要死讀書,奴役了自己一輩子。老子想得開,反正是個屌絲,就當自己是城鄉結合部一放牛的,隨性順天。莊子不干了,萬物精靈,誰都不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追求人生的高峰體驗。一個法人,一個法地,一個法天。
唯人史觀的時代已經來臨
要寬容每個人的“第一次”,要原諒他們的魯莽,諒解他們的吵鬧,甚至要體諒他們的倉促和無知。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無數的“第一次”,我們在自己的“第一次”時,一樣的倉促、窘迫、興奮、不知所措以及很單純地愚蠢著。
盡量不要去挖苦別人,除非萬不得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世界多元,生態鏈必有頂端和末端,都應該存在。沒什么不對的,除非大是大非。
#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來自比較,跟差的一比就馬上幸福了。比較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人等公交,來第一輛車人少,空位不理想,不坐;第二輛沒空位,不坐;第三輛人多,不坐;第四輛人擠人了,不坐;第五輛車來時下雨了,想上沒擠上;第六輛車來了,拼命擠上去被夾成豆干了,但終于擠上了!心想:真幸福!人,就是賤。
三千年鑒史無非功名利祿,八萬里悟道終歸山水田園。
人的一生,大抵是從體力向智力不斷升級的過程,不斷學習不斷跌倒不斷進步,最后,大部分人都能活成智者。
#破五寄語# 30歲時爭取肚子里有貨,40歲時爭取腦子里有貨,50歲時爭取口袋里有貨。一不能急,二也別弄顛倒了。破五即破窮,即破智窮、破學窮、破文窮、破命窮、破交窮。肚子里沒貨時,口袋里是空的;腦子沒貨時,口袋里有貨也是假的。
#掙錢# 人生,要么窮得沒面子,要么富得沒面子;左右是個沒面子,你選!
吃虧是福很正確,但需要10~20年后才有效。福,是一種慢效藥。
孤獨,是基于人生的
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只有兩件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為這兩件事去掙錢,掙錢只為這兩件事。
人生也就兩個詞:掙錢、爭氣。沒錢的時候,委屈理想去掙錢。有錢的時候,放開野心去爭氣。
生何以堪,死何以惜。
人生若有方向,也無非三個:向著希望而去;向著喜歡而去;向著生命而去。#方向# 所有的方向——革命方向、事業方向、愛情方向、人生方向,一開始都無法定出對錯(所謂苦樂榮辱),唯當這個“方向”走到尾聲,你才能定義出它真正的好壞優劣(心境變化)。就生命觀照而言,當官未必是對的,務農未必是錯的;榮華未必是對的,清貧未必是錯的。方向,向來用倒推來定義對錯。
沒人屌你的時候,叫寂寞。你不屌別人的時候,叫孤獨。
孤單,是基于人群的;孤獨,是基于人生的。
人生歸攏,只有兩種,要么被別人害死,要么被自己害死,僅此。
人生,大抵上只有兩種生活模式:要么爭取,要么掙扎!
人生處處是離歌。
人生中90%的東西是要離去的。人生有80%的時間用來受委屈,才有那20%的痛快,快意是來自委屈的集加。留不住的就不要強行挽留,不是我的不強行霸占,該來的坦然接受,該走的也不遺憾。人生會經歷無數的人、事,最后你會發現,都是離去。
知足的前提在于自知。每個人因其學識經歷文化能力的不同,所能駕馭的財富也是不同的。其實換句話說,每個人的財富均有定數。有些人一年收入不能超過20萬,有些人一年收入不能超過100萬,有些人一年收入不能超過1000萬。有定數的,超過了定數,必有禍端。
迷茫,源于對自己的高估
我能做到“不惑”,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搞得定的事情我就搞,搞不定的事情我就不搞,該爭取爭取該默認默認。我確認我已經活到了“不糾結”的人生狀態,該來該去該生該死都只做到“盡我所能,敬天所意”。四十不惑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不知、不能、不明、不逮。
迷茫,就是高估自己了。只要放低,放到自我高估的三分之一,迷茫就會自動消失。
當你能力不夠的時候,你想做什么不重要,你能夠做什么才重要;當你能力夠的時候,你能夠做什么不重要,你想做什么才重要!
人來世上一遭,就是來體驗天高地厚的。怕就怕,終其一生,不知天高,不知地厚。
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用最高的智商、最深的激情來挑戰自己的愚蠢。這是上帝賦予人類最復雜也是最歡樂的游戲——刁難自己,而后含笑九泉!
#人生遷徙# 少年的理想是進城,中年的理想是出國,晚年的理想是回村。所謂人生,就是不斷跟自己繞圈子。
哪里有明天,哪里就是世界;哪里有昨天,哪里就是故鄉。
很慶幸自己還有一點故鄉,千里歸程之后還可以短暫地淡漠江湖;而很多人,已經沒有故鄉了!
每個風光者的背后,要么骯臟,要么滄桑,別無例外!
有些錯,不必改,不損人則宜。
君子不器,大道無方。志同則味近,道合即聲遠。
無事別惹事,遇事別怕事
人生搞明白兩個詞:我要、我怕。搞懂后,達到人生的高度。在這之前,學會以上內容。
#原則# 無事別惹事,有事別多事,遇事別怕事,出事出大事,事后不論事。很多人的生活都還是雜亂無章的:主題模糊、目標模糊、雜草叢生;多數人都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能做什么、能追求什么,稀里糊涂的,一副無所適從的狀態。
弘一法師說:“每日即一生。”在佛學中把人生碎片化,每日是一生,每日都是新生。就像海明威那句“太陽照常升起”。男人的腔調就是氣概,該開始就開始,該結束就結束。
困頓里,口占修行,便是自欺;豪闊時,舌燦低調,多是矯情。
氣象的人,滿身的山水、風雨。有時候,有的人已經具備了風雨,還沒有山山水水。當你看到山水風雨時,你就看到了江湖。
每個人其實都活在血路上,但凡你是活著。一條血路,別無選擇。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自由,而是對失去自由的漠然。
決定小事情,你用聰明就夠了;決定大事情,你用感覺就夠了;決定人生(因為過于復雜),請使用直覺吧。很多時候,直覺高于智慧,如同想象力勝于知識一樣。
一味追求高度就是追求風險,一味追求厚度就是追求平實,兩宜的做法是三分的高度七分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