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波羅”登月球創造奇跡
1969年7月16日,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舉世矚目的“阿波羅”登月發射吸引了大約100萬人前往卡納維拉爾角觀看。承擔首次登月任務的是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米切爾·科林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埃德溫·奧爾德林。他們技術熟練,遇事冷靜。當地時間9:32,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發射,將美國宇航員送入奔月的征程。
飛船起飛后102小時45分43秒,登月艙沿拋物線緩慢地在月球“靜海”區安全降落。
船長阿姆斯特朗緩緩走上艙門平臺,面對陌生的月球世界深深地凝視了幾分鐘,然后他挪動右腳,一步三停地走下扶梯。5米高的9級臺階,他整整花了3分鐘!隨后,他的左腳小心翼翼地觸及月球表面,而右腳仍然停留在臺階上。當他發現左腳陷入月球表面時,才鼓起勇氣將右腳踏上月球表面。這一步使人類在航天領域、在對地球之外太空的認知上有了一個極大的飛躍!
活動結束后,3名宇航員共乘指揮艙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濺落。整個飛行歷時8天3小時18分鐘,在月球表面停留21小時18分鐘。時間雖然短暫,卻是一次歷史性的壯舉。
相關鏈接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總統宣布美國將執行“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1969年至1972年年底,美國共發射了7艘載人飛船進行登月飛行。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開展了一系列實地考察工作。包括采集月球土壤和巖石標本,在月球建立核動力科學站,駕駛月球車試驗等。他們在月球共停留了302小時20分鐘,行程90.6公里,帶回了381千克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實地拍攝了月球照片,初步揭開了月球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