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愛堅毅
- 閻寶華 馮冀 陳金華
- 1371字
- 2018-12-26 15:05:29
孟子勸說齊宣王
孟子名軻,戰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學說,使儒家的思想理論趨于完整。后世尊孔子為“至圣”,孟子為“亞圣”。
孟子主張“行仁政”,勸告統治者要使黎民百姓“不饑不寒”。為了推行自己的主張,孟子曾仿效孔子開辦私學,教授弟子;也曾同孔子一樣,到各諸侯國游說,向當權者宣傳自己的思想,希望得到重用。他的足跡到過齊國、宋國、騰國、魏國……在齊國時,他一度擔任齊宣王的客卿,有機會時常在齊宣王左右,闡發自己的思想。
有一次,齊宣王召來孟子,對他說:
“你可知道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歷史?談來給寡人聽聽?!?/p>
孟子聽罷,沉吟了一下。他一向主張“民貴君輕”和“王道”,反對“霸道”,當然不肯跟齊宣王談什么稱霸的事,于是他說:
“大王,您說的這個我不清楚。如果要談,我可以跟您談談‘王道’的事?!?/p>
所謂“王道”,就是君主以仁義治天下的政策。
齊宣王聽了,便問:“那你說說看,一個國君要具備怎樣的品德,才能稱王天下呢?”
孟子立即答道:“我認為,一個國君,只要他能安撫人民、保護人民,他就可以稱王天下。”
“依你之見,”齊宣王追問,“像寡人這樣,是不是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可以?!泵献臃浅?隙ǖ鼗卮稹?/p>
齊宣王哈哈一笑:“我倒要問問夫子,你是怎么知道我可以的呢?”
孟子不慌不忙地說:“這是我推測出來的?!?/p>
“夫子如何推測?”
孟子說:“前次,我同大王的近臣胡龁(hé)聊天,得知一件事,由此得知大王很有仁愛之心?!?/p>
“噢,是什么事?”齊宣王很感興趣。
于是孟子講述了下面這件事。
有一次,齊宣王坐在朝堂之上,正處理公務,偶然,一抬頭,看到一個差役牽著一頭牛,緩緩從堂前經過。齊宣王見了,就問:
“喂!你把牛牽到哪兒去?”
那差役回答:“啟稟大王,我奉命把牛牽去殺了,用它的血涂在祭祀用的鐘上,用它的肉作為祭禮。”
那牛似乎聽懂了人話,站在那里,發出“哞—哞—”的哀鳴。
齊宣王走近那頭牛,見它正在瑟瑟發抖,眼眶里噙著淚水,惻隱之情油然而生,當下命令那差役:
“快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恐懼顫抖的可憐樣子。它有何罪,卻要赴死!這不就如同一個沒有罪過的人,卻被無辜地押上刑場嗎?”
差役不敢違抗,連聲說“是”,牽著牛調轉身,從原路往回走去。
齊宣王松了一口氣,剛要回到朝堂上去,只見那個差役又跑了回來。
“啟稟大王,”差役說,“放了這牛,今天的祭祀還要不要舉行?是不是以后不再用牲畜的血涂在祭祀的鐘上,也不再用準備祭禮了?”
齊宣王聽了,頓時變了臉色。
“祭祀怎么能廢除呢!這樣吧,你用只羊換下這頭牛,祭祀照常進行?!?/p>
差役這才得令而去。
孟子的故事講完了,他對正在專心聆聽的齊宣王說:“大王,你連殺一頭牛都不忍心,對老百姓肯定會非常仁愛的。有了這種仁愛之心,你一定可以稱王天下。”
“是么????哈哈……”齊宣王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孟子的一生中,在齊國待得時間最久,他對齊宣王這個人抱有很大希望,不止一次地勸說齊宣王行仁政。以羊換牛不過是剛有些仁愛的苗頭,孟子想讓齊宣王在滿足的同時,發揚光大這種仁愛精神。齊宣王開始對孟子十分尊敬,而且采納過孟子的一些建議??墒呛髞?,齊宣王漸漸疏遠了孟子,有時還對孟子采取陰一套陽一套的做法,尤其是他不聽從孟子的勸阻,討伐而且吞并了燕國,這使孟子非常失望。他再三考慮之后,辭去了客卿的職位,悶悶不樂地離開齊國,回故鄉鄒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