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國家控制的集體化經濟,存在著對共同生產監管活動缺乏激勵而引起的無效率,這就使原本在農業生產中就頗為困難的計量和監督問題陷入幾乎無解的困境。原有農業體制同時損失了監管者和勞動者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其要害是國家行為造成的嚴重產權殘缺。從另一個角度看,低效的體制潛藏著較大的體制校正效果,又使產權改革成為一件可能贏利的事情。不過,國家難道會僅僅因為集體經濟的低效率就主動對自己的制度產品改弦更張嗎?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總之,國家控制的集體化經濟,存在著對共同生產監管活動缺乏激勵而引起的無效率,這就使原本在農業生產中就頗為困難的計量和監督問題陷入幾乎無解的困境。原有農業體制同時損失了監管者和勞動者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其要害是國家行為造成的嚴重產權殘缺。從另一個角度看,低效的體制潛藏著較大的體制校正效果,又使產權改革成為一件可能贏利的事情。不過,國家難道會僅僅因為集體經濟的低效率就主動對自己的制度產品改弦更張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