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舊式文字中,往往以作者自己的態度,強迫讀者起同感。如敘述一悲事,結尾必用:“嗚呼,豈不悲哉!”敘述一樂事,必要帶“可謂樂事也已”之類。其實這是強迫讀者的無理的態度。悲不悲,樂不樂,讀者自會感受,何必諄諄然教誨人家呢?
描寫!描寫!部分的精細的分寫,勝于全體的敘述和說明!再進一步說,要印象的描寫!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暗示的
前節的所謂部分的描寫,并非一定主張絕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我國舊式文字中,往往以作者自己的態度,強迫讀者起同感。如敘述一悲事,結尾必用:“嗚呼,豈不悲哉!”敘述一樂事,必要帶“可謂樂事也已”之類。其實這是強迫讀者的無理的態度。悲不悲,樂不樂,讀者自會感受,何必諄諄然教誨人家呢?
描寫!描寫!部分的精細的分寫,勝于全體的敘述和說明!再進一步說,要印象的描寫!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暗示的
前節的所謂部分的描寫,并非一定主張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