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寫生時發現的物理學家
- 家長是孩子的心理輔導師
- 楊忠健
- 3227字
- 2015-06-10 20:31:56
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每個孩子生長的重要小環境。家庭可以滿足每個家庭成員的不同需求,同時,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為家庭做貢獻。家庭是以婚姻與血緣關系,或者以法律領養關系所構成的一個社會單位,同時,家庭成員還應當有共同的生活。家庭中的情感交流深刻,成員之間的關系密切。婚姻和血緣關系使家庭中具有親情。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一個家庭雖然只有有限的人口,然而,“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見,處理家庭關系與家庭事務也不容易。對孩子如何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也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這方面有許多心理因素值得家長來探討。
現在許多家庭中,家長對家庭教育抓得辛苦,但成效不大。其實,家長的指導作用更應該體現在對孩子獨立性、好習慣、心智技能、道德品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不必越俎代庖地去幫助孩子完成具體作業。家長一般做不好孩子的作業;而萬一做好了,對孩子就更不利,因為孩子會角色模糊,離不開拐杖,患上學習的軟骨病。
當前中國社會的特點是:貧富差距加大,出生率下降,科技進步,信息泛濫,媒體多樣化,生態惡化,文化多元,城市孩子多為獨生,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家庭教育遇到了新情況。
我們看一棵玉米,玉米穗子結得大,其優勢在什么地方?優勢并不在玉米稈,也不在葉子,而是在地下的根系。如果根系太弱,上頭催起來了,也沒有后勁。家庭教育,發生在兒童成長的早期,就像玉米在壯根,把根搞壯了以后,不愁結不出碩果。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在許多情況下,孩子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后果而進行學習的,家長的行為會被孩子學習、模仿,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行為,為孩子做出榜樣,以利于孩子提高發展的水平。
家庭文化背景是孩子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剛剛開始學習的年幼兒童來說,家庭中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文化活動相對更為重要;而對青少年兒童,其獨立文化活動對其學習成功相對更為重要。盡管家長教育程度對兒童學習發展有重要影響,但這并不是決定兒童學習成功的唯一因素。社會學習理論啟示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家庭學習環境的創設,才更可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親子活動:青少年心理自我鑒定表
說明:以下請你回答的是自你上學以來的日常自我感覺。能做到或基本能做到的,請在“是”字上打鉤;很少做到或從未做到的請在“否”字上打鉤。自己對自己做出鑒定,盡快地回答每一個問題;答題時不要與別人商量,否則,這份表格就失去了意義。要求真實、坦率、認真地回答全部題目,不要漏題。所有答案不必公開,自己保密。
1.對家庭、班級和學校的生活感到習慣而不厭煩。
2.能以一定的靈活性適應周圍人際關系的變化。
3.做事情總有明確的目標,在一般情況下能說到做到。
4.當自己行為遭到反對時,能自我調整,不一意孤行。
5.經常留心周圍人際環境的變化。
6.講良心,做了錯事感到內疚。
7.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態度端正。
8.有助人為樂精神,肯關心、幫助別人。
9.能基本正確評價自己的各種品質。
10.能和異性同學正常交往。
11.按時作息,睡眠良好。
12.學習不感到很困難,經過努力,可以達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
13.對周圍人們持信任態度。
14.對自己的性發育情況有正確的了解和評價。
15.沒有經常頭痛現象。
16.待人熱情、友善,而不是冷漠無情。
17.對學習和課外活動有主動精神。
18.以積極態度看待自己形象。
19.對性的問題好奇,但不過分關注。
20.從來沒有記憶減退,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的現象。
21.希望在學習、工作各方面超過別人。
22.能站在客觀的角度體會別人的內心感情。
23.沒有明顯的自卑感。
24.沒有不良的性行為習慣。
25.在一般情況下情緒正常、樂觀。
26.對新知識、新書感興趣,求知欲強。
27.在集體生活中有一定責任感,愿為集體出力。
28.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29.沒有明顯地陷入早戀而不能自拔。
30.對困難挫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31.不做多數人反對的事。
32.對自己青春期發育感到自豪,沒有不安、害羞或煩惱的情結。
33.能控制自己的憤怒、焦急、憂慮情緒。
34.在多數情況下能決定自己的行為。
35.沒有孤獨寂寞感,覺得生活充實、愉快。
36.有一定的膽量和勇敢精神。
37.有上大學的強烈愿望。
38.在集體中占有一定位置,不是被人遺忘的人。
39.愿意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義務。
40.想了解人體的一切奧秘。
41.在多數情況下表現誠實。
42.有理想,經常想象自己將來要干一番大事業。
43.對父母有愛和依戀之心。
44.對自己的前途充滿希望。
45.認為人類的性行為應該控制,也能夠控制。
46.對不公正的事情表示氣憤。
47.對社會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但從不做出越軌行為。
48.參加考試或競賽能應付裕如,從不慌亂。
49.有適度的自尊心。
50.對家庭、學校生活感興趣,認為生活是幸福的。
青少年心理適應測量結果
請你將自己的得分與標準分加以對照比較,你就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水平,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
每個學生都會遇到心理適應問題。如果你學點心理知識,有助于你加強自我修養。以下五個方面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心理發展情況:
(1)對學習的態度——要求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學用腦的原則;發展智力,高效學習,能夠創新,你會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學習是實現美好理想的階梯。
(2)人際適應能力——你要學習尋覓知己、播種友情的學問。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你心理健康的表現,又是你成才的必備條件。你要關心他人,平等待人,講究文明禮貌,達到與別人的心理相容與心理溝通,你會成為幸福的人。
(3)對自己的態度——要正確評價自己,敢于自我批評,勇于表現自己的各種能力和創造性,但決不盛氣凌人,靠自己言行一致的行動去實踐,去贏得社會的信任和歡迎。
(4)性心理水平——你要學習與同齡的男女同學高尚而瀟灑地相處,認識自己身體的構造,適當地學習性知識;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達到外在美和心靈美的統一。
(5)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各種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標準是:認知正常、情緒適度、行為協調、溝通和諧、個性健全。
請你參照以上標準,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品質,那么你就大有希望,大有前途。
評分標準:25分以下為適應不良,25~36分為適應一般,36分以上為適應良好。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在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叫他畫靜物寫生,寫生對象是插滿秋菊的花瓶。等到麥克斯韋交卷的時候,父親邊看邊笑了起來,因為滿紙都涂的是幾何圖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圓圈,還有一些三角形,大概是表示葉子。細心的父親立即發現小麥克斯韋對數學特別敏感,在孩子的眼中,許多事物的形象都變成了幾何圖形。于是,父親教他幾何學,又教他代數。果然,不久,麥克斯韋在數學上表現出過人的才華,15歲寫出數學論文,發表在《愛丁堡皇家學會學報》上,他終于成為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家庭是最穩定的社會細胞,即使在20世紀中后期史無前例的文革浩劫之中,許多地方和單位都不穩定,大多數家庭還是穩定的。這是由于家庭提供了人類生存和繁殖的基本職能。
父母對孩子的訓練,不僅在于他們能成為多么聰明、多么有成就的人,而且在于他們能與人相處,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承擔行為產生的結果。耐心且因材施教,才能成功。
學校教育是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則是現實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的,兒童必須接受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才能真正成熟起來。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可以使兩者相得益彰。家庭教育可以為學校教育打好基礎,因為學校的作用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向兒童傳授社會規范、價值觀、知識和技能,以促進人的社會化。實踐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樂于接受和實行學校的各項要求;可以使學校教育對癥下藥,家長能向學校提供孩子全面情況并積極支持、配合學校的教育措施,一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長和學校聯系方式有:打電話、通信或發電子信件;參加家長會或家長座談會;參加學校的家長日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