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兩漢三國時期(4)

有一次,梁鴻出潼關經過京師洛陽,登上邙山,看到帝王宮室奢麗,想到百姓勞苦饑寒,不禁感慨萬分,因作《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批評朝政。漢章帝知道后大為震怒,下令緝捕梁鴻。梁鴻只得隱姓埋名,帶著孟光逃亡。他倆先到山東,又跨淮河、過長江,一路到了吳地(今江蘇蘇州、無錫一帶),因仰慕故人泰伯之高風,就在其墓地鐵山安頓下來,并依附當地名士皋伯通。

他們居于皋伯通廊下小屋內,為人傭工舂米,依靠自己的勞動過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雖儉樸卻也充實、愉悅。每次梁鴻收工回家吃飯時,孟光不敢仰視他,總是把托盤高高舉在眉前,請丈夫用餐,即“舉案齊眉”,以此表示敬意。(“案”就是托盤,擱飯菜的一種用具,類似矮腳的小案幾。)顯見柴米夫妻是何等的關愛有加,互相謙讓、體諒、敬重。皋伯通見了很為驚訝,稱許他們“非凡人也”。文首所引《后漢書·逸民列傳·梁鴻》中的那段話,便真實、客觀地反映了這段故事。

夫婦倆常倘徉于山水之間,贊山川之秀麗,抒心中之不平,憂百姓之疾苦。據說梁鴻閉戶著書千余篇之多(今多散佚),還幫助無錫人民興修水利,疏浚了惠山古溪,這便是無錫亦稱“梁溪”的由來。人們為了感謝和懷念他們夫妻倆,后來將鐵山改為“鴻山”,把他倆在鴻山鐵檻寺的故居稱為“鴻隱堂”,并高立兩人塑像,至今猶存。

元人編有《舉案齊眉》的雜劇。《儒林外史》第十回:“席終,歸到新房里,重新擺酒,夫妻舉案齊眉。”明代吾丘瑞《運甓記·官誥榮封》:“重效鴦鴛戲,歡諧伉儷,唱隨永娛,齊眉舉案,偕老永隨。”最著名的是《紅樓夢》里寶釵和黛玉兩人“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之后,寶玉曾對黛玉說了句“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網上有個署名“書生論劍”的寫了首《七絕》:“梁鴻宅畔盡芳菲,范蠡湖頭滿落暉。一寸柔腸愁別久,校書人遠念加衣。”

絕世美女的畸形之愛——董卓、呂布與貂禪

“力斬亂臣憑呂布,舌誅逆賊是貂禪。”——北宋邵雍

董卓(130?—192年),東漢末年一代梟雄,字仲穎,臨洮(今甘肅省境內)人,放大火焚燒東漢都城洛陽是他的主要罪狀之一。但客觀來說,董卓也并非一個罪大惡極、毫無是處之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最先發明的,他是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后來曹操的名載史冊之舉,只是COPY了他。另外,他也很重視人才并禮賢下士,如啟用早期并不出名的曹操,可曹操后來還恩將仇報要刺殺他;他又花大價收買人才呂布,希望能為自己所用,以成就一段霸業;對一心想謀害他的王允,也毫無戒備。當他死后,連蔡邕(著名才女蔡琰即蔡文姬之父)這樣的一方名士亦為其嚎啕大哭,以報知遇之恩。

呂布(151?—198年),東漢末到三國時期的一員名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人,論武功在三國群雄間絕對坐頭把交椅,“Number one”,方天畫戟是其杰出兵器,赤兔寶馬是其神奇坐騎。可惜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后被董卓利誘殺了忠臣丁原,但自己也不得善終。

貂禪,東漢末年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本姓任,小字紅昌,一說出生在并州郡九原縣(今山西省忻州市境內),一說出生在陜北的米脂(而她的情郎、一代英雄與帥哥呂布,則據說出生在附近的綏德;所以,“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語便由陜北流傳到了全國);漢靈帝時,年方15歲的她因美貌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禪冠(漢代侍從官員帽飾),從此更名為貂禪。

東漢末年,宮廷風云驟起,動蕩不安。貂禪無奈出宮,被司徒(其職務相當于今之國務院副總理)王允看上,始命為歌伎,后收為義女。不久鐵腕大臣董卓專權,貂禪見堂堂東漢劉氏王朝竟被他操縱在股掌之上了,很是怨憤;便于月下焚香禱告上天,愿為主人、義父分擔憂愁。這就是著名的“貂禪拜月”典故。

貂禪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當她在王家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情景正好為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義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羞愧地趕緊躲進云彩后面去了。因此,貂嬋后來也就被人們稱為有“閉月”之美了。

王允眼看董卓有篡奪王位之跡象,日夜愁腸百結、無計可出,突心思一轉,設下連環計:他先把貂禪暗地許給英俊魁梧、武藝超群、勇猛無雙、但不乏幼稚簡單的一代少年英雄呂布,再明地又把她獻給梟雄老將董卓。呂布英勇卻年少,董卓則老奸而巨滑。為拉攏呂布,董卓又收他為螟蛉義子,不惜以重金和愛馬相贈,并任命他為京畿長安之警備司令。此二人都是好色獵艷之徒。此后,美冠天下的貂禪,即以雙重間諜身份周旋于他們之間,玩著天下一流的“無間道”,或送呂布以秋波,或報董卓以媚眼,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貂禪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施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搞特務工作的女子;而且她干這行比西施還老到,是個職業間諜,因為她受過職業政治家王允長期、正規的訓練。

呂布自董卓正式收貂禪入府為姬后,心懷不滿。一日,他乘董卓已上朝后,入董府探視貂禪,并邀她在董府內鳳儀亭相會。貂禪一見他,假意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令呂布更加憤怒。這時恰好董卓回府撞見,貂禪又哭訴呂布調戲她,故董卓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對呂布直刺。呂布只得飛身逃走,從此“父子”兩人互相猜忌。于是王允乘機說服呂布,不久呂布終于為情所燒,意氣沖冠,率眾起義,鏟除董賊,立下莫大功勛。之后,貂禪正式成為呂布一人之寵妾,他倆倒是有過一段郎情妾意、男歡女愛、干柴烈火、云來雨去的美好日子。這真是“騎馬就要騎赤兔,嫁人就得嫁呂布”啊!

但好景不長。數年之后,在著名的白門樓事件中,呂布壯烈殞命,貂禪又成了單身女子。曹操欲效法王允重演“連環計”于劉關張桃園三兄弟,遂賜貂禪與關羽。貂禪這次卻不再配合了,“引頸祈斬”,倒被關羽保護逃出,削發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派人抓捕貂禪,貂禪毅然撲劍身亡,最終一刻保持晚節,成了烈女。哎,“江山代有俊杰出,殺賊何必須女人?”

由于呂布、貂禪、董卓三人的關系,是建立在有特殊軍事任務的基礎之上,所以他們只能是一種三角畸形之愛。再說,當時貂禪正值豆蔻少女的十六歲年華,而董已是五十七歲的糟老頭子,她怎么可能愛他?不過逢場作戲、同床異夢罷了。但是在董被呂消滅之后,貂禪與呂已不再有什么顧慮,一美女一英雄、一佳人一俊男,且都正當妙齡,又有老鄉之誼,還是有過一段短暫但美好的真正的愛情生活的。

但網上有人說,貂禪一生至少有四個男人,除了呂布與董卓,還應有王允和關羽。其實,她對王允只有感激之情、報恩之意、父女之親,絕不會有男女之愛。至于關云長,一則他是個大丈夫,更喜歡帶兵打仗、沖鋒陷陣,對兒女情長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二則,貂禪在董、呂布次第死亡之后,既已完成了義父王允交給她的任務,一顆芳心又隨著呂歸去而心灰意冷,哪里會再同意曹操去第二次做間諜、施“美人計”、當“肉彈”呢?她不可能再愛上關老夫子的。

除了文首所引的這兩句北宋時期士人邵雍的詩作外,元代無名氏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計》首次完整地敘述了貂禪的身世。而最接近今日說法的,仍數清朝羅貫中的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今之京劇《鳳儀亭》,則詳細、生動地敘述了這段故事。

父子仨迷上同一女人——曹操、曹丕、曹植與甄氏

“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坐。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洛神賦》

曹操(155—220年),我國漢魏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境內)人。二十歲時舉孝廉,官至丞相,進魏公,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漢稱帝,建立魏國,追尊其為魏武帝。

曹操是漢相國曹參之后;祖父曾任中常侍,受封費亭侯;父親系養子,官至太尉。他雖出身豪門,但系宦官之后,在時人眼中仍為“寒族”,這種社會地位激勵其積極進取,奮發有為。青少年時期酷愛讀書,經史典籍廣泛涉獵,尤愛讀軍事著作,且在詩歌(如《觀滄海》、《龜雖壽》)、書法、音樂方面天賦獨具,幾欲與名家媲美,武藝也十分高強。

曹操性多疑,殘酷鎮壓過黃巾軍起義,又錯殺濫殺了一些人。但這些與他在促進社會穩定和生產力發展、統一北方所起的作用相比,顯然過小于功。《三國志》作者陳壽稱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魯迅也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建安十六年(211年)為五官中郎將,兼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為魏太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死,他繼承其官職和爵位,為丞相、魏王。此年冬他廢掉漢獻帝,將都城由許昌遷至洛陽,自立為大魏皇帝,史稱魏文帝。

曹丕是魏國建立者,又是文學家,在文學創作和理論研究上都頗有成就。他是建安文壇的領袖人物。現存詩歌四十首,形式多樣。其中《燕歌行》二首是代表作,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詩,對七言詩的形成很有貢獻。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專著。

曹植(192—233年),三國時期杰出詩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為東阿王,后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后失寵(書上說他任性,飲酒無節制,甚至違反法紀,大概是文人味太濃。看來只有曹植是純粹的文人;而其父及兄卻是半文人半政客)。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其猜忌和迫害(如《七步詩》的典故),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后,丕子曹睿即位,他曾幾次上書希望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憂悶而死。

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和才華的作家,鐘嶸《詩品》稱之為“建安之杰”。現今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詩有八十多首,及大量辭賦、散文。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詩品》),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代表作有《白馬篇》、《送應氏》等。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文辭豐瞻,富于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狀物小賦的代表作。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甄氏182—222年),中山無極人,魏文帝曹丕皇后,史上著名的一代才女、美女。建安時代統治者兼大文豪、偉大的曹操父子三人都愛上了她,為她癡為她迷。文人嘛,難免多情、風流些;更何況他們又大權在握,有這個資本。曹氏父子文才武略,不只是建安文學的驕傲,也是中國文化的驕傲。甄氏就以她的無比美麗與多情,同時照亮了他們三人的眼睛。蓬萊文章、建安風骨,如果沒有了甄氏的麗質、文采、嫵媚來相襯托,該減了多少風情啊!

甄氏出身名門,是漢太保甄邯(大儒孔光之婿)之后。父親甄逸當過上蔡縣令,甄氏才三歲他就去世了。甄氏從小就是個聰明而安靜的孩子。《魏書》詳載了她的許多美德,說她恪守婦德,孝敬長輩,和睦家庭,還表現出非凡的智慧。且秀發如云,身材窈窕,腰如柳枝,豐乳翹臀,肌膚如雪,早已美名遠揚。

建安中,中原諸侯大戶袁紹為次子熙娶甄氏。然熙常年出為幽州刺史,甄氏一直留在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婆婆劉氏的身邊。以她自幼在大家庭中練就的一套做人的本領,可以想像,嫁入另一貴族世家后,她同樣如魚得水。然而她生活得并不快樂,袁熙似乎并不太懂得憐香惜玉。郁悶獨居中,她寫了不少閨怨之作,功力絕不遜于建安七子的水平,成語“眾口鑠金”還是她的首創(句出其樂府詩《塘上行》)。

官渡之戰后,袁紹一蹶不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破鄴,當時袁紹已死,守鄴的袁紹幼子袁尚敗走中山。這樣,甄氏和袁氏家族一起,頓時做了曹家砧板上的魚肉。隨軍入鄴城的曹操長子曹丕仿佛從天而降,成了甄氏的拯救者和新的主人。曹丕見甄氏容貌清麗,便欲納為夫人。那年甄氏二十二歲,新婚的嬌羞還未褪去;曹丕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十七歲少年;曹植卻還是個十二歲的孩子而已;他們的父親則正當盛年——四十九歲。

據說,最初是好色的父親曹操對甄氏艷名早有所聞,攻打鄴城就是想得到她,這才下令封閉紹府。后來見曹丕也有同好且搶了先,他盡管垂涎美色卻亦無奈,(因當時曹丕不想節外生枝,便急切地徑直對父親說:“兒一生別無他求,只要此人在側,此生足矣!望父親念兒雖成年而無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只得忍住氣憤,擺出老子的姿態,做個順水人情,使人做媒,把她讓給了愛子,卻仍暗暗心痛不已。

《三國演義》中寫道:“時操破冀州,丕隨父在軍中,先領隨身軍,徑投袁紹家,下馬拔劍而入。有一將當之曰:‘丞相有命,諸人不許入紹府。’丕叱退,提劍入后堂。見兩個婦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殺之。忽見紅光滿目,遂按劍而問曰:‘汝何人也?’一婦人告曰:‘妾乃袁將軍之妻劉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劉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丕拖此女近前,見披發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觀之,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遂對劉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憂慮。’……操教喚出甄氏拜于前。操視之曰:‘真吾兒婦也。’遂令曹丕納之。”

當時曹植還只是個孩子,尚不大懂得男歡女愛之類。但后來隨著年齡增大,且與甄氏相處日久,兩人又均是才貌俱佳、感情豐富,加之甄氏日漸被曹丕冷落,需要愛情滋潤、安慰,于是他也便愛上了大自己十歲的甄氏——他的嫂子、他卻常叫她姐姐。他在為乃父新立的銅雀臺作賦中大顯曠世之才,且具文人氣質和高貴風骨,又長得如玉樹臨風、豐神俊朗,堪與潘安、宋玉媲美,也讓甄氏傾心。

在這段日子里,兩人無視年齡差異,傾心相戀,忘情于愛河。八斗大才曹子建的愛情使甄氏再次復活,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然而,曹丕的政治勢力比曹植大得多,豈能讓他橫刀奪愛?曹植因愛甄氏,差點引來殺身之禍。兄弟倆為了甄氏曾展開過一場爭奪戰,最后以曹丕得勝了之。曹丕把親弟趕出皇宮,讓其遠離甄氏,切斷思慕之情。曹丕想,如果不果斷采取這個措施,也許有一天甄氏會真的投入曹植懷抱。與此同時,曹植還成了曹丕爭奪皇位的犧牲品。

甄氏嫁于曹丕后,生子曹叡(即后來的魏明帝),生女東鄉公主。220年曹丕稱帝,甄氏夫貴妻榮,終于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成了皇后(另一說法是,她拒絕為后)。可是她仍備受冷落。曹丕在成為皇帝之前尚對其寵愛有加;但到做了皇帝時,甄氏已年近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歲鼎盛年紀,后宮佳麗眾多;特別是在漢獻帝將兩個年輕美貌的女兒賜給他后,曹丕迅速疏遠了甄氏。甄后從此失意,有不少怨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巴林右旗| 滦南县| 元朗区| 东宁县| 贵州省| 离岛区| 石林| 沅陵县| 尉犁县| 平邑县| 金沙县| 苗栗市| 张家川| 白河县| 德保县| 吉安县| 黄骅市| 类乌齐县| 建水县| 兴和县| 邵阳市| 南陵县| 清远市| 南汇区| 陇川县| 平顺县| 英山县| 天津市| 邵武市| 蒲城县| 兴隆县| 荣昌县| 塔河县| 楚雄市| 娄底市| 积石山| 安乡县| 建始县| 汽车|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