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了兩個月的羅小曼又恢復了常態,雖說沒有什么奢侈消費,但必要的消費卻沒有減少,還是保持以前的水平,這或許就是她所說的“棘輪效應”吧,生活水平到了一個層次真的很難降下來,不過沒有奢侈浪費,倒也沒有違背她精明持家的風格。
看到她的這一變化,凌若晗有點納悶了,因為羅小曼幾乎就是她的偶像,持家、消費或是教育子女方面都是她的榜樣,按照她對羅小曼的認識,這個時候應該適當縮減消費才對,可羅小曼只持續了兩個月又恢復常態了,心生疑惑的凌若晗只能向羅小曼請教了。
凌若晗說:“小曼姐,前段時間你還說經濟不景氣了,要勤儉持家,可這才過了兩個月,你的消費又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了,我想這是‘棘輪效應’的作用吧?”
羅小曼愣了一下,答道:棘輪效應?哦,對,這算是‘棘輪效應’,習慣了那樣的生活狀態,一時間很難改變,只能用點老底子了。
不過這也是謬教授的意思,謬教授比較愛國,看到經濟這么不景氣,自己又無能為力,只能做點小事來盡微薄之力了。所以我的消費又恢復到了以前那個狀態。
這下凌若晗又納悶了,因為羅小曼的話里沒有指明做什么具體的事,莫不是消費也算做貢獻。凌若晗問:“小曼姐,你的意思我不是很明白,你是說你這樣消費就是為恢復經濟做貢獻?”
羅小曼笑著說:“是謬教授鼓勵我這樣做的,說多消費有利于經濟增長,是不是有些不好理解?其實仔細想想也沒有什么不好理解的,這個叫‘乘數效應’。打個比方,我們消費某一產品,必定引起對這種產品的需求增加,那么這個產品的生產廠家就要增加生產,增加生產必然要采購原料和雇傭工人,這又帶動了另一個廠的生產,如果這些工人再把獲得的工資收入投入到消費中,形成新的消費生產鏈,那么最終消費和生產必定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經濟也一定會欣欣向榮。當然,這是指生產沒有飽和的狀態。對于生產飽和的狀態,我們多消費一件產品,自然給生產者多一份利潤和現金流,這些都可以幫助這些企業。簡單地說,我們多消費一元錢,通過這些中間環節,最終國民收入增加的可能是幾元錢,這就是‘乘數效應’。”
凌若晗說:“那反過來說,就是我們少消費一元錢,豈不是要讓國民收入損失不止一元錢。”
羅小曼說:“可以這樣理解。‘乘數效應’就是一個雙向放大效應。不過這個消費也只是在合理的范圍內,如果為了經濟發展而隨意浪費,那就不是明智的。”
凌若晗說:“不管什么目的,浪費總是可恥的。真的那樣,估計最后就會有很多泡沫,最終還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羅小曼說:“是的。‘乘數效應’雖然是從經濟領域里提出來的,但其應用范圍卻不局限于經濟領域。在我國古代有很多乘數效應的例子,如古代忠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乘數效應,對于忠孝者而言,君或者長輩對他們的教育或者激勵也僅限于幾次偶爾的說教或者獎賞,但是這種思想卻一直延續下去,從而達到了很好的乘數效應。還有在旅游行業中,好的服務和環境帶來的收益絕對要比付出的成本多得多;相反,一些不好的小事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會倍數放大的。再具體到一個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典型的‘乘數效應’,平時對孩子教育到位了,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這個可以進一步激勵孩子追求上進的熱情,從而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及時幫助他,以防止失敗所帶來的‘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理論一般應用于經濟學的研究,在生活中,除了專業金融機構能夠感受和測量外,普通百姓是無法實際感受乘數效應的。相應地,我們也只能借助理論知識強化這種概念。在各個乘數中,公共支出乘數和稅收乘數又相對更實用。
公共支出乘數效應也叫投資乘數效應,它是指投資或政府公共支出變動引起的社會總需求變動對國民收入增加或減少的影響程度。一個部門或企業的投資支出會轉化為其他部門的收入,這個部門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儲蓄后用于消費或投資,又會轉化為另外一個部門的收入。如此循環下去,就會導致國民收入以投資或支出的倍數遞增。以上道理同樣適用于投資的減少,投資的減少將導致國民收入以投資的倍數遞減。
稅收乘數效應是指因政府增加(或減少)稅收而引起的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減少(或增加)的倍數。由于稅收是對納稅人收入的一種扣除,稅收高低會影響到投資并進而影響到國民收入。稅收變動與國民收入呈反方向變化,即稅收減少,國民收入增加;稅收增加,國民收入減少。因此,稅收乘數是負值。稅收乘數又指收入變動對稅收變動的比率。一般來說,稅收乘數小于投資乘數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