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馬王堆美女“睡”了千年
- 大眼睛探秘百科:挖呀挖,挖出一個大房子!
- 紙上魔方編著
- 1714字
- 2015-06-09 13:52:55
小朋友,你相信尸體經歷千年而不腐爛嗎?呵呵,這也許只是個神奇的想法!可是在馬王堆漢墓中,人們卻挖掘出了千年不腐的女尸身,她保存完好,樣子就像剛剛去世一樣。你知道為什么女尸千年不腐嗎?你想知道這個女尸是什么身份吧?呵呵,那就讀下去吧!
馬王堆漢墓被打開啦
在瀏陽河的西岸,有一個大土堆,土堆上有兩個圓形土冢,底部相聯,像馬鞍一樣,人們管這兒叫“馬鞍堆”。相傳這里就是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所以人們稱這里為“馬王堆漢墓”。
1973年年底,考古人員挖掘后發現,這里其實是漢初丞相利蒼家族的墓。里面一共有三個人,分別是利蒼、利蒼的妻子和兒子。這個墓室的出現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古漢朝,更重要的是這里所出土的文物讓世人都感到驚嘆!
這里出土的隨葬品也非常豐富,并且很有當時的時代特點。漢代隨葬品大多是生活用品,如器皿、物品、食物等,有的甚至會把房屋、田地、牲畜之類制成模型一起隨葬。馬王堆漢墓自然也不例外,這里出土了大量的絲織品,如輕薄的素紗禪衣,大量的漆器,還有一個供墓主人陰間使喚的木俑,這些東西向人們呈現出了一個鮮活的歷史生活場面!
一位睡了千年的美女
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的墓被打開之后,人們看到了一位歷經千年的女尸!她沒有化為泥土,也沒有變成骨架,而是像昨天剛剛下葬的一樣,依然安靜地躺在墓室中。
她的身上蓋著兩層衾被,專家花了近一周的時間才脫掉她身上的衣服。出土時,整個身體狀態如正常人睡著了,外形完整無缺,全身柔軟還富有彈性,皮膚細密而滑膩,部分關節還可以轉動,甚至手足上的紋路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她頭上綴著各種貼葉的漆花木飾,也許由于頭發稀疏,所以綴連著假發并盤成髻,發髻中插著發笄。她的臉型偏圓方,臉上覆蓋兩層絲織物,只是由于時間久長,造成了眼球突出,舌頭向外吐著。不過只看體態,即使以我們現代的眼光來看,也絕對是一個美女。
她身上的皮膚為褐黃色,雙手握繡花香囊,里面裝著香草,雙腳穿著青絲履。經專家研究鑒定,她身上最里面一層的衣物是“信期繡”羅絲錦袍,外面是細麻織物,最外面橫扎著絲帶。她身上蓋的兩層衾被,分別是印花敷彩黃沙錦袍和“長壽銹”絳紅絹錦袍。
女尸為什么千年不腐
辛追夫人的尸體出土后,世界都震驚了。以前世界上出土過千年的尸體,比如那個著名的“樓蘭美女”是因為某些巧合成為一具干尸保存下來。但是辛追夫人是至今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千年濕尸,甚至連她墓室中的隨葬品都像昨天剛剛放進去一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她能跨過千年的歲月呢?
古人有“玉能寒尸”的說法,認為把玉放進尸體里,就可以讓尸體不發生腐爛,但是穿著“金縷玉衣”的劉勝夫婦經歷千年也化成了泥土,所以玉的作用的說法只是一個虛無的傳說。
在打開女尸的棺槨時,所有在場的考古人員都不得不捂住鼻子,里面有無色液體,有出奇的臭味兒,所以一開始人們以為這種液體是古代所使用的防腐藥水之類,但研究發現并不是這樣。其實,這是土壤中的水分滲入墓中,然后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凝結聚集而成的,它只有十分微弱的抑菌作用,卻不是尸體得以保全的最主要原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專家比對了墓室的埋葬方式才解開了這個謎。馬王堆的三座墓室都是那種北側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在墓底及棺槨室四周,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層層填土夯實,在上面筑起高大墳丘。
其中,辛追夫人的墓所填木炭非常厚實,有將近5000千克。眾所周知,木炭有很好的殺菌和吸潮作用;而且分布在木炭層外的白膏泥厚約1~1.3米,黏性非常強,滲透性極差,這層又厚又均勻的白膏泥,封固嚴密,使深埋地底的槨室形成濕潤、恒溫、缺氧無菌的環境,所以棺槨、尸體及隨葬器物得以保存完好。
你一定會問,為什么同樣的結構,而另外兩個墓室中的尸體卻沒有保存千年呢?那當然就更好解釋啦,因為白膏泥堆積較薄,分布不勻,密封程度不好,所以墓內保存較差。
猜猜看
什么是白膏泥呢?
白膏泥從名字上看就是一種泥土,但是這種泥土跟我們見過的普通泥土不一樣,它非常細膩,有很大的黏性,比較濕潤并且不太容易滲水。
不要以為白膏泥就是白色哦,它只有在干燥的時候才會是白色或者青白色,地下埋著的白膏泥一般會是濕潤的,顏色是青色,所以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青膏泥”。
小朋友見過的很多瓷器就是白膏泥燒制的哦!